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教師之家 > 教育隨筆

【實用】二年級語文說課稿4篇

作爲一位傑出的教職工,就有可能用到說課稿,編寫說課稿助於積累教學經驗,不斷提高教學質量。說課稿應該怎麼寫纔好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二年級語文說課稿4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實用】二年級語文說課稿4篇

二年級語文說課稿 篇1

一、談話匯入、揭示課題

1.師敘述:語言是人類最重要的交流工具,剛纔我們之間互相談話、互相問好,就是在使用語言交流。(板書:語言)可是,語言並非只是人類的專利。大自然也有自己的語言。

2.出示課題,齊讀課題。

3.師敘述:大自然還有許多有趣的語言呢!跟老師一起走進這奇趣無窮的大自然,仔細聆聽一下它的語言。

[本環節以“語言”爲切入口,談話匯入,讓學生感受語言是溝通人與自然的工具。大自然也有語言?它的語言怎樣?我們能讀懂嗎?帶着這些疑問,讓孩子去學習,去發現。]

二、品味詩句,合作研讀

1.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自讀詩歌,找出詩中幾種大自然的語言,標畫出來。

[在學生閱讀詩歌時讓學生在文中畫出描寫大自然語言的句子,注意培養了學生“不動筆墨不讀書”的良好讀書習慣。]

2.小組合作學習,交流詩中發現的大自然的語言,並把它們填進表格裏,並組織交流。教師根據學生交流的內容相機出示課件表格,相機結合資料理解“三葉蟲”。

[在這裏透過讀書理解文章內容是三年級閱讀教學的首要任務,在學習詩歌內容時,引導學生用表格法來幫助學習總結。並鼓勵學生能將這種表格學習法運用到其他文章的學習上。這樣既結合語文天地裏的“金鑰匙”的要求加強學生概括能力的練習,又讓學生在今後的學習中“有法可依”。]

3.讓學生在文中找出一個詞形容大自然的語言。教師指導理解積累“妙不可言”一詞。

[此處的設計注意培養學生積累運用好詞佳句的學習習慣和能力]

4、品讀揣摩,體會情感。

(1)指名找出自己最喜歡的一個小節朗讀。並說說爲什麼喜歡這個小節,引導學生體會詩中的文字美。指導朗讀這一節的詩句。

[語文教學應立足文字,所以此處我們又引導學生迴歸文字,找出自己最喜歡的一個小節,在說出自己喜歡該小節的原因時,引導學生充分體會詩中的文字語言美。]

(2)自選最喜歡的一個小節,說出自己喜歡它的理由,再想想要怎麼讀好這個小節,最後自己放聲朗讀出來吧。

本環節着重指導學生理解文中的重點詞句,在朗讀指導中體會大自然語言的神奇,並藉助插圖、課件適當滲透文中的修辭手法。

(3)師生引讀全詩,引導學生邊讀邊注意自己最喜歡的那個小節中感興趣的詞語、句子。

[學編詩歌是本課的教學難點,如何化難爲易呢?教學時設計了兩處鋪墊,此環節是第一處,旨在讓學生去找找哪些詞語能表達自己發現時的興奮心情,並在師生引讀詩歌時讓學生邊讀邊注意最喜歡的那個小節中感興趣的詞語、句子,爲仿寫作好鋪墊。]

三、知識拓展,練編詩歌

1、讓學生藉助資料卡,交流收集到的資料。

[這個環節是指導學生學編詩歌的第二處鋪墊,旨在讓學生交流所收集到的大自然的語言,讓學生在創編詩歌時言之有物。這樣指導仿編詩歌也就水到渠成了。]

2、選擇一種你查找到的大自然的語言,仿照詩歌編一小節。

3、學生交流彙報點評。

  四、總結延伸,佈置作業

1.引導學生髮現只有愛學習、勤于思考才能發現大自然的語言,鼓勵學生繼續用心去觀察生活,發現生活。

2.佈置作業

(1)繼續把詩中好詞佳句抄到積累卡,再把積累卡夾到自己的積累本上。

(2)有感情地朗讀這首詩,背誦這首詩。

(3)你還知道大自然有哪些“語言”?繼續仿照詩歌寫一段。

[本課教學力求能充分體現葉聖陶先生的“語文課以讀書爲目的”的教學思想,並運用多媒體輔助教學、創設情境法、以讀代講、談話講解、小組合作等多種教學方法,把讀與悟、想與說、課內與課外、科學知識與詩中文字緊密結合、融爲一體,使學生獲得基本的情感體驗。]

