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教師之家 > 教案模板

當仁不讓於師教案

當仁不讓於師教案一

教學目標:

當仁不讓於師教案

1.理解、運用文中關於學習、爲人處世的名言警句,進一步培養文言閱讀能力。

2.感受孔子光輝人格魅力,端正從師態度,提高個人的思想道德修養。

教學重點:

1. 結合孔子的經歷,分析本文的主要思想內涵。

2.重點欣賞文中關於師生學習方面的片段並且儘可能背誦。

教學難點:

深層理解《論語》內蘊;引導學生取其精華去其糟粕。

教學方法

1.誦讀法。本課主要是引導學生去欣賞儒家經典著作之一《論語》,而該經典主要是談學習態度、方法和思想修養的,語言簡練,用意深遠。教師指導學生反覆誦讀,營造背誦課文的氣氛,在讀中理解、領會其內涵,力爭當堂熟讀成誦。

2.討論評點法。教讀本文采用評點式,就內容、寫法及現實意義評點。在教學過程中,啓發學生探究、質疑,調動學習積極性。

一、知識連結:

(一)、中華民族有着五千年的文明史,在它源遠流長的歷史長河中,曾出現過許多光輝的文化巨人,他們的思想和著述對我們產生過深遠的影響,甚至對全人類都產生過影響。其中,孔子這是這樣一位先哲聖人。

1988年初,75位諾貝爾獎得主在巴黎集會,發表了宣言,其中講道:"人類要在21世紀生存下去,就要從孔子那裏尋找智慧。"有人說,若中國人不知道孔子,不能算是有思想的中國人;知道了孔子,而不知道《論語》,也不能算是有思想的中國人。

(二)、結合註釋,閱讀本文,掌握如下基礎知識。

1、爲下列加線字注音。

喟然( )莞爾( )饑饉( )哂笑( )沂( )牖( )

2、掌握如下通假字。

君子一言以爲知

道之斯行

夫子矢之曰

毋吾以也

鼓瑟希

莫春者

3、解釋下列詞語在文章中的含義。

叔孫武叔毀仲尼:

多見其不知量也:

顏淵喟然嘆曰:

仰之彌高:

循循然善誘人:

如有所立卓爾:

當仁:

子之武城:

莞爾而笑:

予所否者:

饑饉:

由也爲之:

比及三年:

且知方也:

以俟君子:

舍瑟而作:

異乎三子者之撰:

爲國以禮:

其言不讓:

是故哂之:

4、特殊句式或用法。

博我以文:

是丘也:

不吾知也:

非夫人之爲慟而誰爲:

教學過程:

一、經過前面一節課的學習,我們對於孔子已經有了一定的瞭解。孔子是一位著名的教育家,相傳他有弟子三千,出名的有七十二人。這位被譽爲"萬世師表"的人是怎樣對待他的弟子的呢,孔子的弟子對是如何評價他的呢?透過這一節課的學習,我們將來了解這些問題。透過學習,也可以讓同學們對於孔子能夠有一個更加深刻的認識。

二、結合註釋,疏通文意。

1、【原文】 叔孫武叔毀仲尼,子貢曰:"無以爲也。仲尼不可毀也,他人之賢者,丘陵也,猶可逾也;仲尼,日月也,無得而逾焉。人雖欲自絕,其何傷於日月乎?多見其不知量也。"

2、【原文】 陳子禽謂子貢曰:"子爲恭也,仲尼豈賢於子乎?"子貢曰:"君子一言以爲智,一言以爲不智,言不可不慎也。夫子之不可及也,猶天不可階而升也。夫子之得邦家者,所謂立之斯立,道之斯行,綏之斯來,動之斯和。其生也榮,其死也哀,如之何其可及也?"

3、【原文】 顏淵喟然嘆曰:"仰之彌高,鑽之彌堅;瞻之在前,忽焉在後。夫子循循然善誘人,博我以文,約我以禮,欲罷不能。既竭吾才,如有所立卓爾。雖欲從之,末由也已。"

4、【原文】 子曰:"若聖與仁,則吾豈敢?抑爲之不厭,誨之不倦。則可謂云爾已矣。"公西華曰:"正唯弟子不能學也。"

5、【原文】 子曰:"當仁不讓於師。"

6、【原文】 子曰:"二三子,以我爲隱乎?吾無隱乎爾,吾無行而不與二三子者,是丘也。"

7、【原文】 子之武城,聞絃歌之聲。夫子莞爾而笑曰:"割雞焉用牛刀?"子游對曰:"昔者偃也聞諸夫子曰:'君子學道則愛人,小人學道則易使也。'"子曰:"二三子,偃之言是也,前言戲之耳。"

8、【原文】 子見南子,子路不悅。夫子誓之曰:"予所否者,天厭之!天厭之!"

