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教師之家 > 教育隨筆

從問題到課題

“研究型課程”專題系列講座教案

第二講:從“問題”到“課題”

本講中心

瞭解“問題”的基本特點,瞭解“問題”和“課題”的聯繫和差別,學會準確的陳述課題。

課前安排

1分析“自讀練習”中學生的問題,從中發現可作爲典型的事例;

2閱讀“指導手冊”的有關章節及其示範課題;收集社會科學、自然科學若干實例,備用。

3印發講課提綱;製作powerpoint電腦幻燈片備用。

講述要點

導言

--界定“問題”“課題”

愛因斯坦說“提出一個問題往往比解決一個問題更重要。”因此,許多學生在談到開展研究型課程最困難的問題時,不約而同的寫上“發現問題”和“選擇課題”。“問題”與“課題”之間有聯繫,也有區別。簡單的說:課題是值得研究的問題。愛因斯坦所說的問題,可能指的就是這一類問題。

關於“問題”的認識

--“問題”的“普遍性”

專家告訴我們:“問題是有資訊引起的”(田運《思維科學》p51)。人們生活在資訊的汪洋大海之中,各種資訊像大海的浪淘拍擊着海岸一樣衝擊着人們,產生着無窮無盡的“問題”,可以這樣說:我們是生活在“問題”之中。

(舉例:早上起牀,飢餓的資訊,觸發人們“早餐吃什麼”的問題;

        古埃及戲劇《阿依達》的上映,觸發人們對埃及歷史的興趣,產生問題;

        UFO的頻頻出沒,觸發人們“地球外面到底有沒有生命”的問題:……)

正如古希臘哲學家芝諾關於“知識面的圓圈理論”所說的:知識越多,問題越多。

所以,不是現實生活中找不到“問題”,而是我們有沒有對問題的敏感。“一個人一旦向自己提出了提出了某個問題,產生解決它的強烈慾望,形成了‘問題意識’,就能夠更敏銳地感受和覺察與該問題有關的資訊,提高對無關資訊的抗干擾能力。”(《思維辭典》p221)

從某種意義上講,人類的“好奇心”是產生“問題意識”的心理根源,也是推動人類成長和前進的根本動力所在。“好奇心”的喪失,對於個人來講,是停滯的開始;對人類來講,是墮落的源頭。

--“問題”的“客觀性”

“問題”無所不在、無時不在。但其根源依然是“物質的客觀實在性”(見《進階中學課本思想政治(高一年級)》)。

根據這一原理,我們不難得出結論:

對現實事物的觀察與思考,是發現問題、提出問題的基本途徑(即使那些幻想的問題)。

(舉例:外來詞語的大量出現,引起了楊浦中學學生的注意,產生了問題;

        背書包上學,有幾種背法?怎樣背才更好?

        校服爲什麼有同學不喜歡?

        外星生命的存在?……)

對現實事物的觀察與思考過程中,不能忽略異常現象,因爲這也是客觀事實。

(舉例:語文書第十三課上“燃素說”等例子。……)

對現實事物的不斷觀察是能否“提出問題”、“提好問題”的關鍵。

(從上面“問題意識”和“問題的異常性”角度略講)

--“問題”的“層次性”

“問題”的客觀性和普遍性,並不意味着所有的問題,都是需要透過研究才能解決的。“問題”有它的“層次性”。

問題的構成要素:

一般說來,構成“問題”的要素有:目標、條件、障礙

目標--表明問題解決的對象是什麼?最終要達到什麼程度?即“任務結束時的狀態”。

條件--面臨“問題”,你已經擁有主客觀條件如何?(如:知識準備、客觀條件……)

障礙--面臨“問題”,你需要克服的困難是什麼?有無解決途徑?

(舉例:引用“楊浦進階中學的實例”)

問題的分類:

一般的問題:目標明確單純、條件充分、無障礙或障礙不大。不需做多大努力就能解決

較難的問題:目標明確、條件充分、但有一定障礙。需要做一定的努力纔能有效解決

需研究的.問題:目標較明確、有條件基礎,障礙較大。需用新的資訊或重組資訊來解決

(舉例:見上文的例子)

具體怎樣提問題纔好呢?

“指導手冊”p11~12的“是什麼”“爲什麼”“怎麼辦”的分法有它的道理。

提醒學生注意:三種提法的解決方法不同,所以應注意考慮“條件”和“障礙”問題。

“是什麼”--查找資料、現場觀察爲主--找

“爲什麼”--設計方案、重做解釋爲主--驗

“怎麼辦”--全面思考、提出對策爲主--做

課題--有研究價值的問題

--“課題”是有研究價值的問題

從語義上看:《現代漢語辭典》是這樣解釋的--

[問題] ①要求回答或解釋的題目;②須要研究討論並加以解決的矛盾、疑難;……

[課題] 研究或討論的主要問題或亟待解決的重大事項。

從實際情況看:課題總是表現爲或者還原爲一個有待解決的問題。

(舉例:用“指導手冊”p14的課題陳述的例子)

從“問題的層次性”的分析來看:所有“問題”中確實有所不同。

--從“問題”中篩選“課題”的原則

實際需要原則

這裏的實際需要來源於“問題”的客觀性特點。這裏需要說明的是:高中學生的課題的“實際需要”與科學家的“實際需要”存在着差距。“研究型課程”重過程、重方法、重體驗的特點決定了在考慮“實際需要”時,不一定像真正的科學家那樣解決什麼具體的問題。而是從我們學生的興趣、能力和可能出發去選擇“課題”。

可研究性原則

這是從“問題”的普遍性、層次性角度提出的原則。包含兩個層面:

其一,“一般的問題”,由於太簡單,沒有必要去研究,不值得花時間、精力。

其二,一些不可能產生結果的問題,例如

〉沒有解答可能的問題(如:最後一隻恐龍的誕生日)

〉沒有必要回答的問題(如:3000年11月5日上海天氣怎樣)

〉可以產生無窮辯駁的問題(如:先有雞還是先有蛋)

沒有必要去花費時間、精力

需要說明的是:上述兩類沒有“可研究性”的問題,在條件發生變化時,可能會變成有“可研究性”的(如“早餐問題”),衡量標準依然是:目標、條件、障礙。

量力而行原則

因爲課題研究,不僅要有熱情,也需要一定的條件。這主要表現爲:主觀條件和客觀條件兩方面:

主觀條件--知識準備情況、個人興趣愛好、其他相關條件(主要如學習精力等)

客觀條件--人力、物力、財力、時間(見書上p15)

--怎樣選擇和確定“課題”

建議:做好前期準備--透過初步思考、閱讀有關資料、多方設想提問

      聽取專家意見--初步確定方向後,多請教老師

      寫好開題報告--即“研究計劃”(見p6的樣本)

陳述“問題”與“課題”應注意的問題

--陳述課題的意義

明確研究課題的中心、方向。

--好的“陳述”應遵循的原則:

選準焦點定方向

範圍明確可操作

簡潔明瞭合規範

(詳見“指導手冊”p14的例子)

(擴展介紹:市二中學“校服與中學生形象”課題的立題過程:見《上海教育科研》2000第3期。“時裝與品牌”→“時裝品牌與個人形象”→“校服與中學生形象”)

作業佈置

--根據自己的愛好,在上一講作業提出的問題中,選擇1~2項改造成“課題”

標籤:課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