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教師之家 > 教育隨筆

三年級數學第六單元教案

作爲一名無私奉獻的老師,時常需要編寫教案,藉助教案可以讓教學工作更科學化。快來參考教案是怎麼寫的吧!以下是小編整理的三年級數學第六單元教案,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三年級數學第六單元教案

三年級數學第六單元教案1

新知識點:

1、認識年、月、日。

2、24時計時法。

3、簡單的時間計算方法。

第一課時課題:

認識年、月、日

教學內容:

教材

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認識時間單位年、月、日,知道大月、小月的知識,記住各月的天數。

2、使學生會判斷大、小月。

3、幫助學生初步建立年、月、日的時間觀念,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和思維能力,滲透科學的思想方法。

教學重點:

探究發現年、月、日之間的關係。

教學難點:

發現並掌握大月、小月的判斷方法。

教學準備:

多媒體 各年份的年曆卡。

一、 學前準備

1、填空。

1時=()分 1分=()秒

1時=()秒 240分=()時

1分25秒=()秒 82分=()時()分

2、提問:

(1)時、分、秒都是什麼單位?(時間單位)

(2)關於時間單位你還知道哪些?(年、月、日、季度、世紀等)

(3)那麼關於年、月、日的知識你想知道些什麼?

3、匯入新課

講述:地球繞太陽運轉一週經過的時間就是一年,月亮繞地球運轉一週經過的時間大約就是一個月,同時,地球自己也在旋轉,地球自己旋轉一週的時間就是一日。今天我們就來學習有關年、月、日的知識。

二、探究新知

1、認識年、月、日。

(1)出示材料。

提問:以前我們用鍾、表來研究時、分、秒,那麼年、月、日我們可以用什麼來研究呢?(年曆卡)

(2)觀察手中的年曆卡,看看這是哪一年的年曆。

(3)分別找到10月1日,7月13日,看一看,各是星期幾。

提問:10月1日是什麼節日?申奧成功是在哪一年呢?

(4)請同學們在年曆卡上找出你所知道的紀念日,爸爸、媽媽和自己的生日等,看一看,分別是星期幾。

(5)合作探究。

觀察:一年有幾個月?每個月的天數一樣嗎?哪幾個月是31天?哪幾個月是30天?

(6)討論交流。

教師根究學生的回答內容,板書:

年 月 日

一年 12個月 365天或366天

1、3、5、7、8、10、12 31天

4、6、9、11 30天

2 29天或28天

(7)質疑:你們每人手中的年曆卡上31天的月份是不是都是這幾個月呢?(是)對!不管哪一年,31天的月份都是這幾個月。

再看一看,是不是每年的4、6、9、11月的天數都是30天。(是)

(8)認識大月、小月。

講述:透過同學們認真仔細地觀察,我們已經知道了不管哪一年,1、3、5、7、8、10、12這7個月都是31天,4、6、9、11這4個月都是30天,它們是不會發生變化的,我們把每月天數都是31天的這幾個月叫做大月,把每月的天數都是30天的這幾個月叫做小月。

年份不同了,哪個月的天數有變化呢?(2月)從這裏可以看出,二月的天數比大月、小月的天數要少,所以二月是一個特殊的月份。

2、鞏固。

剛纔我們在年曆上已經找到了爸爸、媽媽和自己的生日,現在請你們想一想,自己的生日是在大月還是在小於?

3、記住大月、小月。

透過上面的學習,我們已經知道了一年有12個月,7個大月,4個小月和一個特殊月。那怎樣記住一年中的大、小月呢?教材上介紹了一種左拳記憶法,應該怎麼數呢?

(1)出示左拳圖。

(2)講清相應部位所表示的每個月的天數。

(3)根據圖,全體一起記憶。

(4)指着自己左拳再次記憶。

(5)再介紹一首兒歌,加強記憶。

七個大月心中裝,七前單數七後雙。

二月是個特殊月,其他各月是小月。

三、課堂作業新設計

觀察今年的年曆。

(1)一、二、三月一共有( )天。

(2)六一兒童節是星期( )。

(3)四月份有( )個星期零( )天。

四、思維訓練

想一想:9月30日的後一天是幾月幾日?

五、板書設計

三年級數學第六單元教案2

教學要求:

1、使學生進一步掌握萬以內加減法的。筆算原則,能正確、熟練地運用加減法算式之間的關係進行驗算,進一步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

2、使學生更好地掌握混運算的順序並能正確進行兩步計算的混合運算。

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

二、筆算加減法複習

1、完成複習第5題。

(1)學生筆算。

(2)比較每組題的異同之處,萬以內加減法筆算法則。

2、分組完成複習第6題。

(1)學生分組練習。

(2)分別說說筆算加減法驗算的根據。

三、混合運算複習。

1、完成複習第8題,只口答運算順序,不計算。

2、學生混合兩步式題的計算順序。

四、課堂作業

複習第7、8題。

教後隨筆:

課題三:千克、克、時、分、秒和直角初步認識複習

教學內容:教科書第120頁複習第9–12題。

教學要求:

1、使學生進一步認識重量及其單位千克和克,進一步掌握千克和克之間的進率,並能比較表示重量的各數大小。

2、使學生進一步掌握單位時間的觀念,以及時、分、秒之間的進率。

3、讓學生進一步認識角和只角的特徵,能判斷一個角是不是直角,進一步鞏固畫角、直角的方法。

教具準備:1千克鹽、教具鐘面、一副三角尺。

教學過程:

一、複習準備

1、長度單位、重量單位和時間單位分別有哪些?(板書)

2、揭示課題。

二、千克和克的複習

1、長度單位複習。

(1)問:長度單位哪個大,哪個小?一米大概有多長?(手勢比較)1分米、1釐米呢?

(2)問:長度各單位間的進率是多少?

2、千克和克的複習。

(1)問:重量單位哪個大,哪個小?問:哪些物品大約重1千克、1克呢?千克和克之間的進率是多少?

(2)掂一掂1千克鹽和1個2分硬幣的重量。

(3)問:什麼時候應用到長度單位,什麼時候應用到重量單位?

三、時、分、秒的複習

1、問:時間單位有哪些?哪個大?哪個小?它們之間的進率是多少?

2、問:1小時內我們可以做多少事情?1分鐘內你的脈搏跳多少下?

3、出示不同的鐘面,讓學生說出所表示的時刻並記錄下來。

四、綜合練習

完成複習第9、10題。

五、角和直角的初步認識。

1、問:角有幾個頂點,幾條邊?

2、找出下列圖形中的直角,並說明所用的方法。

3、完成複習第11題。

4、複習畫角。

(1)說說畫角的步驟。

(2)畫一個角。

(3)畫一個直角,並用符號標出來。

5、練習複習第12題。

三年級數學第六單元教案3

課前準備:多媒體課件,學生練習用紙。

一、課前練習

1、認識鐘錶整點和半點

2、填空:3時30分=(:)11時=(:)6:00=()時

二、情景設疑

1、師生談話

師:令人振奮的運動會剛剛過去,還記得當時的口號嗎?

生:發展體育運動,增強人民體質,刻苦鍛鍊,振興四小。

師:經常參加體育鍛煉能讓我們的身體更健康更強壯,看,咱班的張彬在做什麼呢?仔細聽認真看,你知道了什麼?

2、情境質疑

情境1

彬:作業寫完了,幹什麼呢?對了約張洞名去跑步吧(嘟…..嘟…..0

銘:喂,找誰啊?

彬:張洞銘,今天有空嗎?我們一起去跑步。

銘:哦,今天不行,我有事,明天行嗎?

彬:好吧,明天6:00在明珠花園見,不見不散。

銘:好的。明天見

師質疑:他們倆個能按時見面嗎?從他們的對話中你知道了什麼?(板書:6:00)

生:A不能,因爲沒說是上午還是下午

B能......

師·:我們一起看看接下來到底發生了什麼?

情境2

(門鈴響叮-----咚)

彬:誰啊,一大早就來敲門?

銘:我是張洞銘,你怎麼還在家?

彬:怎麼了?

銘:你不是說6:00在明珠花園見面去跑步嗎?我等了你兩個小時了

彬:嗨,我是說下午6:00

銘:啊??

彬:真笨

師:爲什麼張彬和張洞銘沒按時見面?

生A:他們沒說是上午6點還是下午6點。(師板書:上午6時、下午6時)

生B:......

師:如果是你約同學你會怎麼說?張彬你準備是什麼時候的6時跑步呢?

生:......

師:爲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

生:有兩個6時,分不清了.....

3、圖片引入

師:老師再給大家看一組圖片(幻燈),看看是幾點小朋友在幹什麼呢?

生:9點

師:怎麼有兩個9點呢?它們是同一時刻嗎?(板書:上午9時,下午9時)

生:......

師:看來一天不僅有兩個6:00還有兩個9:00呢。

三、探索新知

1、趣味引入

師:度量一天的時間工具是“鐘錶”,今天我們就一起來研究一天裏的時間,我們一起來看下面的動畫,邊看邊回憶一天是怎麼形成的同時大家都想一想一天有多少個小時?

(課件演示:鐘錶上時針在一天的時間裏的轉動過程)

師:仔細觀察,小組同學互相說,從中發現了什麼?

學:生彙報交流......

師小結:一天有24個小時,地球繞着太陽轉,地球在繞着太陽轉的同時,自己還不停的旋轉。地球自己旋轉一圈所需的時間,就定爲一日。一日是24時。也就是一天一夜時間規定爲24小時,從夜裏0時------24時。0時是新的一天的開始也是前一天的結束,是今明兩天的分界線。(幻燈)

師:想想在哪裏見過0時?

生:......