9、【原文】 子曰:"賢哉,回也!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賢哉,回也!

10、【原文】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華侍坐,子曰:"以吾一日長乎爾,毋吾以也,居則曰,不吾知也,如或知爾,則何以哉?"子路率爾而對曰:"千乘之國,攝乎大國之間,加之以師旅,因之以饑饉,由也爲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夫子哂之。"求,爾何如?"對曰:"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爲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如其禮樂,以俟君子。"赤,爾何如?"對曰:"非曰能之,願學焉。宗廟之事,如會同,端章甫,願爲小相焉。"點,爾何如?"鼓瑟稀,鏗爾,舍瑟而作,對曰:"異乎三子者之撰。"子曰:"何傷乎?亦各言其志也。"曰:"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風乎舞雩,詠而歸。"夫子喟然嘆曰:"吾與點也。"三子者出,曾皙後。曾皙曰:"夫三子者之言何如?"子曰:"亦各言其志也已矣。"曰:"夫子何哂由也?"曰:"爲國以禮,其言不讓, 是故哂之。"唯求則非邦也與?"安見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唯赤則非邦也與?"宗廟會同,非諸侯而何?赤也爲之小,孰能爲之大?"

11、【原文】 伯牛有疾。子問之,自牖執其手,曰:"亡之,命矣夫!斯人也,而有斯疾也!斯人也,而有斯疾也?quot;

12、【原文】 顏淵死,子曰:"噫!天喪予!天喪予!"

13、【原文】 顏淵死,子哭之慟。從者曰:"子慟矣!"曰:"有慟乎?非夫人之爲慟而誰爲?"

三、探究研討

1、在孔子弟子的眼中,孔子是一位什麼樣的人呢?

(同學們可以從文章中找出一些體現這些品質的語句,加以仔細體會)

2、找出第一節中的兩個比喻,說明這兩個比喻的作用。

他人之賢者,丘陵也。

仲尼,日月也。

3、從第三節中找出孔子是如何教導弟子的?

4、從第四節中找出能夠體現孔子品質的語句。

5、孔子爲什麼會比較同意曾點的看法呢?

6、“當仁,不讓於師”,體現了孔子的什麼思想?這種思想現在還有意義嗎?爲什麼?

四、詞語積累

循循善誘、莞爾一笑、殺雞焉用牛刀

五、請同學們整理有關孔子的教育思想,並選擇其中一兩條,結合當今實際情況,談一談對其教育思想的理解。字數不少於500字。

參考答案

一、知識連結:

2、"知"通"智" "道"通"導"  "矢"通"誓" "以"通"已"  "希"通"稀"     "莫"通"暮"

3、誹謗    只,僅僅    嘆氣的樣子     更加    步一步有次序地   卓越、突出的樣子,"爾"是形容詞、副詞的詞尾,相當於"然       遇到,面對    往、去    微笑的樣子

我     災荒、荒年     治理       等到        儒家倫理道德和學        等到起來

陳述          用           謙讓           因此

4、使動用法         判斷句        否定句中的賓語前置          疑問句中的賓語前置

教學過程

二、結合註釋,疏通文意。

1、【譯文】 叔孫武叔誹謗孔子。子貢說:"不要這樣吧,孔子是誹謗不了的,其他人的賢良,象丘陵一樣,還可以超越;孔子卻象日月,別人沒法超過。雖然有人要自絕於日月,但對日月又有什麼損傷?只能表明他不自量而已。"

2、【譯文】 陳子禽對子貢說:"你是謙虛吧,孔子哪裏比你強?"子貢說:"君子說一句話就可以表現出是否明智,所以說話不可以不謹慎。孔子的高不可及,如同天不能搭階梯爬上去一樣。他如果有機會治理國家,就能做到傳說的那樣,得到老百姓的全教學過程

3、【譯文】 顏淵感嘆地說:"老師的學問越仰望越覺得高聳,越鑽研越覺得深厚;看

着就在前面,忽然卻在後面。老師步步引導,用知識豐富我,用禮法約束我,想不學都不成。我竭盡全力,仍然象有座高山矗立眼前。我想攀上去,但覺得無路可走。

4、【譯文】 孔子說:"如果說到聖人和仁人,我豈敢當?不過,永不滿足地提高修養,不厭其煩地教育學生。則可以這麼說。"公西華說:"這正是我們做不到的。"

