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教師之家 > 閱讀答案

《燕子》閱讀答案

在社會的各個領域,我們最熟悉的就是閱讀答案了,藉助閱讀答案我們可以分析自己學習過程中的得與失。什麼樣的閱讀答案纔是科學規範的閱讀答案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燕子》閱讀答案,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燕子》閱讀答案

《燕子》閱讀答案1

初中的時候,學會了那一首《送別》的歌,常常唱:

長亭外,古道邊,芳草碧連天……

有一個下午,父親忽然叫住我,要我從頭再唱一遍。很少被父親這樣注意過的,心裏覺得很興奮,趕快再從頭來好好地唱一次:

長亭外,古道邊……

剛開了頭,就被父親打斷了,他問我:“怎麼是長亭外?怎麼不是長城外呢?我一直以爲是長城外啊!”

我把音樂課本拿出來,想要向父親證明他的錯誤。可是父親並不要看,他只是很懊喪地對我說:

“好可惜!我一直以爲是長城外,以爲寫的是我們老家,所以第一次聽這首歌時就特別地感動,並且一直沒有忘記,想不到竟然這麼多年是聽錯了,好可惜!”

父親一連說了兩個好可惜,然後就走開了,留我一個人站在空空的屋子裏,不知道如何是好。

前幾年剛搬到石門鄉間的時候,我還懷着凱兒,聽醫生的囑咐,一個人常常在田野間散步。那個時候,山上還種滿了相思樹,蒼蒼翠翠的,走在裏面,可以聽到各式各樣的小鳥的鳴聲。田裏面也總是綠意盎然,好多小鳥也會很大膽地從我身邊飛掠而過。

我就是那個時候看到那一隻孤單的小鳥的,在田邊的電線杆上,在細細的電線上,它安靜地站在那裏,黑色的羽毛,像剪刀一樣的雙尾。

“燕子!”我心中像觸電一樣地呆住了。

可不是嗎?這不就是燕子嗎?這不就是我從來沒有見過的燕子嗎?這不就是書裏說的,外婆歌裏唱的那一隻燕子嗎?

在南國的溫熱的陽光裏,我心中開始一遍又一遍地唱起外婆愛唱的那一首歌來了:

燕子啊!燕子啊!你是我溫柔可愛的小小燕子啊……

在以後的好幾年裏,我都會常常看到這種相同的小鳥,有的時候,我是牽着慈兒,有的時候,我是抱着凱兒,每一次,我都會興奮地指給孩子看:

“快看!寶貝,快看!那就是燕子,那就是媽媽最喜歡的小小燕子啊!”

懷中的凱兒正咿呀學語,香香軟軟的脣間也隨着我說出一些不成腔調的兒語。天好藍,風好柔,我抱着我的孩子,站在南國的阡陌上,注視着那一隻黑色的安靜的飛鳥,心中充滿了一種朦朧的歡喜和一種朦朧的悲傷。

一直到了去年的夏天,因爲內政部的邀請,我和幾位畫家朋友一起,到南部國家公園去寫生,在一本報道墾丁附近天然資源的書裏,我看到了我的燕子。圖片上的它有着一樣的黑色羽毛,一樣的剪狀的雙尾,然而,在圖片下的註釋和說明裏,卻寫着它的名字是“烏秋”。

在那個時候,我的周圍有着好多的朋友,我卻在忽然之間覺得非常的孤單。在我的朋友裏,有好多位在這方面很有研究心得的專家,我只要提出我的問題,一定可以馬上得到解答,可是,我在那個時候惟一的反應,卻只是把那本書靜靜地合上,然後靜靜地走了出去。

在那一剎那,我忽然體會出來多年前的那一個下午,父親失望的心情了。其實,不必向別人提出問題,我自己心裏也已經明白了自己的錯誤。但是,我想,雖然有的時候,在人生的道路上,我們是應該面對所有的真相,可是,有的時候,我們實在也可以保有一些小小的美麗的錯誤,與人無害,與世無爭,卻能帶給我們非常深沉的安慰的那一種錯誤。

我實在是捨不得我心中那一隻小小的燕子啊!

[注]席慕容,臺灣知名畫家、散文家和詩人。祖籍內蒙古,1943年生於重慶,1954年遷居臺灣,1963年畢業於臺灣師範大學藝術系。初中語文教材選了她的《鄉愁》一詩。

1。作者在文中記敘了兩件事,請你各用一句話進行概括。

2。本文以“燕子”爲題,但第一件事與燕子沒有關係。作者這樣寫的原因是什麼?

3。當“父親”發現了自己的錯誤後“一連說了兩個好可惜”,你認爲“父親”“可惜”什麼?

4。文中劃線的一段文字連用了四個問句,你認爲這樣寫的作用是什麼?

5。作者透過這兩件事悟出了哪些道理?

6。聯繫作者生平,說說作者爲什麼“捨不得”“心中那一隻小小的燕子”?

7。文中說:“天好藍,風好柔,我抱着我的孩子,站在南國的阡陌上,注視着那一隻黑色的安靜的飛鳥,心中充滿了一種朦朧的歡喜和一種朦朧的悲傷。”請你仔細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以作者的口吻寫一段話,表達那種“朦朧的歡喜”和“朦朧的悲傷”。

答案:

1。①“父親”把《送別》中的“長亭外”誤聽爲“長城外”。 ②“我”把“烏秋”誤認爲“燕子”。

2。第一件事與第二件事性質相同,都屬於“美麗的錯誤”;作者由第一件事自然地引出了第二件事。

3。可惜那首歌唱的不是自己的家鄉,可惜自己感動了這麼多年竟然是聽錯了。

4。表現了作者突然發現“燕子”的驚喜之情;同時也表現了作者心中對故鄉深深的思念之情。

5。雖然有的時候,在人生的道路上,我們是應該面對所有的真相,可是,有的時候,我們實在也可以保有一些小小的美麗的錯誤,與人無害,與世無爭,卻能帶給我們非常深沉的安慰的那一種錯誤。

6。作者從小就遠離故鄉,“燕子”早已成爲故鄉的一種象徵,寄託着作者濃郁的思鄉之情,所以作者無論如何也捨不得自己心中那一隻小小的燕子。

7。示例:燕子啊,你可是從我遙遠的故鄉飛到了我的身旁?你的聲聲呢喃,可是故鄉人託你帶給我的問候?燕子啊,你可以自由自在地飛來飛去,什麼時候我能夠像你一樣自由地飛回自己的家鄉?

《燕子》閱讀答案2

答案:

1.①“父親”把《送別》中的“長亭外”誤聽爲“長城外”. ②“我”把“烏秋”誤認爲“燕子”.

2.第一件事與第二件事性質相同,都屬於“美麗的錯誤”;作者由第一件事自然地引出了第二件事.

3.可惜那首歌唱的不是自己的家鄉,可惜自己感動了這麼多年竟然是聽錯了.

4.表現了作者突然發現“燕子”的驚喜之情;同時也表現了作者心中對故鄉深深的思念之情.

5.雖然有的時候,在人生的道路上,我們是應該面對所有的真相,可是,有的時候,我們實在也可以保有一些小小的美麗的錯誤,與人無害,與世無爭,卻能帶給我們非常深沉的安慰的那一種錯誤.

6.作者從小就遠離故鄉,“燕子”早已成爲故鄉的一種象徵,寄託着作者濃郁的思鄉之情,所以作者無論如何也捨不得自己心中那一隻小小的燕子.

