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教師之家 > 閱讀答案

《中國的月亮》閱讀答案

做閱讀題可以從試題的分值中推測答題的要點。如一道題給的分值是3分,答案可能就有3個要點,一個要點一分,所以從試題所給的分值中,我們就能推測答案的要點和要求的字數。

《中國的月亮》閱讀答案

中國的月亮

太空中那塊“離地球很近”的、寂寞的大石頭,一跟多情的人類接觸,它的生命就開始豐富起來。本來無情的月,卻成了“有情的人”。世界上許多民族,文明的、野蠻的,都有着古老的關於月亮的神話。這些神話,從現代觀點看來,不幸不但沒有使月亮不朽,反而證明月亮已朽。那些月亮故事使現代的教育家緊張,在講述的時候忘不了補充一句“那是假的,從現代科學的觀點看,月亮……”這一聲“都是假的”,就足以使月亮全朽。現代那種“科學月亮”實在太要命。

不過月亮所交的朋友當中,也不是全都冷麪無情。它運氣很好,交上了一個真正愛月的民族,那就是我們這些炎黃子孫。我們中華民族在文學作品中賦予月亮不朽的生命,而且主要不是靠神話。月亮照着漢朝的宮殿,照着唐朝的長安;也照着統一飯店,照着違章建築,從古代到現代,一直安慰着那些屋子裏的人。

我們這個民族,認爲只有靠月亮,才能完成一幅“文學上不朽的圖畫”。那些圖畫,不只是畫面美,而且含有濃厚的情感色彩。唐朝夜裏的長安城,必須靠月光來裝飾纔夠美,最好是整座城都映着月光。這種“染月光”的意念,使李白寫出“長安一片月,萬戶搗衣聲”的有名的詩句。這種“文學上的不朽名畫”,詩人李白會畫,杜甫畫的則是“星垂平野闊,月涌大江流”,想想那滔滔滾滾的大江,那波浪上跳動的月光!田園詩人王維也畫得不錯,他在《桃源行》裏畫松樹,畫房子,不夠,再添一個月亮就使全盤美化起來:“月明松下房攏靜”。松樹本身不夠美,加上月光就美極了。王維運用月亮的天然光,就像現代室內裝飾藝術家運用燈光那麼棒。“明月鬆間照,清泉石上流”,如果把柔和的月光去掉,不是味道全沒了嗎?白居易在有名的《琵琶行》裏,有三幅文學上的“月亮圖畫”傑作。第一幅是“醉不成歡慘將別,別時茫茫江浸月”。第二幅是“東船西舫悄無言,唯見江心秋月白”。第三幅是“去來江口守空船,繞船月明江水寒”。張九齡所畫的壯麗大幅文學圖畫,也很使人動心,“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對中國人來說,月亮就是“美的化身”,月亮就是“美”。

中國人喜歡跟月亮交往。李白有一次下山,月亮送他回家,“暮從碧山下,山月隨人歸”。老人家做人豪邁痛快,心情激動的時候怕人說他是瘋子,所以只有找月亮喝酒去,“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李白、月亮、影子,多熱鬧,但又多寂寞。老人家主張“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杜甫也是“月友”,也說過“幾時杯重把,昨夜月同行”,他愛月,跟月對酌。王維彈琴的時候,月亮伴着他,“松風吹解帶,山月照彈琴”。月亮是中國人永恆的朋友,真摯的朋友。

中國人相信月亮是有情的,通人性的。張泌說月亮會關懷人,是一位癡心朋友,“多情只有春庭月,猶爲離人照落花”。正因爲這樣,中國人面對明月的.時候,往往情緒波動,好像躺在心理治療診所的大皮椅上,童年,故鄉,遠地的親人,自己的身世,都涌上了心頭。“牀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連着接下去的那兩句,誰不會吟,誰不能解?這是李白的,杜甫呢?“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老杜之心,千萬人之心。王昌齡想得遠,“秦時明月漢時關,萬里長征人未還”,還有盧綸,也有“萬里歸心對月明”的感觸。

跟月有關的詩句,中國人愛念愛記,“月落烏啼霜滿天”呀,“煙籠寒水月籠紗”呀,“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呀,讀起來津津有味,它跟月亮有關,美。

我們的中秋節,又叫月亮節。這一天,我們愛月的民族覺得自負,因爲我們靠歷代作家詩人的努力,已經賦予那塊作太空流浪的大石頭不朽的生命。中國人把月亮迎接到現代,中國的月亮沒有一絲的礦石味兒。

(1)下列對這篇散文的賞析,不正確的兩項是(5分)

A.本文集中敘說了中國文學作品中有關月亮的形象以及中國人對月亮的情感,表現中華民族是“一個真正愛月的民族”。

B.“中國的月亮”是相對於“科學月亮”而言的,它不是太空中寂寞的大石頭,而是被中華民族文學作品賦予了不朽生命的“有情的人”。

C.中國人喜愛月亮,把中秋節叫月亮節。因爲“月是故鄉明”,所以我們愛月的民族爲中秋節而感到自負。

D.歷代中國文人主要是根據神話進行豐富的聯想和想象,從而賦予月亮不朽的生命和美的形象。

E.本文引用大量的詩句,充分地反映出中國人對月亮的特殊感受、特殊情緣。文章首尾呼應,突出了中華民族愛月的主旨。

(2)爲什麼說“中國的月亮沒有一絲的礦石味兒”?(6分)

(3)閱讀第三節文字,概述作者所列舉的李白、杜甫、白居易三位大詩人筆下之月的不同特點。(6分)

(4)根據文意,回答下列問題: (8分)

①爲什麼說“現代那種‘科學月亮’實在太要命?” (4分)

②賞月詠月早已成爲中國傳統文化的一個部分。根據上文大意,概述兩點主要理由。(4分)

《中國的月亮》閱讀答案

(1).C、D

解析:C項錯拉因果,“感到自負”的原因在最後一段“因爲……” D項錯點“主要根據神話進行聯想和想象”原文“主要不是靠神話”。

(2).①對中國人來說,月亮是美的化身,只有靠月亮才能完成文學上不朽的名畫。

②中國人喜歡跟月亮交往,把月亮當作朋友和傾訴的對象。

③月亮通人性,月亮會關心人,透過月亮表現文人們的品行、情懷。(6分,每點2分)

(3).李白:皓月當空,普照四方;杜甫:江月涌動,充滿活力;白居易:月光如水,靜謐溫婉(大意對即可)

(4).第①問:現代科學的觀點把月亮只當作科學研究的對象,從而使月亮失去了溫情、人性和美感,失去了文學作品所賦予的不朽生命。(2分)

第②問: ①讚美月亮的古代詩文不勝枚舉。

②獨有與月亮相關的傳統節日(中秋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