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教師之家 > 教案模板

初一複習地理教案

作爲一名專爲他人授業解惑的人民教師,很有必要精心設計一份教案,編寫教案有利於我們科學、合理地支配課堂時間。教案應該怎麼寫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初一複習地理教案,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初一複習地理教案

初一複習地理教案1

複習目標:

1、瞭解全球海陸分佈的概況,記住海陸面積比例,記住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名稱和分佈及重要的洲際分界線,理解大洲、大陸、半島、島嶼及大洋、海、海峽等概念。

2、能用實例說明海陸的變化,包括各種不同的作用。正確理解“大陸漂移假說”、“板塊構造學說”的基本內容,並能對照“六大板塊示意圖”與“世界地形圖’”和“世界火山、地震分佈圖”解釋世界聞名山系、海洋和世界主要火山、地震帶的分佈與板塊運動的關係。

複習重點:

1、海陸面積比例,記住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名稱和分佈及重要的洲際分界線,理解大洲、大陸、半島、島嶼及大洋、海、海峽等概念。

2、 理解“大陸漂移假說”、“板塊構造學說”的基本內容,並能對照“六大板塊示意圖”與“世界地形圖’”和“世界火山、地震分佈圖”解釋世界聞名山系、海洋和世界主要火山、地震帶的分佈與板塊運動的關係。

複習難點:

1、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名稱和分佈及重要的洲際分界線。

2、正確理解“大陸漂移假說”、“板塊構造學說”的基本內容。

複習時間:一課時

複習過程:

1.海陸分佈

(1)海陸分佈概況:地球表面由海洋和陸地組成,海洋麪積大,佔71%;陸地面積小,佔29%。概括地講,七分是海洋,三分是陸地。

(2)半球的海陸分佈世界海陸分佈很不均勻。陸地主要集中在北半球,但是北極周圍卻是一片海洋;海洋大多分佈在南半球,而南極周圍卻是一塊陸地。無論我們怎樣劃分,地球的任何兩個大小相等的半球,都是海洋麪積大於陸地面積。在判斷南北半球時,極點周圍是陸地的是南半球,極點周圍是海洋的是北半球。

(3)人類探索地球面貌的歷程人類對地球海陸面貌的認識,經歷了極其漫長的過程。早期人類所認識的世界,僅僅是陸地上人類足跡和視野所及的非常狹小的天地。那時居住在大陸兩岸的人們沒有交往,海洋被視爲天地的盡頭。在古希臘的世界地圖上,古希臘是世界的中心,而我們的祖先把自己的疆土稱“中國”。

2.七大洲

(1)七大洲的分佈:讀圖複習

(2)主要大洲的'分界線:

①亞歐兩洲:烏拉爾山、烏拉爾河、大高加索山、土耳其海峽。

②亞非兩洲:蘇伊士運河

③歐非兩洲:直布羅陀海峽

④亞洲和北美洲:白令海峽

⑤南北美洲:巴拿馬運河

⑥南極洲與南美洲:德雷克海峽

3.四大洋

(1)四大洋的名稱和分佈大洋中跨四個半球的大洋是太平洋、大西洋,緯度最高,跨經度最廣的大洋是北冰洋。

(2)四大洋的面積比較:

4.海陸變遷的實例告訴我們:海陸的分佈不是固定不變的

①喜馬拉雅山岩石中含有海洋生物化石----→過去的海洋變成現在的陸地

②我國東部海域的海底有古河流及水井遺蹟----→過去的陸地變成現在的海洋

5.魏格納與大陸漂移假說

(1)19xx年,魏格納正式提出了“大陸漂移假說”。

(2)“大陸漂移假說”的內容:

6.板塊運動

(1)板塊學說的主要內容:讀圖複習

(2)證據:①地中海在不斷縮小——亞歐板塊與非洲板塊繼續碰撞。

②喜馬拉雅山在不斷增高——亞歐板塊與印度洋板塊繼續碰撞。

複習小結:

1.運用歸納法,理清主要知識點:

(1)海陸分佈:

七分海洋:海洋主要集中於南半球、西半球;面積最大的大洋爲太平洋,最小的爲北冰洋(跨經度最廣、緯度最高)。三分陸地:陸地主要集中於北半球、東半球;面積最大的陸地爲亞洲大陸,最小的爲澳大利亞大陸。

(2)大洲、大陸和大洲的分佈

六塊大陸,七大洲,四大洋全部位於北半球,北美大陸、亞歐大陸,歐洲、北美洲,北冰洋全部位於南半球.澳大利亞大陸、南極大陸、南極洲跨南北半球,南美大陸、非洲大陸、亞洲、非洲、大洋洲、南美洲、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全部位於東半球。非洲大陸、澳大利亞大陸、非洲、印度洋全部位於西半球,北美大陸、南美大陸、南美洲跨東西半球。

2.六大板塊的名稱和分佈,要透過板塊分佈示意圖來掌握。

(1)六大板塊即亞歐板塊、非洲板塊、美洲板塊、南極洲板塊、太平洋板塊、印度洋板塊。其中幾乎完全位於海洋的板塊是太平洋板塊,印度半島。阿拉伯半島和澳大利亞大陸屬於印度洋板塊。

