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教師之家 > 教育隨筆

高中語文研究性學習對師生健康心理的影響(網友來稿)

重慶市榮昌縣教師進修學校 申羣友

高中語文研究性學習對師生健康心理的影響(網友來稿)

“高中語文研究性學習”,是指根據高中語文學科特點和資訊加工理論,組織高中生進行語文研究性學習的一種學習方式。它屬於學科主題研究性學習的範疇,具有開放性、探究性、實踐性、感悟性等特點。語文教師是學生“語文研究性學習”的組織者、促進者、參與者、合作者、研究性學習課程資源的開發者,語文教師組織、促進、參與語文研究性學習,與同學生一道開發課程資源,能夠促使自己心理素養日益提高,能夠對其心理健康產生一系列積極影響,從而促使其心理健康地發展。

一、刺激教師的求知需要。

需要是有機體內部的某種缺乏或不平衡狀態,它表現出有機體的生存和發展對於客觀條件的依賴性,是有機體活動的積極源泉。

要適應開展語文研究性學習的需要,語文教師必須要學習研究性學習的有關理論和實踐經驗,要明確研究性學習的概念、本質、特點、開設意義、學習目標、內容確定、實施原則、實施形式、評價方案、管理辦法等等。這無疑會刺激教師對研究性學習尤其是語文研究性學習的求知需要。“學會求知”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確認的21世紀“教育的四大支柱”之一。教師的求知需要增強了,有利於適應當今社會,有利於平衡心理,從而有利於自己的心理健康。

二、增強教師的交往動機。

動機是激發和維持個體進行活動,並導致該活動朝向某一目標的心理傾向或動力。交往動機指人們願意與其他人進行交往,建立友誼關係需要的心理傾向。

“學會分享與合作” 既是研究性學習的一個目標,又是現代人所應具備的一項基本素質。要引導學生學會人際溝通、與人合作、共享資訊和創意以及成果,教師自己得敢於與人溝通、善於與人合作、樂於同他人共享資訊與創意和成果。這無疑會激發並維持教師交往動機的心理傾向。交往動機的增強、交往能力的提高,對心理健康發展和適應當代社會是十分有利的。

三、激發和培養教師的求知興趣。

興趣是個人力求認識、探究某種活動的心理傾向,興趣以特定的事物、人或活動爲對象,並常常伴隨着積極的情緒。需要是興趣產生和發展的基礎。

爲了滿足指導學生開展語文研究性學習的需要,教師就會不斷地鑽研語文研究性學習的有關理論,探索開展語文研究性學習的實踐經驗,在這一過程中,教師對語文研究性學習的求知興趣將會被極大地激發起來並逐漸得到培養。

四、形成教師良好的注意品質。

注意是人心理活動(或意識)對一定對象的選擇性和集中性。有意注意是服從於預定的目的、需要作意志努力的注意;自我注意是對自己的身體、行爲和觀念的注意。語文研究性學習具有很強的目的性,要完成研究任務又需要堅強的意志克服不少困難;在研究性學習的過程中,需要時時注意監控自己的行爲和意識。不言而喻,開展語文研究性學習能夠較好地培養教師的有意注意和自我注意能力。

五、提高教師感知覺的敏銳性。

感覺是刺激物作用於感覺器官,經過神經系統的資訊加工所產生的對該刺激物個別屬性的反映。知覺是直接作用於感覺器官的事物的整體屬性在頭腦中的反映,是人們對感覺資訊的組織和解釋過程。

語文研究性學習重在培養髮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重在培養收集、分析和利用資訊的能力。這些都需要有敏銳的感覺和知覺參與。因此,語文研究性學習能使教師提高對事物的感受性;增強知覺的對象性、整體性、理解性、恆常性。具有高水平的感知覺是一個人取得卓著成績的前提條件之一。具備敏銳的感知覺能力有利於教師的心理健康發展。

六、訓練教師的記憶力。

記憶是個體對其經驗的識記、保持和再現(回憶和再認)。從資訊加工的觀點來看,記憶就是資訊的輸入、編碼、儲存和提取。記憶是豐富知識儲備,擴大表象儲備的有效途徑。

實施和組織語文研究性學習離不開記憶這種心理因素的參與。教師在組織和參與語文研究性學習的過程中會逐漸提高自身資訊輸入、編碼、儲存和提取的水平,豐富自己的知識儲備、表象儲備、體驗儲備,使自身的記憶力越來越好。

