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教師之家 > 教育隨筆

媽媽的一家大班教案

在教學工作者實際的教學活動中,常常需要準備教案,藉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學質量,收到預期的教學效果。優秀的教案都具備一些什麼特點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媽媽的一家大班教案,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媽媽的一家大班教案

媽媽的一家大班教案1

一、設計意圖:

新的一年即將到來,在老師給孩子們滲透新年和幼小銜接的一些知識時,很多孩子提出了這樣一個問題:"老師,一年是多久呀?幾個月是多長時間啊?有多少天呢?"幼兒對於"年、月、日"這樣抽象的要領掌握起來有很大難度,而數學教育能激發孩子多方面智能的發展,因此,我從孩子們的問題入手,設計了"年媽媽的一家"這個活動,將"年、月、日"人物化並帶入到故事中,設計十二座漂亮的月房子,以禮物的"形式"出現,以童話般的生動形象展示12個月、大月、小月、365個日娃娃,使原來抽象、複雜的概念變得具體、簡明、易於理解。

二、活動目標:

1、初步理解年、月、日的概念,感知年、月、日之間的關係;瞭解一年有12個月,一個月有30(31)天,一年共有365天。

2、透過遊戲,知道掛曆等是記錄或檢視日期的工具;學習檢視它們的方法。

3、培養幼兒觀察和想象能力。

三、活動準備:

1、字卡(年、月、日)各一份、房子圖卡1月—12月的月曆(大月、小月、2月房子大小有區分);日曆、檯曆和掛曆各一份、小字卡(年、月、日)和數字卡片(12、28、30、31、365)水彩筆、人手一份、20xx年日曆表人手一張

四、活動過程:

(一)、以到朋友家做客的形式,引導幼兒觀察十二座"房子",引起興趣。

1、說一說,你發現了什麼、哪幾座房子大,哪幾座房子小,最小的是哪一座房子

(二)、以"年媽媽"贈禮物的方式,出示數學卡:12、28、30、31、365,猜猜與"房子"有什麼聯繫,明確探索任務。

1、幼兒擺弄數字卡並認讀。

2、你認爲數字與房子有什麼關係?(鼓勵幼兒大膽想象

(三)、講述故事,幫助幼兒理解年、月、日的概念,瞭解數字之間的關係。

1、教師利用大字卡(逐一出示)講述故事,在講述過程中,設定問題,引導幼兒發現大、小"房子"裏日娃娃數量的差異和聯繫。

2、幼兒操作小字卡、數字卡來回答問題年媽媽的孩子叫什麼名字?;年媽媽共有多少個日娃娃年媽媽爲日娃娃蓋了多少座房子?年媽媽給房子起了什麼名字大月房子有哪幾座?爲什麼這些房子比較大小月房子有哪幾座?爲什麼這些房子比較小最小的月是幾月?爲什麼二月房子是最小的

五、學習檢視年曆的方法。

1、認識日曆、檯曆和掛曆。

2、學習檢視年曆的方法:認識年份、生肖、月份、幼兒嘗試在日曆上找節日和自己的生日(例如:五一、六一)。

附故事年媽媽的孩子真多呀!她給孩子起了一個奇怪的名字叫做"日"。年媽媽到底有多少個"日"娃娃呢?數呀數呀,一共有365個日娃娃。

這365個日娃娃住在一起嗎?不不,那麼多的日娃娃擠在一起怎麼能行呢?於是,年媽媽就爲它們蓋了12座小房子,讓所有的日娃娃分別住到這12座房子裏,並且給這些房子起名:一月,二月。三月……十二月。

咦?這些房子怎麼看起來有的大,有的小?而且還有一座頂小頂小的房子,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啊?原來,一月、三月、五月、七月、八月、十月、十二月房子住的娃娃多一些每座有31個日娃娃。四月、六月、九月、十一月房子裏住的日娃娃少點兒,每座有30個娃娃。那座頂小的二月房子裏只住了28個日娃娃。

年媽媽是那麼地疼愛自己的孩子,它常常擔心她的孩子因貪玩而找不到家。於是,房子蓋好了以後,年媽媽就從一月房子開始數着自己的孩子的名字:一月、二月、三月……從早數到晚。當它數到第十二個月裏的最後一個娃娃時,就要帶她的所有孩子到很遠很遠的地方再也不回來了。到那個時候就會有一位新的年媽媽,帶着她自己的孩子又住進這十二座漂亮的月房子裏,重複過着同樣的生活……