師:我們來看一段視頻(春節晚會倒計時視頻)

師:24時也叫0時,我們再次看課件。(師指明學生描述圖中同學在什麼時間幹什麼呢)

生:......

(板書:晚上12時,早上7時,上午8時,上午9:30,中午12時,下午2時,下午4:30,晚上7時,晚上8時,晚上9時30分)

師:剛纔我們說的早上幾時上午幾時和下午幾時晚上幾時都是普通計時法,(板書:普通計時法)接下來我們再看一組節目預報,看看這裏是怎麼計時的,你能知道對應的時刻嗎?我們給這種計時法起個名字吧。

(幻燈出示課本節目預報表)

生:......

師:(板書:24時計時法)

2、比較2種計時法

師:你認爲普通計時和24時計時法有什麼不同,應用時要注意什麼?

生:討論、交流......

師小結:普通計時法表示的時刻,前面要加上“早上、上午、下午”等時間詞,而24時計時法表示的時刻不要加這些時間詞,上午鐘錶上是幾就我們就說幾時,中午12點後,鐘錶上是幾時就把鐘錶上的幾時加上12就可以了。

3、評價

師:你喜歡哪種計時法?爲什麼?

生:交流——24時計時法簡潔、簡便

師小結:生活中郵電、交通、廣播電視等部門計時,爲了簡明不易出錯,都採用24時計時法。(幻燈)

師:生活中你在哪兒見過24時計時法?

生:......

(師出示課件:電子錶、火車票、肯德基營業時間、車站站牌)

4、轉換方法

師:歸納說一說普通計時法轉化成24時計時法的方法

生:上午的時間不加12,下午的加12,把時間詞去掉

師小結:上午的時間,也就是鐘錶第一圈走過的時間不用加12,直接吧時間詞去掉就行了,下午的時間也就是第二圈的時間加上12並且把時間詞去掉。

(完善板書,把普通計時法轉換成24時計時法)

師:說說24時計時法轉化成普通計時法的方法

生:......

師小結:24時計時法轉化成普通計時法時,把相應的幾時減12就可以了,用普通計時法時一定要注意在全面加上上午、中午、下午、晚上等時間詞就可以了

(師出示CCTV---少兒的節目預報表)

四、鞏固練習

1、運用24時記時法播報節目。

師:同學們已經會用24時記時法記時了,老師希望你能在日常生活中合理運用24時計時法,現在我們學校的紅領巾廣播站正在招聘小廣播員,條件就是要用24時記時法預報,你想試試嗎?老師相信你能行

(師出示紅領巾廣播站節目預報)

師:可以給它加一個開頭和結尾,例如:紅領巾廣播站開始廣播了,下面先向你預報今天的節目......節目預報到此結束,歡迎同學們到時收聽。

2、作息時間

師:夏季快到了,這是一份夏季的作息時間表,你能把裏面的兩種計時法進行轉換嗎?

3、課本25頁

4、課本25頁“練一練”1題

五、小結

師:經歷這次時間之旅,你有什麼收穫?

師:學完這節課,張彬你再約朋友時可以怎麼說?

彬:……

六、作業

1、制定作息時間表

師:一寸光陰一寸金,希望同學們合理安排時間,做時間的主人,下面是老師的作息時間表,課下請同學們也制定一份自己的作息時間表,堅持好的作息時間,合理利用時間

(幻燈)

2、觀察日出日落時間課本26頁3題

三年級數學第六單元教案4

教學目標:

1、進一步掌握兩、三位數除以一位數的筆算方法,能正確列豎式計算兩、三位數除以一位數的除法,並能進行驗算。

2、結合具體的計算過程,培養估算的意識和能力。

3、結合具體情境,進一步感知除法與實際生活的密切聯繫。

4、組合學生解答練習七中的習題。先引導學生理解題意,再讓學生獨立解決問題。

5、讓每個學生積極參與到數學活動中,大膽表達自己的想法。

教學重點:能從實際情境中提出問題,並靈活運用除法知識解決生活中的簡單問題,感受數學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

教學難點:結合具體的計算過程,培養估算的意識和能力。

教學設計

1、第2題

“先估計商是幾位數,再計算”可以使學生在計算時逐步養成“先估算,再計算”的良好習慣,提高計算的正確率。

2、第4題

解決問題以後,可以引導學有餘力的學生髮現問題、解決問題。如:

(1)兩個倍數爲什麼不一樣?

(2)再過一年(即小孩7歲時),老人的年齡是小孩的幾倍?小孩8歲時呢?

(3)有什麼規律嗎?