5、【譯文】 孔子說:"面對仁道,在老師面前也不要謙讓。

6、【譯文】 孔子說:"學生們,你們以爲我教學有保留嗎?我沒有保留,我沒什麼不是同你們一起做的,孔丘就是這樣的人。"

7、【譯文】 孔子去武城,聽到彈琴唱歌的聲音。孔子微微一笑說:"殺雞哪用得上宰牛的刀?"子游對他說:"以前我聽您說過:'君子學道就會愛護別人,小人學道就會服從指揮。'"孔子說:"同學們,子游說得對,剛纔我是在開玩笑。

8、【譯文】 孔子會見了風流大美人南子,子路不高興。夫子發誓說:"若我有歪心,老天討厭我吧!老天討厭我吧!

9、 【譯文】 孔子說:"顏回真賢德!一籃飯,一瓢水,在陋巷,人人都愁悶,他卻樂在其中。顏回真賢德!

10、【譯文】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華陪坐,孔子說:"不要顧及我年長,而不敢講真話。你們經常說,沒人理解你們,如果有人理解並重用你們,你們打算咋辦?"子路急忙說:"較大國家,夾在大國之間,外有強敵入侵,內有饑荒肆虐,我來管理,只要三年,可使人人有勇氣,個個講道義。"孔子微笑。"冉求,你怎樣?"答:"方圓幾十裏的地方,我來治理,只要三年,可使百姓衣食充足,至於精神文明,要等能人來教化。"公西赤,你怎樣?"答:"我不敢說能幹好,但願意學習。祭祀的事,外交的事,我願穿着禮服,做個助理。"曾點,你怎樣?"曾皙彈琴正接近尾聲,他鏗地一聲放下琴,站起來說:"我與他們三位不同。"孔子說:"說說有什麼關係?只是各談各的志向而已。"曾點說:"暮春三月,穿上春天的衣服,約上五六人,帶上六七個童子,在沂水邊沐浴,在高坡上吹風,一路唱着歌而回。"夫子感嘆說:"我欣賞曾點的情趣。"其他三人走後,曾皙問:"他們三人的話怎樣?"孔子說:"只是各談各的志向而已。"您爲何笑仲由呢?"治國要講禮讓,他的話一點也不謙虛,所以笑他。"冉求談的是治國嗎?"怎麼見得治理方圓幾十裏的地方就不是治國呢?"公西赤談的是治國嗎?"祭祀和外交,不是國家大事是什麼?如果公西赤只能當助理,誰能當總理?"

11、【譯文】 伯牛生病。孔子去探問,從視窗握着他的手,說:"快要死了,命該如此嗎?這樣的人竟然會得這樣的病!這樣的人竟然會得這樣的病!

12、【譯文】 顏淵死,孔子說:"哎!老天要我的命啊!老天要我的命啊!"

13、【譯文】 顏淵死,孔子痛哭。身邊的人說:"您不要過於悲痛了!"孔子說:"過於悲痛了嗎?不爲他悲痛爲誰悲痛?"

三、探究研討

1、 孔子是一位學識豐富、謙虛有禮、道德高尚、施教有法、毫無自私之心的聖人。

(同學們可以從文章中找出一些體現這些品質的語句,加以仔細體會)

2、他人之賢者,丘陵也。仲尼,日月也。

透過比喻說明了孔丘是他人無法超越的。

3、夫子循循然善誘人,博我以文,約我以禮。

4、抑爲之不厭,誨之不倦。

5、6、 略。

四、循循善誘、莞爾一笑、殺雞焉用牛刀

當仁不讓於師教案二

一、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能力:

1、學習第1、7、8、9、11、12、13則選文,引導學生領會孔子與弟子和平相處的精神。

2、學習和掌握加點的重點字彙:夫子矢之

(二)、過程與方法:

1、引導學生領會孔子與弟子和平相處的精神,領會孔子對弟子的關愛之情。

2、理解句式“予所否者”;

(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領會平等、友愛的師生之情,感受聖人情懷。

二、教學重點難點

1、重點:學習和掌握重點字彙:矢之  ……

2、難點:鑑賞9、13則選文

三、教學時數:二課時      課型:選修課專題

四、教學方法1、吟詠法,反覆誦讀;導讀法  2、啓發探究式

五、課前準備

1、課前完成導學學案           2、教師準備ppt課件

六、教學過程

匯入新課:

中華民族有着五千年的文明史,在它源遠流長的歷史長河中,曾出現過許多光輝的.文化巨人,他們的思想和著述對我們產生過深遠的影響,甚至對全人類都產生過影響。其中,孔子這是這樣一位先哲聖人。

1988年初,75位諾貝爾獎得主在巴黎集會,發表了宣言,其中講道:'人類要在21世紀生存下去,就要從孔子那裏尋找智慧。'有人說,若中國人不知道孔子,不能算是有思想的中國人;知道了孔子,而不知道《論語》,也不能算是有思想的中國人。那麼,孔子是個什麼樣的人呢?你能對他有多少了解呢?

