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教師之家 > 教育隨筆

《過河》中班教案

作爲一名人民教師,有必要進行細緻的教案准備工作,教案是備課向課堂教學轉化的關節點。教案應該怎麼寫呢?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過河》中班教案,歡迎閱讀與收藏。

《過河》中班教案

《過河》中班教案1

教案目標:

1、瞭解《小雞過河》,學習禮貌用語以及詞組:寬寬的、窄窄的。

2、引導幼兒做一個懂禮貌、聰明能幹的孩子。

3、願意積極表現自己,體驗成功的快樂。

活動重點:發展幼兒語言,教育幼兒有禮貌、愛動腦。

教案准備:

1、電腦課件:小雞過河。

2、圖片:小雞兩個、長頸鹿、烏龜各一個。

教案過程:

一、開始部分:

1、幼兒看課件,欣賞小雞的歌:嘰嘰嘰、嘰嘰嘰,我們小手拉小手,一同去郊遊。

2、幼兒唱小雞的歌。

二、進行部分:

1、分析理解

(1)第一條河:小雞能過河嗎?爲什麼?長頸鹿怎樣幫助小雞過河的?小雞說了什麼?長頸鹿怎麼說?(學習禮貌用語)

(2)第二條河:小雞能過河嗎?爲什麼?烏龜有什麼本領?怎樣幫助小雞過河的?小雞說了什麼?烏龜怎麼說(再次學習禮貌用語)

(3)第三條河:小雞能過河嗎?爲什麼?小雞要自己想辦法過河,有什麼好辦法呢?(幼兒回答)

2、幼兒完整欣賞。

(1)瞭解的名字,提問:你喜歡誰?爲什麼?

(2)幼兒說一說自己的本領。

三、結束部分:

幼兒和小動物做朋友,出去玩。

《過河》中班教案2

一、設計思路

1、我在設計這一活動中,打破以往上語言課的常規模式,如先講故事,再請幼兒回答的方式。我將這個小故事設計成一個遊戲,讓幼兒作爲遊戲的主角,在背景音樂的幫助下,以“我”的身份積極、主動地思考、想象,獲得身臨其境的感覺,更好的理解故事的內容,與此同時也培養了幼兒的創造性思維能力。

2、在讓幼兒討論過河的方法時,我給他們提供了異想天開的空間,讓他們勇敢地將自己的想法表達出來,發揮了他們的想象力。

3、最後一個環節中,我讓幼兒將這個遊戲創編成一個故事,可以發展幼兒的創造力,而不用教師把故事講一遍,限定故事的情節,讓幼兒擁有了一個自己喜歡的故事。

二、活動目標:

1、幼兒在扮演遊戲裏的角色中,學會想象、思考、理解遊戲的內容,發展幼兒創造性思維能力。

2、幼兒能按照遊戲情節的發展初步學會創編故事。

3、懂得當同伴有困難時應熱心幫助的道理。

4、教學重點:小雞們討論過河的方法。

5、教學難點:幼兒能運用自己想出的過河的方法創編到故事裏。

三、活動準備:

1、錄有輕快音樂和雨聲的磁帶、錄音機一臺;

2、雞媽媽標誌一個,小雞標誌每人一個;

3、圖片兩幅,圖一:小雞的家;圖二:小雞過河情景。

四、活動過程:

1、教師扮演雞媽媽,幼兒扮演小雞,在輕快的音樂聲中到草地上做遊戲。突然,天下起了雨,雞媽媽帶着小雞回家去。

2、雨不停的下,雞媽媽啓發小雞猜想這會對家產生什麼樣的影響,會發生什麼事。(幼兒回答完後,出示圖片一)。

3、雞媽媽啓發小雞們討論過河的方法,選出比較可行的辦法。

4、正當小雞們討論完過河的方法時,雞媽媽告訴它們,河裏突然出現了一座橋,(出示圖片二),鼓勵幼兒大膽想象橋是誰搭的。

5、雞媽媽帶領小雞們從橋上過河,到草地上做遊戲。

6、雞媽媽啓發小雞們將剛纔遇到的事情編成一個小故事,比一比誰的最有趣。

7、聽着輕快的音樂,雞媽媽和小雞們高高興興地回家去。

《過河》中班教案3

活動目標:

1、學習立定跳遠和助跑跨跳的動作技能。

2、提高爬、跑、跳的能力,鍛鍊體能,發展肢體動作的靈活性和協調性。

3、在難度逐步提高的遊戲中,主動參與,大膽嘗試,挑戰自我。

活動準備:

1、大繩一根,鱷魚胸飾一個,平衡步道、沙包若干,筐一隻。

2、活動前佈置好場地。

活動過程:

一、小蝌蚪變變變

1、我們一起把繩子圍成一個大大的、圓圓的池塘,來做"小蝌蚪變變變"的遊戲吧。

2、教師邊示範邊講解這一熱身運動的動作,幼兒觀察並跟隨教師模仿練習。動作如下:

(1)身體趴在地上,雙手合放在背上,利用上身的扭動移動身體;

(2)蝌蚪長出兩條後腿:身體趴在地上,用兩條腿連續蹬地並扭動身體前進;

(3)蝌蚪長出兩條前腿:四肢匍匐爬行;

(4)變成青蛙起跳:模仿青蛙跳躍的動作,做全身運動。

二、青蛙跳田埂

1、現在小蝌蚪變成了青蛙。你們知道青蛙有什麼本領嗎?青蛙不僅會唱歌,還會蹦蹦跳。大家一起來學學青蛙跳田埂。

2、教師用平衡步道作田埂(一塊一塊間隔、兩塊兩塊間隔等),設定活動路線,透過不斷增加高度和寬度來提高活動難度。幼兒可選擇不同難度的場地進行練習。教師指導要點如下:

(1)要求幼兒從同一方向進行跳躍活動。起跳時,用力蹬地,向前上擺臂;落地時,屈腿全蹲,保持平衡。

(2)根據幼兒的活動情況變化難度,也可根據情況運用自己的肢體動作給幼兒增加難度。注意觀察個別能力較弱幼兒的活動情況,並給予適當的鼓勵和幫助。

(3)用塑料圈在活動場地邊做小池塘,請小青蛙自主掌控休息時間。(透過本環節,全體幼兒熟練掌握了立定跳遠的動作方法,大部分幼兒能夠進行助跑跨跳的動作練習,部分幼兒能夠利用助跑跨跳的方式跳過較遠的距離。)

3、幼兒自由活動,教師巡迴觀察,透過增加難度和語言指導(如"看看別人是怎麼跳的""怎樣跳才正確""現在步道變寬了,你怎樣跳過去"等),使幼兒的跳躍動作自然地由立定跳遠轉變爲助跑跨跳。教師在活動中要注意觀察幼兒的活動量,適時集中請個別幼兒展示動作,並講解動作要領和安全保護知識,在重點部分示範動作並帶領幼兒集體練習。

三、青蛙過小河

1、青蛙越長越大,本領也越來越大。對面田裏有許多害蟲,現在青蛙要跳過這條小河去捕捉害蟲。這條河有的地方寬,有的地方窄,你們看看能從哪裏跳過去。如果游來了鱷魚,你敢不敢從鱷魚身上跳過去?

2、教師將繩子在地上對摺圍成一條寬窄不等的小河,讓幼兒根據自己的活動能力跳過小河,鞏固前面遊戲中掌握的動作方法,並利用所學動作完成一定的目標,進一步鍛鍊體能。

第一次活動:幼兒自由跳過小河,教師引導幼兒看看自己能跳過多寬的河面,是用什麼方法跳過去的。要求注意安全,避免衝撞。

第二次活動:教師透過增設下雨、河面變寬等情景,提高跳小河的難度。幼兒分散活動,教師巡迴觀察,注意指導個別能力較弱的幼兒大膽嘗試。

第三次活動:教師胸前貼上鱷魚圖片做鱷魚,雙膝微屈仰臥河中,幼兒依次跳過河捉到害蟲,再從鱷魚身上跳回來,將害蟲放到指定的筐裏。

3、幼兒依次遊戲,教師根據幼兒的能力,透過改變自己膝蓋的高度來調節幼兒跳躍的難度。

四、青蛙回池塘

1、今天所有的青蛙都很能幹,學會了立定跳遠和助跑跨跳,跳田埂,過小河,捉害蟲,掌握了很多本領。大家累了吧,我們再把繩子圍成池塘,休息休息吧。

2、小青蛙在音樂伴奏下在池塘裏遊一遊,用繩子模擬水波晃動,並相互拍腿放鬆,休息嬉戲。

3、簡單點評活動情況,表揚幼兒的勇敢。

4、師幼收拾場地,結束活動。

《過河》中班教案4

活動目標:

1.學習雙腳立定跳遠,提高身體的協調性和靈活性。

2.在創設的情境遊戲中,透過不同寬度(30cm至60cm)要求的小河,逐步提高技能學習,體驗成功的快樂。

3.促進幼兒手腳和全身動作的協調性和靈活性。

4.培養競爭意識,體驗遊戲帶來的挑戰與快樂。

5.透過活動鍛鍊幼兒的跳躍能力,讓他們的身體得到鍛鍊。

活動準備:

塑料泡沫墊、口哨、音樂、地墊、小樹教具、水果教具。

活動過程:

一、熱身

1.進場,引出情境。

2.泡沫墊操。

二、基本部分

(一)自由探索

1、每位幼兒自選一塊30釐米寬的“小河”泡沫拼板,自由選擇場地嘗試跳過“小河”的方法。

2、請個別幼兒示範。

(二)教師示範,幼兒學習。

1、師分解動作要領:雙腳分開與肩同寬,上體稍前傾,雙膝屈成半蹲準備,雙手擺臂起跳,全蹲落地膝屈,幫助我們站穩。

2、幼兒練習立定跳遠的動作,教師個別指導。

3、孩子掌握動作要領後,嘗試加寬兩塊泡沫板,滿足幼兒的個體差異。

4、將泡沫板拼成一條長長不同寬度的小河進行遊戲。

(三)綜合遊戲《撿果子》

1、教師示範遊戲玩法,講解遊戲規則。

2、第一遍遊戲:熟悉遊戲玩法。

3、第二遍遊戲:比一比誰在規定的時間內撿的果子多。

4、幼兒玩兩遍遊戲結束後,師幼小結,遊戲結束,感受喜悅。

三、放鬆部分

1、緩衝:請孩子把撿到的果子給聽課的老師看看,圍着場地走一圈。

(1)輕音樂的伴奏下,放鬆身心。

(2)收拾器械,帶着成功的滿足回教室。

《過河》中班教案5

教學目標:

1、初步學會朗誦繞口令,練習發準易混淆的字音:鵝、河。

2、體驗繞口令的趣味性。

活動準備: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景,大概瞭解繞口令內容。

1、師:小盆友們,今天老師給你們帶來了一首好玩的兒歌,請你們豎起小耳朵仔細聽,等會告訴我你聽到了什麼?(教師念繞口令)好聽嗎?其實這是一首繞口令。今天我們就來學一學這首繞口令。

2、出示圖片1,師:在這張圖片上有誰?他們誰是哥哥?誰是弟弟?還有什麼?

