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教師之家 > 試題

數學九年級試題分析

試題2.47W

數學是一門非常考驗邏輯思維的學科,以下是小編整理的數學九年級試題分析,歡迎閱讀參考!

數學九年級試題分析

數學九年級試題分析一

一、試題分析

試題難度適宜,能重視考查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和數學思想方法。部分題目可直接運用公式、定理、性質、法則解決,無繁難計算、證明,對教學有導向作用。

二、從學生得分情況上分析

考試成績並不太理想,其中,我所代的(1)(2)班中上百分的僅一人,及格人數也不多。不過,個位數字有所減少。

三、從學生的失分情況上分析教情與學情

1.基礎題和中檔題的落實還應加強。比如,學生必會,應該拿分的一些中檔題得分情況並不理想。這是因爲我們在教學中對學習困難的學生關注不夠,課堂密度小,雙基的落實不到位。

2.學生數學能力的培養上還有待加強。

(1)審題和數學閱讀理解能力較弱。如第25題,學生根本就沒有讀懂題,也未考慮到應該分兩種情況;還有第26題,其實在航海問題中,曾講過這種類型,但學生根本就沒有理解此題,造成思維混亂。因而,無從下手;造成嚴重失分。

(2)計算能力較弱。從所閱卷中可以看出,一部分學生的計算能力較弱。比如,第21題與第22題,這是送分題,但學生因爲粗心,或記錯一個三角函數值而出錯;另外,最基本的方程也未得滿分。

(3)運用數學思想方法解決數學問題的能力還需加強。試卷設定了一些涉及到開放性、探究性、應用性的問題,比如:第18題,第26題等;從閱卷和最後的得分情況可以看到學生的得分率都不高,學生所學知識較死,應變能力也不好。這說明平時教學中,注重的只是告訴學生怎麼解,而忽略了爲什麼這麼解,也就是隻有結果沒有過程。造成學生應變差,題目稍有變化,就不知如何下手。學生不會綜合運用所學知識結合數學思想去解決問題,這也是優秀率低的一個主要原因。

四、今後幾點措施

1.加強對課程標準的研究。比如從試卷中體現出來的:立足基礎性、注重能力性、感受時代性、強調應用性、滲透探究性、關注創新性、重視綜合性、體驗過程性。特別指出的是考試過程也是學習過程。

2.加強對學生學習方法的指導和學習能力的培養。在後面的教學中應注重在課堂教學中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不光要傳授知識,更應傳授學習和考試的方法(包括培養學生養成反思的習慣,如何使學生複習的效率更高,在考試時如何審題,如何在考試中減少無謂的失分,儘可能獲取分數,如何保持考場上平和的心態等),注重學生能力的培養。今後的教學過程中,數學思想的教學要作爲一個重點內容,使一部分優秀的學生真正能靈活運用數學思想解決實際問題,提高優秀率。

3.要養成反思的習慣。每次考完我要好好分析、研究學生的試卷,分析一下學生錯誤的主要原因,最好是分析到每個學生,指出學生的問題所在,反思自己在前一階段中的得與失,從中獲取經驗和教訓,並及時調整自己的教學,使自己的後一階段的教學中更有針對性。另外,還應該培養學生養成反思的習慣,使學生的學習更有針對性、主動性和實效性,使學生能力的提高更快。

4.進一步抓好雙基的教學,注重落實。對於重點考查的基本知識,應採取由面到點,逐個過關的方法。對於40分以下的學生,也不能放棄,儘可能使他們在原有基礎上有一定的提高。

5.在後階段的教學中,儘可能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生採取不同的方法。對於基礎較差的學生主要就是落實雙基,讓他們能拿到基本分;對於學有餘力的學生,要適當給他們“吃點偏飯”,使他們的能力得到較快的提高,力爭在中考中取得優異的成績。

總之,本學期我將會更好地適應新時期的教學的要求,認真學習黨中央關於教學工作的講話;在教學上,有疑必問。在各個章節的學習上都積極徵求其他老師的意見,學習他們獨特的'教學方法;同時,多參加公開課的講評,努力學習別人的閃光點,不斷提高自己的業務水平,使教學工作有計劃,有組織,有步驟地開展。

數學九年級試題分析二

一、試卷的基本情況

1.命題設計

全卷由24道題組成,嚴格控制基本技能題的難度,適當增加體現過程方法的題目,增加學生自主選擇和個性化的問題;試題按“新課標”中新的教學要求進行命題,貼近教材的呈現方式,貼近學生的生活實際;試卷注重目標層次和內容結構,注重思想方法和新背景中解決問題能力的考查。

2.試卷形式

由三大題組成,與中考試卷一致。其中,第一大題:選擇題,共10題,30分;第二大題:填空題,共6題,24分;第三大題:解答題,共8題,66分。全卷滿分120分,考試時間120分鐘。

3.考查內容:試卷的考查內容涵蓋了人教版初中教材的主要內容,各領域分值分配合理。

本卷中不同難度試題的比例基本合理,容易題:中等題:難題的比例爲7:2:1,這樣的比例符合初中畢業學業考試的要求。  4.試題難度

5.試卷特點

(1)試卷貼近教材,覆蓋面廣,重視對基礎知識、基本技能的考覈,並透過重點知識和重點內容自主研發試題,既體現教材的作用,又考查基本問題中的過程和方法.