3、第5題

解決問題以後,可以引導學生髮現“每週存的錢數越多,存的週數就越少”的規律。

4、第7題

數學中要引導學生理解題意,知道比較“誰打字打得快”,是要在相同的時間內,看誰打的字數多。學生可能用以下的方法解答:

看1分誰打字多。

126÷3=42(個),90÷2=45,45〉42(個),所以笑笑打得快:

看6分誰打字多。

126×2=252,90×3=270,270〉252(個),所以笑笑打得快。

5、第8題

數學中要結合這個具體的情境,讓學生靈活運用所學的知識解決生活運用所學的知識解決生活中的簡單問題,培養學生解決問題的意識和能力,教學時可以:

(1)理解題意,說說從弄髒的購貨發票中能獲得哪些資訊。

(2)學生獨立解決問題。

組織交流,讓學生說說自己解決問題的過程。

6、小結:在這節課中,你學到了什麼?

7、作業:作業本上的作業。

板書:

看1分誰打字多。

126÷3=42(個),90÷2=45,45〉42(個),所以笑笑打得快:

看6分誰打字多。

126×2=252,90×3=270,270〉252(個),所以笑笑打得快。

三年級數學第六單元教案5

教學目標

1、透過練習活動,進一步鞏固本單元所學的知識,加深理解,提高掌握水平。

2、能運用所學知識和技能,解決有關實際實際問題。

教學重難點

透過練習,進一步鞏固對分數含義的理解和分數大小比較的算法。

教學過程

一、複習引入新課。

計算下面各題:2/5+1/5=3/8+5/8=7/9-4/9=1-1/3=4/6+5/6=

7/8-7/8=10-4/4=14/30+5/30=12/28+16/28=

二、新授

1、塗色部分是幾分之幾?

2、塗一塗,比一比。

3、爸爸吃了六分之二,媽媽吃了六分之一。

(1)他們一共吃了這張餅的幾分之幾?

(2)還剩下幾分之幾?

4、分數計算

5、一個月餅平均分成8塊,兩個共吃了這個餅的幾分之幾?

6、有三個蘋果四個梨

蘋果佔全部水果的幾分之幾?

梨佔全部水果的幾分之幾?

蘋果佔的分數比梨少幾分之幾?

7、陰影部分是這個圖形的幾分之幾?

8、(1)參加跳繩活動的共有幾人?

(2)男同學佔總人數幾分之幾,女同學佔總人數的幾分之幾?

(3)你還能提出哪些數學問題。

9、數學故事

10、實踐活動:製作七巧板。

這是個具有實踐性和挑戰性的活動。“想一想”中要用到分數的知識。七巧板又變成了研究分數加減法的學具了。

一定要鼓勵學生親手製作七巧板,這不僅能培養他們的動手能力,更能使他們藉助操作完成“想一想”中的問題。

11、做一做

(1)拿一張長方形紙,折出一個最大的正方形,並剪下來。

(2)用剪下的正方形紙,按下面的順序製作七巧板,並塗上不同的顏色。

11、想一想

(1)1號圖形是原正方形的幾分之幾?2號呢?它們共佔原正方形的幾分之幾?

(2)3號、4號、5號、6號、7號圖形分別佔原正方形的幾分之幾?

(3)用七巧板中的圖形拼出長方形或正方形,估一估,量一量,算出它們的周長和麪積大約是多少?

三、小結

課後反思:透過練習活動,使學生進一步鞏固本單元所學的知識,加深理解,能運用所學知識和技能,解決有關實際實際問題。

三年級數學第六單元教案6

第一課時

130

第五課時

第六課時

教學內容:

練習八

教材第67、68頁第1-6題。

教學目標:

1、透過多種形式的練習,提高計算能力。

2、培養學生的估算意識和能力。

3、培養學生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

重點、難點:

1、訓練正確計算的能力。

2、培養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具準備:

口算卡片。

教學過程:

一、課堂作業設計。

1、教材第67頁第2題。

(1)板書:48×6+2=290 290÷6的餘數是( )

(2)引導學生弄懂題意。

(3)嘗試獨立解答。

(4)敘述解答思路。

(5)提問:爲什麼要填2?在除法算式中,48、6、2、290分別是什麼?(290是被除數,6是除數,48是商,2是餘數)。被除數、除數、商和餘數之間有怎樣的關係呢?(被除數÷除數=商+餘數)。

(6)板書:106×6+3=427 427÷4=( )……( )

(7)獨立完成。

(8)爲什麼這麼塊就填好了?

你運用哪個知識解決的這個問題?(除法的驗算方法,被除數=商×除數+餘數)

2、教材第67頁第3題。

(1)投影出示。

(2)看懂題目要求。

(3)估算商是幾位數。

(4)交流估算過程。

學生:這幾道題是一位數除三位數,商有的是兩位數,有的是三位數。當被除數的最高位上的數比除數小時,商就是兩位數,如330÷8,424÷7,411÷6。被除數的最高位上的數比除數大時,商就是三位數,如582÷4,725÷6,914÷3.