學習“哥哥弟弟坡前坐”

2、出示圖片,引導幼兒觀察圖片,學習繞口令裏面的內容。

二、看着圖譜,幼兒初步學習繞口令。

1、師:現在我慢慢的念一遍,請你豎起小耳朵仔細聽。(教師緩慢的講述繞口令)

2、你們能看着圖譜念出來嗎?那和我一起看着圖譜念一念。

3、師:那我不說,你們自己看着圖片能說出來嘛?

4、單獨學習“鵝”“河”的發音。師:我剛剛聽到有的小朋友沒有念清楚,這是(鵝)教師示範念一次,請幼兒念一念;這是(河);(教師帶領幼兒多次念這兩個字。之後把最後兩句話念一念。)

三、運用多種方法學習繞口令

1、師:那我們來分組,右邊的孩子說前面一段,左邊的孩子說後面一段,我們來比比看,那組念得好?(提出要求:要念得清楚,字發音要準確。)然後交換。

2、請個別幼兒念繞口令(3-4人一組)。

3、出示最後兩句,學習完整的繞口令。

師:你們都學會啦,那我再加兩句你們會嗎?看看圖譜,這兩幅畫說了什麼?(教師帶領幼兒學習“不知是那鵝過河還是河渡鵝”)

4、請全體幼兒一起完整的念繞口令。5、請個別幼兒上前來念。

四、加深難度,請幼兒打着節奏加速念繞口令。

1、師:我叫你們一種新的方法念繞口令,那就是打節奏念,你們看看我是怎麼唸的,有興趣的小朋友可以和我一起做?

2、帶領幼兒一起打節奏念繞口令(3邊,一次次加速。)

師:其實繞口令在一些相聲和舞臺表演中會出現,我們來看看吧!

原來繞口令這可以這麼快,那我們回去在練習練習,慢慢變快,然後找老師挑戰。

《過河》中班教案6

一、教材分析

新《綱要》在幼兒健康領域的目標中明確提出:要讓幼兒喜歡參加體育活動,動作協調、靈活,要求我們用幼兒感興趣的方式發展基本動作,提高動作的協調性、靈活性。

在教玩具的選擇上,大繩——首先給孩子一種新奇的感覺,很多孩子可能是第一次看到這麼長,這麼粗的繩子,能夠去摸一摸,玩一玩,對於他們來說是一種很刺激的事情,很容易吸引孩子的興趣和注意點。同時,透過繩子的變化,可以滿足不同層次幼兒的需要和發展。而且,收放簡單,容易操作有利於教師的活動實施。

活動重點:幼兒領會助跑跨跳動作方法。

活動難點:

1、助跑跨跳的動作方法和自我保護意識;

2、幼兒自我跳躍能力的認識和判斷。

二、幼兒年齡特點分析

1、心理特點:中班孩子活潑、好動,對事物充滿好奇,樂意遵守體育活動的規則和要求,初步嘗試與同伴合作遊戲,有一定的運動意識和能力。但注意力不太穩定。

2、運動能力基礎:中班孩子基本運動能力,在小班階段已初步得到鍛鍊和發展,但多是模仿或自發形成的,對於動作還沒有形成比較正確的理解。

三、教學目標

1、認知目標:透過遊戲,使幼兒能夠熟練進行立定跳遠的動作練習,基本掌握助跑跨跳的動作方法。

2、技能目標:透過活動,使90%的孩子敢於嘗試用不同的方式跳過一定距離,10%的孩子能夠在教師的指導下完成基本動作,從而發展跳躍能力。

3、情感目標:透過活動,使孩子們形成勇敢、堅強,不怕困難的精神和敢於挑戰自我的意識。

四、教法與學法

1、開始階段:教師主要採用:講解示範法;幼兒採用:觀察法、模仿練習法。

2、基本階段:教師主要採用:講解示範法、預防和糾正錯誤法、積極性評價法、分層遞進法;幼兒採用:觀察法、集體練習法、探究法、自我評價法。

3、結束階段:教師主要採用:講解示範法、積極評價法。幼兒採用:觀察法、模仿練習法。

五、教學過程

(一)、開始部分:收心熱身階段 5—6分鐘。

目的:透過遊戲的方式,使幼兒身心得到充分舒展,注意力集中,爲後面的活動作好鋪墊。

活動步驟:幼兒跟隨教師進入場地,做熱身運動

遊戲“小蝌蚪變變變”。

遊戲方式:幼兒做蝌蚪跟隨教師在“池塘”中游動(慢跑)——蝌蚪長出兩條後腿(伏地後蹬)——蝌蚪長出兩條前腿(伏地做蛙泳動作)——變成青蛙(起立自由的模仿青蛙跳躍動作)—— 一串青蛙跳跳跳(集體排隊練習)。

(二)、基本部分:增智促技-育心強體階段15-20分鐘

本階段分爲兩個環節:

活動一、跳田埂

活動過程:教師用障礙物做田埂,並透過調整田埂的高度和寬度增加活動練習的難度,幼兒在教師設定好的場地上,根據自己的活動能力和挑戰目標選擇不同的難度場地進行嘗試練習,教師巡迴觀察,並適時的調整場地,提高幼兒參與活動的積極性。

