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教師之家 > 教育隨筆

勻變速直線運動的位移與時間的關係說課稿

作爲一名老師,就不得不需要編寫說課稿,藉助說課稿可以提高教學質量,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快來參考說課稿是怎麼寫的吧!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勻變速直線運動的位移與時間的關係說課稿,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勻變速直線運動的位移與時間的關係說課稿

一、教材分析

(一)本節內容地位和作用

《勻變速直線運動的位移與時間的關係》是高一物理教材中第二章第三節的內容。勻變速直線運動是機械運動中一種重要的運動,它既是對前一節所學的《加速度》的深化和加強,也爲即將學習的《自由落體運動》奠定了知識基礎。它的基礎性地位同時還體現在方法和能力培養方面。用圖像來分析物理問題是高中物理的重要數學方法之一,本節第一次用“面積”來處理圖像縱座標對橫座標的積累效果,這些都是今後用圖像分析物理問題所必須的。

(二)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1)知道勻速直線運動的位移與V—t圖像中矩形面積的對應關係。

(2)理解勻變速直線運動的位移與V—t圖像中四邊形面積的對應關係,使學生感受利用極限思想解決物理問題的科學思維方法。

(3)理解勻變速直線運動的位移與時間的關係。

(4)培養學生運用數學知識解決物理問題的能力。

(5)在討論歸納中,鍛鍊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

2、過程與方法

透過本節研究性學習,掌握描述物理規律的三種基本方法(文字法、公式法、圖像法),特別是要重視要關注利用圖像得出位移公式的過程。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培養學生積極正確地對待科學的態度,領略自然規律的普遍性。

(三)重點與難點

1、教學重點

勻變速直線運動的位移與時間的關係建立和應用。

2、教學難點

對位移公式的理解,尤其是加速度的正負值在速度—時間公式

Vt=Vo+at和位移—時間公式x=vot+1/2 at中所表示的物理意義。

二、教法分析

物理教學是以實驗爲基礎的,重在啓發思維,教會方法。讓學生在老師的指導下,經歷“思考與討論”和“做一做”,理解位移、速度和加速度,瞭解勻變速直線運動的位移與時間的關係,體會實驗在發現自然規律中的作用。(充分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和作用,讓學生在問題中激發興趣,在問題的爭論中辨清問題,在問題的解決中提升能力。)

透過和學生共同處理實驗數據和經歷無限分割逐漸逼近的方法,教會他們能用公司和圖像描述勻變速直線運動,體會數學在研究物理問題中的`重要性。在學生深刻理解位移—時間x=vot+1/2 at公式以後,透過例題的講解,提高學生分析解決物理問題的能力。

對例題的處理,要引導學生自己分析已知、未知,畫運動過程草圖的習慣。

三、學法分析

學生是課堂教學的主體,現代教育更重視在教學過程中對學生的學法指導。本節課的教學過程中要注意引導學生以學過的“加速度”概念爲基礎,透過“思考與討論”領會極限思想,加強對速度—時間圖像的分析推出勻變速直線運動的位移與時間的關係。巧用提問、評價,激活學生的積極性,調動起課堂氣氛,讓學生在輕鬆、自主、討論的學習環境下完成學習任務。最後可讓學生自由發言,舉出生活中一些勻變速直線運動的例子,從實踐到理論,再從理論到實踐。

(難點處適當緩慢節奏,給學生充分的時間進行思考和討論,老師可給予恰當的思維點撥,必要時可進行大面積提問,讓學生充分發表意見。)

四、教學過程

(一)知識回顧,立疑設問(激發探究慾望)

複習做勻速直線運動的物體在時間t內的位移x=vt,畫出它的

V—t圖像,物體的位移對應着v—t圖像下面的面積。

那麼,對於勻變速直線運動,它的位移與它的V—t圖像,猜想是否也有類似的關係?

(目的是讓學生充分認識猜想在科學的發展和科學課程學習中的作用)

(二)講授新課

1、組織學生參與“思考與討論”。(倡導協作,分小組討論,並加以舊知識的提示,降低難度)。

用計算機展示教科書中提供的一組每隔0.1S測得小車速度的數據,組織學生討論時要強調“估算”,並要鼓勵學生積極思考,充分表達自己的想法。學生可能會提出各種想法和問題,不要隨便肯定或否定,可啓發引導學生具體、深入地分析,肯定學生正確的想法,弄清錯誤的原因,這裏只是讓學生初步認識極限思想。

2、勻變速直線運動的位移

閱讀和討論38頁的內容,明確指出利用V—t圖像,△t越小,對位移的估算就越精準,引導學生利用極限思想得出V—t圖線下面四邊形的面積代表勻變速直線運動的位移。

匯出位移公式時,首先要引導學生回顧梯形面積計算公式,並利用V—t圖像計算出V—t圖線下面四邊形的面積。從而結合速度公式Vt=vo+at推匯出位移時間公式x=vot+1/2 at(合理運用數學知識,突破物理難點和目標)。

而後,要說明利用位置座標代替位移的原因:先取初始時刻質點所在位置爲座標原點,則有t時刻質點的位置座標x與質點在O—t一段時間間隔內的位移相同。即位移公式x=vot+1/2 at反映的是質點的位置與時刻的關係。注意該公式對勻減速直線運動也適用。

“做一做”是擴展性內容,引導學生把數學課的知識在物理課中運用,體會物理與數學的密切關係。

3、講解例題

例題1:讓學生對公式進一步理解,並學會靈活應用,強調加速度的正負值在公式中的物理意義,可補充一個勻減速直線運動方面例題。

〔補充題2〕正以30m/s的速率執行中的列車,接到前方小站的請求:在該站停靠1分鐘,接一個垂危病人上車。列車決定先以加速度大小是0.6m/s勻減速直線運動到小站恰停止,停車1min後再以1.0m/s的加速度勻加速直線啓動,直到恢復到原來的速度行駛,求該列車由於臨時停車,共耽誤多少時間?(利用該題既可以讓學生鞏固勻速運動、勻加速直線運動和勻減速直線運動位移與時間關係,又可以讓學生感受一解多題—公式法和圖像輔助解法。)

(讓學生從所學知識中享受到解決問題內無窮樂趣,對提高物理學習興趣,對後續課程的學習,必將產生積極的影響,有利培養學生正確對待科學的態度。)

4、向學生展示一些實驗照片,從理論再到實踐,使學生更進一步掌握所學知識。

五、佈置作業,開放練習。

讓學生課後收集物體做各種勻變速直線運動的實例,並預習《勻變速直線運動的位移與速度的關係》和《自由落體運動》,鞏固本節所學內容,留典型書畫作業。

(練習能幫助學生鞏固新知識,有利於物理概念的理解和物理規律的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