不知你找的是這個嗎,這還有個版本

1、第12段中,“我”看見燕子,“心中充滿了一種朦朧的歡喜和悲傷.”你能談談對這句話的理解嗎?

2、第4段中,父親懊喪地連聲兩聲“可惜”,他“可惜”的是什麼?

3、第14段中“我”看到了“我”原以爲是燕子的鳥的真名是“烏秋”,靜靜地合上畫冊,靜靜地走了出去,“我”爲什麼這麼做?纏繞在父親和“我”的心頭的是一種什麼情緒?

.“歡喜”是因爲:“我”認爲燕子是從故鄉遷徙來的,見到它就像見到故鄉的人.“悲傷”是因爲:這隻孤單的燕子就像“我”孤單地遠離故鄉一樣.(意對即可)

32.“可惜”的是歌詞不是原先父親以爲的那樣,那首歌原本寄託着他對故鄉的思念和熱愛,現在“錯誤”被糾正,鄉愁無以寄託.(意對即可)

33.“我”後悔看到畫冊對“我”所以爲的“燕子”的解釋,在“我”的心裏,“我”更願意相信它就是來自故鄉的燕子,因爲燕子是“我”對故鄉的思念與寄託.

《燕子》閱讀答案3

今天的燕子,兩千多年就已飛入莊周先生的視線看來他不喜歡蝴蝶。他看着圍着茅屋飛進飛出的燕子,陷入了沉思:鳥都怕人,所以巢居深山或高樹,以免遭到傷害;但燕子特別,它就住在人家的屋樑上,卻沒有人來害它。這便是處世的大智慧。

莊周的燕子直到今天還活着,仍重複着莊周時代的伎倆,未被人類識破。人類是見着什麼鳥都舉槍便射,卻對身邊縈繞的燕子視而不見;燕子叫聲可謂婉轉,卻沒人將燕子關到籠子裏,以聽它的叫聲取樂。有許多珍禽異獸在人類的追殺中滅絕了,這也怨不得人類,實在是因爲那些物種比人類還要愚蠢。

燕子智慧的核心是什麼?那就是距離。人類是一種你不能離他太遠、又不能離他太近的動物。比如,珍禽猛獸害怕人,躲得遠遠的,人便結夥去深山獵捕它們:這是因爲離人類太遠;家禽因完全被人類豢養和左右,人便可以隨便殺戮:這是因爲離人類太近,近了沒有了自己的家園。只有燕子看懂了人類的脾氣,又親近人又不受人控制,保持着自己精神的獨立,於是人便像敬神一樣敬着燕子。

燕子是狡猾的動物,它控制人類的第一招就是信任。信任是對付多疑的人類的最尖銳武器。因爲人類不信任別人,一旦得到別人的信任便會受寵若驚。燕子將自己的巢和卵放到了人居住的屋檐上,顯然人一擡手就可以搗壞。這是最徹底的信任,沒有任何一種鳥敢於這樣信任人類。於是人類感動了,像是從人海中找到了一個相知的朋友。第一招奏效以後,燕子馬上又智慧地拉開了同人類的距離。它馬上從同人類的親密接觸中抽身出來,落到了人類夠不着的樹枝上,保持着自己的獨立。因爲它知道,人類能容忍它把巢建在屋檐上,卻未必容得了它在人類生活空間里長時間地沒大沒小。它絕不嬉皮笑臉地落到人家的飯桌上、手上、肩上作親暱狀。這樣小心還不夠,它在人類生活領域求生存,擔心這樣時間長了會出問題,於是,住上幾個月,便舉家搬遷。人類剛剛有些厭煩燕子的飛進飛出和乳燕動不動聲嘶力竭的大叫,正要發作,想不到燕子就在這時知趣地搬走了。於是人的所有怒火平息了,又念起燕子的好來:你看它們不會傷害小雞,也不啄食園子裏的菜,過了幾個月,人類開始思念燕子了,燕子就在這個時候回來了。燕子巧妙地循着人類情緒的起落而安排自己生活的節律。

還有一種敢於親近人的鳥是麻雀。它也將巢建在人的屋檐下。但它們的蛋被頑童任意毀壞,成鳥被大量捕殺。原因何在?其一,麻雀鬼鬼祟祟,不信任人類,卻又不遠離人類,這不是找死嗎?它進進出出很小心,怕被人發現,這種做法激怒了人類:小小的鳥,竟敢在我眼皮底下玩花樣,你以爲我是瞎子?麻雀的這種做法,極大傷害了人類的自尊心。其二,既防着人,又不遠離人,整天圍着人聒噪,而且一旦住下就再也不走了,惹得人煩不勝煩。

有人將燕子比做剪刀,這是就外形說的。其實燕子從形到神都是一把鋒利的刀,插入人類精神深處,遊刃有餘地在人的精神脈絡中出神入化地遊動,既不傷人類,也不讓人類堅硬的骨骼碰傷自己。在不知疼痛的情況下,人類已被小小的燕子大卸了八塊。

閱讀題:

1.文章開頭從莊子的哲學認知入手,接着又落筆在熟視而親切的燕子身上,這樣構思的作用何在?(4分)

2.燕子是狡猾的,更是智慧的,它是怎樣巧妙地循環人類情緒的起落安排自己生活的節律的?(8分)

3.如何理解在不知疼痛的情況下,人類已被小小的燕子大卸了八塊這句話?(5分)

4.文章在寫燕子處世哲學的同時,也寫到了珍禽猛獸、家禽和敢於親近人的麻雀,說說這樣寫的好處。(5分)

參考答案:

1.(1)引用典故,使作品充滿虛玄抽象的哲理,委婉深曲;

(2)照應文題,引出下文對燕子處世大智慧的思考。

2.(1)將巢和卵安放到人居住的屋檐上,與人類親密接觸,使人類很受感動;

(2)及時抽身,拉開同人類的距離,落到人類夠不着的樹枝上,保持自己的獨立,絕不打擾人類;

(3)幾個月後,在人類有些厭煩時知趣地搬走,平息人的所有怒火;

(4)在人類開始思念它們的時候又適時地回來了。

3.自以爲聰明的人類被燕子的伎倆捉弄還渾然不知。

4.透過巧妙的對比,使燕子的形象更鮮明,更突出了燕子處世之道的大智慧,深化了主題。

《燕子》閱讀答案4

一對黑色的燕子,撞在我的玻璃窗上。我連忙把窗子開啟,這一對小客人卻又忽然不見了。窗外是一片綠色的春天……

我在視窗等着,等待這春天的使者,這幸福的使者。我的心也在發芽,也像迎着春風的嫩葉,在枝頭上眺望。

燕子終於又回來了,銜着泥草,忙忙碌碌地飛來飛去,在我的房角上,造起一座白色的小房子。一會兒,它們又出去了,又回來了,並且吱吱地叫着,彷彿在向我報告它們的勞動成果,向我分享它們的快樂。

接着,它們又出去了,不知道從什麼地方,銜來了一條又肥又綠的蟲子,它們就飽飽地吃了一頓。吃完了,它們在窗外唱了一會兒歌,又朝它們那還未建成的房子飛去了。這中間也回來過一兩次,不是銜着泥沙,就是擡着樹枝……

燕子,燕子,我知道你們是在勞動中,才變得如此矯捷!也知道你們是在勞動中,吸取了太陽的光亮,才使自己黑色的羽毛變得如此閃亮。甚至你們那火紅的嘴脣,也是塗上了太陽的顏色,才變得如此豔麗!啊,你是春天的使者,勞動的使者!

