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教師之家 > 教育隨筆

二年級下冊《有餘數的除法》教學反思範文(通用5篇)

作爲一名優秀的人民教師,我們要有很強的課堂教學能力,對學到的教學新方法,我們可以記錄在教學反思中,那麼大家知道正規的教學反思怎麼寫嗎?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二年級下冊《有餘數的除法》教學反思範文(通用5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二年級下冊《有餘數的除法》教學反思範文(通用5篇)

二年級下冊《有餘數的除法》教學反思1

本學期,時間較短,按照教學計劃,開學第一天,我就給孩子們上了一節新課《有餘數的除法》。

由於是第一次學習新課,孩子們還沒有從寒假的狀態中轉換過來,所以,反應有點慢,具體問題如下:

1、舊知的遺忘;很多孩子忘記了上學期學習的除法相關知識,乘法口訣、平均分等都有遺忘;

2、餘數的不適應;第一次接觸有餘數的除法,是平均分有剩餘的一種情況,很多孩子不理解,尤其是遇到用有餘數的除法解決實際問題時,更是不知所措;

3、“餘數都比除數小”這一結論的不理解;這一結論,他們不會應用,不會拿來檢驗;

4、有餘數除法算式中單位的錯寫;很多孩子寫算式單位都會出錯,究其原因就是不理解算式的含義;

5、有餘數除法運算的出錯,很多孩子不知道怎麼算有餘數的除法,商是多少?餘數是多少?

二年級下冊《有餘數的除法》教學反思2

本節課教學了有餘數的除法,這節課是表內除法的延伸,教學中我主要讓學生在動手操作中感知餘數,根據二年級學生的年齡特點,透過直觀性的教具展示,學具操作,自我探究等形式,使學生積極主動參與學習,透過自己的努力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構建新的知識體系,給學生以成就感。恰如其分的體現新課改的教學理念,同時課堂中培養學生各方面的能力,整節課多數是讓學生在動手中認識餘數,得出“餘數﹤除數”的結論。

爲了突破本節課教學的重難點,我主要採取了以下三個措施:

1、藉助直觀操作促進學生對新知的理解。教學中,對餘數概念的理解、對有餘數的除法含義的理解,都是藉助直觀操作來進行的,由直觀操作到符號表徵,使學生從多方面、多角度理解所學的知識,並建立操作過程、語言表達和符號表徵之間的關係,實現學生對數學概念的真正理解。

2、透過對比幫助學生理解有餘數除法的含義。首先是6根小棒擺三角形、正方形過程的對比,幫助學生感受平均分物的過程中有恰好分完沒有剩餘和平均分後還有剩餘兩種情況,在對比中拓展學生對除法的認識,並更好地理解餘數的含義、有餘數的除法的含義。其次是有餘數的除法和表內除法的橫式的對比,透過結合操作過程,使學生在對比中理解有餘數的除法的橫式中各部分的名稱及每個數的含義。透過這樣的對比,不僅可以喚起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加深學生對有餘數除法的理解,還可以使學生感受到知識之間的聯繫,爲構建合理的知識結構網絡提供支撐點,同時,還能培養學生分析、比較、歸納的能力。

3、接着動手擺正方形,創造學生動手操作、合作交流的機會,接着引導學生觀察算式,引導學生研究發現:在除法算式中餘數小於除數,突破本課的難點。

本節課的教學我覺得充分體現了學生的主體地位,師生合作很好,到後邊由於時間原因,導致自己手忙腳亂,有點慌,學生也有些急。不過整體來看課堂教學效果還是比較好。學生也能認識有餘數的除法,理解此類算式的含義,能認識餘數,理解有餘數除法的含義。因此,在今後的教學中要多讓學生用自己的語言來描述自己的想法及動手操作的流程,切實提高學生的動手操作水平和思維表達能力。

二年級下冊《有餘數的除法》教學反思3

本節課是表內除法的延伸,教學中我主要讓學生在動手操作中感知餘數,認識餘數。

1、透過直觀形象的教具展示、學具操作、遊戲、自我探究等形式,使學生積極主動參與學習,這節課剛開始時是小組擺小棒,在學生動手操作分完所給的小棒後,教師讓學生仔細觀察表格,把分的幾種情況進行比較,並分類。學生透過觀察比較得出結論:每組把小棒平均分後有兩種不同的結果,一種是沒有剩餘,一種是有剩餘。學生從“小棒開始初步感知了“剩餘”,到形成結論得出概念,突出了“剩餘”的概念,培養了學生初步的觀察、操作和比較能力。爲下面進一步學習餘數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2、讓學生動手操作,動手圈。在圈一圈,猜一猜的.過程中學生總結出了除數比餘數大的規律。整節課學生動手、動嘴、動腦,真正參與了活動的全過程,藉助動手操作活動讓學生形成數學概念。在自主、合作、討論中學生自己去交流、去溝通、去互動、去思考,使學生在活動的過程中獲得了“餘數”概念的表象支撐,爲抽象出“餘數”概念打下了基礎。

3、但是這節課在某些環節中用的時間過多,致使一些應該有的教學環節沒有進行。如課後的一些習題均由於時間的關係沒有進行,比較遺憾。

因此,這次的教學活動,是給我敲了一個很及時的警鐘,鞭策我在今後的備課乃至教學過程中要從以下幾個方向改進:

1、在教學中要重視引導學生在具體情境中理解數學知識。

重視計算與現實生活的聯繫,要從低年級兒童的身心特點出發,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的情感投入,聯繫學生的生活實際,激活學生原有的知識和經驗,讓學生在生動有趣的情境中學習。

2、要加強觀察、操作活動的數學。

教學中要讓學生經歷具體問題“數學化”的過程,在觀察、猜測、操作和歸納等活動中,不斷強化學生的表象,不斷增強學生的感性認識,在相互交流、比較、吸引的基礎上逐步抽象出數學知識,形成學生的認知。

3、在教學中要合理把握生成資源。

教學時要敢於面對學生學習中出現的錯誤,充分利用教學中生成的這些資源,讓學生在不同意見的交流、辯論和分析中認識到錯誤,自覺地訂正錯誤,可把這些現象進行展示,讓學生進行判斷和分析,在互相幫助中,達到糾正錯誤,鞏固新知的目的。

4、在教學中要重視培養學生的應用意識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在教學中應引導學生學會觀察,自覺地關注身邊的生活現象,充分地感知其中蘊含的數學資訊,對收集到的各種教據進行合理的加工和提煉,從而發現、提出和解決問題,並加以綜合運用。使學生充分地感受到數學的價值,體驗到解決問題的樂趣,體驗到數學學習的愉悅情感。

5、在教學過程中,既給予學生獨立思考的空間,又鼓勵學生合作交流,自主探究。經過學生獨立思考,有了一定的想法之後的合作探究才能更加有效。

6、在教學中還要注意運用好教學評價這一手段,讓學生在互動中進一步辨清概念、理清思路、優化算法、把握實質,進一步鞏固和掌握好所學知識。

二年級下冊《有餘數的除法》教學反思4

1、目標定位是讓學生直觀認識餘數和餘數比除數小的道理。

2、新課引入設計了猜氣球顏色和擺草莓兩個活動,是爲了順利引入新課並激發學習興趣,有一定的.導向作用。在課結束之前,破解開課留下的懸念,爲學生的後續學習提供了動力。

3、重點突出。本節課的重點是認識餘數的意義和知道餘數必須比除數小,其它活動和練習都是圍繞這兩個內容展開。

4、引導學生全面經歷餘數要比除數小的道理。加強直觀教學,擺草莓、小棒的過程中,讓學生感受餘數的產生,學生在理解有餘數除法的意義的基礎上,透過用不同根數的小棒擺正方形的操作過程:一方面鞏固除法和有餘數除法的含義,感知除數和餘數之間的關係;另一方面向學生滲透藉助直觀研究問題的意識和方法。懂得了餘數必須比除數小的道理,並讓學生透過練習學會了根據除數確定餘數的範圍。

5、設計有針對性的專項練習,強化餘數要比除數小。

(1)判斷,填空選擇等多種形式的靈活開發的練習都在鞏固餘數要比除數小以及根據除數確定餘數的範圍,學會靈活運用知識。

(2)回憶開課留下猜氣球顏色的懸念,破解猜氣球顏色的祕密,強化有餘數除法知識的運用價值,爲後續學習提供了動力。

二年級下冊《有餘數的除法》教學反思5

本課教學內容的選定是爲了更好地探究課題《交互式電子白板在小學數學課堂中突破重難點的研究》,本節課的教學是《有餘數的除法》第一次教學方案的實施。教學設計立足於傳統教學模式,沒有采用任何現代化教學手段,只使用黑板,粉筆,學具結合板書來實施教學,目的是爲了觀察傳統教學環境下重難點的突破情況。

本課的教學目標是:

(1)理解什麼叫有餘數的除法。

(2)體會什麼情況可以用有餘數的除法來解決。教學重點是知道什麼是餘數,難點是理解“餘數”的含義和實際意義

本節課的教學我結合學生學情和年齡特點精心設計,引導學生在有限的條件下,積極主動參與學習,透過學具操作、對比觀察、自我探究等形式,來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構建新的知識體系。

教學環節主要體現如下:

(1)讓學生在“分卡片”的操作活動中初步感受分物出現有“剩餘”的情況。

(2)根據題目條件要學生動手畫一畫,透過畫的結果觀察比較,發現分草莓出現的兩種情況:一種是沒有剩餘,一種是有剩餘。在對比中進一步感知“剩餘”的產生和意義。

(3)藉助已有的學習經驗結合6÷2=3(盤)探究7個草莓每2個分一盤,可以分3盤,還剩1個。該怎麼列式。

(4)利用課堂練習反饋教學實效。

(5)讓學生談談本課收穫,梳理所學內容。

反思這節課的教學,課堂上主要透過讓學生在 “分、擺、比、練”操作中觀察對比感受知識的產生,在探究中進行歸納總結。但由於傳統教學環境條件有限,未能呈現本單元主題圖,忽略了單元主題圖在本單元知識體系的主旨作用和首節課的重要性。新舊知識間銜接沒能完全呈現,只能教師引導理解新知定義,學生再在內化吸收。以至於學生課堂練習中仍有問題存在,說明學生對知識的理解還不夠深入,只停留在表面。在最後6、7、8、9個草莓,每2個裝一盤,能裝幾盤?的環節中,只追求正確列式,忽略了算式產生的過程交流,學習互動性不夠。需要在下一次教學實施中加強互動交流,這樣不僅能讓學生更深入的理解本課所學內容還能爲下一階段的教學做好知識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