[page_break] 場地設定爲迴環形,主要目的是爲了讓幼兒統一活動能夠方向進行動作練習,避免幼兒活動中的碰撞,從而減少傷害的.發生,同時也避免了講解規則的煩瑣。

本環節的目的主要是使幼兒鞏固立定跳遠的動作技能,學習助跑跨跳的動作方法,透過難度的增加,使幼兒由立定跳遠自然過渡到助跑跨跳的動作練習。

本環節爲活動的教學重點,透過本環節使幼兒形成正確的助跑跨跳的動作概念,並敢於嘗試用該方法去挑戰自己的運動極限。

活動二:“跳過小河”

本環節透過遊戲活動的三個難度層次的遞進,使幼兒在參與遊戲的過程中不斷鞏固正確的助跑跨跳的動作概念,並不斷嘗試用該方法去挑戰自己的運動極限。

本環節教法主要有:講解示範、積極評價、糾正錯誤、分層遞進法。

幼兒的主要學法有:觀察法、模仿練習法、自我評價法。

活動過程:首先教師用繩子對摺放在地上作小河,小河的形狀爲由窄逐漸變寬,目的是爲了照顧幼兒能力的個體差異性,

幼兒進行第一次嘗試:自由跳過小河,引導幼兒看看自己能跳過多寬的河面,用什麼方法跳過去的。要求:注意安全,避免衝撞。

在幼兒自由活動的過程中,教師巡迴觀察,注意指導個別能力較弱的幼兒大膽嘗試,邀請個別幼兒展示動作,幼兒集體跟隨練習。

第二次嘗試:增加難度,透過下雨了,河水變寬的情景,提高跳過小河的難度,幼兒自主活動,嘗試用不同的方法跳過小河。教師在幼兒分散嘗試的過程中,根據幼兒的活動量表現,適時集中幼兒觀看個別能力較強的幼兒展示動作,一可以加強動作概念,二是調節活動密度,避免過度疲勞。

目的:培養幼兒自主學習能力和敢於挑戰自我的意識。

第三次遊戲:增加遊戲色彩:河裏游來了鱷魚、對面田裏出現害蟲,小青蛙要躲過鱷魚的捕殺過河幫農民伯伯捉害蟲,幼兒依次進行遊戲。

目的:鞏固幼兒學習的成果,提高鍛鍊效果。幼兒的活動情緒會因爲鱷魚的出現達到高潮,興奮點比較高,因此在這一環節組織過程中,遊戲開始階段教師必須講清楚來去活動路線,避免出現面對面的碰撞事故。

(三)、結束部分:放鬆整理階段:3—5分鐘

目的:使幼兒身心從緊張的遊戲環境中逐漸放鬆,並慢慢恢復平靜。

步驟:

1、放鬆遊戲:青蛙戲水。請孩子們在小河裏遊一遊、用繩子做波浪動作等等。

2、幫助教師收拾場地,將長繩當作“大蟲”,全體幼兒一起擡“大蟲”高高興興回去,結束活動。

六、活動結果預測:

預計活動的目標基本實現,活動中孩子的平均心率約在130—140次/分,練習密度在40——45%。基本達到預計的認知目標和動作技能目標。活動中,孩子是精神是放鬆的,情緒是愉悅的,參與活動的意識是主動的,參與活動的難度可選擇的,每個人都能夠在自身的原有能力上得到發展,同時在生理心理上有一種獲得成功的喜悅感受,從而激發他們更加積極主動的參與體育活動,爲“終身體育”打下紮實的基礎。

《過河》中班教案7

活動目標

1、體驗坐船的樂趣。

2、初步感受水對人類的利弊。

3、坐船過河時要注意的問題。

4、培養幼兒的嘗試精神。

5、促進幼兒的創新思維與動作協調發展。

教學重點、難點

第二條目標意在讓幼兒感知水對人類的利弊,引起孩子對水的關注,是重點;第三條目標這是本次活動的難點。

活動準備

1.物質準備:裝有水的大盆1個,玩水的玩具:塑料小船、小人、一些小動物。

2.活動要求:活動前先講清活動的一些基本要求,把孩子分角色扮演過河的人(如:爸爸、媽媽、我、老爺爺)。

活動過程:

探索實踐——感受水給人們帶來的樂趣——再次實踐獲得感悟

第一個環節:探索實踐

(1)先分組,孩子們自己玩坐船過河的遊戲。

(2)分角色玩坐船過河的樂趣

(3)怎樣才能安全過河

第二個環節:彙報交流

利用所給材料,小船怎樣才能安全過河?該怎樣坐船才安全?你會謙讓嗎?你會遵守秩序嗎?

第三個環節:再次實踐,獲得感悟

讓幼兒再一次玩坐船過河的遊戲,誰先上船,誰後上船,讓孩子從小懂禮貌,同時知道坐船過河很危險,要遵守紀律,不能再船上打飛打跳。此環節我會利用一些坐船因超載而翻船沉沒的圖片來引起幼兒情感上的共鳴,從而知道要遵守公共安全。

教學反思

我想:我們這樣的農村學校,不少孩子們經常要坐船回家,怎樣指導孩子們坐船,就顯得特別重要。透過玩坐船過河的活動,讓孩子們感受坐船回家要遵守公共安全,不然會發生危險,同時讓孩子們在活動及生活中懂得謙讓、守紀。

《過河》中班教案8

一、活動目標:

1、能仔細地觀察畫面,用比較清楚連貫的語句講述圖片內容。

2、在講述中學習正確運用詞句“着急”、“連忙”、“長長的脖子”。

3、懂得同伴之間遇事要互相關心、幫助。

4、樂於觀察、想象、表達。

二、活動準備:

《小貓過河》的4幅圖片。

有關圖片角色的立體桌面教具一套。

三、活動過程:

1、逐一出示圖(一)、圖(二),引導幼兒觀察、講述、想象。

教師出示圖(一),設問:這是在什麼地方?有誰?它們在幹什麼?

