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事務文書 > 工作總結

社區志願者工作站工作總結

近年,星沙城區發展態勢良好,基礎產業穩步發展,服務行業崛起迅速。這樣的大環境下,城市居民對於各類服務需求擴大、要求更高、內容拓廣。以奉獻、互助爲根本的志願服務悄然崛起,迅速壯大。而“雷鋒號”志願者工作站的創建,無疑是錦上添花,進一步推動志願者服務行業的發展。

社區志願者工作站工作總結

一、  加強組織領導,夯實隊伍建設

1、基本建設情況

團縣委、星沙街道黨工委以及楊梅衝社區黨支部高度重視創建活動,積極籌備創建工作。社區黨支部牽頭,聯合各方、多次召開會議,討論如何建立工作站、如何構建志願隊伍體系、如何完善管理制度,最終,在上級領導、社區黨團員同志、社區居民的指導建議下,緊貼“580”工作體系,結合社區實際情況,成立“雷鋒號”志願者工作站領導小組,社區書記擔任組長,並先後成立 “環保騎士”、“愛心衣櫥”、“關愛老年人互幫互助”、“垃圾分類”、“門前三包”、“太極拳、廣場舞”、“我愛我家”七大協會,協會成員由居民、單位企業職工等組成。協會會長均由優秀黨團員同志或者居民滿意的羣衆志願者擔任。以確保協會和工作站的'良好執行。

2、隊伍建設實效

我社區志願者協會隊伍龐大,涵蓋面廣,不僅在志願服務方面大顯身手,更積極加入到社區各線建設當中,配合工作、開展服務。在此之前,社區由於人員條件限制和其他侷限,出現服務上和管理上的盲區,以及民情資訊蒐集處理方面的滯後性,最終導致工作進展不如意、問題處理不到位等情況發生。與此同時,社區各類活動開展情況也不盡如人意,一方面活動次數少,另一方面活動質量一般,效果平平,與居民羣衆的距離難以更近一步。整個社區建設進展緩慢。

隨着志願者工作站、志願者協會發展壯大,大量志願者涌入,擔起社區建設、服務羣衆的重任,包括平安社區創建工作、文明引導服務工作、關老愛幼服務工作、衛生保潔服務工作、文體活動組織工作、科普宣講教育工作等多項重要工作內容。由於志願者具有時間靈活性、服務廣泛性、能力專業性等優勢,在服務開展後,平安志願者、平安資訊員根據計劃,有規律的巡查和及時報送資訊,確保社區情況在掌握之中,同時做好工作記錄、巡查記錄等,以共翻閱。“門前三包”協會是一支以勸導服務爲中心的志願者隊伍,每天早晚兩次巡查,幾乎把轄區衛生死角消滅殆盡,經營性門店混亂的秩序、髒亂的衛生,透過該協會的考評機制洗禮,結合各種媒體的宣傳,如今那些門店已變得乾淨整潔、秩序規範。

這些行動使得社區原有的管理盲區、服務盲點、收集處理滯後性等問題,在無形之中被解決,社區各項工作進展順暢,居民滿意度較之前有明顯提高。現在,社區管理服務工作離不開志願者,只有志願者隊伍存在,才能做到“零距離”服務。

隊伍中,青少年志願者和老年志願者佔據一定的比重。這種結構其優勢在於,充分發揮老黨員同志的影響力,他們講奉獻、能吃苦、有原則、有耐心、負責任的特點,對青少年志願者的成長具有極正面的影響,有利於培養一批充滿正能量的優秀志願者。而青少年朋友將活力、趣味、質樸等積極因素帶入隊伍中,使志願者隊伍氛圍和諧輕鬆、充滿朝氣,有利於隊伍建設與工作開展。

無論在什麼時候,榜樣的力量總是讓人奮進、骨幹的能力總是讓人信服,楊梅衝社區志願者隊伍以黨團員同志爲骨幹,優秀志願者爲榜樣,面向整個社會,透過網絡平臺、電視報紙等形式,展開宣傳,吸引大量志願者加入,一方面充實隊伍,可開展更多更好的服務。另一方面也帶來“滾雪球”效應,隊伍會日益龐大。

二、強化陣地建設,提升宣傳能力

社區作爲志願者服務的主陣地和大後方,承擔主要管理職能,包括註冊、接待、統籌等方面,雖然能夠執行,但是,依靠社區現階段僅有的工作站與志願者協會,最終將無法滿足志願服務行業的發展需求,所以,建立以社區志願者工作站爲依託,多站點聯動的服務網點,是未雨綢繆,更是勢在必行!

作爲我社區特色志願者公益服務工程,“愛心衣櫥”志願者協會在該方面走在前列!當然,“愛心衣櫥”協會成員不是最多,場地不是最優,但是卻發揮巨大作用,先後捐出衣物30000件左右,這歸功於服務網點的便民化特點。其做法是,聯繫各單位,建立合作關係,透過社區書記、協會會長請求,XX縣移動公司方面實地瞭解“愛心衣櫥”協會日常工作情況後,決定建立臨時捐贈物存放點,與社區協會同步開展工作。公司職工所捐贈衣物,經統一調配,運至社區倉庫。此舉,既方便員工居民獻愛心,也營造了長期、穩定、優良的宣傳氛圍。同時,移動公司職工志願者隊多次與社區志願者協會聯合開展活動,如環保騎行、慰問空巢老人等。

在聯合轄區內單位共建志願服務點取得成功之際,我社區加快推進步伐,在轄區外鬧市區——易初蓮花超市建立“愛心衣櫥”工作站,該超市人流量極大,協會透過醒目的標識,規範的硬件配置,響亮的公益口號,吸引大量人流,居民在捐衣的同時透過諮詢,瞭解了楊梅衝社區,也瞭解了我們的志願者協會,宣傳效果極佳,大量居民受到啓發,覺得“原來公益如此靠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