(1)在文中用“——”畫出作者描寫小燕子勞動場面的語句。

(2)本文重點描寫了燕子_________的活動。在等待燕子時,作者的心情是____________。

(3)“我”讚美了燕子怎樣的精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參考答案:

(1)燕子終於又回來了,銜着泥草,忙忙碌碌地飛來飛去,在我的房角上,造起一座白

色的小房子。

這中間也回來過一兩次,不是銜着泥沙,就是擡着樹枝……

(2)建房子充滿希望

(3)“我”讚美了燕子勤勞的精神。

《燕子》閱讀答案5

燕子善飛,婦孺皆知。其飛行速度每小時可達120公里,堪稱是鳥類大家庭中最善於飛翔的成員之一。燕子又具有高超的飛行特技:它們一會兒像箭一樣貼牆飛行,一會兒又垂直地直衝雲天;它們能夠倏忽來個180度大轉彎,或者翼不振,翅不搖,乾脆在空中( )幾分鐘。

燕子老是在飛,似乎它們永不感到疲勞。可是有誰能想到這是由它們自身的弱點造成的。燕子有兩隻很小很小的腳。瘦小的腳難以( )燕子的身軀,使它們在地上站立時不能夠靈活地保持平衡。因此,它們學會了一切都在飛翔中解決的本領:在飛行中吞吃獵獲物,在飛行中飲水,甚至在喂自己的孩子吃飯時,也不是蹲坐在巢沿上,而是撲棱着翅膀,像直升機那樣停留在巢前的空中,將食物一一餵給孩子們。

那麼,燕子的飛行本領爲什麼如此高強呢?原來,燕子的身軀呈流線型,兩隻翅膀既窄又長,每秒鐘可以振動20次,它們的尾巴幾乎是整個身軀長度的三分之一,這些對飛翔是特別重要的。燕子的身子特別輕巧,平均重量僅爲20克,堪稱是最輕量級的飛行員。

燕子的繁殖能力很強,每年能產卵三次,每次三至七枚。這種很強的繁殖能力,符合燕子種羣延續的需要。因爲燕子是一種遠距離遷徙性候鳥。例如,美國的亞種倉燕,它們往往到加拿大度夏,在阿根廷越冬,在由北往南或由南往北的長距離、不間斷飛行中,有時有一半的燕子因精疲力竭而死於途中。

燕子是一種勤勞的鳥。築巢,“娶妻生子”,撫養孩子,整天忙得不亦樂乎。燕子又是個捕蟲能手。一對燕子夫婦每天捕8000多隻蟲,除供自己所需外,大部分都用來餵養它們那些似乎永遠也填不飽肚子的孩子們。燕子吃掉大量害蟲,對農業、林業有很大好處,所以,燕子是益鳥,是人類的朋友。

燕子又是一種很聰明的鳥。歐洲的燕子在向南方越冬飛行時,能夠發現穿越阿爾卑斯山的隧道。它們不是飛越高山,而是成羣結隊地穿過這些隧道,向目的地前進,從而節約了飛行時間和自己的精力。

世界各地幾乎都有燕子,但各地的燕子種類不盡相同。據統計,全世界共有75種之多的燕子。在古老的傳說裏,燕子被稱爲“幸福鳥”,人們把它們看作吉祥的象徵。

1.根據文意,第1、2自然段括號中應填的詞語依次是( B )。

A.飛翔 支援

B.滑翔 支撐

C.滑翔 支撐

D.飛翔 支援

2.燕子形體上的弱點是有兩隻很小很小的腳, 燕子爲了戰勝自身的弱點,“學會了一切都在飛行中解決的本領”,這些本領包括在飛行中( ACD )

A.飲水

B.吞吃獵獲物

C.跳舞

D.喂自己的孩子吃飯

3.“這種很強的繁殖能力,符合燕子種羣延續的需要”這是因爲( D )。

A.燕子是一種遠距離遷徙性候鳥。

B.它們往往到加拿大度夏,在阿根廷越冬。

C.它們要由北往南或由南往北的長距離、不間斷飛行中。

D.在遠距離的遷徙、不間斷的飛行中,有時有一半的燕子因精疲力竭而死於途中。

4.第一段中畫線部分用的說明方法是( BCD )。

A.作比較

B.列數字

C.打比方

D.舉例子

5.根據本文的介紹,概括燕子的特點。

答:燕子善飛;燕子的繁殖能力很強;燕子是一種勤勞的鳥;燕子又是一種很聰明的鳥。

《燕子》閱讀答案6

燕 子(有改動)

[臺]席慕蓉

前幾年剛搬到石門鄉間的時候,我一個人常常在田野間散步。我就是那個時候看到那一隻孤單的小鳥的,在田邊的電線杆上,在細細的電線上,它安靜地站在那裏,黑色的羽毛,像剪刀一樣的雙尾。

“燕子!”我心中像觸電一樣地呆住了。

可不是嗎?這不就是燕子嗎?這不就是我從來沒有見過的燕子嗎?這不就是書裏說的、外婆歌裏唱的那一隻燕子嗎?

天好藍,風好柔,我站在南國的阡陌上,注視着那一隻黑色的安靜的飛鳥,心中充滿了一種朦朧的歡喜和一種朦朧的悲傷。

一直到了去年春天,我和幾位畫家朋友一起,到南部一個公園去寫生,在一本報道懇丁附近天然資源的書裏,我看到了我的燕子,圖片上的它有着一樣的黑色羽毛,一樣的剪狀的雙尾,然而,在圖片下的解釋和說明裏,卻寫着它的名字是“烏秋”。

在那個時候,我的周圍有着好多的朋友,我卻在忽然之間覺得非常的孤單。

我自己心裏已經明白了自己的錯誤。但是,我想,雖然有的時候,人生的道路上,我們是應該面對所有的真相,可是,有的時候,我們實在也可以保有一些小小的美麗的錯誤,與人無害,與世無爭,卻能帶給我們非常深沉的安慰的那一種錯誤。

我實在是捨不得我心中那一隻小小的燕子啊!

11.“我”將“烏秋”誤認作“燕子”,前面有一句話已作了鋪墊,它是_________________。

12.在瞭解真相後,爲什麼“我在忽然之間覺得非常孤單”?

13.文中說“我們實在也可以保有一些小小的美麗的錯誤”。既然是“錯誤”,爲什麼又是美麗的?

14.下面對這篇文章的賞析,正確的兩項是()

A.“‘燕子!’我心中像觸電一樣地呆住了”非常形象地寫出了我初見“燕子”時又驚又喜的心情。

B.鄉間的田野風光、外婆愛唱的歌、孩子的咿呀學語,都起到了烘托“燕子”在我心中的美麗形象的作用。

C.結尾一句畫龍點睛,寫出了“我”對“燕子”的摯愛和對了解真相的追悔莫及。

D.這篇文章的主旨可以概括爲:人們應該正視並且容忍某些錯誤,因爲這些錯誤也自有它們的價值。

15.試寫出三個遊子思鄉思國的詩句。

參考答案:

1.D(tīpēi)

2.D(借喻)

3、D

4、①B②A③B

5、①形容領先,帶頭。②看到名稱,就聯想到它的意義。③照現成的方法辦事。④真正的;純粹

6、承上啓下,總領句。

7、主要介紹家鄉喝會酒的風俗。

8、因爲每逢喝會酒我可以坐在會首旁邊得吃得喝,還可以在結束後得到印花手帕。

9、這幾句話主要意思是鞋子差一寸,衣服差一分都會不合適,做事要有個尺度。因此我們做事要講究“度”,要把握好“度”,既要防止不達目標,又要避免過猶不及。

10、示例:我拿着手帕,跑呀,跳呀,彷彿花兒開得很鮮豔,心裏吃了蜜。

11.“這不就是我從來沒有見過的燕子嗎?”