媽媽的一家大班教案2

設計意圖

班上有部分孩子再過幾個月之後就即將升到小學成爲一名小學生了,在老師給孩子們滲透小學的一些知識時,很多孩子就提出了這樣一個問題:“老師,幾個月是多久啊?有多少天呢?”面幼兒對於“年、月、日”這樣抽象的要領掌握起來有很大難度,而數學教育能激發着孩子多方面智能的發展,因此,我從孩子們的問題入手,設計了這個“年媽媽的一家”這個活動,將“年、月、日”人物化並帶入到故事中,設計十二座漂亮的月房子,以禮物的“形式”出現,以童話般的生動形象的'畫面展示了12個月、大月、小月、365個日娃娃等場面,使原來抽象、複雜的概念變得具體、簡明、易於理解,爲幼兒更好地理解“年、月、日”這一抽象概念。

活動目標

1、初步理解年、月、日的概念,感知年、月、日之間的關係;瞭解一年有12個月,一個月有30(31)天,一年共有365天。

2、透過遊戲,知道日曆等是記錄或檢視日期的工具;學習檢視它們的方法。

3、培養幼兒觀察和想象能力,發展幼兒的交往能力。

活動準備

1、字卡(年、月、日)各一份、自制外型似房子關的1月—12月的月曆(大月、小月、2月房子大小有區分);年曆、檯曆和掛曆各一份;

2、小字卡(年、月、日)和數字卡片(12、28、30、31、365)鉛筆、人手一份;

3、20xx年年曆人手一張;

活動過程

一、以到朋友家做客的形式,引導幼兒觀察十二座“房子”,引起興趣。

1、說一說,你發現了什麼?

2、哪幾座房子大,哪幾座房子小,最小的是哪一座房子?

二、以“年媽媽”贈禮物的方式,出示數學卡:12、28、30、31、365,猜猜與“房子”有什麼聯繫,明確探索任務。

1、幼兒擺弄數字卡並認讀。

2、T:你認爲數字與房子有什麼關係?(鼓勵幼兒大膽想象)

三、講述故事,幫助幼兒理解年、月、日的概念,瞭解數字之間的關係。

1、教師利用大字卡(逐一出示)講述故事,在講述過程中,設定問題,引導幼兒發現大、小“房子”裏日娃娃數量的差異和聯繫。

2、幼兒操作小字卡、數字卡來回答問題:

年媽媽的孩子叫什麼名字?年媽媽共有多少個日娃娃?

年媽媽爲日娃娃蓋了多少座房子?媽給房子起了什麼名字?

大月房子有哪幾座?爲什麼這些房子比較大?

小月房子有哪幾座?爲什麼這些房子比較小?

最小的月是幾月?爲什麼二月房子是最小的?

四、學習檢視年曆的方法。

1、認識日曆、檯曆和掛曆。

2、學習檢視年曆的方法:認識年份、生肖、月份

3、幼兒嘗試在年曆上找節日和自己的生日(五?一、六?一)。

附故事:

年媽媽的孩子真多呀!她給孩子起了一個奇怪的名字叫做“日”。年媽媽到底有多少個“日”娃娃呢?數呀數呀,一共有365個日娃娃。

這365個日娃娃住在一起嗎?不不,那麼多的日娃娃擠在一起怎麼能行呢?於是,年媽媽就爲它們蓋了12座小房子,讓所有的日娃娃分別住到這12座房子裏,並且給這些房子起名:一月,二月。三月……十二月。

咦?這些房子怎麼看起來有的大,有的小?而且還有一座頂小頂小的房子,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啊?原來 ,一月、三月、五月、七月、八月、十月、十二月房子住的娃娃多一些每座有31個日娃娃。四月、六月、九月、十一月房子裏住的日娃娃少上點兒,每座有30個娃娃。那座頂小的二月房子裏只住了28個日娃娃。