(2)所有板塊處於在不停運動中,使板塊間的關係不斷髮生變化,相互碰撞或擴張,相對上升或下降,從而使地表出現海陸變遷。

(3)板塊交界地帶是相對薄弱地帶,地球內部能量最容易從這裏釋放,因此,多火山、地震發生。所以,火山、地震帶的分佈與板塊交界地帶一致。

3.把火山、地震分佈與板塊分佈相比,掌握火山地震的分佈。

(1)兩大火山地震帶:①環太平洋火山地震帶②地中海——喜馬拉雅火山地震帶。

(2)環太平洋火山地震帶處在太平洋板塊與亞歐板塊、美洲板塊、南極洲板塊、印度洋板塊交界處;地中海——喜馬拉雅火山地震帶處在亞歐板塊與非洲板塊、印度洋板塊交界處。

初一複習地理教案2

一、教學內容分析:

世界的語言和宗教是初中地理七年級上冊第四章居民與聚落的第二節。透過前三章的學習,學生已經從宏觀的角度,對世界有所瞭解。第四章就是在此基礎上,認識有關世界“人”的特點,爲下學期學習世界分區地理奠定基礎。

課標的要求是:

1、運用地圖說出漢語、英語、法語、俄語、西班牙語、阿拉伯語的主要分佈地區。

2、說出世界三大宗教及其主要分佈地區,舉例說出不同國家和地區存在着不同的宗教信仰及文化傳統。

由此可以看出,本課的學習內容比較簡單,主要任務是培養學生的讀圖能力。

二、學情分析:

初一學生的空間思維感還不是很強,透過第一章的學習,只是初步學會了看圖的基本方法,還不太熟練,甚至還有一部分學生沒學會;二、三章的學習是對學生讀圖能力的進一步培養;學習第四章時,本學期已接近尾聲,學生應比較熟練的掌握讀圖的能力,爲以後的學習打下一個良好的基礎。所以,本節課的任務重點是培養學生的讀圖能力,對於這一任務學生是可以比較輕鬆完成的。

三、教學目標分析:

知識與能力:

①運用地圖說出漢語、英語、法語、俄語、西班牙語、阿拉伯語的主要分佈區;

②說出世界三大宗教極其分佈地區。

③舉例說出不同的國家和地區存在着不同的宗教信仰和文化傳統。

④透過讀圖分析,培養學生的識圖、析圖能力、分析推理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過程與方法:透過引導學生收集資料、運用圖表、分析解決問題得出結論,注重培養學生的合作學習、自主探究的能力。

情感、態度、價值觀:

1、透過學習,培養學生熱愛祖國語言,尊重其他語言。

2、使學生正確對待宗教信仰的差別,樹立無神論的觀念。

教學重點:

①世界上使用漢語、英語、法語、俄語、西班牙語、阿拉伯語的國家和地區;

②世界三大宗教及其分佈地區。

教學難點:形成世界主要語言和宗教分佈的空間觀念。

四、教學總體設計思路:

以學生活動爲主,培養學生讀圖、析圖以及合作探究能力。

五、教學過程:

匯入新課:

同學們,隨着我國經濟文化的快速發展,我們與世界各國的交往越來越頻繁。爲了加強與世界各國的友好往來,我們有必要了解一些世界的語言和宗教的有關知識。

設計意圖:直接匯入新課。

新授:

一世界的語言

教師啓發:同學們想一想,我們現在正在使用的是什麼語言?除了我們使用的語言外,你能說出世界上還有其他什麼語言嗎?

學生活動:自由發言列舉出知道的語言。

設計意圖:挖掘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激發學習興趣。

活動一:

指導學生閱讀課本P73第1自然段,P74圖4.12“不同的語言文字”和閱讀材料“世界語言知多少”。獨立完成下列問題:

①世界大約有多少種語言?

②哪6種語言是世界上最主要的語言,也是聯合國的工作語言?

③哪種語言是世界上使用人數最多的語言?

④哪種語言是世界上使用較廣的語言,也是國際上通用的語言?

設計意圖:在學生自學的基礎上,教師組織學生就上述問題以及他們所知道的其他語言,自由發言,相互交流。使學生拓寬和加深對這些問題的認識和了解。

過渡:這些語言都分佈在世界哪些地方?請在圖上找到。

活動二:

學生分組讀“世界主要語言的分佈”圖,完成課後活動題表格。

設計意圖:培養學生讀圖能力和小組合作能力。

二世界三大宗教

教師:前面我們瞭解了世界六種主要語言,那麼世界上不同語言的人們的宗教信仰有何差異呢?下面我們學習世界三大宗教。

活動一:交流自己蒐集的關於宗教的各種資料,初步瞭解宗教的有關知識。

教師透過課件提供有關三大宗教的文字和圖片資料補充。

教師:宗教是一種社會歷史現象,是人們的一種精神寄託,它對人們的生活以及許多國家的歷史、文化都有深刻地影響。我們對信徒們都應該十分尊重。你能說出三大宗教的不同嗎?你信仰宗教嗎?你周圍有信仰宗教的人嗎?

學生看資料後討論交流。

設計意圖:透過各種活動,讓學生了解宗教的產生、影響及區別,尤其是三大宗教的特色建築。

活動二:組織學生讀世界三大宗教分佈圖找到其分佈地區。

小結:宗教在發展過程中吸收了人類社會的各種文化、民俗、經濟、哲理等諸多要素。所以,宗教發展到今天,不能簡單地視爲迷信,而應該看成是一種文化現象、社會現象。對信仰宗教的人不能歧視反對,而應尊重信教人的信仰自由,保護宗教。

設計意圖:引導學生正確的認識宗教信仰。

結束:讓學生總結學習的主要內容,並談談感想。

設計意圖:讓學生自始至終做課堂的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