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教師之家 > 閱讀答案

秋祭閱讀答案

《秋祭》閱讀的答案你知道嗎?以下是小編整理的秋祭閱讀答案,歡迎參考閱讀!

秋祭閱讀答案

《秋祭》原文及問題

“小戲妃”是紅酒小說裏的人物,紅酒寫小小說,故事都以相思鎮爲背景。

當年,相思古鎮有個唱青衣的女演員,演皇妃愛由着自己的性子,她忘了自己是身穿日月龍鳳衫的金枝玉葉,只要一出場,手端玉帶側身站定,就衝觀衆丟媚眼兒,師姐給她起了個綽號“小賤妃”。“小賤妃”的戲非常出彩,觀衆喜愛。縣裏的一個頭頭兒想對“小賤妃”非禮,豈料“小賤妃”戲裏戲外兩樣人,義正詞嚴地拒絕,全沒了往日的妖媚。

我讚歎紅酒筆下的人物形象,也很想見識一下“小賤妃”的原型。紅酒認爲我的想法可笑,那“小賤妃”是把舅舅講的故事加工後虛擬出的人物,怎麼能去現實中對號入座。

我和朋友相約去相思古鎮尋訪一座明末清初的古戲樓。時至晚秋,天已漸涼,道旁的白楊樹在秋風中抖索着,枯黃的落葉蕭瑟地飄零。垂暮泛黃的野草卻顯得精神飽滿,搖曳着堅韌婀娜的身姿,不卑不亢地淒涼着。

古戲樓孤零零地出現在村口,看上去比我想象的還要滄桑。戲樓是兩層土木結構硬山式建築,下面的一層據說是演員起居和放置道具的場所,二層就是演出用的戲臺了。臺子上的樓板已經破裂,圍欄也腐朽不堪,兩根柱子上有楹聯一副,字跡依舊遒勁飄逸:“是虛是實當須着眼好排場,非幻非真只要留心大結局。”

村裏人見有陌生的面孔來訪,便三三兩兩地聚過來,好像也是第一次看到古戲樓子,與我們一起轉悠着看。

這裏唱過大戲嗎?我覺得這不過是民間藝人的雜耍地方。

唱過!全本的'《穆桂英掛帥》《西廂記》《鍘美案》都唱過,你們不知道,聽老人說原先這戲樓子對面是東大廟和昭帝寺,再往前兩裏地就是清代商鋪一條街,繁華得很。每逢大集這兒都唱大戲,一唱就是七八天,熱鬧着哩。

噢,那你們聽沒聽說過,當年劇團裏有個綽號叫“小賤妃”的在這裏唱過戲?

村人搖搖頭,這是明清的戲樓,幾十年前被當作學校,後來成了危房,學校早搬走了。

我走到二層的戲臺前,憑欄眺望,想象着當年的繁茂風華,慫恿我的朋友唱了一段《梅妃》:下亭來只覺得清香陣陣,整衣襟我這廂按節徐行……

朋友喜歡戲曲,大學裏曾修過此類課程,程派的韻味還是有的。我叫了聲好。

村民都是在豫劇曲劇窩子裏泡大的,對京劇沒有多少概念。唯獨一個揹着柴草的老婆婆似乎聽得很專注,還輕輕地點着頭合着節拍。

婆婆,一看就知道您懂戲啊。我這位朋友唱得怎麼樣?

婆婆說,程派,唱得還中,就是神態不像。

哈,真遇到行家了。婆婆,您給指點指點。

婆婆環顧四周,猶豫着。

婆婆,我們從城裏來,專門來訪古戲樓。看這戲樓子多年沒有琴鼓聲了,它寂寞着哪。我看您老懂戲,也來一段吧,也不枉這戲樓子在咱村口矗立了幾百年。

婆婆讓我說動了心,放下柴草,撣撣褂子上的浮塵,伸手捋了捋頭髮,蹣跚着走上戲樓。就在她往臺中央一站的那個瞬間,我們都驚呆了,只見她全沒了不安和拘謹,一個亮相,開口唱的是《西廂記》裏的紅娘:

怨只怨你一念差,亂猜詩謎學偷花。

若打官司當賊拿,板子打,夾棍夾,遊街示衆還帶枷。

姑念無知初犯法,看奴的薄面就饒恕了他。

一曲唱罷,竟然往臺下丟了個飛眼。我們大聲叫好。

村民說,還不知道怡萍她娘會唱戲哩。她閨女怡萍在劇團唱戲,多少年也沒唱出個啥樣法。聽說傍了個大款,立馬就出名了。在城裏買了房子買了車,要接她娘進城享福,她娘死活不去還把閨女給罵走了。

婆婆走下臺,朝我笑笑,又佝僂着身子,背起柴草鬱郁而去。

品咖啡時,我把經過告訴了紅酒,我說她肯定就是當年的“小賤妃”,假如她當初能靈活些,別去得罪權貴,現在也不至於落到這種地步,沒準還在舞臺上風光呢。

人,總要活個氣節吧。說完,紅酒不再搭話,凝神望着窗外,輕輕地唱了兩句。什麼詞沒聽清,只是覺得那曲調除了低迴婉轉外還有些許惆悵憂傷……

1.分析文中劃線句子在文中的作用(6分)

2.結合小說品味下面句子加點詞語。(2分)

婆婆走下臺,朝我笑笑,又佝僂着身子,背起柴草鬱郁而去。

3.簡要分析紅酒和朋友這兩個人物在小說中的作用。(4分)

(1)紅酒:

(2)朋友:

4.本文以“秋祭”爲題,“祭”的是什麼?請結合全文分析。(6分)

5.婆婆是不是紅酒小說中“小賤妃”的原型?請加以探究。(5分)

【答案】

1.(1)營造了蕭條、冷清、悲涼的意境,突出了古戲樓環境的荒涼;(2分)(2)白楊樹、落葉與野草形成鮮明對比,“不卑不亢”表現了野草飽滿的精神和堅韌的身姿,象徵了老婆婆的氣節;(3分)(3)引出下文對破敗、滄桑的古戲樓的具體描寫,暗示着傳統戲劇的沒落。

2.一是婆婆演藝高超,但無人知曉;二是女兒貪戀富貴名利,失去做人氣節;三是現在處境淒涼。(兩點給滿分)

3.(1)紅酒:①引出“小賤妃”這個人物;②借紅酒之口評價人物;③以紅酒的情緒感染讀者。(3分。各1分)  (2)朋友:推動情節發展,引出老婆婆。(1分)(4分。意思對即可)

4.一祭古戲樓的衰敗,二祭傳統的戲劇文化的衰落,三祭像婆婆一樣有氣節的人命運的淒涼。(6分。每點2分。意思對即可)

5.可以有兩種答案。

(1)是。理由:兩人演戲特點相同,如演戲都很出彩,都喜愛丟媚眼;性格相近,婆婆痛恨女兒喪失氣節的行爲,“小賤妃”拒絕權貴的非禮;命運相似,兩人都湮沒無聞;生活環境相同,都在相思古鎮。(6分。每點2分。答出三點即可)

不是。理由:紅灑認爲“小賤妃”是虛擬的人物,不能去現實中對號入座;小說中的人物富有典型性,在現實生活中總能找到小說人物的影子,但未必是原型;村民們從來沒有聽說過婆婆會唱戲。(6分。每點2分。答出三點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