經過前面一節課的學習,我們對於孔子已經有了一定的瞭解。孔子是一位著名的教育家,相傳他有弟子三千,出名的有七十二人。這位被譽爲'萬世師表'的人是怎樣對待他的弟子的呢,孔子的弟子對是如何評價他的呢?透過這一節課的學習,我們將來了解這些問題。透過學習,也可以讓同學們對於孔子能夠有一個更加深刻的認識。

語段解讀:

思考題:

1、在孔子弟子的眼中,孔子是一位什麼樣的人呢?孔子是一位學識豐富、謙虛有禮、道德高尚、施教有法、毫無自私之心的聖人。(同學們可以從文章中找出一些體現這些品質的語句,加以仔細體會)

2、找出第一節中的兩個比喻,說明這兩個比喻的作用。

他人之賢者,丘陵也。

仲尼,日月也。

透過比喻說明了孔丘是他人無法超越的。

3、從第三節中找出孔子是如何教導弟子的?

夫子循循然善誘人,博我以文,約我以禮。

4、從第四節中找出能夠體現孔子品質的語句。

抑爲之不厭,誨之不倦。

5、孔子爲什麼會比較同意曾點的看法呢?(略)。

6、“當仁,不讓於師”,體現了孔子的什麼思想?這種思想現在還有意義嗎?爲什麼?

(1)第一則:

(2)第二則:在子貢的眼中,孔子是一位什麼樣的人呢?

(3)第三則:在顏淵的眼中,孔子是一位什麼樣的人呢?

孔子就是這樣的一個人,他只是一介布衣,他所以讓弟子如此尊重,完全是靠自己的德行、智慧和才學。那麼孔子自己是怎麼評價的呢?孔子本人卻非常謙虛。

(4)第四則:第六則、第七則

孔子非常尊敬弟子的人格。

(5)第五則:

第八則:說明弟子們沒有受到來自老師的壓力。

孔子對弟子還充滿了關愛。

第11、12、13則

三、體悟探究:

教師講述子路剁成肉醬的故事

四、課堂小結:

一個偉大的人,越是把自己放在跟別人平等的位置,就越顯得偉大,儘管弟子們極端尊崇孔子,但他生活在弟子當中,在人格方面從未凌駕於弟子之上。從孔子的語錄中,我們從他的學識和道德,從他日常生活的舉手投足中,體驗到了那種實實在在的偉大。

(詞語積累)循循善誘、莞爾一笑、殺雞焉用牛刀

【佈置作業】: 請同學們整理有關孔子的教育思想,並選擇其中一兩條,結合當今實際情況,談一談對其教育思想的理解。字數不少於500字。

一、結合註釋,閱讀本文,掌握如下基礎知識。

1、爲下列加紅字注音。

喟然( )莞爾( )饑饉( )哂笑( )沂( )牖( )

2、掌握如下通假字。

君子一言以爲知  '知'通'智'

道之斯行     '道'通'導'

夫子矢之曰    '矢'通'誓'

毋吾以也     '以'通'已'

鼓瑟希      '希'通'稀'

莫春者      '莫'通'暮'

3、解釋下列詞語在文章中的含義。

叔孫武叔毀仲尼:誹謗

多見其不知量也:只,僅僅

顏淵喟然嘆曰:嘆氣的樣子

仰之彌高:更加

循循然善誘人:一步一步有次序地

如有所立卓爾:卓越、突出的樣子,'爾'是形容詞、副詞的詞尾,相當於'然'

當仁:遇到,面對

子之武城:往、去

莞爾而笑:微笑的樣子

予所否者:我

饑饉:災荒、荒年

由也爲之:治理

比及三年:等到

且知方也:儒家倫理道德和學問

以俟君子:等到

舍瑟而作:站起來

異乎三子者之撰:陳述

爲國以禮:用

其言不讓:謙讓

是故哂之:因此

4、注意如下特殊句式或用法。

博我以文:使動用法。

是丘也:判斷句。

不吾知也:否定句中的賓語前置。

非夫人之爲慟而誰爲:疑問句中的賓語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