(2)試卷層次分明,難易有度。全卷試題總體上從易到難構成了三個臺階,分別是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過程和方法、數學思考和問題解決。

(3)強化對數學的理解和思維能力的考覈.試卷透過新的試題情景和呈現方式,給學生提供有一定價值的問題串,引導學生觀察、操作、解釋、比較、探索、思考和解決問題,結合考試過程考查學生的數感、算理、幾何語言轉換、說理、數學思想方法、解題思路等。

(4)反映新的評價要求和試題對教學的導向作用。重視合情推理,注意聯繫實際,關注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同時,試題貼近新的課標要求和新的理念,適當降低了有關技能的難度。

(5)試卷注意了學生的情感和心理。試卷圖文並茂,直觀易懂,提供了生活中的情境和圖片,體現教育價值,貼近學生的生活實際,鼓勵學生創新。

二、試題解析

1.立足教材,體現雙基.試題基本上源於課本,能在數學課本和課程標準中找到原型。如第1、2、4、5、6、7、8、12、14、15題,與以往比有所增加。

2.適當控制了運算量,避免繁瑣運算.在考查計算時,減少運算的難度,重點考查算理.即對運算的意義、法則、公式的理解.如第9、10、11、17、18、22題。

3.突出考查基本圖形的認識和基本方法的分析.如第3、5、8、10、13、15、19、20、21題,考查學生對圖形本質的理解和說理的邏輯性、準確性和完整性。第19題題透過圖形與變換的結合,強化數與圖形的聯繫。第24題透過數與形的結合,強化數學本質的理解和數學思考的經驗。

4.設計了考查數學思想方法的問題。如第9、10、24題,滲透了的數形結合思想,第10、14、16題中的方程思想,第22題中的整體代入思想,第24題的分類討論與方程相結合的思想方法等。

5.關注數學應用的社會價值。全卷帶有實際意義的應用問題有第3、15、20、21、23題),佔總分的26.7%.這些試題中所設定的背景都是學生熟悉的和可以理解的。這些問題重在用數學的方法解釋生活中的現象,以及用數學模型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三、考試數據與分析

1.考試基本情況

我校參加本次模擬的學生共有246人,平均分爲64.9分。其中在108分以上(含108分)的共有15人,優生(≥96分)人數41人,優生率16.7%,及格(≥72分)119人,及格率48.4%,最高分119分。

四、對今後教學及中考複習的啓示與建議:

(一)存在的主要問題

學生方面存在的主要問題有:

1、基礎知識掌握的不紮實,對基本方法、基本技能、基本數學思想不能熟練、準確的掌握和應用。

2、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較弱,對綜合性較強的題目解答出現偏差較大。

3、部分學生的表述能力較弱,導致因書寫亂、不規範失分。

4、缺乏實際應用問題的背景經驗,在解答聯繫生活和社會的實際的問題時,出現理解困難,導致解答失誤。

教師方面存在的主要問題有:

1、忽視對基礎知識的落實,對基本方法、基本技能、基本數學思想訓練落實不到位。特別是對學習困難的學生落的不實。

2、複習過程中存在過偏超難現象,導致學生在解答基礎題目時反而失分。

3、對學生的書面表述能力培養不夠,導致學生表述能力不高、書寫較亂。

4、對學生的綜合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訓練不到位。

教學建議:

1、重點抓平時複習中的薄弱點和思維易錯點

透過對典型問題分析,查找失誤原因並強化訓練。計算能力是考生的薄弱環節之一,要讓考生在解題中提高運算能力,特別要培養考生應用知識正確運算和變形,尋求設計合理、簡捷的運算途徑。要強化對解答選擇題、填空題方法的指導,審題準確是解題的關鍵。每週做1—2套模擬題,並在練習中做到“四要”:一要熟練、準確;二要簡捷、迅速;三要注重思維過程、思維方式的科學性,養成較強的心算和筆算速度;四要規範,防止由於解題格式、過程的不規範而失分。

2、重視專題訓練

5月10日至6月初,這段時間應以專題複習、專題訓練爲主,套題滾動訓練強化提高。要突出抓能力,體現出能力、基礎、心理的順序。要注意縱橫聯繫,綜合攀登,強化訓練。

3、重視迴歸課本、迴歸課堂

近幾年中考試題來看,其特點之一是許多試題源於課本,高於課本。中考命題考查的數學思路、解題方法都分佈在課本中,這意味着我們要引導學生重視課本中滲透數學思想方法的題目以及對初高中銜接知識點要加以特別重視,這些題目有的具有良好的增長點,要善於分析,深入研究,品味其內涵。形成知識體系,透過反思和聯想,並開拓新的解題思路。

4、加強教法研究、學法指導

教師要加強教法研究,提倡“講不過半,練在當堂”,“師生共用講學稿”。要努力提高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和願望,努力營造學生主動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學習的氛圍,挖掘學生的潛能,及時發現學生學習方法上的問題並採取具體措施。

總之,教師應積極學習並採集各類資訊,深入分析中考動向,才能真正做到與時俱進,並有自己的獨到見解。中考是對學生的考試,也是對教師的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