出示圖二,設問:這時,河邊來了誰?小貓想幹什麼?它心理怎麼樣?(幫助幼兒理解“着急”一詞)你從哪裏看出小貓很着急?

師:讓我們想一個辦法幫助小貓過河。(可先讓幼兒自由討論,然後請個別幼兒表述。)

師:到底小貓用什麼辦法過河的呢?讓我們繼續看一看。

2、出示圖三、圖四,指導幼兒清楚地講述圖片內容。

師:小貓用什麼辦法過河的?(引出“連忙”一詞,豐富幼兒詞彙。)小貓見到奶奶說什麼?小動物們高興嗎?你從哪裏看出來的?他們爲什麼這麼高興?

3、完整講述圖片內容,鼓勵幼兒爲故事取名,進一步理解圖片內容。

師:你們喜歡故事裏的誰?爲什麼?(小貓關心老人,動物們互相關心、幫助。)

四、延伸活動:引導幼兒利用桌面教具繼續編講。

《過河》中班教案9

活動目標

1、正確感知十以內的數量,並能匹配相應數量的物體。

2、能按照物體的數量多少進行排序,並理解相鄰兩個數之間的關係。

3、積極參與排序遊戲,對數量的排序感興趣並掌握方法。

活動準備

1、一片荷葉、兩朵荷花、三隻蝦、四隻螃蟹、五條小青魚、六條小鯉魚、七隻河蚌、八塊小石頭、九個田螺、十根水草的卡片各一。

2、1~10的數字卡片一套。

3、小青蛙彩圖一張,小旗一面。

活動過程

一、出示小青蛙圖片,故事引入:

師:這是誰呀?(小青蛙)小青蛙住在一個美麗的池塘裏,今天啊我們的小青蛙要和好朋友們一起到河對岸玩。他有許多許多好朋友,都有誰呢?我們一一看。

二、出示圖像卡片,感知十以內數量:

1、師按順序逐一出示十張卡片,請幼兒說一說這是什麼,數一數每種物體的數量。

2、看着卡片上物體的數量來拍手數數:“一片荷葉我拍手一下,兩朵荷花我拍手兩下……”集體來拍手數數,直至說完十張卡片。

三、學習十以內數字的排序:

1、師:小青蛙的朋友們到齊了,現在他們要一起過河了,請小朋友來給小青蛙的朋友排排隊,數量最少的朋友排在最前面,數量最多的朋友排在最後面。看,小青蛙拿着小旗子迫不及待地要出發了呢!(出示小旗子圖片,放在小青蛙下方)

2、師將卡片順序打亂,請一名幼兒給卡片排序,其他幼兒檢查。

3、再請一名幼兒在卡片的下方貼上相應的數字。

4、師:有了小朋友們的幫忙,小青蛙的朋友們已經整整齊齊地排好隊了,我們從小青蛙開始來給好朋友們點點名,看看有沒有掉隊的。(一片荷葉……十根水草)

5、師:你們看看小青蛙的朋友們是按照什麼順序來排隊的?(數量從少到多)

四、知道相鄰兩個數之間的關係:

師:剛纔小朋友們說了,他們是按照數量多少來排隊的,也就是說從一排到十。那每一個數字和它前後的數字有什麼關係呢?

師用指一個數字,例如“3”:3的後面是幾?4和三誰大?4比三多多少?3比4少多少?(以此形式來舉例其他的相鄰數字,可指定幼兒回答)

五、幼兒參與排序操作:

師:小青蛙和朋友們過了河,看到了河對岸美麗的風景,我們也一起去看一看吧,但是小朋友們要排好隊小青蛙才願意帶你們去哦。

師將1~10的卡片隨機貼在十名幼兒的身上,讓幼兒根據數字進行排隊。(師當小青蛙,拿旗子)

活動建議:

可將1~10的數字卡片投放到區域,供幼兒排序操作。

《過河》中班教案10

活動要求

1. 幼兒能按各種動物的特點編出合理的情節並畫下來

2.注意繪畫中動物所處的環境,能夠畫出主次,前後

活動準備 圖片,幼兒畫過其中的幾種動物,紙,記號筆,蠟筆

活動過程

一. 學習故事

1. 教師講述故事《貓醫生過河》

2. 提問

1)故事裏有誰?

2)出示圖片,觀察故事所處的背景。

3)貓醫生怎麼過河的呢?

二. 幼兒續編故事並繪畫

1.你認爲貓醫生會怎麼過河。

2.請你將貓醫生過河的情景畫下來。

3.請注意貓醫生過河時河邊是什麼樣的,河對岸是什麼樣的?

4.輔導個別幼兒想象繪畫。

三. 講述續編故事,介紹作品

1.你畫的貓醫生是怎麼過河的?你來介紹一下你的畫。

2.你喜歡誰的主意?誰的畫?爲什麼?