七、豐富教師的想像力。

想像是在人腦中對已有表象進行加工改造並創造新形象的過程。想像力是創造性思維的核心。

愛因斯坦曾說:“想像力比知識更重要,因爲知識是有限的,而想像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動着進步,並且是知識進化的源泉。嚴格地說,想像力是科學研究中的實在因素。”在語文研究性學習中少不了想像尤其是創造性想像的參與,這是由語文學習的特點所決定了的。高中語文研究性學習活動的實踐能夠極大地增強教師的想像力:會使教師擴大知識的範圍,增加表象的儲備;會使教師思維處於激活的狀態;會在艱苦的研究過程中產生靈感,創造出新的形象。長期進行創造性想像活動,能增強創新意識、弘揚創新精神、提高創新能力。

八、增強教師的思維能力。

思維是人腦對客觀現實的概括的、間接的反映。它是一種進階的認識活動。

語文研究性學習非常強調培養研究者解決問題的能力,要解決問題必定要進行思維的心智操作,必須要有較強的分析能力、綜合能力、比較能力、抽象思維能力、具象思維能力、創造性思維能力。所以,自己從事和指導學生開展高中語文研究性學習,將會大大增強教師的思維能力,提高其思維品質。

九、磨鍊教師的.剛強意志。

意志是意識的能動作用,是爲了達到一定的目的,自覺地組織自己的行爲,並與克服困難相聯繫的心理過程。

研究性學習既是一種學習方式,從另一個角度看,它又是現代人必須具備的一種較高水平的學習能力。在進行語文研究性學習的過程中,會遇到一些困難,要達到預定目標,就需要調控意志,注意意志的獨立性、堅定性、果斷性和自制力等品質。長期開展語文研究性學習,定會使教師的意志越來越堅強。

十、促使教師學習元學習策略。

元學習策略是指學習者主動意識和有效控制自己學習活動的實時監控策略。元學習理論相信人是積極主動的機體,人能夠計劃未來,監視現在,有效控制自己的學習過程。

研究性學習相對於傳統的學習方式具有非常明顯的主觀能動性和探究性。在語文研究性學習的過程中,有較強研究能力的人會注意監控自己的學習方法、學習過程、學習策略,長期堅持運用元學習策略,會使其學習能力和效率大爲增強;這也有助於增強學習者的自我調節能力--元認知能力。具備較強自我調節能力的人,就能夠較好地應對現代社會中的種種挑戰,從而平衡自己的心理,永遠保持心理健康的狀態。

十一、增強教師與人合作的能力。

“學會合作”是國際21世紀教育委員會提出“教育的四大支柱”之一;也是語文研究性學習設定的目標之一。

在親身參與及組織學生開展語文研究性學習、與他人合作的過程中,能使教師進一步培養正確的人際交往態度,學到一些人際溝通技能,注意關心他人,越來越樂意並善於與人合作。這也是建立新型師生關係的基本要求。實踐證明,成功的教師往往是樂於和學生及他人交往的,尤其是善於與學生打交道的教師。這些對適應基礎教育課程改革、適應當今社會非常必要,對確保自己的心理健康必不可少。

十二、激發教師工作生活的熱情。

情感是人們對客觀事物的主觀態度和相應的內心體驗。

進行語文研究性學習能夠獲得成功的體驗,產生理智感--人在獲取知識的活動時所產生的情感。會使教師樂於學習、樂於工作、熱愛生活,從而激發學習、工作、生活的熱情。

教師親自參與、指導學生開展高中語文研究性學習對自己的健康心理產生的積極影響可能遠遠不只這些。

綜上所述,高中語文研究性學習對教師的心理健康具有積極的影響:能夠培養以師愛爲特徵的積極情感;增強教師的職業道德感、責任感、理智感和美感;能夠培養教師良好的意志品質;能夠培養教師的職業興趣;增強教師的智力和教育能力;完善教師的人格特徵;堅定教師的教育信念。

高中語文研究性學習對學生健康心理影響的研究

榮昌縣教師進修學校 申羣友

變革學生的學習方式,開設研究性學習課程的宗旨是爲了全面實施素質教育,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高中語文研究性學習”是指學生在教師指導下,以探究解決語文學科的問題爲主,從自然、社會和生活中選擇和確定專題,以類似科學研究的方式使學生主動地獲取知識、應用知識、解決問題的一種學習方式。

學生參與高中語文研究性學習,能夠獲得親身參與研究探索的體驗,能夠鍛鍊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能夠增長收集、分析和利用資訊的能力,能夠學會分享與合作,能夠培養科學態度和科學道德,能夠增強對社會的責任心和使命感。學生參加高中語文研究性學習活動,還會對自己的心理產生一系列積極的影響,能夠提高學生的心理素質,充分開發學生的潛能,培養學生樂觀向上的心理品質,促進學生人格的健全發展。

一、增強學生的社會性需要。

㈠激發學生求知的需要。學生從事高中語文研究性學習,會感覺到它幾乎是一種全新的學習方式,高中語文研究性學習內容和學習過程的開放性、學習主體的自主性、學習特點的探究性、學習活動的實踐性等一般學生都是比較陌生的,這將大大激發學生的求知需要。