12.因爲燕子是我心中多年的精神寄託,一旦明白了真相,就失去了這種精神寄託,自然覺得失落,惆悵。

13.因爲那些錯誤與人無害,與世無爭,又常常能帶給人們非常深沉的安慰。

15.(1)獨在異鄉爲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2)月是故鄉明,露從今夜白。(3)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4)你是一杯鄉愁酒,你滿,鄉愁也滿。

《燕子》閱讀答案7

我們家養了一隻小黃燕,黃色的羽毛,黑而小的眼睛,尖尖的嘴。起初我對它並不在意,總覺得它有它的世界,我有我的天地。只是當爺爺奶奶給它餵食的時候,偶爾看它兩眼,因爲我有好多事要做,才懶得管它呢!

後來不知什麼原因,爺爺奶奶總是叫我去給小黃燕餵食。開始我很是不耐煩,但經過一個多星期對小黃燕的餵養,我覺得在它身上好像多了些什麼似的。不知不覺地,我開始注意它,觀察它了。

黃燕除了吃小米外,特別愛吃菜葉,而且動作很敏捷,吃飽後,總是很悠閒地用乖巧的小嘴梳理自己的羽毛。原來它也是那麼愛整潔。我不由自主地看了一下自己的身上,覺得有些慚愧,怪不得家裏人總是叫我注意清潔衛生。我似乎明白了許多,開始愛我的小黃燕了。

清晨,每當我醒來時,便聽到它那時而短促、時而悠揚的鳴叫聲,十分美妙動聽。那叫聲把我的思緒帶到深山、帶進樹林、帶上藍天,帶進白雲,帶到很遠很遠的地方,使我覺得心曠神怡,思緒萬千,使我產生了擁抱大自然、瞭解大自然的強烈願望。

是啊,要是我們能夠隨時注意觀察和了解我們身邊的事物,我們會得到很多知識和明白很多道理的,也會使我們更加熱愛生活。

(1)從文中找出下列詞語的近義詞

偶然()

內疚()

靈巧()

希望()

(2)讀讀文章最後一段,用“要是……會……也會……”說句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仔細閱讀文中畫“”的句子,並聯繫上下文說說“我”明白了什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填空。

小作者在寫對黃燕的喜愛過程中,從()到注意它,()它;透過觀察,覺得小黃燕()了,它美妙動聽的叫聲,使小作者產生聯想,從而得到啓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參考答案:

(1)偶爾慚愧敏捷願望

(2)要是我們人人熱愛環保,人居環境會更好,資源也會得到更好的節約。

(3)黃燕都知道愛整潔,我們更應該注意衛生清潔。

(4)懶得管它觀察很可愛更是我們能夠隨時注意觀察和了解我們身邊的事物,我們會得到很多知識和明白很多道理的,也會使我們更加熱愛生活。

《燕子》閱讀答案8

燕 子

席慕蓉

初中的時候,學會了那一首《送別》的歌,常常愛唱:“長亭外,古道邊,芳草碧連天……”有一天下午,父親忽然叫住我,要我從頭再唱一遍。很少被父親這樣注意過的我,心裏覺得很興奮,趕快從頭再來好好地唱了起來:“長亭外,古道邊……”

剛開了頭,就被父親打斷了,他問我:“怎麼是長亭外?怎麼不是長城外呢?我一直以爲是長城外啊!”我把音樂課本拿出來,想要向父親證明他的錯誤。可是父親並不要看,他只是很懊喪地對我說:“好可惜,我一直以爲是長城外,以爲寫的是我們老家,所以第一次聽這首歌時就特別感動,並且一直沒有忘記,想不到這麼多年竟然聽錯了,好可惜!”父親一連說了兩個“好可惜”,然後就走開了,留我一個人站在空空的屋子裏,不知道如何是好。

前幾年剛搬到石門鄉間的時間,我還懷着凱兒,聽醫生的囑咐,一個人常常在田野間散步。那個時候,山上還種滿了相思樹,蒼蒼翠翠,走在裏面,可以聽到各樣的小鳥的鳴聲田裏面也總是綠意盎然,好多小鳥也會很大膽地從我身邊飛掠而過。

我就是那個時候看到那一隻孤單的小鳥的,在田邊的電線杆上,在細細的電線上,它安靜地站在那裏,黑色的羽毛,像剪刀一樣的雙尾。

“燕子!”我心中像觸電一樣地呆住了。

可不是嗎?這不就是燕子嗎?這就是我從來沒有見過的燕子。這不就是書裏說的、外婆歌裏唱的那一隻燕子嗎?在南園溫熱的陽光裏,我心中一遍又一遍地唱起外婆愛唱的那一首歌來了:“燕子啊!燕子啊!你可是我溫柔可愛的小小的燕子啊……”

在以後的好幾年裏,我都會常常看到這種相同的小鳥,有的時候,我是牽着慈兒,有的時候,我是抱着剴兒。每一次,我都會興奮地指給孩子看:“快看!寶貝。快看!那就是燕子,那就是媽媽最喜歡的小小燕子啊!”

懷中的剴兒正咿呀學語,香香軟軟的脣間地隨着我說出一些不成腔調的兒語。天很藍,風好柔,我抱着我的孩子,站在南園的阡陌上,注視着那一隻黑色的安靜的小鳥,心中充滿了一種朦朧的歡喜和一種朦朧的悲傷。

一直到了去年的夏天,因爲一個部門的邀請,我和幾位畫家朋友一起,到南部的一個公園去寫生,在一本報道墾丁附近天然資源的書裏,我看到了我的燕子。圖片上的它有着一樣的黑色羽毛。一樣的剪狀的雙尾,然而,在圖片下的解釋和說明裏,卻寫着它的名字是“烏秋”。

在那個時候,我的周圍有着好多的朋友,我卻在忽然之間覺得非常孤單。在我朋友裏,有好多位在這方面很有研究心得的專家,我只要提出我的問題,一定馬上可以得到解答。可是,我在那個時候惟一的反應,卻只是把那本書靜靜地合上,然後靜靜地走了出去。在那一剎那,我忽然體會出來多年前的那一個下午,父親失望的心情了。但是,我想,雖然有的時候,在人生的道路上,我們是應該面對所有的真相,可是,有的時候我們實在也可以保有一些小小的美麗的錯誤,於人無害,與世無爭,卻能帶給我們非常深沉的安慰的那一種錯誤。我實在是捨不得我心中的那一隻小小的燕子啊!

1文章記敘了兩個“美麗的錯誤”,請用自己的語言分別概括。(4分)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作者看來,可以保有的“美麗的錯誤”應該具有怎樣的特點?(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畫線語段中有一句與另外三句語氣不連貫,請改寫。(不改變原意)(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畫線的“那個時候”是指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時候,“那一剎那”是指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時候。(2分)

5在現實生活中,與“美麗的錯誤”相類似的還有“善意的謊言”,你認爲這種“謊言”可以說嗎?說說你的理由。(3分)

【參考答案】

1.①父親誤把“長亭外”聽成了“長城外”。 ②我誤把烏秋當作燕子。

2.於人無害,與世無爭,卻能帶給人非常深沉的安慰

3、這可不就是書裏說的、外婆歌裏唱過的、就是我從來都沒有見過的燕子嗎?