(5)集體在本子上計算。

二、思維訓練。

1、說一說每道題的運算順序。

(1)投影出示。

182+85÷5 (123+12)×6 682-56×7

9×(218+310) 432÷(131-125) 507-368÷8

(2)認真審題,看清運算符號。

(3)指名說出運算順序。

2、教材第67頁第4、5、9題。

獨立計算

三年級數學第六單元教案7

教學目標:結合具體情境(由許多個體組成一個整體),進一步理解分數的意義。

教學重點:體會學習分數的必要性,怎麼表示份數。

教學難點:結合具體情境(由許多個體組成一個整體),進一步理解分數的意義。

教法:啓發式教學

學法:小組合作

教學準備:小黑板,彩筆,方格紙

教學課時:2課時

教學設計:

一、創設情境

我們已經學習了分數,並且知道什麼是分數。今天我們繼續學習分數,進一步瞭解分數的意義。

二、小組合作

1、把下圖塗上不同的(紅色、黃色和藍色)。

2、之幾。

3、將上面的小正方形剪開,說一說每種顏色的小正方形佔大正方形的幾分之幾。

4、小組合作完成:開啟課本70頁

(1)一共有幾隻蝴蝶?

(2)白蝴蝶的只數佔所有蝴蝶的.()。

(3)花蝴蝶的只數佔所有蝴蝶的7。

(4)你還能從圖中找到哪些?分別與同伴說一說。()

三、當堂訓練。

1、用分數表示每幅圖中每種圖案的個數佔全部的幾分之幾。紅花:

3

黃花:

長方形:

圓:

三角形:

2、按分數圈一圈。

413445

五、作業佈置

練一練1、2題。

六、板書

分一分

分子/分母讀作:多少分之多少

課後反思:

三年級數學第六單元教案8

教學目標:

進一步瞭解用連除解決的實際問題的基本結構和數量關係,能列式解決這類實際問題。在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體驗解決問題方法的多樣化,進一步培養分析和推理能力。

教學重點:

進一步瞭解用連除解決的實際問題的基本結構和數量關係,能列式解決這類實際問題。

教學難點:

在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體驗解決問題方法的多樣化,進一步培養分析和推理能力。

教學過程:

一、基本訓練

1、三(4)班有三個小組,每組有6個同學,一共做了108朵紅花,平均每個同學做了幾朵紅花?

2、王叔叔2分鐘打了106個字。他平均每分鐘打了多少個字?如果他照這樣的速度用了8分鐘打完一篇文章,你知道這篇文章有多少個字嗎?

3、三、四年級各有3個班,要選150名同學參加校園文化藝術節的活動,平均每班要選多少名同學?

4、一個旅行團有153人,他們入住的酒店現在只有5人間的房了,想一想至少需要多少個房間呢?

5、圖書室有3個書架,每個書架5層,一共有750本圖書。平均每層有多少本?

7、三(4)班有4個小組,每組8人,平均每人採5個昆蟲標本。他們班一共採集多少個昆蟲標本?

(以上各題均由學生先獨立思考解答,再班級交流反饋。)

二、拓展練習

1、想想做做9

讓學生充分理解題意,收集題中資訊,獨立思考解決問題。

班級交流彙報。

2、P14思考題

獨立完成,組織交流討論。

對學生正確的解法給予充分的肯定。

3、商業大廈的。牛奶,原價每盒7元,現降價爲每盒6元。人民商場同樣的牛奶每盒7元,買4盒送1盒。小華要買5盒牛奶,你建議他在哪家商店買比較合算呢?

4、校園美了,我們的城市更美了。不過,一些非法廣告到處張貼,損害了城市的形象。少先隊員們積極地清除亂貼亂畫,請觀察下面的數據。

三年級以每分鐘清除18張的速度,共清除252張廣告。

四年級清除亂貼亂畫387張,共用9分鐘。

你能提出什麼問題?⑴⑵

做完這道題,你有什麼想說的?

三、全課總結

四、作業

1、對想想做做6、7兩題進行質疑,對困難學生進行啓發。

2、作業:

P14:6、7

三年級數學第六單元教案9

教材分析:

本內容是在學生認識了鐘面,學習了時、分、秒有關知識的基礎上學習的。教材充分聯繫了學生的生活實際,利用學生熟知的、感興趣的素材進行教學,喚起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從而主動探索24時計時法的規律,幫助學生理解和發現普通計時法和24時計時法之間的聯繫和區別,並能在兩者之間進行互換。透過解決一些實際問題,幫助學生理解所學知識在生活中的應用,也達到鞏固知識的目的。透過鼓勵學生收集相關知識的內容來培養學生課外閱讀的興趣和多渠道收集資訊的能力。

學生分析:

在學習24時計時法之前,學生已經學習了有關時間,時、分、秒和時間有關的知識,他們對鐘面、經過的時間等問題均有所瞭解和掌握。在日常生活,比如電視和乘車的過程中等或多或少地與24時計時法有過交道,不會一點都沒有接觸到,這就構成了學生學習本課的知識基礎。

