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教師之家 > 教育隨筆

三年級數學上冊時分秒教學反思範文(精選3篇)

身爲一名人民老師,我們需要很強的課堂教學能力,藉助教學反思可以快速提升我們的教學能力,那麼大家知道正規的教學反思怎麼寫嗎?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三年級數學上冊時分秒教學反思範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三年級數學上冊時分秒教學反思範文(精選3篇)

三年級數學上冊時分秒教學反思1

時間是存在於我們的意識之外,客觀存在的,但是時間看不見摸不着,比較抽象。在本節課,師從兩方面建立起學生的時間概念:一是理解時間可度量的屬性,並掌握時間單位系統和測量工具。二是體驗和估計時間的長短。

師拋出了一個問題:你怎麼知道時間是存在的?這個看似有些哲學的問題,孩子們做了很好的解答,雖然大多同學是用鐘錶來說明時間的存在,也有孩子提出,太陽的東昇西落來證明時間的流逝,人們的睡眠與活動來表明時間流動的痕跡。

師從孩子的感知出發,講解了古人計量時間的發展史,對現代鐘錶的設計追溯到古老的計時工具日晷,是一種利用日影測得時刻的一種計時儀器。於是,移動着的晷針影子好像是現代鐘錶的指針,晷面則是鐘錶的表面,以此來顯示時刻。

在此基礎上又對爲何鐘面上1分=60秒,1時=60分,而不像長度計量單位等進率爲10,100做出說明,時針分針秒針的尖端運動軌跡是一個圓,如果你嘗試對圓形做等分的.話,你會發現把圓形分成四的整數倍是非常容易的(比如四等分,八等分,十二等分等),由於人們在其他的地方都是用十進制,在時間上卻使用十二(或二十四)進制,換算起來非常麻煩,如果能用一個能夠整除十二還能夠整除十的進制,能夠大大減少換算的難度,滿足條件的最小進制是60,所以當人們開始有了精確測量時間的需求的時候,就給時間按了分秒這兩個六十進制的單位。

在上課過程中,師試圖逐漸構建相互傾聽的關係,將孩子們的發言串聯起來,注重對話內容的反謅,但是學困生仍不敢說出自己的疑問或表述不清自己的疑問,在之後的作業中,有八個同學全對,十三個同學中,有些雖然瞭解單位換算方法,但僅僅會用加法來計算的,所以出現了錯誤,近期要對二年級所學的乘法的意義以及兩位數乘一位數的知識技能要加強鞏固。

三年級數學上冊時分秒教學反思2

"時、分、秒的認識"是小學數學低年級教學中一個十分重要的內容,也是實用性很強的數學知識。我在教學中始終遵循數學源於生活,應用於生活的觀念。儘管學生在課上是初步研究有關時間的知識,但生活中學生對於時間已有了相當多的感性知識,切身感受到我們的學習、生活和勞動都與時間息息相關。

在課剛開始,我將學生原有的關於時間的知識與生活經驗作爲學生的課前測試,兩個班有三分之二的學生不能正確讀出鐘面上的時刻。針對這一現象,我從四個方面的開始教學:一是認識種面,知道鐘面有哪些部分組成,各表示什麼,根據學生的講述,用媒體隨機演示;二是認識時間:時、分、秒,知道1時=60分,1分=60秒,在讓學生理解時與分的關係時,又用媒體向學生演示時針走一大格,分針走一圈,從而揭示時與分的內在聯繫。三是學習看鐘表的方法;四是掌握時間的寫法,並能用這幾種寫法寫出種面上所反映的時刻。

引導學生認識鐘面上時刻時,不是教師教給學生怎樣認,而是指導學生觀察,感知要學的知識,讓學生自己撥一個時刻,然後說出來,引導大家討論,最後再有教師歸納總結。這樣做一方面使學生的學習有了實踐的基礎,另一方面學會學習。在練習時,我出示了一個可以拖動的鐘面,隨機撥出一個時刻,讓學生正確說出所表示的時間,並讓學生上來撥鐘面,提高學生的練習興趣,對於教學難點着重練習,多次比較,找尋克服難點的好辦法。

在課上我改革了課堂教學的組織形式,給學生提供了主動發展的時間和空間。透過創設問題情景和組織小組合作學習,使每一個學生都有機會參與知識產生、發展的全過程;讓孩子在活動中獲得知識,體會學習的樂趣,加深對所學知識的理解;同時教師向學生介紹從古到今的表示時間的方法,有的放矢的對學生進行珍惜時間教育,激勵學生在今後學習、生活中科學的`安排時間,充分利用時間。

在教學中我做到從學生的需求出發,組織教學,才能達到教學目標,在課後的目標測試中,兩個班基本上都能認識鐘面上的時間,但還是有學生不能正確算出求經過的時間,這是一個難點,需要一個學習過程,好事多磨吧!

三年級數學上冊時分秒教學反思3

“時分秒”這課,由於時間單位對於學生而言是比較抽象的,因此“時、分、秒”的認識是小學數學低年級教學中一個難點內容。

對於低年級學生來說,時間概念是十分抽象的,鑑於時間的抽象性和低年級兒童的年齡特點,我在進行本節內容的教學時,使用了直觀的課件與真是教具結合讓學生進行感知。將數學與生活聯繫起來,由此讓孩子們切身感受到我們的學習、生活和勞動都與時間密不可分。

儘管學生是初步研究有關時間的知識,但生活中學生對於時間已有了相當多的感性知識,切身感受到我們的學習、生活和勞動都與時間息息相關。在上這單元前,我將學生原有的關於時間的知識與生活經驗在課前做了個測試,發現班上的學生幾乎不能正確說出鐘面上有什麼,讀出鐘面上的時刻。針對這一現象,我從最基本的角度入手進行那個教學!

我從四個方面開始教學:一是認識鐘面。我利用教具鍾讓學生知道鐘面有哪些部分組成,各表示什麼;二是認識時間:時、分、秒,知道1時=60分,1分=60秒,在讓學生理解時與分的關係時,又用教具向學生演示時針走一大格,分針走一圈,從而揭示時與分的內在聯繫。三是學習看鐘表的方法;四是掌握時間的寫法,並能用這幾種寫法寫出種面上所反映的時刻。我還把這課延伸到課外,讓他們隨時看鐘或表,讀出自己在什麼時間作什麼事,加強練習。僅管如此,還是有好多的學生對這課掌握不牢固。

教學過程的開始設計時,我利用學生學過的諺語引入教學,積極地調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在新授部分:首先是認識鐘面,知道鐘面有哪些部分組成,各表示什麼,根據學生的講述,用媒體隨機演示;接着是認識時間:時、分、秒,知道1時=60分,1分=60秒,在讓學生理解時與分的關係時,又用媒體向學生演示時針走一大格,分針走一圈,從而揭示時與分的內在聯繫。然後是學習看鐘表的方法;最後是掌握時間的寫法,並能用這幾種寫法寫出鐘面上所指示的時刻。在進行教學時,我感悟到教師不是要純粹地教給學生怎樣認,而是應該指導學生觀察,感知要學的知識,然後說出來,引導大家討論,最後再由教師歸納總結。這樣做一方面使學生的學習有了實踐的基礎,另一方面讓學生學會學習。

由於低年級學生注意力相對分散,理解能力也有限,抽象的數學知識需要老師使之形象化、生動化、直觀化、生活化,只有這樣,才能培養學生對數學知識的學習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