4、“那個時候”是指看到自己一直稱之爲“燕子”,其實是烏秋而不是真正的燕子的時候。

5、這些“錯誤”,是人們無法得到自己的所憧憬的事物時,那種強烈的渴望所造成的美麗的誤會,人們可以用它慰藉自己心靈的遺憾。如果可能就讓他們一直誤會下去吧,千萬不要打破他們的謊言,讓其重新陷入到遺憾中。

《燕子》閱讀答案9

湖南爲客動經春,燕子街泥兩度新。

舊入故園嘗識主,如今社日遠看人。

可憐處處巢居室,何異飄飄託此身。

暫語船檣還起去,穿花貼水益沾巾。

(1)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詩題交代了作詩的起因,結合全詩內容可看出,詩人此時以船爲屋,寄身水上,由此可以推斷此詩爲杜甫後期作品。

B.首聯以“動經春”表明時光飛逝,借春燕“兩度”銜泥表現詩人羈留時間之長,也形象地描繪出春天的景象。

C.頷聯說舊時相識的燕子如今在遠處看着別人,既含蓄地表達了詩人對世態炎涼的批評,也表達了詩人病滯孤舟的寂寥。

D.本詩是一首詠物詩,詩人透過描寫燕子的形象來抒寫自己的情懷,體物緣情,渾然一體,感人肺腑。

(2)“舊入故園嘗識主,如今社日遠看人”運用對比手法表達情感。下列詩句沒有運用這種手法的一項是

A.曾經滄海難爲水,除卻巫山不是雲。(元稹《離思五首·其四》)

B.四郊飛雪暗雲端,惟此宮中落旋幹。(吳融《華清宮二首·其一》)

C.壯心君未減青春,多難我今先白髮。(歐陽修《送姜秀才遊蘇州》)

D.來時萬縷弄青黃,去日飛球滿路旁。(石柔《絕句》)

(3)“暫語船檣還起去,穿花貼水益沾巾。”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情感?

【答案】(1)C(2)A(3)那被詩人寄於同情的燕子發現這隻漂流不定的船,不是它壘巢的“居室”,它又變得漠然無情,起而飛去,它又好像捨不得,貼水低飛,繞船盤桓,最終翻然穿花而逝,詩人用了擬人的手法,表達自己孤獨的心情與長期漂泊的惆悵。

《燕子》閱讀答案10

燕子善飛,婦孺皆知。①其飛行速度每小時可達120公里,堪稱是鳥類大家庭中最善於飛翔的成員之一。燕子又具有高超的飛行特技:它們一會兒像箭一樣貼牆飛行,一會兒又垂直地衝向雲天;它們能夠倏忽間來個180度大轉彎,或者翼不掠,翅不搖,乾脆在空中滑翔幾分鐘。

燕子老是在飛,似乎它們永不感到疲倦,可是誰都知道,這是它們自身的弱點造成的。燕子有兩隻很小很小的小腳,瘦小的腳難以支撐燕子的身軀,使它們在地上站立時不能夠靈活地保持平衡。因此,②它們學會了一切都在飛行中解決的本領:在飛行中吞食獵獲物,在飛行中飲水,甚至在喂自己的孩子吃飯時,也不是蹲坐在巢沿上,而是撲楞着翅膀,像直升飛機那樣停留在巢前的空中,將食物一一餵給孩子們。

那麼,煎子爲什麼會有如此高強的飛行本領呢?原來,煎子的身軀成流線型,兩隻翅膀既窄又長,每秒鐘可以振動20次,它們的尾巴幾乎是整個身軀長度的三分之一,這些對飛行是特別重要的.。燕子的身軀特別靈巧,平均重量僅爲20克,堪稱是最輕量級的飛行員。

1.燕子形體上的弱點是什麼?形體上的優點有哪些?(答案不得超出方格)

答:①燕子形體上的弱點是:

②優點是:

2.文中畫直線的句子的表達方式是______________

3.說出畫浪線的兩個句子所用的說明方法。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燕子爲了戰勝自身的弱點,"學會了一切都在飛行中解決的本領"。這些本領有(不得超出方格):

參考答案:

1、①腳瘦小,難以支撐身軀;②身軀成流線型,翅膀窄又長,尾巴長,身軀輕巧。(答出三點即可)。

2、描寫。

3、①列數字;②舉例子、打比方。

4、(在飛行中)吞食獵獲物,飲水,喂孩子(吃飯)。

《燕子》閱讀答案11

初中的時候,學會了那一首《送別》的歌,常常唱:

長亭外,古道邊,芳草碧連天……

有一個下午,父親忽然叫住我,要我從頭再唱一遍。很少被父親這樣注意過的,心裏覺得很興奮,趕快再從頭來好好地唱一次:

長亭外,古道邊……

剛開了頭,就被父親打斷了,他問我:“怎麼是長亭外?怎麼不是長城外呢?我一直以爲是長城外啊!”

我把音樂課本拿出來,想要向父親證明他的錯誤。可是父親並不要看,他只是很懊喪地對我說:

“好可惜!我一直以爲是長城外,以爲寫的是我們老家,所以第一次聽這首歌時就特別地感動,並且一直沒有忘記,想不到竟然這麼多年是聽錯了,好可惜!”

父親一連說了兩個好可惜,然後就走開了,留我一個人站在空空的屋子裏,不知道如何是好。

前幾年剛搬到石門鄉間的時候,我還懷着凱兒,聽醫生的囑咐,一個人常常在田野間散步。那個時候,山上還種滿了相思樹,蒼蒼翠翠的,走在裏面,可以聽到各式各樣的小鳥的鳴聲。田裏面也總是綠意盎然,好多小鳥也會很大膽地從我身邊飛掠而過。

我就是那個時候看到那一隻孤單的小鳥的,在田邊的電線杆上,在細細的電線上,它安靜地站在那裏,黑色的羽毛,像剪刀一樣的雙尾。

“燕子!”我心中像觸電一樣地呆住了。

可不是嗎?這不就是燕子嗎?這不就是我從來沒有見過的燕子嗎?這不就是書裏說的,外婆歌裏唱的那一隻燕子嗎?

在南國的溫熱的陽光裏,我心中開始一遍又一遍地唱起外婆愛唱的那一首歌來了:

燕子啊!燕子啊!你是我溫柔可愛的小小燕子啊……

在以後的好幾年裏,我都會常常看到這種相同的小鳥,有的時候,我是牽着慈兒,有的時候,我是抱着凱兒,每一次,我都會興奮地指給孩子看:

“快看!寶貝,快看!那就是燕子,那就是媽媽最喜歡的小小燕子啊!”