《過河》中班教案11

活動由來

幼兒園體育室內有一根拔河的繩子。是當年親子運動會家長隊和教師隊比賽時所購置的。孩子們對這一根又粗又長的繩子很好奇,經常上前摸摸、弄弄。看到孩子們的表現,我們便將繩子放到操場上,孩子們圍繞着繩子開始了各種各樣的玩法。本次活動就是根據孩子們圍着繩子跳來跳去的情景所設計的。

活動目標

1 能夠掌握立定跳遠和助跑跨跳的動作方法和技巧,促進跳躍能力和肢體協調的發展。

2 提高在體育活動中的自主性和參與活動的積極性。

3 培養勇敢、大膽的品質和敢於挑戰的意識。

活動準備

1 大繩一根,鱷魚頭飾一個,平衡步道、沙包各若干,筐一隻。

2教師課前佈置好場地。

活動過程

1幼兒跟隨教師一起用大繩圍成“池塘”,

熱身運動“小蝌蚪變變變”。幼兒做蝌蚪跟隨教師在“池塘”中游動(動作方法:趴在地上,雙手合在背上,利用上身的扭動移動身體。)——蝌蚪長出兩條後腿(動作方法:身體趴在地上。用兩條腿連續蹬地並扭動身體前進)——蝌蚪長出兩條前腿(動作方法:四肢匍匐爬行)——變成青蛙跳跳(幼兒各自模仿青蛙跳躍的動作,全身運動)。

2 遊戲:跳“田埂”。

遊戲方式:教師用步道作田埂,設定活動路線。透過不斷增加高度和寬度來提高活動的難度和挑戰性,幼兒自由選擇不同難度的場地進行嘗試練習活動。

規則要求:

(1)幼兒從同一方向進行跳躍活動,起跳時,腿用力蹬地,臂向前上擺:落地時,屈腿全蹲,保持平衡。教師要注意幼兒的安全。

(2)教師根據幼兒的活動情況進行難度變化。也可根據情況運用肢體動作來給幼兒增加難度。

(3)教師要注意難度增加後個別能力較弱的幼兒活動情況,適當進行鼓勵和幫助,

(4)用塑料圈在活動場地邊做小池塘,請小青蛙自主選擇休息。

幼兒在教師佈置的場地上自由活動,教師巡迴觀察。透過難度的增加,使幼兒的跳躍動作自然由立定跳遠轉變爲助跑跨跳。過程中注意幼兒的活動量,適時集中,請個別幼兒展示動作,講解動作要求和保護知識,教師示範動作並帶領幼兒集體進行練習。

3 遊戲:跳過“小河”。

教師以繩子爲邊界在地上對摺圍成一條小河,根據幼兒活動能力的差異,河的寬度設定有寬有窄。

第一次活動:小青蛙自由跳過小河,引導幼兒看看自己能跳過多寬的河面,用什麼方法跳過去的。要求:注意安全,避免衝撞。

第二次活動:增加難度。下雨了,河水變寬了,提高跳過小河的難度。

幼兒分散活動,教師巡迴觀察,注意指導個別能力較弱的幼兒大膽嘗試,

第三次活動:增加遊戲色彩。河裏游來了鱷魚(教師做鱷魚坐在河中)。對面田裏有害蟲(沙包替代),小青蛙依次跳過河捉害蟲。從鱷魚的身上跳回來,將“害蟲”放在指定的筐裏。

幼兒依次進行遊戲,教師根據幼兒的能力,透過提高自己身體的高度來調節幼兒跳躍的難度。

4 放鬆遊戲:害蟲捉完了,小青蛙到小河裏去遊一遊、用繩子做波浪動作等等。

5 教師簡單點評活動中的情況,表揚幼兒的勇敢和大膽。

6 幼兒幫助教師收拾場地,結束活動。

《過河》中班教案12

活動目標

1.在動手操作中,比較、觀察、瞭解物體遇水溶解、吸水的變化。

2.能初步與同伴交流自己的實驗結果,樂意把自己的發現進行分享講述

3.培養幼兒的觀察力,增進幼兒的好奇心,讓幼兒對科學產生濃厚的興趣。

重點難點

重點:在動手操作中,比較、觀察、瞭解物體遇水溶解、吸水的變化。難點:能對現象進行觀察比較。

活動準備

1.教師材料:糖、鹽、布、棉花若干。

2.幼兒材料:分別裝有糖、鹽、布、棉花的盒子若干,水杯、溫水、小調羹若干、記錄表。

3.場地規劃:小組形式。

活動過程

一、提出問題——故事匯入,提出問題,引導幼兒獨立猜想,激發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

故事《小馬過河》

——師:一天,佩奇給了小馬一個大包袱,她說:“請你幫我把這個包袱運到河對岸去給喬治!”於是小馬馱着包袱河邊,突然,它的腳一滑,不小心跌進了河裏。他使勁地往上爬,爬起來之後頓時感到背上原來重重的包袱變輕了。這是怎麼回事呀?(提問:這個包袱裏可能裝了什麼呢?)

第二天,佩奇又給了小馬一個大包袱,讓他運到河對岸去給喬治。他心想,昨天跌進河裏再爬起來,背上的自輕了許多,於是就故意滑了一跤。可是這一次出乎它的預料,包袱掉在水裏變得越來越重,小馬再也爬不起來咦?這又是怎麼回事呢?(提問:這一次包袱裏可能裝了什麼?)

二、猜測和假設,引導幼兒說出他們的想法和推測。

——師:包袱裏到底裝的是什麼呢?今天我把佩奇家裏的東西都帶過來了,我們一起來做做實驗,幫小馬找答案。(介紹實驗材料:鹽、糖、布、棉花。)

——師:讓我們把鹽、糖、布、棉花放進水裏,猜一猜,水在水裏變輕了? 誰在水裏變重了?

