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教師之家 > 教育隨筆

教師研討會不該讓教師失望

 

教師研討會不該讓教師失望

中國教育報     2002-03-18     張曄 

 

隨着教育的改革和發展,各種官方的、民間的,形式不同、議題不同的教育研討都在進行,這對於工作在基層的中小學教師來說,是一個難得的獲得新觀念、新資訊的重要渠道。因此,這些教師就對參加這樣的研討寄予了很高的期望。 

然而,在這些“研討”中也存在魚目混珠的現象。筆者瞭解到,不久前,一個普通高考“3+X”研討會在西部舉行,許多教師放下繁重的教學工作趕來參加研討,只爲能更多地瞭解“3+X”,適應高考科目改革,指導學生考試。但讓教師們失望的是,5天的.研討會其實會期只有兩天,3天爲遊玩。兩天的研討只有半天是一位專家的講座,但涉及“3+X”內容的卻不多,其餘一天半時間是上公開課。有的教師說,我們需要的不是這些,而是要更多地瞭解“3+X”。研討會有些名不符實,是教師感到失望的主要原因。同時,過高的會議費也是教師們不滿的另一話題。實際只是兩天的會期,每位教師的會議費卻高達580元,每人僅發一套在書店就能買到的資料。有的教師不禁問:辦研討會到底爲的是什麼?由於這些原因,許多教師是乘興而來,失望而歸。 

筆者認爲,在舉辦這類研討會時,舉辦單位應做好充分的準備,要了解基層的教師最需要什麼、最關心什麼,應帶給基層教師最新、最多的資訊。無論如何,服務基層、服務教師這一初衷不能變,更不該讓教師失望。否則,“研討”的魅力也將不復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