二年級語文說課稿 篇2

一、教材分析

《三個兒子》這篇課文是人教版二年級下冊第六組的第三篇課文,課文中講述的是三個兒子面對各自的媽媽拎着沉重的水桶走來時,不同的表現:第一個兒子只顧翻跟頭;第二個兒子只顧唱歌;第三個兒子卻能幫助媽媽拎水桶。這三個兒子得到媽媽的評價也不同:第一個媽媽認爲自己的兒子力氣大;第二個媽媽認爲自己的兒子嗓子好;第三個媽媽卻認爲自己的兒子沒有什麼特別。文章透過一個老人目睹三個媽媽和三個兒子的情景,說“只看見了一個兒子”的話,告訴我們能幫媽媽提水的兒子纔是真正的兒子。

二、教學目標

1、會認本課生字,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分角色朗讀課文,揣摩人物說話時的語氣,培養學生的語感。

3、欣賞課文,懂得要孝敬父母的道理。

三、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分角色朗讀課文,揣摩人物說話時的語氣,培養學生的語感

難點:明明有三個兒子同時在眼前,可老爺爺卻說只看到了一個兒子”

四、主動參與,說學法

1、聯繫生活法

"語文的學生和生活的外延相等。"新課標一語道出了生活是語文學習的土壤。教學中,必須將課堂與生活進行有效地整合。《三個兒子》一文教學中,要積極引導學生聯繫生活實際,從自身與父母的關係說起,說平日父母是如何關愛自己的,也談自己在父母繁忙時的一些做法。

2、讀書入境法

朗讀是十會古老而又富有生命力的學習方法。新課標尤其強調要讓學生充分地讀,在讀中實現素質的全面提升。學習《三個兒子》過程中,要着力創設情境,開展多層次、多視角的讀,如初讀、精讀、賞讀,個人讀、小組讀、齊讀,指名讀、比賽讀、分角色讀等等,讓學生讀中入情入境,在讀中整體感知,在讀中培養語感,在讀中受到情感的`薰陶,從而優化自身的綜合素養。

3、自主學習法

新課程尤其倡導要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在課前我設計了本課預習作業。讓學生在課前盡力完成1、標註自然段2、會認讀生字,3、能正確朗讀課文;

4、多元評價法

在課堂學習評價中,我嘗試讓自評與他評、師評與生評相結合,讓評價主體多元;讓總結性與商討性評價相結合,讓評價方式多元;讓定性評價與定量評價,讓評價項目多元。透過積極、有效的評價,進一步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使學生在"評價"中成長。

五、教學時間:兩課時,

六、教學資源準備

關於孝敬父母的小故事《子路借米》《黃香孝親》;

學生觀察媽媽在生活中的表現,並認真感受,寫出觀察日記

教師製作本課課件、準備音樂《母親》

七、第一課時設計特色

1、以讀爲本:尊重語文學習規律,引導學生進行充分的讀書實踐。透過自主讀、合作讀、探究讀、對比讀、教師範讀、師生評議讀、動作體驗讀、角色表演讀等多種形式的讀來落實語言訓練,培養學生語感,同時還語文以本色。

2、體驗激情:由於該文字的特殊性,加之與兒童的生活聯繫緊密,我在對學生的情感培養上狠下功夫。情感的培養與昇華,過程明晰,形式自然,環環相扣,應該是本課最突出的亮點之一。

八、教學過程與設計意圖:

(一)、創設生活情境,激發閱讀興趣;

1、檢查學生預習認讀生字、詞語和課文朗讀情況。

2、真誠地表揚:哎喲,小朋友們真能幹呀,這麼多的生字都可以順利解決了,真了不起。

3、創設生活的情境:小朋友,你看老師是這樣表揚你的,你還記得你的媽媽是怎麼表揚你的嗎?(學生自由表達)

4、提高要求:你能把媽媽的表情和動作也做一做嗎?(學生自由表演)