懷中的凱兒正咿呀學語,香香軟軟的脣間也隨着我說出一些不成腔調的兒語。天好藍,風好柔,我抱着我的孩子,站在南國的阡陌上,注視着那一隻黑色的安靜的飛鳥,心中充滿了一種朦朧的歡喜和一種朦朧的悲傷。

一直到了去年的夏天,因爲內政部的邀請,我和幾位畫家朋友一起,到南部國家公園去寫生,在一本報道墾丁附近天然資源的書裏,我看到了我的燕子。圖片上的它有着一樣的黑色羽毛,一樣的剪狀的雙尾,然而,在圖片下的註釋和說明裏,卻寫着它的名字是“烏秋”。

在那個時候,我的周圍有着好多的朋友,我卻在忽然之間覺得非常的孤單。在我的朋友裏,有好多位在這方面很有研究心得的專家,我只要提出我的問題,一定可以馬上得到解答,可是,我在那個時候惟一的反應,卻只是把那本書靜靜地合上,然後靜靜地走了出去。

在那一剎那,我忽然體會出來多年前的那一個下午,父親失望的心情了。其實,不必向別人提出問題,我自己心裏也已經明白了自己的錯誤。但是,我想,雖然有的時候,在人生的道路上,我們是應該面對所有的真相,可是,有的時候,我們實在也可以保有一些小小的美麗的錯誤,與人無害,與世無爭,卻能帶給我們非常深沉的安慰的那一種錯誤。

我實在是捨不得我心中那一隻小小的燕子啊!

[注]席慕容,臺灣知名畫家、散文家和詩人。祖籍內蒙古,1943年生於重慶,1954年遷居臺灣,1963年畢業於臺灣師範大學藝術系。初中語文教材選了她的《鄉愁》一詩。

1.作者在文中記敘了兩件事,請你各用一句話進行概括。

2.本文以“燕子”爲題,但第一件事與燕子沒有關係。作者這樣寫的原因是什麼?

3.當“父親”發現了自己的錯誤後“一連說了兩個好可惜”,你認爲“父親”“可惜”什麼?

4.文中劃線的一段文字連用了四個問句,你認爲這樣寫的作用是什麼?

5.作者透過這兩件事悟出了哪些道理?

6.聯繫作者生平,說說作者爲什麼“捨不得”“心中那一隻小小的燕子”?

7.文中說:“天好藍,風好柔,我抱着我的孩子,站在南國的阡陌上,注視着那一隻黑色的安靜的飛鳥,心中充滿了一種朦朧的歡喜和一種朦朧的悲傷。”請你仔細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以作者的口吻寫一段話,表達那種“朦朧的歡喜”和“朦朧的悲傷”。

答案:

1.①“父親”把《送別》中的“長亭外”誤聽爲“長城外”。 ②“我”把“烏秋”誤認爲“燕子”。

2.第一件事與第二件事性質相同,都屬於“美麗的錯誤”;作者由第一件事自然地引出了第二件事。

3.可惜那首歌唱的不是自己的家鄉,可惜自己感動了這麼多年竟然是聽錯了。

4.表現了作者突然發現“燕子”的驚喜之情;同時也表現了作者心中對故鄉深深的思念之情。

5.雖然有的時候,在人生的道路上,我們是應該面對所有的真相,可是,有的時候,我們實在也可以保有一些小小的美麗的錯誤,與人無害,與世無爭,卻能帶給我們非常深沉的安慰的那一種錯誤。

6.作者從小就遠離故鄉,“燕子”早已成爲故鄉的一種象徵,寄託着作者濃郁的思鄉之情,所以作者無論如何也捨不得自己心中那一隻小小的燕子。

7.示例:燕子啊,你可是從我遙遠的故鄉飛到了我的身旁?你的聲聲呢喃,可是故鄉人託你帶給我的問候?燕子啊,你可以自由自在地飛來飛去,什麼時候我能夠像你一樣自由地飛回自己的家鄉?

《燕子》閱讀答案12

當河裏最後一塊冰被我們搗碎後,叮叮咚咚的水流聲從村東一直響到村西。也就這麼幾天裏,村裏又多了一份熱鬧,門前的棗樹上開始有嘰嘰喳喳的聲音。老人便把門開得大大的。我們感到不解。老人說,燕子回來了,它們要築巢,如果關着門,燕子會覺得主人不歡迎它們。

敞開的門,有春風灌進來。春風彷彿在鋪一條無形的路,是空中溫暖的路。燕子順着趕過來。春風把沿途的樹都弄綠了。於是,有一天,我們聽見燕子的叫聲,看見燕子的身影﹣﹣像黑色的閃電。

老屋橫樑上的那隻燕子窩,跟我們玩的那種爛泥炮形狀差不多,上寬下窄,不過看起來有點疙裏疙瘩。我們也不知道哪一年築的,每年的春天總能看到兩隻燕子飛進飛出,然後孵出一窩小燕子。去年的燕子窩在守候今年的燕子。

村裏的房屋多是平房,有些還是茅草房。燕子似乎並不嫌棄,只要人們開着門,有一處可容它們築巢的地方,它們就會把巢安在那兒。老人們說,家有燕子窩,那是一家人的福氣,說明這家風水好。所以家裏有老人的,每到春天總是盼望着門前喃呢的聲音。我們那兒並不重視喜鵲,而把燕子看成喜鵲的化身。村裏一些上了年紀的老人,如果身體不適,他們就把能不能熬過冬天作爲給自己的一個命數。二月初燕子準時飛回來,那些躺了一冬的老人不管可不可以下牀,都要起來在門口坐一坐,聽聽燕子的喃呢,看看燕子忙碌地銜草加固巢,心裏覺得有一種踏實。

我們不知道鴛鴦是怎麼一回事,卻知道家裏的燕子是雙飛雙宿的。大清早,等門一開燕子馬上飛去了,當它回來的時候嘴裏肯定銜着草什麼的,有時獨自回來,有時兩隻一塊兒。你一口草我一口泥,共築着它們的窩。到了傍晚,如果另一隻還沒有回來,那隻先回來的燕子肯定停在門前的樹上或屋檐下,歪着頭一動不動,直到另一隻回來,然後輕輕幾聲嘰嘰,便飛進窩裏再也看不到它們的影子。。村裏小夫妻哪天吵架了,做妻子的就會責備自己的男人,怎麼連燕子都不如,它們還懂得溫情。剛纔還氣呼呼的男人,此時默不作聲,一個人提了只筐出去了。等他回來的時候筐裏準有妻子愛吃的水果。

燕子等窩築好後開始產卵,大約一個月後窩裏便會伸出幾張黃黃的小嘴。此時是燕子最最忙碌的時候,兩隻燕子飛進飛出,餵養着它們的小寶寶。老人說,燕子一頓煙的工夫要飛出三次,一天下來將近要飛一百多次,直到小燕子能獨立覓食爲止。而小燕子長大的那陣子,家裏是頗爲熱鬧的。一會兒嘰嘰喳喳,一會兒唧唧啾啾,尤其當燕子爸爸與燕子媽媽從外面覓食回來的時候,橫樑上是一片喧鬧。只只張大着黃口,爭先恐後地要食吃。等老燕子飛走了,它們才個個縮回窩裏安靜下來。再過一段時間,小燕子開始學飛,撲棱棱地從窩裏飛到窩外,再由屋檐下飛到樹枝上,這樣一路地飛遠。如果還不到遷徙的時候,小燕子們絕不會飛走,到了晚上還是會飛到自己的窩裏。

我們家約定俗成,最晚進門的人,總會看一看燕子是不是到齊了,然後關門﹣﹣這是晚上最後一道儀式。就像大人牽掛會玩的孩子遲歸那樣,我也會提醒家裏人:給燕子留着門。

村裏開始有人建房,原來居住的老房子得拆掉。上了年紀的人遵循一個原則,五黃六月是不可以動土木的。所以村裏很多人建房子多選擇在秋天,這時候燕子已準備南飛了。那些拆了老房子的人家,把拆下來的燕子窩整個地端下來,然後放在樹杈上,希望明年燕子歸來的時候還能發現這個標記。然而,那些建了新房子的人家第二年再也不會有燕子進出。整天鎖着的大門和平整的天花板,讓燕子越飛越遠了。

當村最後一棟樓立起來的時候,村子變得寂寞起來。年復一年,燕子只是在記憶裏呢喃,又漸漸消隱。以至回憶燕子確確實實的叫聲,卻模糊了。村民習慣了關門。

(選自浙江文藝出版社《給燕子留個門》,略有刪改)

(1)村裏人的哪些行爲表現了對燕子的重視和喜愛?請簡要概述。

(2)請結合語境,分析“這是晚上最後一道儀式”中“儀式”一詞的妙處。

(3)“年復一年,燕子只是在記憶裏呢喃,又漸漸消隱。”你如何理解這句話的含義?