㈡培養學生的交往需要。高中語文研究性學習致力於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和能力這一現代人所應具備的基本素質。學生交往需要的滿足不僅可以使其個性得到健康的發展,而且可以使合作學習小組成員之間乃至合作學習小組之間增加相互瞭解與相互信任,學會寬容和溝通,學會協作和分享,而合作意識和能力只有在小組合作、與人交往的實踐過程中才能得到鍛鍊。高中語文研究性學習的教學目標和合作探究的要求都能夠促進學生交往需要的培養。

㈢增強學生的成就需要。心理學研究表明,成就需要是後天習得的結果。學生積極主動地進行高中語文研究性學習,做他們認爲對於自己是重要的或有價值的事,並努力達到預期的目的,這就是成就需要的體現。學生持之以恆地開展研究性學習,就會不斷增強成就需要。

二、增強學生的內在動機。

高中語文研究性學習能夠使學生的求知需要、交往需要和成就需要得到滿足,因此,這一學習活動本身就會成爲學生追求的目的,這其實就是學生從事高中語文研究性學習的內在動機。

三、培養科學探究的興趣。

興趣是人的認識需要的心理表現,它使人對某些優先給予注意,並帶有積極的情緒色彩。樹立語文學習的研究態度。研究不是一個領域,而是一種對待未知事物的態度,有了這種態度,學習中就會永遠充滿着好奇、懷疑的因素,永遠洋溢着探究、揭祕的熱情,永遠享受着創造、成功的喜悅。《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準(實驗稿)》強調要着力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高中學生身心發展漸趨成熟,已有一定的閱讀表達能力和知識文化積累,促進高中生探究能力的發展應該成爲高中語文課程的主要任務。引導學生積極參與高中語文研究性學習活動,能夠使學生增強探究意識,學習探究方法,學習科學思維、學習科學精神、激發探究的潛能,培養科學探究的興趣。學生科學探究興趣的培養爲其正確價值觀的樹立打下了基礎,因爲興趣是價值觀的初級形式。

四、促使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

價值觀是人們用來區分好壞標準並指導行爲的心理傾向系統。它通常是充滿着情感和意志的。高中語文研究性學習過程實際上是學生積極主動探索未知領域的過程。高中語文研究性學習十分強調學生重視感受、重視鑑賞、重視思考、重視領悟,在這一學習活動之中始終伴隨着豐富的情意活動,在學生自主探求研究的基礎上,在教師的指導下,在小組合作探究及全班交流彙報以至爭論辯駁的氛圍中,學生的就會逐漸產生積極的情感、形成正確的態度,樹立正確的價值觀。

五、培養學生的有意注意品質。

學生參加高中語文研究性學習這一綜合性學習實踐活動能夠不斷髮展注意的進階形式--有意注意。學生一般對自己參與的語文研究性學習活動的意義、目標、具體任務有着比較清醒地認識,這極有利於維持穩定的有意注意。良好的有意注意是適應當今社會,提高學習、工作、生活效率的必備條件。

六、提高學生的知覺水平。

在語文這門學科中,知覺主要表現爲感悟。高中語文研究性學習以充分尊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獨特體驗、獨特感悟爲前提。學生參與語文研究性學習,會根據選題的需要主動閱讀大量的文字,其整體感悟的能力會不斷增強。

七、豐富學生的心象。

心象是當對象不在眼前時,我們頭腦中浮現出的形象。心象是一類很重要的知識表徵,它能夠使我們在對象未出現的情況下去表徵和加工這些對象。在學生構思想像作文或閱讀文學作品的時候,他們往往會用到頭腦中出現的顏色、形狀、大小、方位等視覺特徵的形象--視覺心象;他們還常常會用到經過頭腦對記憶心象進行加工、改造而產生的新心象--想像。而高中語文研究性學習的主要內容則是讓學生從習以爲常的事實和過程中發現語文研究性學習的問題,培養探究意識和發現問題的敏感性,追求思維的創新和表達的創新。學習多角度多層次地閱讀,對優秀作品能夠常讀常新,能夠不斷獲得新的體驗和發現;學習有創意的表達。顯然,這樣的語文研究性學習定會經常運用視覺心象、再造想像和創造想像,不斷豐富學生的心象儲備,從而爲提高創造能力奠定基礎。

八、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

《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準(實驗稿)》指出,“現代社會要求人們思想敏銳,富有探索精神和創新能力,對自然、社會和人生具有更深刻的思考和認識”,高中語文學習要“重點關注學生思考問題的深度和廣度”。因而,高中語文研究性學習的一個重要任務就是要重視學生的思維能力的培養。實際上,高中語文研究性學習爲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提供了廣闊的天地,比如個性化閱讀以及自由、有個性、有創意表達中離不開形象思維、抽象思維、創造思維;研究問題、形成成果時離不開聚合思維和發散思維;交流彙報、討論辯駁時離不開分析、綜合、比較、分類、抽象、概括和具體化等思維的心智操作。