5、匯入新課:今天,有三個媽媽也在誇獎自己的孩子了,請你自己去讀讀課文,找出媽媽表揚孩子的話。

(二)、自讀自悟,合作研討,體驗閱讀內容。

1、出示自學提示:a、三個媽媽分別是怎麼誇獎自己的孩子的,請你仔細讀課文,用橫線劃出媽媽表揚的話。b、你把自己就當成媽媽,去讀一讀,媽媽的話,讀出媽媽的感情來。

2、學生自學,教師巡視指導

3、交流:你們都找到了哪幾句話呀?指名朗讀三個媽媽的話。

4、在你的學習小組裏和小夥伴一起練一練,看誰最能讀出媽媽的語氣。(學生相互交流)

(三)、朗讀交流,發現閱讀樂趣。

反饋:你都找到了哪幾句話?

交流一:(利用多媒體課件,出示第一個媽媽的話:“我的兒子既聰明又有力氣,誰也比不過他。”)

請一位小朋友來讀讀這句話,大家聽聽,他把自己當成媽媽了沒有。(指名生讀)

1、採訪剛纔讀的同學:

師:這位媽媽,您剛纔在誇獎您的兒子,一邊說,一邊在想些什麼呀?

生:我在想,我的孩子真了不起。

生:我想,我的孩子是很能幹的,要是他表現好的話,我要好好表揚他!

生:我爲我的孩子感到驕傲!

生:我還爲我的兒子感到自豪,我想他以後一定能成爲一個很有名的運動員!

2、交流提高:

師(面帶微笑):我也爲你們的兒子感到驕傲,各位媽媽能誇獎地更自豪一點嗎?

(學生練讀)

師:把你們練習的結果表現給你的同桌看看。(同桌相互讀這句話)

交流二:(利用多媒體課件,出示第二個媽媽的話:“我的兒子唱起歌來好聽極了,誰都沒有他那樣的好嗓子。”)

1、師生共建交流平臺:另外一個媽媽是怎麼說自己的孩子的?也請幾位小朋友來讀一讀。

大家也聽聽,他有沒有讀出驕傲、自豪的語氣來。(指名學生朗讀)

2、朗讀、評價。

師:你們覺得這個媽媽讀的怎麼樣?

生:我覺得他還可以做出媽媽驕傲的表情。

師:那你能幫助他來改善一下嗎?(生做擡高頭的動作,驕傲的眼神)。

生:我認爲他的話還可以說得更慢一些,那樣別人可以聽得更清楚,感覺這個媽媽也就更驕傲了。

師:哦,你的想法很棒,你能來讀讀嗎?(生自信地朗讀)

3、自由練讀,感悟提高。

大家提的意見都很有水平,像他們這樣,其他的同學也去練習一下,爭取讀得更好。

交流三:(利用多媒體課件,出示第三個媽媽的話。:“有什麼可說的,他沒有說很麼特別的地方。”)

1、提出疑問:兩個媽媽都誇獎自己的孩子,第三個媽媽卻什麼也沒有說,這是爲什麼呀?

2、找到情感共鳴:這個媽媽在說這話的時候會是怎麼樣的心情呀?

3、你能用你的朗讀來表現嗎?

(四)、自主發現,從細小見真情。

1、自學提示二:三個媽媽打完了水,走回家去,路上發生了什麼事情?請小朋友自己去讀讀課文的7、8小節,想一想,你有什麼發現。

2、學生自學後交流反饋:

師:讀了兩段話,你有什麼發現?(水很重)

你是從哪些地方看出水很重的?

你能用朗讀來表現出水的重嗎?

3、朗讀提高。

4、自學提示三:這樣重的水,三個兒子看見了,他們分別是怎麼做的?請你去讀讀書,用筆“-----”畫出三個兒子的做法。

(五)、體會感悟,挖掘孩子內心的想法。

小朋友們,看到這樣的孩子,你體會到了什麼呀?想說些什麼?(學生自由交流)

(六)、指明中心,昇華主題。

1、自由表演:這時候,一個媽媽還和老爺爺發生了對話,請你和你的同桌一起準備一下,一個當媽媽,一個做老爺爺,來表演對話。

2、上臺表演:指名兩個組來表演。

隨即採訪:奇怪了,明明有三個兒子,老爺爺您怎麼說只有一個兒子呀?