根據教學內容和學生的認識規律,我覺得在這節課的教學中應該注重生活化、活動化、資訊化,幫助學生更好的學習,讓更多的孩子沉浸在學習數學的樂趣中。因此,要讓學生在數學活動中學習數學,在於調動學生原有的知識的生活經驗,發現問題,創造新知識,並在這個過程中培養學習興趣,發展智慧,增長才幹。在教學中,我注意實行啓發式、討論式、活動式的教學模式,現實生活中到處有數學,到處存在着數學思想,關鍵是教師能否善於結合課堂教學內容,去捕捉生活數學實例,學生已有知識經驗,也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爲課堂教學服務。

教學重點難點:

使學生理解和發現普通計時法與24時計時法之間的聯繫與區別,並能正確地把用24時計時法表示的時間與用普通計時法表示的時間進行互換。

教學目標:

1、創設現實而有趣的問題情境,讓學生在初步感知兩種計時法的基礎上,透過觀察、比較、合作、交流,掌握12時計時法和24時計時法的特徵,發現兩種計時法互相轉化的規律,能正確進行互化,並能應用所學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2、爲學生創設平等、民主、寬鬆、和諧的學習環境,充分激活學生思維,讓他們在藉助已有知識經驗猜想、觀察比較12時計時法和24時計時法的異同、發現兩種計時法相互轉化的方法等數學學習活動中抽象思維能力得到鍛鍊,創新思維能力得到提高。

3、聯繫生活實際和學生的生活經驗,提供現實的、有意義的、學生感興趣的探究素材,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使學生在學習過程體驗到數學與生活的聯繫,初步感悟數學的應用價值。

三年級數學第六單元教案10

一、教學內容

在前幾冊教科書裏,陸續教學了米、分米、釐米、毫米等長度單位,以及千克、克等質量單位,本單元教學較大的長度單位千米和較大的質量單位噸。

千米和噸都是常用的計量單位,在生活、生產中有廣泛的應用。但是,這兩個單位與學生的生活有些距離,他們對這些單位不夠熟悉。因此,教學千米和噸,首要任務是體會千米和噸,感知1千米有多長、1噸有多重,建立1千米、1噸的初步觀念。教學千米與米、噸與千克的進率及簡單的換算,也是讓學生聯繫已經認識的米和千克,體驗千米和噸。學生是否體會了千米和噸,一般可以透過兩種方式檢驗,一是能否聯繫實際,舉身邊的例子說說1千米大約是多長、1噸大約是多重;二是能否在日常生活和實際問題里正確使用千米和噸。

全單元內容分三部分編排,第44~46頁教學千米,第47~49頁教學噸,第50~55頁單元練習和實踐活動。

二、教材編寫特點和教學建議

1.認識千米、噸的線索和活動。

首先,在現實的情境裏引出千米和噸,讓學生感受它們都是較大的計量單位。第44頁的四張照片上都有“千米”,配合這些照片,教材中說:計量路程或測量鐵路、公路、河流的長度,通常用千米作單位。學生從照片和文字說明中,體會了千米是較大的長度單位。第47頁的三張照片中,物體很多、很重,教材指出:計量比較重或者大宗物品有多重,通常用噸作單位。在引出噸的同時,讓學生體會它是較大的計量物重的單位。

然後,尋找千米與噸的生長點,讓學生在已有知識經驗的基礎上,感知千米和噸。在引出千米和噸以後,需要知道1千米是多長、1噸有多重。教材選擇100米爲生長點,既感知千米,又帶出千米與米的進率。看看100米的跑道有多長,想想10個100米是多長,接受10個100米是1000米,就是1千米,這樣1千米=1000米就很自然地得出了。100米作爲千米的生長點,它是否清晰直接影響對1千米的感受。多數學校都有100米的跑道,在課前要帶領學生在跑道上反覆看看、走走,對教學千米是有好處的。教材選擇100千克爲噸的生長點,從1袋大米100千克,推算10袋大米1000千克,體會10袋大米的重,意義接受1000千克就是1噸,感知了噸,帶出了進率1噸=1000千克。

接着,擴大感知背景,繼續體會千米和噸,積累感性材料和生活經驗。學校裏的跑道,一般是一圈米、250米或400米,讓學生聯繫自己學校裏跑道一圈的米數,推算幾圈是1千米。一個小學生的體重25千克,推算40個小學生的體重是多少;一棵白菜1千克,多少棵這樣的白菜重1噸;1桶水重10千克,多少桶水重1噸;2塊磚重5千克,多少塊磚重1噸。這麼多的推算,都以學生熟悉的事物爲載體,透過40名小學生、1000棵白菜、100桶水、400塊磚都重1噸等事實,幫助學生感知1千米與1噸。如果學生對其中某種物體感興趣,記住多少個這樣的物體長1千米或重1噸,他對千米和噸的感受就清晰而深刻了,而且不會忘記。

