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教師之家 > 教育隨筆

奇特的詞義虛化和詞性轉化(網友來稿)

江蘇崑山中學  戚增寒  215300

 

有這樣一則笑話:老師問學生:“你們知道上帝住哪兒?”彼得回答:“我知道,上帝住在廁所裏。”老師愕然:“住廁所?你怎麼知道的?”彼得說:“每天早晨,我都聽見爸爸使勁敲廁所的門,一邊不停地喊:‘上帝呀,你怎麼還不出來!’”這則笑話的可笑之處是因爲彼得答非所問,錯誤地把老師所問的“上帝”與爸爸所喊的“上帝”混爲一談。這實際上牽涉到語言中的詞義虛化和詞性轉化現象。

 

笑話中,老師所問的“上帝”是指人們頭腦中的一個事物、概念的名稱,是人們想象中的主宰萬物的神,是名詞;而爸爸在敲打廁所時所喊的“上帝”表示的是一種呼喚或感情,相當於“哎呀”、“唉”,其原來的意思已經虛化,詞性也由名詞轉化爲嘆詞。

 

漢語口語中,有些名詞表示的事物概念在人們的頭腦中具有至高無上性,如“上帝”、“天”、“地”、“媽媽”等,因此,人們在產生驚訝、讚歎、無奈等感情時,往往會隨口呼出,抒發感情。長此以往,在特定的語言環境中,這些名詞的本來意思就被虛化,詞性也發生了變化,成爲一些只表示呼喚應答或某種感情的特殊嘆詞。這種語言現象在口語中經常出現。如:

  “哎呀,天!我還不知道呢,他是上這兒來住一陣就走吧?”(《變色龍》)

 

“天”本來一般指天空、天氣、季節等,是名詞。而在句子中卻沒有實在的意思,僅表示一種驚訝的感嘆,由名詞轉化爲嘆詞。

  “我的老天爺!”他想,“難道我是愚蠢的嗎?......”(《皇帝的新裝》)

 

句中的“我的老天爺”本來是一個名詞性的偏正短語,也是指人們心目中至高無上的神,而在這裏其本來的意思已經虛化,僅僅表示一種驚訝、慌張、無可奈何的呼喚和感嘆,變成了一種特殊的嘆詞。

 

 

還有一則笑話:小剛和爸爸一起去划船,小剛不小心落水,在水中邊掙扎邊喊:“媽呀,救命呀!”爸爸卻在船上無動於衷。人們驚奇地問:“那落水的不是你的孩子嗎?”“是的。”“那你爲什麼不去救他呢?”他說:“他是在喊他的媽媽,管我什麼事!”

   

生活中當然不可能出現這樣的事情,笑話當中小剛所喊的“媽呀”並不是對其母親的'呼喚,只是表示一種驚慌、恐怖的感情。我們在口語中常說的“媽呀,嚇死我了”也是屬於這種情況。

   

還有些名詞本身帶有讚歎、喜愛的感情色彩,有時在特定的語言環境中名詞的實在意義被虛化,只表示喜愛讚歎的感情色彩,變成了嘆詞。如:

  站在街上和窗子裏的人都說:“乖乖!皇帝的新裝真是漂亮!”(《皇帝的新裝》)

 

“乖乖”一詞在口語中一般是對孩子的親妮稱呼,但在這裏卻表示一種讚歎的感情,其本來的意思已經虛化,詞性也發生了變化,由原來的的名詞變爲嘆詞。

 

這類嘆詞很特殊,因爲它們在一般情況下都表現爲名詞,只有在特殊的語言環境中,尤其是在口語當中表示呼喚應答或強烈感情時才虛化了原來的意思,轉變了原來的詞性,在使用時必須注意區別。

 作者郵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