3、全班參與討論。提煉出中心:孝順父母的孩子,纔是真正的孩子。

4、拓展練習:這個媽媽還會和老爺爺說什麼呀?你們能把故事編下去嗎

最後給課文補上空白,進行了一個拓展練習,同桌兩個人續編對話,讓本來處於模糊狀態的同學也能深切體會到作爲一個孩子,要成爲必須孝順父母,才稱得上是真正的孩子。同時,課堂上的閃光點也由這個環節而顯現出來,成爲整節課的高潮。

(七)、播放音樂,總結全文

欣賞音樂《母親》, 聽一聽歌中媽媽爲孩子做了什麼,回想一下,自己的媽媽爲每天爲自己做了什麼?想一想,你今後將如何關心自己的媽媽,聽完歌曲之後說說自己的打算。

《母親》歌詞:你入學的新書包有人給你拿 你雨中的花折傘有人給你打 你愛吃的(那)三鮮餡有人(他)給你包 你委屈的淚花有人給你擦 啊,這個人就是娘 啊,這個人就是媽 這個人給了我生命 給我一個家 啊,不管你走多遠 無論你在幹啥 到什麼時候也離不開咱的媽 你身在(那)他鄉住有人在牽掛

你回到(那)家裏邊有人沏熱茶 你躺在(那)病牀上有人(他)掉眼淚

你露出(那)笑容時有人樂開花 啊,這個人就是娘 啊,這個人就是媽

這個人給了我生命 給我一個家 啊,不管你多富有 無論你官多大

到什麼時候也不能忘咱的媽

教師小結,母親無時無刻不在爲我們奉獻着無微不至的關愛,讓我一起,像媽媽愛我們那樣去愛她吧!

(五)板書設計

三個兒子

媽媽 兒子

1、力氣大 1 翻跟頭

2、嗓子好 2 唱歌

3 、沒什麼特別的 3 提水 真正的兒子

這樣板書,既簡潔明瞭,又是對課文內容的最簡要概述。

二年級語文說課稿 篇3

一、教材特點

《從現在開始》這篇課文選自人教版小學語文第三冊第五單元。人教版小學語文第三冊教材有一個突出的特點,就是圍繞專題整合教材內容。第五單元教材就是圍繞着“友好相處,團結合作”這一專題編排的。其中第21課《從現在開始》是一篇富有童趣、情節生動且富有濃郁現代氣息的童話故事。故事講述的是貓頭鷹、袋鼠、小猴子接替獅子輪流做“萬獸之王”,貓頭鷹和袋鼠以自我爲中心,不懂得尊重別人的生活習慣和生活方式,招致“民怨沸騰”;而小猴子卻十分尊重動物們的個性,它讓大家按照自己習慣的方式過日子,受到人們的擁戴,最後成爲“萬獸之王”。故事告訴學生要懂得尊重別人的生活習慣,學會尊重他人的道理。

二、理論指導

在《語文課程標準》第一學段階段目標中提倡學生“閱讀淺近的童話、寓言、故事,嚮往美好的情境,關心自然和生命”。確實,童話故事向我們展示了許多美好的事物,美好的心靈,美好的景物,美好的品質,美好的情境······引導學生讀這些故事,就會煥發起對“美”的嚮往。低年級的孩子,心靈那麼純潔、美好,我們的責任,就是讓這美好保持下去,發展起來。

三、教學目標

那麼,如何讓學生在短短的四十分鐘時間裏體會角色的心理,讀好課文,讀出角色的個性特點,並從中積累語言,我定下了三個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故事中蘊含的情趣和道理。

2、指導書寫生字“直、期”。

3、懂得要尊重別人的生活習慣,要尊重別人,要和別人和諧相處。

學習重點: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故事中蘊含的情趣和道理。

學習難點:在讀中體會人物的思想感情,懂得要尊重別人的生活習慣,要尊重別人。

四、教學流程。

我今天上的是第二課時,針對課文內容,結合學生的年齡特點和實際情況,我是這樣設計的:

第一步 激發談話,複習匯入。

“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我一直認爲在上課後的匯入是非常重要的,它直接影響着整堂課的成功。匯入的巧妙能激發學生的興趣,使學生從一開始就進入亢奮狀態,如果只是平平淡淡的進入,就不能很好的吸引學生,這樣在很大程度上會影響整堂課的進程。原本我就只是很簡單“昨天我們學習了第21課《從現在開始》……”然後就出示上節課學習的第一自然段和最後自然段,一直感覺這太沒情趣了,也沒有新意,學生的興趣一定激發不起來。於是,我就想到把課文內容融入我的談話,從而使匯入時能夠童趣一點。

第二步朗讀感悟。

語文課程標準提出:閱讀是學生個性化行爲,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確實,學生年齡小,很難把握角色的性格特點,老師也不可能幫助學生來對人物進行分析,那麼,如何使學生投入角色,從中有所感悟和思考,獲得思想啓迪呢?於是在整堂課的預設中我很強調朗讀,並透過各種形式的朗讀,如自由讀,指名讀,分組讀,男女生對讀,等等,並結合老師及時的點評反饋,讓學生漸漸入情入境,讓他們逐漸的讀出貓頭鷹的狂妄,袋鼠的無知,小動物的無奈和最後大家爲小猴子的熱烈歡呼。在反覆的朗讀中,讓學生學會感悟課文內容,學會在讀中體會不同角色的情感,在讀中逐漸領會文中蘊涵的深刻道理:要學會尊重別人的生活習慣,學會尊重他人。

第三步想象說話。

當我研讀完這篇課文後,我發現這篇課文有很多的空白點,例如大家聽了貓頭鷹的話後都議論紛紛起來,他們會議論些什麼呢?一個星期下來,大家都叫苦連天,哪些動物會叫苦連天?他們會怎麼叫?“小猴子話音剛落,大家都歡呼起來。”大家會歡呼些什麼?這些空白點可以有效地訓練學生的想象說話,鍛鍊他們的說話能力。

第四步正確指導書寫。

崔巒老師曾說過:年級的語文課,每節課都應該讓孩子寫寫字,隨着年級的升高,還要寫寫詞語。《語文課程標準》中也明確要求學生“養成正確的寫字姿勢和良好的寫字習慣,書寫規範、端正、整潔”。那麼在這一環節,我首先讓學生看看字形,說一說這兩個字哪些地方容易寫錯,在同學的提醒下,學生的警惕性會更強,學生自己也記得該呢感牢一些;然後老師認真板書示範,向學生講明書寫的要求,使學生了解書寫規範的重要性;接着再讓學生自己描一描寫一寫;最後利用多媒體課件,進行評價學生認真書寫的生字,在這個環節,我沒有一定要先拿上來,而是徵求了學生的意見,“願意展示給大家看的請你拿上來”,我想學生都是有自尊心的,如果自己的字被人數落得一文不值,那是何等的尷尬。今天,陸斌偉有幾個寫得是有點不好,同學們一提出來,我發現他也有點不好意思,於是我的那句“在同學們的提醒下,你一定能寫得更棒的。”就是在爲他挽回點面子,在批改他的書寫時他已經改好了,寫得那麼認真。這樣,學生在練習寫字時,就能把字寫正確,寫端正。

五、課後反思。

一直以來總覺得要上好一堂語文課真的很難,在課堂上所生成的東西真的很多很多,總有那麼多和自己預設的差了好多好多,而自己的水平真的好有限,總不能將生成的東西變得精彩。

1、學生在交流的過程中,首先說到了袋鼠,因爲做課件時沒有考慮周全,所以只能把他說的晾在一邊了,雖然我知道這樣做是非常不符合新課程理念的,但是對於出現和自己的預設不相吻合的情況時,我總是那麼緊張,所以更談不上教育機智了。

2、應該說本課的想象說話訓練是最大的亮點,但是卻成我最失敗的一筆,學生的想象真的非常一般,但是在平常的課堂中,學生應該行的。也許是我太高估了這些學生了,也許是學生的生活經驗有限,對於動物的生活習性不太瞭解。但是想想看還是自己想得不夠周到,應該在備課時想到學生這個方面的,然後想好對付的法子。因此說自己在引導方面做得得非常不夠,如果自己能繼續引導下去的話也許還會好一點。那時我一直在想時間要來不及了,趕快趕快吧!說到底還是自己的經驗不足造成的,總離不開自己的預設。

