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教師之家 > 教育隨筆

關注空白中成長的孩子--經商家庭子女教育問題透視

       中國教育報  2003-08-22   本報記者 宋全政 通訊員 高祥

關注空白中成長的孩子--經商家庭子女教育問題透視

 

   暑假即將結束,但對另一些孩子來說他們卻一直在“度假”。他們是一羣特殊的孩子,因爲父母經商的特殊家庭環境,他們有的輟學在家,有的不願上學,有的遠離父母,成爲生長在學校教育與父母親情“空白”中的孩子。 

“長大我要做老闆” 

13歲的李南輟學在家。8月的一個晚上,記者見到李南的時候,他正守在濟南山大路北口的小夜市上賣花。他的父親將一盆盆花草從三輪車上搬下來,放在路邊,然後騎着車再回家運花。李南就留下來守着攤子賣花。 

“他在東邊,我在這兒,這樣兩個人賣能賣得快點兒。”李南一邊解釋一邊張羅着來來往往的人過來買花。 

李南的家在濟陽農村,小學畢業後就輟學隨父親來濟南做小買賣了。“我想上學,可我父親不讓,嫌我學習差,上也沒有用。” 

已經輟學一年的李南,原來那種強烈上學的夢想已經淡薄了,在他眼裏,夾着皮包、戴着墨鏡、拿着大哥大、騎着摩托車的老闆最威風。“我以後要做老闆,不做小買賣。”李南說。 

李南的一天基本上是這樣度過的:上午澆花,跟父親學着侍弄花草,下午玩耍,晚上與父親分工守攤。雖然有點兒枯燥,但李南有自己的一幫“朋友”,有被學校開除的,有自動退學的,也有在校生。他覺得,有這樣一些朋友,在濟南的生活還有點兒味道。 

“我們在一起說得最多的,就是掙大錢,這樣,我們想幹什麼就能幹什麼了,你看,就像他們一樣。”李南用手指了指對面的飯店,幾個衣着鮮亮的人從車裏出來,正往飯店走。 

在李南的`心目中,學校已經變得很遙遠了,錢成了他頭腦中最重要的東西。 

迷失在遊樂場 

對一些經商的家庭來說,家庭經濟條件相對好一些,他們的子女就過着另外一種生活。 

連續幾天,記者在濟南濼源大街、解放路、歷山路等一些遊樂場所看到,許多孩子出沒其間,樂此不疲。這些孩子裏面,有許多少年“大款”,花錢如流水,一擲千金。 

“你看,就那個滑得很漂亮的男的,每天都來,聽說他父親開公司,家裏很有錢。”在一家溜冰場,幾個女孩指着場子裏一個全身黑衣的少年對記者說。 

趁着一曲完畢、黑衣少年停下來休息的空當,記者與他打招呼。“什麼?想幹什麼?沒空。”黑衣少年很不耐煩地回頭看了一眼,輕巧地滑了出去,停在靠護欄站着的一位女孩身邊,似乎在耳語什麼,然後兩個人旁若無人地大笑起來。 

深夜,記者在一家迪廳中看見一羣十四五歲的孩子正在狂歡。女孩子穿得很妖冶,單薄的衣服將她們的身體曲線顯露出來;男孩子表情、動作都非常誇張。隨着極富節奏感的音樂,一羣人瘋狂地扭動着身體,一臉癡迷狀。 

迪廳的服務生說,在他們招待的客人中,有許多是青少年,包括一些學生,他們有的花錢很大方。 

一位接受記者採訪的孩子說,他們都有自己比較固定的圈子。因爲父母不管或者管不了,他們常常結伴玩耍,有時候蹦迪,有時候“泡吧”,有時候出門玩耍。“能到這種地方來的,應該是家裏有錢吧,家裏要是沒錢,也玩不來。” 

“問題少年”的隱憂 

以上兩個例子,只是一種典型現象。由於經商家庭數量不斷擴大,經商家庭子女教育問題越來越複雜,並且產生“問題少年”的隱憂很大。 

濟南市甸柳小學的一位老師曾就自己教過的學生進行過一個簡單調查,在接受調查的124人中,父親是工人或個體經商的有94人,佔調查總數的75%;母親是工人或個體經商的有82人,佔調查總數的65%。 

記者採訪的多位中學生坦誠:在雙休日和放假時,趁父母不在家去泡網吧的很多。 

一位男生說,由於爸爸在外地經商,媽媽經常上夜班,有時晚上便溜進網吧打遊戲、上網,有好幾次都熬通宵,早晨到了學校直想睡覺。據調查,初中生泡過網吧的佔83.4%,其中有60.5%的初中生是在無人看管的情況下上網吧的。 

在一些經商的家庭中,因爲父母沒有時間,常常對孩子不管不顧。有的家長在外經商,常常將孩子送到原籍學習,本來是希望孩子能安分守己,但往往事與願違,使孩子在“失控”的情況下誤入歧途。 

由於輟學、無業、經商、打工,這些孩子失去了學校的正面管理和教育,較長時間在社會上閒耍玩樂,把旺盛精力投入到尋求刺激上,較長時間在社會上受不良環境影響,學會了許多壞毛病,很容易滑向犯罪的深淵。 

山東省監獄管理局犯罪研究所副所長張安民說,在一些經商的家庭裏,父母往往忙於經商致富,或者長期在外面做生意,不僅無暇顧及孩子的學習和生活,更無精力管教孩子,導致子女放任自流,是非不辨,美醜不分,深夜不回家,結伴鬧事,最終成爲“問題少年”。 

“空白”需要補位 

在老師眼裏,一些經商家庭的子女與一般孩子有明顯的區別,他們往往比較在意穿着打扮,喜歡在這些方面相互攀比,或者向別人誇耀,出手闊綽,一些孩子有經商頭腦,但對學習興趣不大。 

山東商職學院的學生李銘說,他們學校裏有一些父母經商的學生,整天穿名牌、用名牌,但學習普遍不好,“他們都覺得學習好不好,無所謂,反正自己家裏有的是錢。” 

在一些經商家庭,父母只關心孩子的物質生活,而不關心他們的教育和心理要求。這種養而不教的做法,使許多孩子偏離了正常的人生軌道。另外,經商父母的一些不良行爲對孩子的負面影響也很大。 

山東省青少年研究所所長張華說:“在一些經商家庭,父母對子女疏於管教,有的教育不當,很容易出現誤區和漏洞。這個問題應該引起我們高度重視,經商的父母,絕不能放鬆對孩子的家庭教育。” 

經商不等於“對孩子放羊”。作爲一個特殊羣體的經商家庭子女,社會、學校及每一個經商家庭都應該格外給予關愛和教育,要及時補位,千萬不要讓他們生活在“空白”中。“這些都是很好的孩子,要給他們更多的關愛,讓他們健康成長、成才。”張華最後呼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