(4)請分析文中劃橫線句子的表達作用。

到了傍晚,如果另一隻還沒有回來,那隻先回來的燕子肯定停在門前的樹上或屋檐下,歪着頭一動不動,直到另一隻回來,然後輕輕幾聲嘰嘰,便進窩裏再也看不到它們的影子。

(5)“村民習慣了關門”,你贊同村民的這種做法嗎?請說說你的理由。

閱讀答案:

【解答】

(1)此題考察了關鍵情節的概括。

回答此題時應注意從原文的開頭到結尾一點點來概括,不要漏掉一點。

文章第一自然段可概括出:春天,開門歡迎燕子歸來。

文章第四自然段可概括出:村裏的老人看燕子,聽燕子的呢喃。

文章第七自然段可概括出:晚上給燕子留着門。

文章第八自然段可概括出:把拆下來的燕子窩放在樹杈上。

(2)此題考察了詞語的賞析。

回答此題時,先要說出詞語的原義(“儀式”一詞用在比較神聖的典禮上,在文中大詞小用),再說出該詞語用在句子的淺層意思(寫出晚上做最後一件事的莊重和認真),最後答出該詞語用在句子的深層意思(體現了燕子在“我們”心中的位置)。

(3)此題考察了對重點句子含義的理解。

能從“燕子離去”和“人與燕子共處的場景成爲回憶”兩個點上進行回答即可,用自己的話表達出來。

(4)此題考察了句子的賞析。

句子的賞析的一般答題格式爲:此句運用了xx修辭或者細節描寫(透過對燕子的神態、聲音、動作等細節的描寫),再寫出該句子的淺層意思(寫出了燕子雙飛雙宿的生活習性,生動形象地表現了燕子間的溫情),最後寫出深層意思(表達了“我”對燕子的讚美與喜愛之情,與下評議寫人類夫妻相處的情景相映襯)。

(5)此題考察了對文章主旨的主觀評析。

回答該題先要表明態度:贊同或者不贊同,再說明理由。

要從人類和鳥類的關係回答,也可與人類的發展與大自然和諧相處回答。

答案:

(1)

①春天,開門歡迎燕子歸來。

②村裏的老人看燕子,聽燕子的呢喃。③晚上給燕子留着門。④把拆下來的燕子窩放在樹杈上。

(2)“儀式”一詞用在比較神聖的典禮上,在文中大詞小用,寫出晚上做最後一件事的莊重和認真,體現了燕子在“我們”心中的位置(體現“我們”對燕子的喜愛)。

(意思對即可)

(3)歲月流走,當村裏迎來一座座新樓後,燕子卻在慢慢離去,人和燕子和諧共處,如一家人一般生活的熱鬧場景只能成爲美好的回憶。(每點2分)

(4)透過對燕子的神態、聲音、動作等細節的描寫,寫出了燕子雙飛雙宿的生活習性,生動形象地表現了燕子間的溫情,也表達了“我”對燕子的讚美與喜愛之情,與下評議寫人類夫妻相處的情景相映襯。(意思對即可)

(5)示例﹣:不贊同。門猶如一道屏障,隔離了人和燕子,門又像一把鎖,封閉了人心的善與愛,村民的這種習慣,是對燕子的拒絕,是人性的自私,在村民一次次的關門中,人類和鳥兒和諧共處的畫面在一點點消逝,人類善良友愛的心靈也在慢慢硬化。

示例二:不贊同。燕子到來,帶來了熱鬧,帶來了福氣,關門,拒絕了燕子,疏遠了燕子,村子變得寂寞,人心也變得空虛,人與動物,人與自然,人與人之間的關係也走向僵化。

示例三:贊同。關門並沒有完全剝奪動物的生存空間,人們建房改善自身生存條件是合情合理

《燕子》閱讀答案13

“燕”爲象形字,屬於典型的甲骨文字形,展示的是燕子疾飛之形。而在小篆字形裏,它的上部擬頭和嘴,“口”擬身體,“北”則像兩翅,後面的“火”像尾巴。這個字型,讓我聯想起“非”字,指的就是在空中開啟翅膀的鳥,在對立中爲整個身體的去向而獲得統一。“燕”字似乎更具有詩意,因爲那拖在身後的火苗。這是否暗示了燕子那飛鏢一般的速度中,蘊涵了火的質感與焦急?據說,每年農曆七月七日早晨人們都見不到飛燕,它們紛紛飛往銀河,爲織女牛郎搭築鵲橋去了。一橋確立,深淵兩側的絕望由此聯通。這大概是燕子一年紛飛中,唯一甘當“鋪路石”的時刻。

“天命玄鳥”“燕燕于飛”,燕子從《詩經》的高臺上滑翔而下,引起了莊子的注意。莊子的目光沒有更多地與燕子在空中相纏繞,而是直追終點,即燕子的巢穴——能夠在房檐下與人和睦相處,難道不是一種大智慧嗎?莊子這種比興式的頓悟,無疑拉近了燕子與生活的距離,使“燕”字具有了安逸、安居樂業的含義,而“燕室”更成爲高貴的廟堂。而後,燕子從樂府民歌裏穿過,在唐詩的天際留下了無法抹去的背影,然後在宋詞中實現了種種意象,其文化性持續發酵。

燕子總是在夜深人靜、明月當照的高空遷飛,它們不像夜鶯那樣嗡嗡地叫嚷,所以連它們的影子也難以辨認。在白天,暴露在光線中的燕子,黑亮的羽毛反射着鐵一般的質地,很像一粒出膛的子彈。它們從不在樹枝、房樑、平地上停棲,它們總是在飛,就像是在耕耘空氣,然後,收刀歸田,在一根電線上,排出了影子武士的造型。我很少看見單飛的燕子,只是偶爾在城市的上空看見它一閃而逝。

燕子是春雨中的重要角色,於是,這樣的季節總讓我們產生纏綿的感覺。不知什麼時候,燕子有了“親近”的含義,“燕好”“燕狎”“燕暱”“燕會”。燕子也具有了曖昧的色彩。在李時珍的《本草綱目》裏,小巧的燕子一直是具有神力的:“鷹鷂食之則死,能制海東青,故有鷙鳥之稱。稱興祈雨,故有遊波之號。”“鷙鳥”的兇險顯然是隱伏在美麗的“遊波”之中的。《中華古今注》則說:“燕,一名神女”,這就暗示後人,燕子具有陰性的輕靈與狡黠。將其比作春情盪漾的女人,以及從這個氛圍裏升躍起來的智慧,傳統文化無疑是十分樂意的。

