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教師之家 > 教育隨筆

《口技》教學設計 教案教學設計

 初中語文課堂教學設計人教版第二冊)

《口技》教學設計 教案教學設計

《口技》教學設計

榕江縣樂裏中學   林  勇

[教學目的]

一、 透過掌握時間詞語,瞭解課文大意,體會口技藝術的精妙。

二、 理解正面描寫和側面描寫相結合的寫作手法

[教學內容及步驟]

一、匯入新課

同學們好!我來自榕江一所農村初中,很高興能與同學們共度一段愉快的學習之旅。在出發之前,讓我們先聽一段錄音。(放洛桑口技錄音,聽完後繼續)同學們說,剛纔的錄音屬於什麼藝術形式?(生答後,明確)這種藝術形式叫口技,它是一門用口腔發聲模仿蟲、鳥、走獸、器械的聲音和某些人類活動的聲音的藝術。今天,咱們的旅行就是去欣賞一場清朝時期的口技,請翻開書第121頁《口技》。(大屏幕顯示)

二、研讀課文

1.教師範讀

目的是讓學生初步感知口技藝術的精妙,勾畫生字詞。

2.訂正字音

犬吠(fèi)、叱(chì)兒、中間(jiàn)、曳(yè)屋、幾(jī)欲。(大屏幕顯示)

3.學生自讀

教師引語及提問:同學們以同桌爲小組自讀課文,瞭解課文大意,並找出文中出現的表示時間的詞語。

4.學生齊讀

教師引語及提問:同學們已經讀課文幾遍了,說說看,文中出現了哪些表示時間的詞語?想一想,作者按照什麼順序寫作此文的?寫作思路怎樣?作者在文中詳細敘述的內容是什麼?(大屏幕顯示)

明確:文中出現的表示時間的詞語有:少頃、既而、是時、一時、未幾、忽、俄而、忽然。由此可知,作者按照時間順序寫作此文的,其思路是:表演前--表演中--表演後。文中詳細敘述的內容是口技表演的內容。

5.讀課文第2、3、4段

(1)教師引語及提問:請同學們仍以同桌爲小組讀課文第2、3、4段,看看口技藝人用口摹演了幾個場景?試用自己的話概括。

明確:三個場景:夢中驚醒、漸入夢鄉、深夜失火。

(2)教師引語及提問:作者直接詳細描述了口技藝人用口摹演的三個場景,從這些文字中可知:藝人演技的高超--就憑一張嘴就能摹演出如此豐富的場景,可見他的技藝實在是精妙至極!但在這些段落中,作者還寫到了聽衆,同學們先勾畫出這些語句,然後想想:寫聽衆有什麼作用?

明確:寫聽衆的語句有:“滿座賓客無不伸頸,側目,微笑,默嘆,以爲妙絕。”“賓客意少舒,稍稍正坐。”“於是賓客無不變色離席,奮袖出臂,兩股戰戰,幾欲先走。”從這些語句中可知,藝人的演出簡直讓人有了身臨其境之感。由此,我們可以更進一步地體會到藝人演技的高超。

(3)教師引語及提問:透過前面的分析,同學們說說,爲了表現口技藝人演技的高超,作者是從哪些方面加以描寫的?(大屏幕顯示)

明確:從兩個方面,一是直接寫口技藝人的表演,二是寫聽衆的反應,前者叫正面描寫後者叫側面描寫。

小結:從前面的`分析可知,要想寫某一人或某一事物,我們除了可以直接寫這個一人或這一事物外,還可以透過他人或他物的角度來襯托表現,這就要用到我們今天學到的正面描寫和側面描寫相結合的表現手法,同學們在以後的學習生活中可以學着運用動用。

6.齊讀開頭段和結尾段,討論它們在文中的作用(大屏幕顯示)

教師引語及提問:作者在文中安排這兩段除了交代演出前和演出後的情形外,還有什麼作用?

明確:這兩段還有兩個方面的作用:一是在結構上起到首尾呼應作用,二是透過交代演出人員少和道具之簡單,從側面描寫襯托藝人演技的高超。

三、課堂收束

由於時間關係,我們今天的學習之旅只能到此爲止了,請同學們利用課外時間把這篇課文背誦下來。在這即將分別的時刻,我真誠地祝願大家,在未來的學習中收穫多多、快樂多多!

板書設計:(大屏幕顯示)

 

標籤:口技 教案 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