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教師之家 > 試題

地理地理複習與試題

試題1.36W

世界地理試題之海陸間水循環示意圖

地理地理複習與試題

【—世界之海陸間水循環示意圖】,水循環可以描述爲如下的圖式:在太陽輻射能的作用下,從海陸表面蒸發的水分,上升到大氣中。

讀下圖完成3-4題

3.若該圖爲海陸間水循環示意圖,下列城市中,過程④在一年之中持續時間最長的是

A.上海B.鹿特丹C.孟買D.開普敦

4、若該圖爲太平洋環流示意圖,且E、F兩地附近全年晝夜等長,則

A.①洋流沿岸地區形成大面積的溫帶落葉闊葉林

B.②洋流自西向東依次穿過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

C.③洋流附近形成熱帶荒漠景觀

D.④洋流屬於風海流,是東亞和北美太平洋間最佳航線

解析:選B,選C。第題,過程④不是水氣輸送,雨季越長,該過程持續時間越長;四地中,位於溫帶海洋性氣候區的鹿特丹雨季最長。第題,“E、F兩地附近全年晝夜等長”說明其位於赤道;若該圖爲太平洋環流示意圖,則該大洋環流爲南太平洋以副熱帶海域爲中心的大洋環流,箭頭依次表示東澳大利亞暖流、西風漂流、祕魯寒流、南赤道暖流;①洋流沿岸地區形成大面積常綠闊葉林;②洋流自西向東依次穿過大西洋、印度洋、太平洋;③洋流爲寒流,對沿岸地區有降溫減溼作用,荒漠直逼海岸;最佳航線的選擇與航向有關。

總結:地球上的水連續不斷地變換地理位置和物理形態(相變)的運動過程。又稱水分循環或水文循環。

初一地理知識點總結之地質學萌芽時期

【—初一地理總結之地質學萌芽時期】,人類對岩石、礦物性質的認識可以追溯到遠古時期。

萌芽時期(遠古~公元1450年)

在中國,銅礦的開採在兩千多年前已達到可觀的規模;春秋戰國時期成書的《山海經》《禹貢》《管子》中的某些篇章,古希臘泰奧弗拉斯托斯的《石頭論》都是人類對巖礦知識的最早總結。

在開礦及與地震、火山、洪水等自然災害的鬥爭中,人們逐漸認識到地質作用,並進行思辨、猜測性的解釋。中國古代的《詩經》中就記載了“高岸爲谷、深谷爲陵”的關於地殼變動的認識;古希臘的亞里士多德提出,海陸變遷是按一定的規律在一定的時期發生的;在中世紀時期,中國的沈括對海陸變遷、古氣候變化、化石的性質等都做出了較爲正確的解釋,朱熹也比較科學的揭示了化石的成因。

總結:隨着社會生產力的發展,人類活動對地球的影響越來越大,地質環境對人類的制約作用也越來越明顯。

世界地理試題之朝鮮半島

【—世界之朝鮮半島】,朝鮮半島現有兩個國家,分別是北半部的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和南部的大韓民國。

閱讀材料,回答問題。(10分)

材料一 2010年11月23日,朝韓雙方在有爭議的“北方界線”附近互相炮擊,此事引發朝鮮半島局勢持續緊張,朝鮮半島由此成爲世界的`焦點。

材料二 朝鮮半島一月等溫線分佈圖

(1)說出影響材料二圖中等溫線向南彎曲的主要原因。

(2)一月朝鮮半島南北溫差大,試說明其原因。

(3)韓國對山東半島投資不斷擴大,對當地經濟發展有何促進作用?

