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教師之家 > 教育隨筆

小班數學教案《有趣的餅乾》

在教學工作者實際的教學活動中,總歸要編寫教案,教案是備課向課堂教學轉化的關節點。如何把教案做到重點突出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小班數學教案《有趣的餅乾》,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小班數學教案《有趣的餅乾》

小班數學教案《有趣的餅乾》1

活動設計背景

在生活中,小班孩子對吃的玩的特別感興趣。爲此,我們以興趣爲出發點,巧妙地把教育目標蘊含其中,讓孩子在生活化的活動中獲得有益的發展。

活動目標

1、透過各種器官來感知餅乾的形狀。

2、能按形狀進行分類。

3、初步感知3以內數量關係。

4、培養幼兒動手操作的能力。

5、培養幼兒比較和判斷的能力。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感知餅乾的形狀並能按其特點分類。

難點:學會用感官感知﹑體驗每一個事物。養成喜歡動手操作善於動腦的習慣。

活動準備

餅乾若干﹑手洗乾淨﹑橡皮泥﹑每組一個圓形﹑三角形﹑﹑正方形的盒子

活動過程

1、《 餅乾歌 》音樂 ,出示神祕袋猜禮物激發幼兒興趣。

師:今天老師帶來一個神祕袋,裏面有一樣好吃的東西,請一個小朋友來摸一摸,猜一猜是什麼?(把餅乾按組分給大家)

2、 讓幼兒自由觀察餅乾。

師:請幼兒看看自己盤子裏的餅乾是什麼樣子的?

幼:有圓形的,有三角形的,有正方形的。!出自:屈老、師!

師:我這有3個不同盒子,他們是餅乾寶寶的家,請小朋友幫助餅乾寶寶找到自己的家,記住餅乾寶寶的形狀和他的家是一樣的。

幼兒分組進行,教師指導。

3、 請幼兒從餐盤中選一塊餅乾,用感官體驗。

師:餅乾寶寶都回到了自己的家,他們很高興…(敲門聲)誰呀?我們找一找。(找到事先藏到桌子裏面的盤子和餅乾)

師:餅乾寶寶又來找我們玩了,我們看看出來了幾塊餅乾寶寶?

幼:3塊。

師:每組有幾位小朋友呢?

幼:3位。

師:請你們每人拿一塊餅乾,摸一摸有什麼感覺?

幼:…

師:摸上去是粗糙的。那你聞一聞有什麼味道?

幼:香香的。

師:那麼你咬一口是什麼味道?

幼:…、、

師:餅乾哪去了?變沒了,你吃的是麼形狀的餅乾?

4、 活動延伸

將橡皮你放在活動區,指導幼兒做出自己喜歡的形狀的餅乾。

小班數學教案《有趣的餅乾》2

目標: 感知物體的大小與數量的關係 學習用數字、圖形記錄結果 準備: 過程: 一、 爲小兔做餅乾 ——出示兔子玩具及餅乾,小兔從點心店買來一盒好吃的餅乾,它們是什麼樣的呢?(有大有小) ——小兔吃了還想吃,想請我們幫忙再做一些餅乾。 ——引導幼兒用模具在泥塊上壓印餅乾,看看每塊油泥能做幾塊餅乾,並用寫數字或畫圖形(圓點、短線等)的方法記錄。 ——在操作中,教師注意觀察幼兒做餅乾時採用的方法,並引導幼兒探索怎樣壓印才能多做一些餅乾。 ——從幼兒所做餅乾數量的不同,引導幼兒發現在同樣大小的“麪皮”上壓印的餅乾大小與數量的關係:餅乾大,數量少;餅乾小,數量多。 二、 誰做的餅乾多 ——幼兒相互交流自己做出的餅乾數量,比一比誰做的餅乾多,爲什麼。 ——找出餅乾做得最多的幼兒,請他說說自己是用什麼模具,怎麼做的?爲什麼能做那麼多。 ——幼兒再次嘗試做餅乾,將前後2次的操作結果做一比較,發現在同樣大小的面積上壓印的餅乾大小與數量的關係,初步獲得如何有效合理地在有限的麪皮上印製餅乾的經驗和方法。

認識粗細(數學)

活動要求:認識、比較物體的'粗細,懂得“粗細”的比較是相對的。

活動準備:教師演示用的4種不同粗細的物體(小棒、牙籤、蠟筆和水彩筆)