2.在應用計量單位時,進一步體驗單位。

教材三次安排選擇合適的計量單位的練習,第46頁第4題是選擇長度單位,第49頁第5題是選擇質量單位,第50頁第1題是長度單位和質量單位的綜合應用。在這些題裏不僅使用本單元教學的千米和噸,還使用以前學過的長度單位和質量單位。在選擇單位時,要加強對單位的體驗。對於熟悉的物體,學生很快能說出應該選擇的單位,如小華的身高132(釐米)、一個蘋果重(克)。要讓學生體驗如果選了其它單位,將會鬧出多大的笑話。如果一個蘋果千克,那麼這個蘋果要許多人擡着吃;如果小華身高132米,那麼他有20層樓那麼高。對於不熟悉的物體,可以用篩選排除的辦法,尋找合適的計量單位。如1筐稻穀45(),如果用克作單位,這筐稻穀只要用手輕輕一託;如果用噸作單位,一個人無論如何也搬不動這筐稻穀,於是選擇千克作單位。

解答實際問題,也有助於體會千米和噸的應用,從而豐富生活經驗。如計量河流、鐵路的長度,要用千米作單位;計量卡車的載重量、鯨魚等大型動物的體重,要用噸作單位。隨着經驗的積累,對計量單位的感受也會深刻。

3.在實踐活動中進一步體驗千米。

“瞭解千米”這次實踐活動,安排學生“走走看看”。透過走100米要多少步和多少分鐘,推算走1千米的步數和時間,藉助步數與時間體驗1千米的長度。還組織在離開1千米的地方大聲說話,試試能聽到嗎?這些都是學生感興趣的活動,有了這些數據和經驗,就能在日常生活中估計1千米。

三年級數學第六單元教案11

教學反思

前面學生已經認識了鐘面,學習了時、分、秒有關知識。是在學生認識時、分、秒後學習的一種記時方法,它在現實生活中的用途比較廣泛,與學生的生活聯繫非常密切,透過學習可以幫助學生建立正確的時間觀念,養成合理安排時間、珍惜寶貴時間的好習慣。生活中學生已經掌握了普通記時方法,絕大多數會用普通記時法表示時刻。因此,在教學中,充分利用學生已有的知識和經驗,抓住24時記時法與普通記時法的異同,加深學生對24時記時法的理解。在教學中注重內容的趣味化、生活化、讓更多的孩子喜歡數學。

一、情境教學生活化

數學家華羅庚曾經說過:宇宙之大,粒子之微,火箭之巧,地球之變,日用之繁,無處不用數學。這是對數學與生活得精彩描述。我把教學內容與學生電視節目的生活經驗進行整合,找到生活與知識的契合點,爲學生創作與真實生活“親密接觸”的機會,並引導學生在生活問題中發現數學問題,常使用數學知識解釋和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二、教學內容生活化

教材,是教學活動的主要媒介,是孩子獲得知識的重要源泉,是教師實施教學的主要依據。我們在使用教材教學時,應注意創設輕鬆、活潑的教學氛圍,使教學活動源於孩子生活,源於孩子好奇之事,引導孩子積極運用已有的生活經驗去探索、去發現、去體驗,讓他們親身感悟數學知識。所以在學習新知識的過程中,我仍然注重密切聯繫生活,考慮到知識點比較多,所以藉助時間軸,使學生直觀的明白了在一天時間裏時針走了2圈,共是24小時,同時瞭解了普通計時法與24時記時法之間的聯繫與區別,並且能夠初步學會二者之間的轉化這幾個知識點。然後,在學生接受了新知識後,就讓他們找一找生活中還有哪些地方也是用24時記時法記錄時間的,讓學生充分感受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問題,同時也加深了對所學知識的理解。

三、教學評價關注學生的發展,師生互動,鼓勵學生自主性學習。

關注結果的終結性評價,是面向“過去”的評價;關注過程的形成寫評價,則是面向“未來”、重在發展的評價。新課程改革強調評價重心逐漸向更多關心學生求知的過程、探索的過程和努力地過程,關注學生在各個時期的進步狀況。在這堂課中,也包括在平時的教學中,我注意到,面對我的學生我不做指出不足的老師,而做能提供幫助的好朋友,用激勵的語言,幫助他們樹立信心,提供給學生探索的時間和空間,促進學生努力後獲取成功。例如;一位女生在應聘小小播音員這一環節時,第一次雖很流利,但出了點差錯,我並沒有及時指出,而是請同學指出問題,給予幫助,然後再次請她播報節目。第二次的她發言既正確又流利,獲得了全班的掌聲,隨即自信的坐了下來。在這一過程中,充分發揮了學生的主體作用,調動了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

四、鞏固練習生活化

提倡“生活化的”數學是新課程標準的一個重要特點。因此,在數學教學中,我們要緊密聯繫學生的生活實際,在現實世界中尋找教學題材,讓教學貼近生活,讓學生在生活在看的數學,摸到數學。從而使數學生活化,使學生不再覺得數學是XX上的明珠而高不可及,不自覺的數學是脫離實際的海市蜃樓而虛無縹緲。相信在以後的教改路上,我們會把數學的生活性挖掘得更深,發揮得更加淋漓盡致。

