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教師之家 > 教育隨筆

想念地壇(蘇教版高三選修) 教案教學設計

陳雪平

想念地壇(蘇教版高三選修) 教案教學設計

     想念地壇   史鐵生

教學目標 :

1、透過勾畫重點詞句,分析理解本文當中“安靜”的內涵。

2、結合文字和生活,理解“寫作的零度”。

3、引導學生思考生活,思考人生。

教學重點:

理解“安靜”、“零度”、“柔弱”的內涵。

教學方法:

點撥質疑、合作探究

教學學習工具:

多媒體

教學安排: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匯入: 

(片1)同學們,在高一時,我們曾經學過他的一篇文章--《我與地壇》。在那篇文章裏,作者寫出地壇帶給他的人生啓迪以及母愛的深沉偉大,他母親艱難的命運,堅韌的意志和毫不張揚的愛給大家留下了深刻的感性認識。多年以後寫成的《想念地壇》更多了一些對人生意義的理性思索。今天我們就跟隨作者走進《想念地壇》。

二、檢查預習:(片2) 

喧(xuān)囂    盤桓(huán)        頹(tuí)檐           滂(pāng)沱 

憤懣(mèn)     惶(huáng)茫       葳(wēi)蕤(ruí)      挾(xié)持

盎(àng)然     棲(qī)居    磕磕絆(bàn)絆    亙(gèn)古不變                   

三、整體感知 

初讀文章歸納:作者主要想念地壇的什麼?(請用原文回答)

--安靜

四、文字研習 

(1)、安靜 

(文章的標題是“想念地壇”,地壇令作者魂牽夢縈正在於它的安靜。)

問題1、(片3)那麼,地壇有着怎樣的一種安靜呢?下面請同學們在第1-9小節,找出文中揭示“安靜”具體內涵的句子。 

(學生自讀課文) 

--     1、地壇的安靜並非無聲。 

         2、一股清純之氣,悠遠、渾厚。 

         3、不是與世隔離。(不是脫離一個世界的另一個世界) 

         4、由於四周和心中的荒曠。 

問題2 、(片4)那麼地壇的安靜對作者產生了怎樣的影響呢? 

(我們首先來看文章的第3小節,有這樣一句話:“數不盡的那些日子裏,那些年月,地壇應該記得,有一個人,搖了輪椅,一次次走來,逃也似的投靠這一處靜地。”  

哪個字讓我們感觸最深啊?--“逃”。 

作者在逃避什麼?--逃避現實、逃避痛苦。 

我們都知道,當時的史鐵生遭遇了生活怎樣的捉弄:風華正茂時,雙腿殘廢,“找不到工作,找不到出路,忽然間幾乎什麼都找不到了”(《我與地壇》)。但是當作者投靠這一處靜地時,作者的心便--“安穩”了。 

作者是如何描述自己內心的安穩的呢? 

下面我們來把文章的第4小節齊讀一遍。(學生齊讀) 

第4小節最後講到:“可以放下心來把你的每一個動作都看看清楚,每一絲風飛葉動,每一縷憤懣和妄想,盼念與惶茫,總之把你所有的心緒都看看明白。” 

那麼作者看明白了嗎?--明白了。看明白了什麼?答案在第幾小節啊?--9、10兩小節。第9小節中哪句話表明了這一點?--“我記得忽然我有了一種放棄的心情,彷彿我已經消失,已經不在,惟一縷輕魂在園中游蕩,剎那間清風朗月,如沐慈悲。” 

作者放棄了什麼?--放棄了對自己不幸遭遇的痛苦的思索,放棄了對人生和人世的逃避。 

當作者不再消沉、不再逃避時,“剎那間清風朗月,如沐慈悲。”作者重新接受並正視生命的現實,重新感悟到了生命存在的價值和意義。那麼作者決定用怎樣的方式去表達對生命的思考呢?--寫作。就這樣,寫作成了史鐵生新的人生選擇,用文中的話說“寫,真是個辦法,是條條絕路之後的一條路”。現在我們可以回答上面的問題了嗎?)地壇的安靜對作者產生了怎樣的影響呢? 

