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教師之家 > 閱讀答案

《葉聖陶語文教育論集》序(節錄)閱讀習題及答案

《葉聖陶語文教育論集》序(節錄)――呂叔湘(6分)

《葉聖陶語文教育論集》序(節錄)閱讀習題及答案

①語言文字本來只是一種工具,日常生活中少不了它,學習以及交流各科知識也少不了它。這樣一個簡單的事實,爲什麼很多教語文的人和學語文的人會認識不清呢?是因爲有傳統的看法作梗。學校裏的一些科目,都是舊式教育所沒有的,唯有國文一科,所做的工作包括閱讀和寫作兩項,正是舊式教育的全部。一般人就以爲國文教學只需繼承從前的傳統好了,無須乎另起爐竈。這種認識極不正確,從此出發,就一切都錯。舊式教育是守着古典主義的:讀古人的書籍,意在把書中內容裝進頭腦裏去,不問它對於現實生活適合不適合,有用處沒有用處;學古人的文章,意在把那一套程式和腔調模仿到家,不問它對於抒發心情相配不相配,有效果沒有效果。舊式教育又是守着利祿主義的:讀書作文的目標在取得功名,起碼要能得“食廩”,飛黃騰達起來做官做府,當然更好;至於發展個人生活上必要的知能,使個人終身受用不盡,同時使社會間接蒙受有利的影響,這一套,舊式教育根本就不管。

②過去的第二點錯誤認識是把語文課看成是傳授一門知識的課,因而要以講爲主。在讀文言文的'時代,自然逐字逐句大有可講,到了讀白話文課本,就從逐句講解發展到講主題思想,講時代背景,講段落大意,講詞法句法篇法,等等,大概有三十來年了。可是也可以說有一點沒有變,就是離不了教師的“講”,而且要求講“深”,講“透”,那纔好。其實,語文教學乃至其他功課的教學,不是像交付一件東西那麼便當,我交給你了,你收到了,東西就在你手裏了。

③這就觸及教育學上的根本問題:在教學活動中,教師起什麼作用?聖陶先生的看法是,“各種學科的教學都一樣,無非教師幫着學生學習的一串過程”。換句話說,教學,教學,就是“教”學生“學”,主要不是把現成的知識交給學生,而是把學習的方法教給學生,學生就可以受用一輩子。在這個問題上,聖陶先生有一句精闢的話,現在已經衆口傳誦,那就是:“教是爲了不教。”

16.根據第①段,指出舊式教育的兩大弊端。

17.文中第②段劃橫線的語句比喻什麼?

18.請寫出你在學習語文過程中的2種有效方法並分別簡要說明理由。

參考答案:

16答:①批評舊式教育是守着古典主義; ②批評舊式教育是守着利祿主義。

17答:把教學(或:語文課)看成是單純(或:簡單)傳授知識)

18答:①學生能自爲研索,自求解決。②自能讀書,不待老師講;自能作文,不待老師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