五、重視合作交流,重視總結,中師板書,有效突破重難點。

動手實踐、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本節課教師爲學生提供了相互合作、相互交流的機會,促使他們主動探知。本節課教師讓學生合作交流的問題是:把普通記時法改寫成24時記時法要注意什麼?教師爲學生提供了足夠的合作交流的時間,學生在學習小組內各抒己見,自己派代表向全班發言。再讓學生完整的說出各小組的發言,在此基礎上教師進行規範的簡潔的總結,並透過課件將總結的重點加以圈點,使學生一目瞭然,有效的突破了重難點的知識。

評析與研討:

數學課要爲學生所喜歡,我認爲並不在於數學內容本身,而在於教師如何藝術地組織材料。這節課教師爲學生創設了一個很好的情景,學生的狀態是那樣的積極和主動,他們觀察思考,並是通用自己已有的知識經驗來解決問題。

這節課是大部分學生學得積極主動,但我發現有少數學生不太適應這種教學形式,因此,教師要考慮如何全面照顧到所有的學生。

另外,這節課我雖然做了充分地準備,可是課上仍有很多不盡人意之處,由於教室的flash版本老,課件沒有播放出效果,導致學生對新授知識的學習不直觀。教學設計過分注重課件而忽略了實質性內容,聽了李校的點評我知道,自己需要好好錘鍊自己,需要提高的地方還太多,需要不斷地鍛鍊自己。

三年級數學第六單元教案12

教學目標

1、知道買文具時應該說些什麼,能正確表達自己購買文具的願望。

2、買文具時,能與售貨員正確對話。

3、教育學生說話時態度要大方,語言親切、有禮貌,聽別人講話時要認真耐心。

教學重點

1、能進行買賣文具的對話並使用禮貌用語。

2、分角色對話時做到態度大方自然。

教學難點

在買文具過程當中遇到問題時(如質量差、價格貴、售貨員或顧客出現差錯……)能及時應付。

課前準備

1、課前,教師可佈置學生到文具店或商場文具櫃檯買文具,也可以觀察別人買文具,記住買文具的過程,感知買文具的'一般知識。

2、每個同學準備一兩件文具,並貼上價格標籤。

3、用紙作一些錢。

4、有放文具的櫃檯——課桌。

教學時間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看圖想象,匯入新課

小朋友們,你們到文具店買過文具嗎?今天我們去文具店買文具,好嗎?(板書課題)(出現掛圖)

1、你們瞧,已有兩位小朋友比我們先去文具店買東西了。你們想想他們會說些什麼?售貨員阿姨又會怎樣說呢?

2、(下面我們請三位同學來扮演圖中的售貨員和顧客。板書:售貨員顧客看看他們是怎樣買文具的,好嗎?)分角色表演。

3、師生評議。(他們表演得過且過怎樣?誰願意來說一說。他們都很講禮貌,顧客表達也很清楚。師:說得真好。)(板書:文明禮貌,表達清楚)同學們你們想不想做個這樣的顧客呢?

二、學生試練,進行合作,實踐。

1`、利用自備學具,小組演練。(請同桌的同學把各自的文具盒開啟,放在桌子中間,然後一人當售貨員,一人當顧客,練習一下怎樣買學習用具。開始吧。)

2、指名錶演。

3、師生評議。(你們說他們表演得好嗎?從哪兒可以看出來?說得真棒。)

三、舉一反三,深化訓練

1、師生表演,設定訓練情境。

(1)是啊,這位售貨員非常熱情周到,現在連老師也想向她買學習用具了。)

(2)師邊說邊走向扮售貨員的女生進行交際。

(3)師拿着剛買的圓珠筆在手心寫寫畫畫說:這支圓珠筆真不錯,還有香氣呢。咦?怎麼斷水不能寫了呢?這可怎麼辦呀?同學們,如果你們遇到了這種情況(小黑板出示:買學習用具,發現質量有問題,應該怎麼辦?),請同桌的同學進行討論。

2、鼓勵發表意見。(如:退換圓珠筆;還可以怎麼辦?打投訴電話。你還懂得拿起法律,保護自己的權益,做得真棒。)

3、同學們平時買東西時,還遇到過別的情況嗎?

如:以次充好;價錢太貴;忘了找錢;多找錢;態度不好……

4、面各小組自主選擇一種情況,然後在小組裏說一說,演一演。

5、根據學情,選擇上臺表演。

6、師生評價,激勵擴展求異。

師小結:大家在買東西時,不管遇到任何意外情況,都要動腦筋,想辦法,就能解決這些問題。

四、讀一讀兒歌

五、總結提高,課外延伸

師:今天,小朋友們特別能幹,學會了怎樣買自己所需要的文具。回家後,能不能爲媽媽分擔一些家務,幫媽媽購買一些日用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