三、進行實驗和觀察。

1.第一次實驗,交代實驗要求:

——師:將四種材料放進用紗布縫製好的袋子裏,然後放進水裏觀察, 會發生什麼變化?

實驗結束後,將袋子開啟,引導幼兒觀察,鹽和糖遇到水之後,不見了,我們稱它爲溶解;棉花和布遇到水之後,喝飽了水,我們稱它爲吸水。

2.第二次實驗,幼兒操作,教師巡迴指導。分成三組進行實驗,然後記錄。

四、記錄、處理資訊和數據——鼓勵幼兒記錄及分享講述探究結果,並結合已有經驗進行想象。

1.介紹記錄表,引導幼兒根據實驗情況記錄結果。

——師:如果材料在水裏不見了,這種現象叫做溶解,請在相對應的位置上打“√”如果材料放在水裏,喝飽了水,我們稱它爲吸水,請在相對應的位置上打“√”。

2.處理資訊,鼓勵幼兒大膽講述探究結果。

——師:請小朋友分享一下,小馬包袱裏裝的東西就是這四種材料裏面的兩種,可能裝的是什麼?爲什麼?

五、表達與交流——鼓勵幼兒大膽遷移經驗,說出生活中還有哪些東西會 溶解。

——師:謝謝小朋友們幫助小馬尋找答案,我們發現糖和鹽放在水裏會不見了,這種現象叫做溶解。那在生活中那還有哪些東西會像糖和鹽一樣放進水裏也會不見呢?請小朋友回家後和爸爸媽媽一起做實驗,然後再來幼兒園和

我們一起分享吧。

活動總結

活動前,我收集了許多生活中溶解與吸水的物品,並瞭解這些物品在怎樣的水溫下溶解得更徹底。這些準備工作,爲幼兒探索提供了條件,也爲活動的順利開展奠定了基礎。

實驗過程中幼兒自主、有序地把材料投進水裏,再觀察材料在水中發生的現象。孩子們使用材料進行探索,他們興致盎然,爭先恐後的發表着自己的看法。在自由寬鬆的氛圍中,孩子們沒有壓力,敢說,敢做,能將自己的認知和發現毫無保留的表達出來,孩子們發現了鹽和糖會在水裏會溶解,而棉布和棉花在水裏會吸水。

活動中也有一些不足的地方,如:我在活動的過程中,總是擔心“我不講,他們會知道嗎?”,“再放縱下去會不會偏離了主題?”等等。在今後的活動中要將主權真正的交給孩子們,教師根據幼兒探索的需要靈活的提供有

針對性的支援,成爲幼兒學習的幫助者。

《過河》中班教案13

活動目標

1.能用自己的語言講述圖書的主要內容。

2.認識書中出現的“小”“馬”“牛”等字。

3.引起小朋友的思考:小馬爲什麼不敢過河。

4.能安靜地傾聽別人的發言,並積極思考,體驗文學活動的樂趣。

5.培養幼兒大膽發言,說完整話的好習慣。

活動準備

1.圖畫書《小馬過河》,繪畫用紙,筆等。

2.“小,馬,牛”等漢字卡片各一張。

活動過程

1.閱讀前設疑,引導幼兒回憶。

(1)教師提問:小馬是要去幹嘛?他在路途中遇到了誰?

(2)教師逐一出示“小,馬,牛”等漢字卡片,請幼兒認一認,並想一想,做一做故事中角色的相應動作。

(3)將幼兒分成若干份,合作排序故事的先後順序。

2.講述後設疑,引導幼兒反思

(1)用自己的語言講述圖書內容。

(2)小馬爲什麼不敢過河?圍繞這個問題向幼兒提問。

活動延伸

引導幼兒創編,如果小馬要再次過河,他還敢不敢過了?如果你是小馬你會怎麼辦?

教學反思:

透過本次教學活動,使幼兒在如下幾方面有所提高:1,培養了幼兒的良好的語言習慣。如小馬在向牛伯伯請教時,使用了禮貌用語:“您好,請問,謝謝”等。在故事的其他地方也有禮貌用語的使用。2,培養了幼兒的思維能力,在理解故事內容時,我主要透過設計問題來幫助幼兒理解故事內容的。並且這些問題由淺入深,由表及裏,符合幼兒的年齡特點和認知規律。3,我在課堂中只是起了一個引導者的作用,而幼兒們則是課堂的主人,幼兒們發表看法,幼兒們表演故事,幼兒們續編情節。

《過河》中班教案14

教學目的:

1.在聽聽、看看的過程中,引導幼兒大膽想象和講述故事中的情節和語言。

2.激發幼兒互相幫助的美好情感。

3.培養幼兒與他人分享合作的社會品質及關心他人的情感。

4.激發了幼兒的好奇心和探究慾望。

教學準備:

1.背景圖2.活動圖片:小鳥、烏龜、刺蝟、小鴨和木橋各一3.頭飾:蝴蝶6個、青蛙6個、小兔6個、小鴨6個4.立體小房子一座、貓阿姨圖片教學過程:

一、 引題:

今天,老師又要給小朋友講小動物的故事了,喜歡嗎?看看,故事裏有哪些動物呀?(逐一出示小動物圖片)

二、 分段講述,啓發幼兒大膽想象故事情節的發展。

1、 "......雨越下越大,貓阿姨熱情地留他們吃了晚飯,但是,雨還在嘩嘩地下。貓阿姨說:'今晚你們就睡在我家,等到明天再回家吧!'"提問:

(1)你們覺得小動物們會留下來嗎,爲什麼?

