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教師之家 > 教育隨筆

如何評價一個新教師的上課

甌海區梧田進階中學 王茂坤

如何評價一個新教師的上課

最近有個新教師在自己的學校裏給全體語文老師上了一堂公開課。課題是泰戈爾的《金色花》。這堂課應該說是上得順利的,據這位新教師反映說時間掌握得很準確,剛好按預先設計好的時間來完成各個教學環節。但聽說評課時,老師們提的意見也很多,老師們提意見似乎特別積極,大家都對這堂課談了看法。說教學方法有待改進的有之,說提問題的方式不恰當的有之,說沒有突出朗讀教學的有之,說沒有突出探究性教學特點的也有之。總之,意見是不少,使得這新教師沒有了信心,搞得她無所適從了,不知怎麼教纔好。

爲什麼這些教師這麼肯提意見呢?難道說這新教師的這堂課真的那麼糟糕嗎?非也。這堂課的設計過程我已看過,教學思路應當是不成問題的,像一個新教師能做到這樣已經是不錯了。特別是這些詩歌教學比較難,誰也沒有一個好方法,我也吃不準。所以當這新教師決定要教詩歌時,我也感到有點難,因爲我教了幾十年的書,就是對怎麼上詩歌沒有一個底。所以,我當時想向這新教師提議上散文之類的課文。可這新教師說教研組長已經強調要突出朗讀教學,而詩歌才最適合於朗讀教學的。說得也有理由,可問題是這朗讀教學很不好教呀,我們總不能一節課從頭到末老是在朗讀這幾句詩吧!每次的朗讀方式也應有所不同,朗讀的目的也應有所不同吧!不過比起其他課文來,詩歌的朗讀教學確實顯得重要一些。所以,我聽了這新教師的教學思路,覺得作爲朗讀教學而言應當是可以的。那麼今天上了課之後,爲什麼大家還這麼肯提意見,這麼不留情面,如此挫傷一個新教師的積極性呢?

我仔細地探究了其中的原因有這麼一些。

首先是大家還不完全明確什麼叫朗讀教學。大家都錯誤地以爲朗讀嘛,就是多讀,而到底怎麼讀誰也說不出一個底。所以,對於這堂課到底是不是符合朗讀教學,也只能是各抒己見吧,並沒有惡意,只是就事論事,隨便談談自己的感想而已,所以今天是借對這堂課評課之機,各人談自己的觀點罷了。這是好事,我們不必有什麼另外的看法。

其次,大家以爲上課的人是個新教師,就不再有所保留,於是每個人都想發表自己的看法。而這些只能是每人自己的看法,不一定是對的`呀。但教師們大多以爲自己的理解是對的,都憑自己的理解,去對新教師的課亂加點評。這確實不利於一個新教師的成長,這會挫傷一個新教師的積極性和自尊心的。我們現在的評課就有一種不好的風氣,一個人上了課之後,如果上課的人是老教師,或資格比較老的教師,那麼資歷淺一些的或年青一些的教師都不願提什麼意見。而如果這個教課的人是個新教師的話,那就會招來很多的人來提意見了。前次我們學校裏的一個新教師開課,評課的時候,提意見的人也是那麼多,也是那麼積極。這是爲什麼?就是因爲這是新教師上的課,而新教師的資格比自己低,那麼自己就有資格去說他了。而對老教師或教學水平好一點的教師,他們就不敢談自己的什麼看法了,叫他們談看法時,或專門奉承上課的人,或者不發表意見。這樣的評課又有什麼意義呢?這樣的做法,對新教師有好處嗎?

再者,大多數人對新教師的要求太高了,有點過分地挑剔,總要豎挑鼻子橫挑眉呀。她們看到這是新教師了,於是沒有考慮一下自己當新教師是怎麼當的,需要不需要鼓勵。她們只是一味的挑剔新教師的上課毛病,而沒有想一想一個教師怎麼可能做到十全十美呢?而評老教師的上課時他們反倒沒有自己的觀點,也想不出要提什麼意見。用這種態度對待新教師,那怎麼有利於新教師的成長?這些新教師本來對教師工作已不敢興趣,信心不足,怕有壓力,怕上不好課,會丟了面子。她們很需要領導或其他教師給以鼓勵,給他們的上課有個好的評價。但要是大家這樣對一個新教師不留情面的加以指責的話,那會嚴重地挫傷新教師的教學積極性的,很可能會使這個教師失去了做教師的信心,不再想當教師了。

還有,現在大家對評課的目的不明確。到底聽了這節課後,爲什麼要進行評課呢?其實開課的目的是借這節公開課的例子,讓大家明白一下詩歌教學該怎麼做。評課的目的,不是爲了專指某某教師在教學中的毛病,而是爲了讓大家明白,我們要怎麼把課文教好。我們透過一個範例(就是一節公開課),來研究課堂教學的規律,而不是要指責誰教得不好。而且要新教師上課的目的在於讓大家瞭解一下這教師的教學特點,讓大家對新教師加以鼓勵。新教師嘛,課堂經驗不足,上課當然免不了有這樣或那樣的不如人意之處,但我們應當肯定這新教師的可取之處。這樣,新教師纔會對自己有信心,纔會更加有積極性,纔會更有熱情去搞好教學。如果專挑他們這樣或那樣的不是,那等於是給這些新教師潑了冷水,那對本來就對教師工作沒有信心的人來說,更是一個嚴重的打擊了。

所以,對於新教師的上課,我們要抱寬容的態度,抱幫助的目的,多給他們以鼓勵,多肯定他們的優點。要支援他們的創新思想。要使他們充分地發揮自己的特長,要激發他們的教學熱情,使他們樹立信心,大膽地探索教學新思路,不斷地摸索教學規律,不斷地創造教學新成績。

標籤:教師 上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