幼兒標作材料人手一份(能力強的爲7種不同粗細的物體,能力中等的爲5種不向粗細的物體,能力差的爲3中不同粗細的物體)(牙籤、小棒、蠟筆、記號筆、水彩筆)

活動過程:

一、認識粗細

1.請幼兒用自己盒內的東西穿木珠

提問:你在玩木珠的過程中發現什麼了?(牙籤、小棒穿進,蠟筆等沒穿進)

2.尋找原即爲什麼會這樣?(因爲小棒、牙籤細,蠟筆粗)

3.小結:原來東西有粗和細之分。

二、比較粗細

1、出示小棒

師:剛纔我們玩了穿木珠的遊戲,有的東西穿進去了,而有的東西沒有穿進,那麼小棒剛剛穿進了,它是粗的還是細的?

(1)若回答細的,則出示牙籤,讓幼兒比較

(2)若回答粗的,則出示蠟筆,讓幼兒比較

那麼這支筆到底是粗還是細。

2.得出結論:一樣東西是無法比較粗細的,要兩樣東西才能比較出租和細。

三、利用粗細不同的物體排序

師:你們盒子裏的東西有粗有細,那麼我們來幫他們排上隊

1.幼兒操作任意排

2.提問

(1)你是怎麼排的?(從粗一細,從細一粗)

(2)你是怎麼排出來的?

3、師生共同小結

(1)先找出最細的,然後找出最粗的,剩下的兩個進行比較、依次排隊。

(2)從盒中先找出最細的,放在第一,然後再在盒中找出最細的,放在第二,反覆運用這個方法依次排隊

4、請幼兒採用互換方法比較一種方法排列。

優質課促成長——中班語言《大餡餅》反思

昆蟲的世界充滿了生機,充滿了趣味。無論是絢麗多彩的春天,還是驕陽似火的夏天,大自然中隨處可見昆蟲忙碌的身影。面對這一切,成人可能會不屑一顧,而孩子卻會歡呼雀躍,用充滿好奇的眼睛去觀望,用充滿靈性的耳朵去聆聽,大餡餅這個故事發生在有趣的螞蟻家族,藉助這個故事可以讓幼兒對螞蟻的生活習性有更多的瞭解,活動設計來源於幼兒的生活,讓幼兒瞭解螞蟻家族團結合作的搬運過程和有趣的分工情況,體驗團結合作的快樂!在活動過程中以遊戲的形式進行,使整個過程動靜結合,讓幼兒在輕鬆愉快的環境中學習,帶領幼兒用報紙當作大餡餅,學習有力的吆喝聲,體驗團結合作的快樂。

整個教學活動下來,我覺得故事的內容很獨特,裏面的對話工整、有序,闡述的道理明顯、易懂,整個環節把握得比較合理,但同時也帶給我一些啓示。

1、第一環節出示圖片激發幼兒的興趣我沒有引導好,當幼兒回答螞蟻在搬石頭時,我沒有很好引導,導致幼兒以爲真的是大石頭。其實我可以引導他們,“這真的是大石頭嗎?”引出這是一片香腸,不是石頭。

2、在講述第三張圖片時,應該重點講述,上課時我有點急,“螞蟻爲什麼要吆喝着把大餡餅運回洞?”這個問題我沒有拋出去,導致這張圖片沒有講透,還可以讓孩子學習螞蟻們的吆喝聲“嘿喲,嘿喲”。

3、講述故事時,我一張張地出示,讓孩子一張張地看,一張張地講,讓他們猜測下一張圖片的事情,幼兒不太會猜對,有點難度,其實,可以把圖片一起出示,讓幼兒有一個完整的故事概念。

4、最後環節遊戲《運餡餅》,讓幼兒切身體驗小螞蟻搬運食物的過程,將分工與合作在遊戲中體現出來。遊戲,能使整個過程動靜結合。但是我在遊戲前沒有講清楚遊戲規則,導致孩子都拿着刀,不知怎麼玩了,要是能講一下6人一組,二人當兵蟻,四人當工蟻,那麼他們就清楚了。可能是用了玩具刀的緣故,導致孩子對刀非常感興趣,看起來也有點危險,刀可以不用。《運餡餅》的兒歌一時半會不大可能學會,我想:不要也可以,就讓他們一邊搬大餡餅,一邊吆喝:“嘿喲嘿喲嘿喲嘿喲……”就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