(2)寶寶沒回家,媽媽肯定會擔心,會着急,想什麼辦法讓媽媽知道呢?

師:你們想了那麼多的好辦法,貓阿姨說:"我家正好有電話,那你們就打個電話回家吧!"

(3)小刺蝟首先給媽媽打了電話,他會在電話裏怎麼說呢?誰願意學做小刺蝟給媽媽打電話。

(小烏龜、小鳥依次。幼兒按自己的意思請示媽媽)

2、 師繼續講述故事至"刺蝟刺蝟彆着急,請到我的背上來。"提問:你覺得小動物需要小鴨幫忙嗎?爲什麼?(啓發幼兒討論,幫助幼兒分析)過渡:(故事講到這裏停住,留下懸念)讓我們來聽聽故事裏的小動物到底是怎麼過河的?

 三、 演示圖片教具,啓發幼兒大膽想象小動物的對話,並講講演演。

在故事中提問:

1.小鴨對小鳥說:"小鳥小鳥彆着急,請到我的背上來。"小鳥會怎麼回答?(集體練習對話)

2.小鴨看到烏龜會怎麼說? 烏龜會對小鴨怎麼說呢?

3.小鴨會對刺蝟說什麼,刺蝟又會對小鴨說什麼呢?

 四、 師操作立體教具,幼兒完整欣賞。

師:你們喜歡這些可愛的小動物嗎?我把它們請出來跟你們見見面好嗎?大家歡迎!(師從圖片上請下小動物,貼在小積木上,變成立體桌面教具。)

五、 延伸活動:

1.提問:你們喜歡小鴨子嗎?爲什麼?

2.師:森林裏還有許多小動物要過河(出示蝴蝶、青蛙、小兔的頭飾)讓我們成立一個小鴨船隊來幫助他們,好嗎?

(幼兒表演,根據角色不同的本領,創造性地表述對話)

教學反思

中班這個階段的孩子,不僅能把詞恰當的組合起來,還能把話說得有聲有色,突出重點。不但能陳述事件,還能用語言來表達感覺。除此之外,四歲的幼兒變得非常愛說話,也許是想象力較以前豐富了。爲了滿足孩子的這種特定階段的需要,使孩子的語言得到進一步的發展,我設計了這次的語言續編活動讓孩子的活動中去說、去想象、再去說。

《過河》中班教案15

一、活動目標

1、要求幼兒能根據故事的開頭及情節發展,按各種動物的特點創編出各種有趣的、合乎情理的故事結尾。

2、透過角色的扮演,發展幼兒的想象力和創造力。

3、幫助幼兒懂得當同伴有困難時應熱心幫助的道理。

二、活動準備

1、材料準備:(1)“貓醫生過河”的背景圖,貓、大象、牛、鵝、兔子貼絨教具各一個;畫紙人手一張,水彩筆人手一隻。

(2)貓、大象、牛、鵝、兔子頭飾各一個

(3)小藥箱、聽診器、水桶各一個

2、知識準備:活動前讓幼兒瞭解各種動物的特點,即故事中這些動物的自身優勢。

三、活動過程

(一)出示貓醫生的貼絨教具,透過提問:這是誰呀?你們瞧,它走得匆匆忙忙的,我們一起問問它要去哪裏好嗎?藉此引起幼兒學習的興趣。

(二)出示掛圖,教師運用貼絨教具講述故事內容。

(1)提出聽故事的要求:聽一聽故事裏有誰?發生了什麼事?

(2)幼兒聽完故事後回答問題,幫助幼兒理解故事內容。

(三)提出疑問讓幼兒分組進行討論,引導幼兒續編故事。

(1)幼兒討論:這些小動物都有什麼本領?如果你是他們其中的一個你會怎樣幫助貓醫生過河?

(2)教師在幼兒討論的過程中幫助幼兒開動腦子,積極思維,啓發幼兒想出最好的過河辦法並把故事結尾編得合情合理。

(3)討論後請個別幼兒上來講述自己編的故事結尾,要求幼兒連貫生動地講述。

(四)引導幼兒按各種動物的特點創編故事內容並將創編的故事結尾畫下來且在展示臺上進行講述。

(五)組織幼兒表演故事,複習鞏固故事內容及創編的內容。

(1)請7名幼兒分別戴上不同的動物頭飾,把故事情節及創編的結尾完整地表演一遍。

(2)要求幼兒扮演角色時,動作要形象,講話聲音要響亮,富有表情。

(六)活動結束:

(1)教育幼兒懂得當同伴有困難時應熱心幫助的道理。

(3)表揚表演得好的幼兒並組織幼兒說一說誰編得好,爲什麼?

四、各領域的滲透

(1)社會領域:故事中透過引導幼兒合理的創編來幫助幼兒懂得同伴有困難時應熱心幫助的道理。

(2)語言領域:透過創編來幫助幼兒發展其語言表達的完整及流暢性。

(3)科學領域:在故事中及討論中幫助幼兒瞭解各種動物的自身的優勢特點。

(4)藝術領域:以繪畫的形式讓幼兒來學習記錄故事的內容。

五、生活中滲透:在日常生活中教育幼兒別人遇到困難時互相幫助,學會友好互助。

六、環境中滲透:創設與故事內容相關的角色表演區,讓幼兒進行表演創編故事內容。

七、家庭中滲透:要求家長配合幫助幼兒學會遇到困難會動腦筋想辦法自己解決問題或求助於他人幫助他。

標籤:過河 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