(4)產業向國外轉移利弊兼有,簡要說明此舉對韓國經濟的不利影響。

總結:朝鮮半島一直都是朝鮮民族祖先的居住地,並建立過多個國家。此外,周邊民族亦不斷遷入朝鮮半島,中考,並漸漸溶入朝鮮民族中。

初中地理複習資料:選擇題練習

1、下列位置中,其位置符合東半球、南半球、中緯度三個條件的是

A、15°W,40°S B、175°E,40°S

C、60°E,20°S D、25°W,40°N

2、下列位置中,有極晝極夜現象的是

A、赤道 B、北緯23.5度 C、南緯70度 D、北緯60度

3、下列比例尺中最大的是

A、1:1000 B、1:10000 C、1:30000 D、1:500000

4、在分層設色地形圖上,藍色一般表示

A、山地 B、高原 C、平原 D、海洋

5、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跨緯度最廣的是大洋洲 B、跨經度最廣的是南極洲

C、北美洲跨南北半球 D、南美洲跨東西半球

6、有關中國與世界兩大地震帶的關係,正確的說法是

A、中國位於其中一個地震帶上

B、中國位於兩大地震帶之間

C、兩大地震帶離中國都很遠

D、兩大地震帶離中國都很近但對中國沒有影響

初中地理人文環境知識點總結

【—初一地理大全】亞洲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大洲,其中東亞、東南亞和南亞是人口稠密地區,相信同學們都瞭解這基礎地理知識吧。那麼接下來就爲大家帶來的是初一地理知識點大全之人文環境。

人文環境

1、亞洲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大洲,其中東亞、東南亞和南亞是人口稠密地區,世界人口超過1億的國家有11個(2003年),亞洲有6個。分別是中國、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國、日本和印度尼西亞。人口最多的是亞洲,人口最少的是大洋洲(除南極洲外);人口增長率最高的是非洲,人口增長率最低的是歐洲。(圖6.14 6.15 p10-11)

2、人口增長對土地的壓力。(活動p12)

3、亞洲民族十分複雜,大大小小有1000個,其中漢族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民族。亞洲的三個人類文明的發祥地:黃河—長江流域的華夏文明、印度河流域的印度文明、兩河流域(幼發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的古巴比倫文明。共同特點是適宜的溫帶和熱帶氣候,豐富的水源,肥沃的土地。(注:兩河流域古代氣候條件好)不同地區的民族,在建築、服飾、音樂舞蹈、禮儀等方面的不同。(圖6.17 p13, 活動p13)

4、亞洲各國經濟發展不平衡,絕大多數是發展中國家,如中國、印度;發達國家較少,如日本。

上面的內容是初一地理知識點大全之人文環境,相信同學們都可以很好地吸收了吧。接下來還有更多更全的訊息盡在哦。

初一地理知識點總結之晝夜

【—初一地理總結之晝夜】,地球是個不發光、不透明球體—-晝夜現象出現。地球自轉的球體—-晝夜更替自轉速度週期影響晝夜溫差變化。

晝夜長短的時間分佈:

①太陽直射點在哪個半球,哪個半球晝長夜短,北半球夏季,太陽直射點在北半球,北半球的晝長夜短。

②太陽直射點向哪個半球移動,這個半球的晝就漸長,北半球6月22日晝最長,12月22日最短。

③南北迴歸線之間晝長最大值與正午太陽高度角最大值不在同一天出現,如海口市。

23、晝夜長短的緯度分佈:

北半球夏半年,晝長夜短,越向北白晝越長(日出越早日落越晚),如北京?上海?廣州

北半球冬半年,晝短夜長,越向南白晝越長(日出越早日落越晚)。如海口?廣州?上海,

24、晝長=日落時間—日出時間;晝長=24小時—夜長

日出時間=12:00-晝長/2(或0:00+夜長/2);赤道上的點的日出時間是6:00

日落時間=12:00+晝長/2(或24:00-夜長/2);赤道上的點的日落時間是18:00

總結:地球傾斜的公轉的球體—-直射點的移動、正午太陽高度、晝夜長短的變化—四季五帶。

初一地理試題之國家地理位置

【—初一之國家地理位置】,大洋洲最大的國家領土包括澳大利亞大陸和塔斯馬尼亞等島嶼,世界上唯一獨佔一個大陸的國家、地廣人稀,居民以英裔。

員國11個。它們是:阿爾及利亞、印度尼西亞、伊朗、伊拉克、科威特、利比亞、尼日利亞、卡塔爾、沙特阿拉伯,阿拉伯聯合酋長國、委內瑞拉。歐佩克成員國出口的石油佔世界石油貿易量的60%,對國際石油市場具有很強的影響力。(8分,每空2分)

根據材料分析回答:

(1)在歐佩克成員國中,屬於拉丁美洲的國家是:__________,屬於東盟的國家是:__________。

(2)在歐佩克成員國中,現正被美英聯軍佔領的是:__________。

(3)美國兩次對該地區發動戰爭,第一次被稱爲“海灣”戰爭,你認爲這裏所講的“海灣”是什麼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

總結:人口城市分佈在東部沿海地區,中部和西部內陸地區人口少,東南沿海氣候溫和溼潤、宜人,交通便利,開發早,工農業發達。

標籤:地理 試題 複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