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教師之家 > 教育隨筆

語文教學應重視朗讀

     朗讀是我國語文學習的傳統方法,也是現代語文教學的一個重要環節。白居易說:“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莫始乎言,莫切乎聲,莫深乎義。”(《白氏長慶集》)  朱熹認爲:“凡讀書不可牽強暗記,只是要多誦數遍,自然上口久遠不忘。”(《訓學其規》)  朗讀像一位出色的導遊,把我們引入神奇美妙的世界。古人云:積字成句,積句成長,積章成篇,合而讀之,音節現矣,歌而詠之,神氣出矣。 當然這裏的朗讀指既動口又動心的讀法。                                               

語文教學應重視朗讀

 朗讀強調眼、腦、口、耳同時活動,要求精力高度集中。有效的朗讀,不僅可以矯正讀音,培養口頭表達能力,激發感情提高鑑賞水平,而且可以增強語感,發現默讀中不易發現的問題。

朗讀就是“口而誦,心而惟”,出之於口,入之於心。閱讀的文章透過視覺進入大腦的同時,也將其內容轉換爲聲音,再透過聽覺進入大腦,從而達到相同資訊反覆刺激大腦細胞而留下深刻印象的.目的,進而提高閱讀效果。

老一輩語文教育家都很重視朗讀。朱自清先生曾說:“非高聲朗讀則不能得其雄偉之概,非密詠恬吟不能探其深遠之趣。”(《國文教學》)  葉聖陶先生也說:“國文和英文一樣,是語文學科,不該只用心與眼來學習,須在心與眼之外,加用口與耳纔好。吟誦就是心眼口耳並用的一種學習方法。” 朗讀技巧要從教師範讀中學,從課文錄音中學。激昂時,昂揚動情;委婉時,綿聲細語;愉悅時,輕鬆明快;淒涼時,情調低沉。要讀準每一個字,要抑揚頓挫,要讀出感情和韻味。朗讀時,腦海中要再現文中的場面和情景,用心體會作者所要表達的思想感情。任何一種實踐能力必須在具體的實踐活動中才能形成,發展和提高。所以,語文教學中要重視朗讀,讓課堂充滿琅琅的讀書聲。

讀書百遍,其義自先。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靠朗讀和吟誦取得的效果,有時靠分析是永遠得不到的。“讀”來的東西感受最深,掌握最牢。朗讀的最終目標是葉聖陶先生所描述的:“不忽略討論,也不忽略吟誦。吟誦的時候,對於討論所得的不僅理智的理解,而且親切的體會,不知不覺之間,內容與理法化爲讀者自己的東西了,這是最可貴的一種境界。”

中學語文教材所選文章多位典範精品,文質兼美。例如魯迅先生的《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朱自清的《春》、《背影》,老舍的《濟南的冬天》,毛澤東的《沁園春  雪》……讓我們的語文學習多一些朗讀吧,讀出李白“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的傲岸;讀出杜甫“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的憂患;讀出月下荷塘淡淡的哀愁;讀出草原月夜冬不拉的喜悅……“讀”吧,動口動心動容的去讀,讀出語言的情和美來。 

週會敏

標籤:教學 語文 朗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