年媽媽是那麼地疼愛自己的孩子,它常常擔心她的孩子因貪玩而找不到家。於是,房子蓋好了以後,年媽媽就人一月房子開始數着自己的孩子的名字:一月、二月、三月……從早數到晚。當它數到第十二個月裏的最後一個娃娃時,就要帶她的所有孩子到很遠很遠的地方再也不回來了。到那個時候就會有一位新的年媽媽,帶着她自己的孩子又住進這十二座漂亮的月房子裏,重複過着同樣的生活……

媽媽的一家大班教案3

一、設計意圖:

大班的孩子們即將上小學了,在老師給孩子們滲透幼小銜接的一些知識時,很多孩子提出了這樣一個問題:“老師,一年是多久呀?幾個月是多長時間啊?有多少天呢?”幼兒對於“年、月、日”這樣抽象的要領掌握起來有很大難度,而數學教育能激發孩子多方面智能的發展,因此,我從孩子們的問題入手,積極設計了“年媽媽的一家”這個活動,將“年、月、日”人物化並帶入到故事中,設計十二座漂亮的月房子,以禮物的“形式”出現,以童話般的生動形象展示12個月、大月、小月、365個日娃娃,使原來抽象、複雜的概念變得具體、簡明、易於理解。

二、活動目標:

1、初步理解年、月、日的概念,感知年、月、日之間的關係;瞭解一年有12個月,一個月有30(31)天,一年共有365天。

2、透過遊戲,知道掛曆等是記錄或檢視日期的工具;學習檢視它們的方法。

3、培養幼兒觀察和想象能力。

三、活動準備:

1、字卡(年、月、日)各一份、房子圖卡1月—12月的月曆(大月、小月、2月房子大小有區分);日曆、檯曆和掛曆各一份;

2、小字卡(年、月、日)和數字卡片(12、28、30、31、365)、水彩筆人手一份;

3、20xx年日曆表人手一張。

四、活動過程:

(一)、以到朋友家做客的形式,引導幼兒觀察十二座“房子”,引起興趣。

1、說一說,你發現了什麼?

2、哪幾座房子大,哪幾座房子小,最小的是哪一座房子?

(二)、以“年媽媽”贈禮物的方式,出示數學卡:12、28、30、31、365,猜猜與“房子”有什麼聯繫,明確探索任務。

1、幼兒擺弄數字卡並認讀。

2、你認爲數字與房子有什麼關係?(鼓勵幼兒大膽想象)

(三)、講述故事,幫助幼兒理解年、月、日的概念,瞭解數字之間的關係。

1、教師利用大字卡(逐一出示)講述故事,在講述過程中,設定問題,引導幼兒發現大、小“房子”裏日娃娃數量的差異和聯繫。

2、幼兒操作小字卡、數字卡來回答問題:

——年媽媽的孩子叫什麼名字?年媽媽共有多少個日娃娃?

——年媽媽爲日娃娃蓋了多少座房子?年媽媽給房子起了什麼名字?

——大月房子有哪幾座?爲什麼這些房子比較大?

——小月房子有哪幾座?爲什麼這些房子比較小?

——最小的月是幾月?爲什麼二月房子是最小的?

(四)、學習檢視年曆的方法。

1、認識日曆、檯曆和掛曆。

2、學習檢視年曆的方法:認識年份、生肖、月份

3、幼兒嘗試在日曆上找節日和自己的生日(例如:五一、六一)。

媽媽的一家大班教案4

設計意圖:

大班的孩子們即將上小學了,在老師給孩子們滲透幼小銜接的一些知識時,很多孩子提出了這樣一個問題:“老師,一年是多久呀?幾個月是多長時間啊有多少天呢”幼兒對於“年、月、日”這樣抽象的要領掌握起來有很大難度,而數學教育能激發孩子多方面智能的發展,因此,我從孩子們的問題入手,積極設計了“年媽媽的一家”這個活動,將“年、月、日”人物化並帶入到故事中,設計十二座漂亮的月房子,以禮物的“形式”出現,以童話般的生動形象展示12個月、大月、小月、365個日娃娃,使原來抽象、複雜的概念變得具體、簡明、易於理解。

活動目標:

1、初步理解年、月、日的概念,感知年、月、日之間的關係。

2、瞭解一年有12個月,一個月有30(31)天,一年共有365天。

3、透過遊戲,知道掛曆等是記錄或檢視日期的工具;學習檢視它們的方法。

4、培養幼兒觀察和想象能力。

5、瞭解數字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初步理解數字與人們生活的關係。

活動準備:

1、字卡(年、月、日)各一份、房子圖卡1月—12月的月曆(大月、小月、2月房子大小有區分);日曆、檯曆和掛曆各一份;

2、小字卡(年、月、日)和數字卡片(12、28、30、31、365)、水彩筆人手一份;

3、20xx年日曆表人手一張。

活動過程:

(一)、以到朋友家做客的形式,引導幼兒觀察十二座“房子”,引起興趣。

1、說一說,你發現了什麼

2、哪幾座房子大,哪幾座房子小,最小的是哪一座房子

(二)、以“年媽媽”贈禮物的方式,出示數學卡:12、28、30、31、365,猜猜與“房子”有什麼聯繫,明確探索任務。

1、幼兒擺弄數字卡並認讀。

2、你認爲數字與房子有什麼關係(鼓勵幼兒大膽想象)

(三)、講述故事,幫助幼兒理解年、月、日的概念,瞭解數字之間的關係。

1、教師利用大字卡(逐一出示)講述故事,在講述過程中,設定問題,引導幼兒發現大、小“房子”裏日娃娃數量的差異和聯繫。

2、幼兒操作小字卡、數字卡來回答問題:

——年媽媽的孩子叫什麼名字年媽媽共有多少個日娃娃

——年媽媽爲日娃娃蓋了多少座房子年媽媽給房子起了什麼名字

——大月房子有哪幾座爲什麼這些房子比較大

——小月房子有哪幾座爲什麼這些房子比較小

——最小的月是幾月爲什麼二月房子是最小的

(四)、學習檢視年曆的方法。

1、認識日曆、檯曆和掛曆。

2、學習檢視年曆的方法:認識年份、生肖、月份

3、幼兒嘗試在日曆上找節日和自己的生日(例如:五一、六一)。

活動反思

本次數學活動的選材是根據大班幼兒的年齡特點和發展水平而進行的,在環節設計中我結合幼兒的疑問,運用故事、數字卡遊戲、情景展示日娃娃的家等形式,引導幼兒踊躍參與、積極與老師互動;教具準備充分,活動既有面向全體,也有個體展示的機會。“年”的概念很大,對孩子來說單用語言描述是不夠深刻的,所以重點了採用邊講故事邊用教具演示的教學方法,讓幼兒很快的進入了活動中,並領悟了年、月、日之間的關係;在習得知識後並應用到生活中才是真正的理解,於是在最後一個環節我設計讓幼兒在年曆中找到自己的生日和節日(五一、十一、六一)等,幼兒表現地很積極很認真,在此環節中得到了提升。

媽媽的一家大班教案5

一、設計意圖:

新的一年即將到來,在老師給孩子們滲透新年和幼小銜接的一些知識時,很多孩子提出了這樣一個問題:"老師,一年是多久呀?幾個月是多長時間啊?有多少天呢?"幼兒對於"年、月、日"這樣抽象的要領掌握起來有很大難度,而數學教育能激發孩子多方面智能的發展,因此,我從孩子們的問題入手,設計了"年媽媽的一家"這個活動,將"年、月、日"人物化並帶入到故事中,設計十二座漂亮的月房子,以禮物的"形式"出現,以童話般的生動形象展示12個月、大月、小月、365個日娃娃,使原來抽象、複雜的概念變得具體、簡明、易於理解。

二、活動目標:

1、初步理解年、月、日的概念,感知年、月、日之間的關係;瞭解一年有12個月,一個月有30(31)天,一年共有365天。

2、透過遊戲,知道掛曆等是記錄或檢視日期的工具;學習檢視它們的方法。

3、培養幼兒觀察和想象能力。

三、活動準備:

1、字卡(年、月、日)各一份、房子圖卡1月-12月的月曆(大月、小月、2月房子大小有區分);日曆、檯曆和掛曆各一份、小字卡(年、月、日)和數字卡片(12、28、30、31、365)水彩筆、人手一份、2011年日曆表人手一張

四、活動過程:

(一)、以到朋友家做客的形式,引導幼兒觀察十二座"房子",引起興趣。

1、說一說,你發現了什麼、哪幾座房子大,哪幾座房子小,最小的是哪一座房子

(二)、以"年媽媽"贈禮物的方式,出示數學卡:12、28、30、31、365,猜猜與"房子"有什麼聯繫,明確探索任務。

1、幼兒擺弄數字卡並認讀。

2、你認爲數字與房子有什麼關係?(鼓勵幼兒大膽想象

(三)、講述故事,幫助幼兒理解年、月、日的概念,瞭解數字之間的關係。

1、教師利用大字卡(逐一出示)講述故事,在講述過程中,設定問題,引導幼兒發現大、小"房子"裏日娃娃數量的差異和聯繫。

2、幼兒操作小字卡、數字卡來回答問題年媽媽的孩子叫什麼名字?年媽媽共有多少個日娃娃年媽媽爲日娃娃蓋了多少座房子?年媽媽給房子起了什麼名字大月房子有哪幾座?爲什麼這些房子比較大小月房子有哪幾座?爲什麼這些房子比較小最小的月是幾月?爲什麼二月房子是最小的

五、學習檢視年曆的方法。

1、認識日曆、檯曆和掛曆。

2、學習檢視年曆的方法:認識年份、生肖、月份、幼兒嘗試在日曆上找節日和自己的生日(例如:五一、六一)。

附故事年媽媽的孩子真多呀!她給孩子起了一個奇怪的名字叫做"日"。年媽媽到底有多少個"日"娃娃呢?數呀數呀,一共有365個日娃娃。

這365個日娃娃住在一起嗎?不不,那麼多的日娃娃擠在一起怎麼能行呢?於是,年媽媽就爲它們蓋了12座小房子,讓所有的日娃娃分別住到這12座房子裏,並且給這些房子起名:一月,二月。三月……十二月。

咦?這些房子怎麼看起來有的大,有的小?而且還有一座頂小頂小的房子,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啊?原來,一月、三月、五月、七月、八月、十月、十二月房子住的娃娃多一些每座有31個日娃娃。四月、六月、九月、十一月房子裏住的日娃娃少點兒,每座有30個娃娃。那座頂小的二月房子裏只住了28個日娃娃。

年媽媽是那麼地疼愛自己的孩子,它常常擔心她的孩子因貪玩而找不到家。於是,房子蓋好了以後,年媽媽就從一月房子開始數着自己的孩子的名字:一月、二月、三月……從早數到晚。當它數到第十二個月裏的最後一個娃娃時,就要帶她的所有孩子到很遠很遠的地方再也不回來了。到那個時候就會有一位新的年媽媽,帶着她自己的孩子又住進這十二座漂亮的月房子裏,重複過着同樣的生活……

活動反思:

本次數學活動的選材是根據大班幼兒的年齡特點和發展水平而進行的,在環節設計中我結合幼兒的疑問,運用故事、數字卡遊戲、情景展示日娃娃的家等形式,引導幼兒踊躍參與、積極與老師互動;教具準備充分,活動既有面向全體,也有個體展示的機會。“年”的概念很大,對孩子來說單用語言描述是不夠深刻的,所以重點了採用邊講故事邊用教具演示的教學方法,讓幼兒很快的進入了活動中,並領悟了年、月、日之間的關係;在習得知識後並應用到生活中才是真正的理解,於是在最後一個環節我設計讓幼兒在年曆中找到自己的生日和節日(五一、十一、六一)等,幼兒表現地很積極很認真,在此環節中得到了提升。

媽媽的一家大班教案6

一、設計意圖:

新的一年即將到來,在老師給孩子們滲透新年和幼小銜接的一些知識時,很多孩子提出了這樣一個問題:"老師,一年是多久呀?幾個月是多長時間啊?有多少天呢?"幼兒對於"年、月、日"這樣抽象的要領掌握起來有很大難度,而數學教育能激發孩子多方面智能的發展,因此,我從孩子們的問題入手,設計了"年媽媽的一家"這個活動,將"年、月、日"人物化並帶入到故事中,設計十二座漂亮的月房子,以禮物的"形式"出現,以童話般的生動形象展示12個月、大月、小月、365個日娃娃,使原來抽象、複雜的概念變得具體、簡明、易於理解。

二、活動目標:

初步理解年、月、日的概念,感知年、月、日之間的關係;瞭解一年有12個月,一個月有30(31)天,一年共有365天。

透過遊戲,知道掛曆等是記錄或檢視日期的工具;學習檢視它們的方法。

培養幼兒觀察和想象能力。

三、活動準備:

字卡(年、月、日)各一份、房子圖卡1月-12月的月曆(大月、小月、2月房子大小有區分);日曆、檯曆和掛曆各一份、小字卡(年、月、日)和數字卡片(12、28、30、31、365)水彩筆、人手一份、2011年日曆表人手一張四、活動過程:

(一)、以到朋友家做客的形式,引導幼兒觀察十二座"房子",引起興趣。

說一說,你發現了什麼、哪幾座房子大,哪幾座房子小,最小的是哪一座房子(二)、以"年媽媽"贈禮物的方式,出示數學卡:12、28、30、31、365,猜猜與"房子"有什麼聯繫,明確探索任務。

幼兒擺弄數字卡並認讀。

你認爲數字與房子有什麼關係?(鼓勵幼兒大膽想象(三)、講述故事,幫助幼兒理解年、月、日的概念,瞭解數字之間的關係。

教師利用大字卡(逐一出示)講述故事,在講述過程中,設定問題,引導幼兒發現大、小"房子"裏日娃娃數量的差異和聯繫。

幼兒操作小字卡、數字卡來回答問題年媽媽的孩子叫什麼名字?年媽媽共有多少個日娃娃年媽媽爲日娃娃蓋了多少座房子?年媽媽給房子起了什麼名字大月房子有哪幾座?爲什麼這些房子比較大小月房子有哪幾座?爲什麼這些房子比較小最小的月是幾月?爲什麼二月房子是最小的四、學習檢視年曆的方法。

認識日曆、檯曆和掛曆。

學習檢視年曆的方法:認識年份、生肖、月份、幼兒嘗試在日曆上找節日和自己的生日(例如:五一、六一)。

媽媽的一家大班教案7

活動目標

1、初步理解年、月、日的概念,感知年、月、日之間的關係;瞭解一年有12個月,一個月有30(31)天,一年共有365天。

2、知道年曆等是記錄或檢視日期的工具;學習檢視它們的方法。

3、培養幼兒觀察和想象能力,發展幼兒的交往能力。

活動準備

1、多媒體課件;年曆、檯曆和掛曆各一份

2、20xx年年曆人手一張;鉛筆若干支

活動過程

一、以到朋友家做客的形式,引導幼兒觀察十二座“房子”,引起興趣。

1、看課件說一說,這個朋友的家特別在哪裏?

2、哪幾座房子大,哪幾座房子小,最小的是哪一座房子?

二、以“年媽媽”贈禮物的方式,出示課件:“數學卡:12、28、30、31、365”,猜猜與“房子”有什麼聯繫,明確探索任務。

1、幼兒看課件:“數學卡:12、28、30、31、365”,並認讀。

2、師問幼兒數字與房子有什麼關係?(鼓勵幼兒大膽想象)

三、演示課件並講述故事,幫助幼兒理解年、月、日的概念,瞭解數字之間的關係。

1、教師利用課件講述故事,在講述過程中,引導幼兒發現大、小“房子”裏日娃娃數量的差異和聯繫。

2、幼兒看課件回答問題:

年媽媽的孩子叫什麼名字?年媽媽共有多少個日娃娃?

年媽媽爲日娃娃蓋了多少座房子?年媽媽給房子起了什麼名字?

大月房子有哪幾座?爲什麼這些房子比較大?

小月房子有哪幾座?爲什麼這些房子比較小?

最小的月是幾月?爲什麼二月房子是最小的?

四、學習檢視年曆的方法。

1、認識日曆、檯曆和掛曆。

2、學習檢視年曆的方法:認識年份、生肖、月份、星期。

3、幼兒嘗試在年曆上找到自己喜歡過的節日和自己的生日。

本次活動,目標的設定具體、有效,可行性強。在環節設計方面,教師將看似難理解的年月日,用課件以及故事的形式巧妙地化解了,使孩子在愉快的氛圍中學到了知識。教師的語言生動、簡練,普通話水平較高,聲音也十分好聽,給在場聽課的老師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標籤:媽媽 教案 大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