--1、地壇的安靜讓作者的心安穩了下來,“彷彿走回到生命的起點”,重新找到了生命的意義和存在的價值。 

    2、找到了條條絕路之後的一條路--寫作。 

(2)零度 

(寫作,對於史鐵生來說,就是以一種特殊的方式去叩問生命的意義。而叩問生命的意義也正是寫作的意義之所在。對於寫作的這個意義,作者用了一個詞來概括--寫作的零度。) 

問題3、(片5)那麼什麼是寫作的零度呢?請用原文中的一句話來回答。 

--寫作的零度即生命的起點,寫作由之出發的地方即生命之固有的疑難,寫作之終於的尋求,即靈魂最初的眺望。

(我們來理解這句話。這句話明確了寫作和什麼之間的關係--生命。寫作由之出發的地方即生命之固有的疑難,也就是說寫作是由於生命之固有的疑難而出發的,即對生命的意義進行痛苦的思索和探尋;寫作之終於的尋求,即靈魂最初的眺望。這句話是說寫作最終的尋求是爲了獲得生命存在的意義和價值。寫作的零度,就是透過寫作迴歸生命的起點,重新探求生命的意義。)

問題4、是不是每個文人都能達到“寫作的零度”的境界呢?作者列舉了寫作上的哪些“異化”現象呢?對其持什麼樣的態度? 

--不是。

--只是炫耀祖宗的光榮。

變成瀟灑。 

    愛上了比賽、擂臺、排行榜 。

--批判態度。 

(寫作如果只是炫耀祖宗的光榮,或者變成了瀟灑,或者愛上了比賽、擂臺、排行榜,那它就不再是對生命意義的追問,而是去迎合世俗的趣味,寫作也不再是寫作者自身追問生命意義的需求,而成爲其博取榮譽、地位與資本的手段了。所以我們要不斷地回望零度,迴歸生命的起點。) 

問題5、而史鐵生能夠不斷地回望零度,迴歸生命的起點,得益於什麼呢? 

--地壇的安靜 

(對他來說,回望地壇,也就是回望安靜,也就會不段認識到寫作的意義,不段地放棄許多妄念,回到零度。) 

(但是,作爲一個普通人,要想不斷的.回到零度,不斷的審視自我,那是多麼不容易的一件事情。人世間充斥着強力與阿諛,充斥着爲了名聲與浮華的爭權奪利,比如第16小節所提到的:面要麪霸,居要豪居,海鮮稱帝,狗肉稱王,人呢?名人,強人,人物。而地壇呢?--它早已放棄昔日榮華,一天天在風雨中放棄,五百年了,安靜了;安靜得草木葳蕤,生氣盎然。--也正因爲安靜,地壇才草木葳蕤,生氣盎然。回到零度,也就是回到地壇式的“安靜”。)

問題6、這份“安靜”帶來的生氣盎然使史鐵生對生命意義有了新的認識新的感悟,那就是柔弱。作者是如何解釋“柔弱”的?

--柔弱,是信者仰慕神恩的心情,靜聆神命的姿態。--它不同於強力,不同於阿諛,也不同於軟弱,是一種對待生命應有的態度。很多人的生活偏離了正常的軌道,失去了生命的意義,那是因爲他們缺乏柔弱的美德。只有柔弱,內心才能感受安靜,才能讓我們不斷的回到零度,不斷的審視自我,重新定位生命的意義和價值。 

(3)小結 

(片6)剛纔我們分析了地壇的“安靜”、“零度”、“柔弱”,明確了其對人生、對生命的重要性。“安靜”一“零度”一“柔弱”,史鐵生在這篇文章的不同階段用了不同的幾個關鍵詞,來說明他對生命的理解,對自然與神靈的敬畏,對人世間種種現象的批判與憂慮。

五、主題探究

(片7)這些都是在想念地壇的過程中獲得的對人生意義的理性思索,文章最後說“我已不在地壇,地壇在我”,如何理解呢?

想念地壇,而不是在魄已爲作家所體認,當地壇的安靜已被作家所感受、認同並進入,那麼,在現實中是否真要一次次走進地壇就不再重要了,到了這種境界,物我早已合二爲一,沒有了分別,“我已不在地壇,地壇在我”。 地壇安靜而有生命力的精神已經融入了作者的骨髓中,成爲他生命的一部分。一想到它,人就進入一片澄明之境。 

六、總結 

    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 。在這個喧囂的時代,我們也需要時時回望零度,回望安靜,讓我們的心靈之泉靜靜地流淌。

七、課後作業

(片8)《想念地壇》展示的是史鐵生的思想碎片,安靜、零度、柔弱,是作者對人生、對生命的重要認識。結合自己的人生經歷,說說你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