飛舞在古詩中的燕子,總是具有“年年此時燕歸來”的感人意象。燕子播撒的文化甘霖,一直滋養着孤獨者的心田。相傳春秋時代,吳王宮中的宮女爲了探求燕子遷徙的規律,曾將燕子的腳爪剪去,看它是否在第二年仍舊飛回原地。無獨有偶,晉代有個叫傅鹹的人,亦用此法“由己推鳥”,這隻缺爪的燕子在明年春季復又飛來。但生活裏的燕子似乎並不領這個情面。在我生活的川南,當地農民反而對燕子沒有什麼好感,認爲它“嫌貧愛富”。他們說燕子來到一個地方,只願到富麗堂皇的屋檐下去築巢,從不到窮苦人家的屋檐下安家——儘管窮人都歡迎燕子的到來,富貴人家卻常常嫌它們吵鬧,加以驅逐,但燕子依舊前來。所以,俗語所云“燕子不落無福之地,燕子不住無風水之宅”,燕子的居所安置,隱含了一種對命運的控制力。

德國詩人貝克爾作有《燕子》一詩——

黑羽的燕子還會回來

把巢掛在你的陽臺,

在戲耍時還會用翅膀

把你的玻璃窗輕拍;

但有些卻未能飛回歸途,

來欣賞你的美和我的幸福,

那些曾識我們名字的

燕子……不再回來!

這就是說,詩人的生活一旦缺席了作爲愛情見證者的燕子,生活已然褪色。帶火的燕子急急地把往昔帶往高空,而生活依然在不緊不慢地流逝。

《燕子》閱讀答案14

閱讀說明文,完成1一6題。

①燕子善飛,婦孺皆知。其飛行速度每小時可達120公里,堪稱是鳥類大家庭中最善於飛翔的成員之一。燕子又具有高超的飛行特技:它們一會像箭一樣貼牆飛行,一會兒又垂直地直衝雲天;它們能夠倏忽地來個180度大轉變,或者翼不振,翅不搖,乾脆在空中 幾分鐘。

②燕子老是在飛,似乎它們永不感到疲倦。可是很多人不知道,這是它們自身的弱點造成的。燕子有兩隻很小很小的小腳,瘦小的腳難以______燕子的身軀,使它們在地上站立時不能夠靈活地保持平衡。因此,它們學會了一切都在飛翔中解決的本領:在飛行中吞吃獵獲物;在飛行時飲水,甚至在喂自己的孩子吃飯時,也( )蹲坐在巢沿上,( )撲楞着翅膀,像直升飛機那樣停留在巢前的空中,將食物一一餵給孩子們。

③那麼,燕子的飛行本領爲什麼如此高強呢?原來,燕子的身軀呈流線型,兩隻翅膀既窄又長,每秒鐘可以振動20次,它們的尾巴幾乎是整個身軀長度的三分之一,這些對飛翔是特別重要的。燕子的身體特別輕巧,平均重量僅爲20克,堪稱是最輕量級的飛行員。

1.根據文意爲文中第①②段的畫橫線處選擇最恰當的詞語,將它們的字母依次填塗在答題卡上。

A.飛翔

B.支撐

C.滑翔

D.支援

2.根據文意,填入本文第②段括號中最恰當的是哪一項?選擇答案,將它的字母填塗在答題卡上。

A.不是……就是……

B.不是……而是……

C.既……又……

D.不僅……而且

3.文中畫橫線的句子運用了______的表達方式,生動形象地說明了_______。

4.燕子爲了克服自身的弱點,學會了一切都在飛翔中解決的本領。這些本領是:(1)______

(2)______ (3)____________

5.第③段中加黑的詞“這些”指代的具體內容是什麼?在文中找出原句,將句中的要點提煉出來,寫在

答題卡的方格內。

6.這幾段文字的說明順序是下列哪一項?選擇答案,將它的字母填塗在答題卡上。

A.從概括到具體

B.從整體到部分

C.從結果到原因

D.從主要到次要

所屬題型:閱讀理解與欣賞 試題難度係數:中檔

1.C B

2.B

3.描寫 燕子具有高超的飛行特技

4.(在飛行中)(1)吞吃獵獲物 (2)飲水 (3)喂孩子食物

5.身軀呈流線型;兩翅窄而長,振動快;尾長。

6.C 馬上分享給同學

初中三年級語文試題“閱讀說明文,完成1一6題。①燕子善飛,婦孺皆知。其飛行速度每小時”旨在考查同學們對 說明文閱讀、 表達方式、 關聯詞語、 說明順序、 ……

《燕子》閱讀答案15

【原文展示】

燕子

席慕蓉

前幾年剛搬到石門鄉間的時候,我一個人常常在田野間散步。我就是那個時候看到那一隻孤單的小鳥的,在田邊的電線杆上,在細細的電線上,它安靜地站在那裏,黑色的羽毛,像剪刀一樣的雙尾。

“燕子!”我心中像觸電一樣地呆住了。

可不是嗎?這不就是燕子嗎?這不就是我從來沒有見過的燕子嗎?這不就是書裏說的、外婆歌裏唱的那一隻燕子嗎?

天好藍,風好柔,我站在南國的阡陌上,注視着那一隻黑色的安靜的飛鳥,心中充滿了一種朦朧的歡喜和一種朦朧的悲傷。

一直到了去年春天,我和幾位畫家朋友一起,到南部一個公園去寫生,在一本報道懇丁附近天然資源的書裏,我看到了我的燕子,圖片上的它有着一樣的黑色羽毛,一樣的剪狀的雙尾,然而,在圖片下的解釋和說明裏,卻寫着它的名字是“烏秋”。

在那個時候,我的周圍有着好多的朋友,我卻在忽然之間覺得非常的孤單。

我自己心裏已經明白了自己的錯誤。但是,我想,雖然有的時候,人生的道路上,我們是應該面對所有的真相,可是,有的時候,我們實在也可以保有一些小小的美麗的錯誤,與人無害,與世無爭,卻能帶給我們非常深沉的安慰的那一種錯誤。

我實在是捨不得我心中那一隻小小的燕子啊!

【閱讀訓練】

1.“我”將“烏秋”誤認作“燕子”,前面有一句話已作了鋪墊,它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瞭解真相後,爲什麼”我在忽然之間覺得非常孤單”?

3.文中說“我們實在也可以保有一些小小的美麗的錯誤”。既然是“錯誤”,爲什麼又是美麗的?

4.下面對這篇文章的賞析,正確的兩項是( )

A.“‘燕子!’我心中像觸電一樣地呆住了”非常形象地寫出了我初見“燕子”時又驚又喜的心情。

B.鄉間的田野風光,外婆愛唱的歌,孩子的咿呀學語,都起到了烘托“燕子”在我心中的美麗形象的作用。

C.結尾一句畫龍點睛,寫出了“我”對“燕子”的摯愛和對了解真相的追悔莫及。

D.這篇文章的主旨可以概括爲:人們應該正視並且容忍某些錯誤,因爲這些錯誤也自有它們的價值。

【參考答案】

1.“這不就是我從來沒有見過的燕子嗎?”

2.因爲燕子是我心中多年的精神寄託,一旦明白了真相,就失去了這種精神寄託,自然覺得失落、惆悵。

3.因爲那些錯誤與人無害,與世無爭,又常常能帶給人們非常深沉的安慰。

4.A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