九、鍛鍊學生言語能力。

在心理學上,一般把言語分爲外部言語和內部言語兩大類。內部言語又可分成口頭言語和書面言語兩類。高中語文以及性學習強調小組合作研究,強調研究資訊、創意和成果的經常交流和共同分享。這就需要口頭言語--口語交際來完成;高中語文研究成果的表達主要應由書面言語來擔任,當然,研究性學習成果表達的方式是多樣化的。在進行語文研究性學習時,尤其不能離開內部言語。特別是閱讀活動中作品內涵的多義性和模糊性,常常遇到“只可意會,不可言傳”的情況,必須藉助內部言語--思考問題時對自己發出言語的活動才能完成。顯而易見,高中語文研究性學習是提高學生言語水平的有效途徑。

十、陶冶學生的情操。

高中語文研究性學習要充分發揮語文學科自身的優勢,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使學生受到優秀文化的薰陶,塑造熱愛祖國和中華文明、獻身人類進步事業的精神品格,形成健康美好的情感和奮發向上的人生態度,受到美好情操的陶冶。

㈠培養學生的道德感。道德感是人根據道德規範來評價社會現象時所體驗到的情感。在研究性學習過程中,學生選讀經典名著和其他優秀讀物,與文字展開對話。透過閱讀和思考,領悟其豐富內涵,探討人生價值和時代精神,會逐步形成自己的思想、行爲準則,樹立積極向上的人生理想,增強爲民族振興而努力的使命感和社會責任感,形成評價社會現象的道德感。

㈡增強學生的理智感。理智感是人在獲取知識的活動時所產生的情感。它是與人的求知慾、認知興趣、解決問題的需要等的滿足與否相聯繫的。學生透過語文研究性學習,其求知慾望、認知興趣和解決問題的需要等會得到一定的滿足感,產生一些積極的情感,發展其理智感。

㈢培養學生的美感。高中語文研究性學習中的美感是學生在欣賞文學作品時所體驗到的崇高、優美的感情。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是高中語文教學的又一重點。高中語文以及性學習有助於促進人的知、情、意全面發展,文學鑑賞和創作活動是進行審美的重要渠道。閱讀優秀的作品,品位其語言,感受其思想及藝術的魅力,能較好地發展想像力和審美力。在閱讀中,認真體味大自然和人生的多姿多彩,激發珍愛自然、熱愛生活的感情;感受藝術和科學中的美,提升審美的境界。

十一、培養學生良好的意志品質。

高中語文研究性學習是需要意志努力的活動。要在現實生活中發現、研究並解決語文研究性學習問題,要在高中語文研究性學習中進行探究性閱讀和創造性閱讀,發揮想像力、思辨能力和批判能力,要進行有個性、有創意的表達,都不是輕而易舉的事。自主探究是研究性學習的基礎,在自主探究的過程中,能夠有效地培養獨立性、堅定性、果斷性和自制力等意志品質。

十二、培養學生良好的習慣。

學生長期進行高中語文研究性學習,有助於學生形成注重感悟、重視積累、善於質疑、自主學習、自主探究、相互切磋、合作探究、樂於交流、共享資源創意成果、關注現實等習慣。

十三、增強學生的能力。

學生參加高中語文研究性學習不僅可以發展觀察力、記憶力、思維力、想像力等一般能力,而且可以發展語文方面的特殊能力,如語文積累能力、語感能力、個性化閱讀能力、文學作品的領悟能力及鑑賞能力、個性與創新表達的能力等等;還能夠發展學生的模仿能力和創造能力,如創造出一些文學作品等;還可以發展學生的認知能力和元認知能力,不僅可以大大提高學習的效率,而且會使學生逐步學會正確認識自我,增強調控自我、承受挫折、適應環境的能力。另外,需要指出的是,高中語文研究性學習能夠極大地發展學生的優勢能力,學生的研究性學習過程中一般根據自己的特長、潛能、興趣、愛好等選取深入研究的內容和研究的方式方法,高中語文研究性學習很好地體現了素質教育是揚長教育的精神。

十四、形成學生良好的性格。

性格是個人對現實的穩定態度和習慣化了的行爲方式。心理學研究表明,一個人的性格是他在生活實踐的過程中形成的。

高中語文研究性學習中的小組合作探究實踐活動那種民主的氛圍有利於培養學生獨立的、主動的、爽直的、協作的、親切的、善於社交等性格。

作者郵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