3、整堂課中朗讀的還是挺多的,可是朗讀卻還沒有真正到位,例如在讀貓頭鷹那一段時,學生的“神氣”還沒讀到位,此時最需要的應該是老師的範讀,但是說實在話,我自己也沒有這個自信將它讀好,說到底老師還沒有放開,所以學生也就放不開了,像大家歡呼起來那裏一樣,學生也根本沒有放開,說到那兒,老師如果先歡呼一下,結果一定大不一樣。

4、自己真的很粗心,整個課件中做錯了那麼多地方,原本是爲教學服務的,卻變得那麼不和諧。

總之,課上下來,真的有很多很多的遺憾,希望大家多提寶貴意見。謝謝!

二年級語文說課稿 篇4

我今天說課的題目是人教版二年級上冊第十三課《坐井觀天》。“坐井觀天”是個家喻戶曉的寓言故事。故事內容淺顯易懂,但要挖掘深含其中的寓意,對孩子們來說卻有一定的難度。在這一課時中,我帶着學生從讀中悟,悟中讀,反覆品讀青蛙和小鳥的對話,又利用簡單的小實驗,讓故事深含的寓意躍然紙上,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說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目標:

(1)鞏固已學生字。着重理解“坐井觀天”、“大話”、“無邊無際”等詞的意思。

(2)有感情的朗讀課文,練習分角色讀課文。

2、過程與方法目標:

(1)透過本課的學習,培養學生的想象力和獨立閱讀能力。

(2)讓學生透過多種形式的朗讀理解寓意。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透過學習青蛙和小鳥的對話,讓學生懂得學習、做事要開闊眼界,不能自以爲是。

二、說教學重難點 :

課文第四至七自然段青蛙和小鳥的對話是教學的重點。理解“坐井觀天”的寓意是教學的難點。爲突破教學難點,讓學生創造性地學習,我採用以下方式來培養學生自主探究的能力:(1)圖文結合,理解詞意,學生模仿動作,理解詞意;(2)做實驗,體驗“觀天”。學生用紙圈成筒體會青蛙之所以認爲“天只有井口那麼大”,是因爲高高的井壁擋住了它的視線,從而揭示寓意;(3)設計“跳出井口”,啓迪學生創造性地想象,深化認識。

三、說教法、學法:

1、說教法:根據寓言故事的特點及本課的語言特色,教學中,以青蛙與小鳥的三次對話爲線索,以讀代講,以讀促學,讓學生在讀中悟情明理。引導自由閱讀,自由表達,打好自主學習語文的基礎。我運用了談話法、對比法、表演法、實踐法等教學方法,激勵學生全面參與,主動學習,培養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

2、說學法:教學本課時,指導學生自由選用“讀、說、背、演”等學習方法,結合比較朗讀、想象情境、直觀理解、做實驗等手段掌握學習方法。在閱讀習慣方面,着重培養學生解疑閱讀,學會自學,學會積累的良好習慣。

3、說教學手段的運用

語文教育心理學的研究表明,直觀形象的教學手段,最有助於培養兒童的語文能力,因此,我採用學生親身體驗的方法幫助學生感悟課文內容,從而達到對教學重點難點的突破。

四、說教學過程:

爲達到本課的教學目標,我把課文的教學分爲:揭示課題,匯入新課——初讀課文、瞭解大意——研讀對話——演讀入境——抒發感情,昇華情感幾個環節。

(一)揭示課題,匯入新課

小朋友們看了“坐井觀天”這個課題,會想到什麼?學生自由猜測。這時,教師根據學生的理會梳理出文章的主要內容,板書在黑板上面,如“誰坐井觀天?”“爲什麼要坐在井裏?”“坐井觀天是什麼意思?”等,然後在引導學生透過讀課文,來找到問題的答案。

(二)初讀課文、瞭解大意

新課程標準指出:要珍視學生獨特的閱讀感受、體驗和理解。我採用學生自由地朗讀這篇課文。然後提出思考問題:他們在爭論什麼?指名說說,教師隨機點評。並結合圖文了解青蛙和小鳥所處的不同位置。設計如下口頭填空:

青蛙坐在( 井底 ),小鳥落在( 井沿 )。理解“井沿”,並舉實際例子,如:桌沿、牀沿等幫助學生理解。

(三)研讀對話

這個環節是本課的重點所在,學習時,要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性。着重以學生的朗讀體會爲主,以自主學習、合作探究、彙報交流、讀與想象充分結合的教學方法爲輔。

由於學生生活經歷淺,閱讀積累少,很難從字裏揣摩出青蛙在井底目光短淺,不信小鳥說的話。我先引導學生自讀課文,找出課文中小鳥和青蛙的三次對話。而後再仔細品讀。

1、研讀第一次對話。讀完後讓學生自己交流讀懂了什麼?

(指導學生讀出小鳥又累又渴的語氣,還可加上適當的動作。)

2、研悟第二次對話

A、學生自讀第二次對話,用不同的符號,分別畫出講青蛙和小鳥對天空不同看法的句子。引導學生思考:青蛙和小鳥爲什麼有不同的看法?(讓學生接觸到用不同的符號表示不同的句子。)

青蛙說:“朋友,別說大話了!天不過井口那麼大,還用飛那麼遠嗎?”

小鳥說:“你弄錯了。天無邊無際,大得很哪!”

B 、青蛙認爲天有多大?理解“大話”,同時也聯繫實際談談自己或身邊的人說過大話嗎?說大話對不對?(從而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

動手體驗:學生用紙捲成筒看天,再說說看到的天有多大?

C、小鳥認爲天有多大?理解“無邊無際”,並說話。

D、比賽朗讀小鳥認爲“天大”的句子和青蛙認爲“天小”的句子,看誰讀得好。(透過比賽朗讀激發學生讀的興趣,並提示學生在讀的過程中體會句號、問號、感嘆號所表達的不同語氣。)

E、老師指導朗讀青蛙和小鳥的話。

青蛙的話用自信、傲慢的語氣,小鳥的話用勸告、誠懇的語氣。

F、分角色朗讀。

3、研悟第三次對話

青蛙笑了,說:“朋友,我天天坐在井裏,一擡頭就看見天。我不會弄錯的。”

小鳥也笑了,說:“朋友,你是弄錯了。不信,你跳出井口來看一看吧。”

A、分角色讀課文,邊讀邊思考:

小鳥和青蛙都笑了,爲什麼?有什麼不同嗎?並用“一……就……”說話。

B、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朗讀對話。(朗讀時青蛙的話要讀出傲慢、自信的語氣,表現出自以爲是的心理狀態,小鳥的話要讀出耐心地擺事實、講道理的語氣,表現出實事求是的誠懇的態度。)

C、聯繫課文內容理解“坐井觀天”的意思。

(四)演讀入境

語文教學,不但重視學生知識的積累,還注重學生能力的培養。本篇課文重點部分青蛙和小鳥的對話是分角色朗讀練習的好段落,指導學生練習分角色朗讀,最後指名學生戴頭飾表演朗讀。

(五)抒發感情、昇華情感

理解寓意是本文的難點所在,語文課程標準明確指出:要遵循學生的身心發展規律和語文學習規律,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爲,不應以老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應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薰陶,獲得思想啓迪。透過層層深入的提問揭示寓意,突破難點。

拓展延伸是新課程標準強調的又一重要內容,在這個環節中,以學生的發展爲出發點和歸宿點,我設計瞭如下練習:

1、學了寓言後,你明白了什麼,想說什麼,選擇喜歡的方式交流。

(說明青蛙見識少、目光狹小,而小鳥則見多識廣。得出道理:看問題、認識事物,站的要高,看得要全面,不能像青蛙那樣犯了錯誤還自以爲是。)

2、假如青蛙聽了小鳥的勸說,真的跳出了井口。它會看到些什麼?說些什麼?

五、說板書設計:

一個好的板書,能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能把課文的思路、教師的教路、學生的學路融爲一體,本着板書爲教學服務的目的,在板書中,我利用圖片吸引學生,理解課文,提示寓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