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教師之家 > 教育隨筆

《蠟燭》教案 (人教版八年級上冊)

主講:蔡山二中  殷光穩

《蠟燭》教案 (人教版八年級上冊)

教學目標:

1、有感情的朗讀,學習怎樣把文章寫得感人,體會人物思想感情。

2、品味語言,感悟文章意蘊。

3、激發學生的情感,培養理解和想象能力。

教學重點:

學習怎樣把文章寫得感人,體會人物思想感情,理解蠟燭的特殊含義。

課時安排:一課時

課型:  課內自讀

教學媒體:錄音機、投影儀。

課前準備:

1、 朗讀課文,積累生字生詞。

2、 查閱資料,瞭解二戰中蘇聯紅軍解放南斯拉夫的情況。

教學設計

 [教學步驟] 

一.匯入 

由“蠟燭”我們可以聯想到哪些詩句和歌曲,各有什麼寓意? 

1、“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借蠟燭歌頌教師的奉獻精神 

2、“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借燭烘托出久別重逢的情意與溫馨。 

3、“蠟燭有心還惜別,替人垂淚到天明”,借蠟燭寫離別 

4、“燭光裏的媽媽”,借蠟燭歌頌母親。 

蠟燭在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寓意,那麼這篇課文爲什麼以“蠟燭”爲題,有什麼深意呢? 

二、朗讀課文,思考: 

①這是一對什麼樣的蠟燭?

②老婦人怎樣點這對蠟燭?

③她爲什麼要點這對蠟燭?

三、師生共議 

①是老婦人珍藏45年的結婚紅喜燭,意義不一般。 

②老婦人冒着炮火,不顧老年體弱,不怕艱難,用雙手舀幹彈坑裏的積水,用雙手把烈士的遺體拖進彈坑,用雙手捧土,一捧一捧堆成墳堆的,老婦人擺正了烈士遺體,還吻了死者的嘴脣和前額,最後拿出珍藏45年的結婚喜蠟,點在墳上。

③背景提示:1944年,第二次世界大戰時,德國法西斯侵佔了南斯拉夫,世界上很多國家結成反法西斯聯盟,蘇聯盟軍來到南斯拉夫幫助南斯拉夫趕走侵略者,所以南斯拉夫人民非常感謝蘇聯紅軍。

文中一位蘇聯紅軍戰士是爲解放南斯拉夫而犧牲的,他犧牲在南斯拉夫的土地上。墳堆是南斯拉夫老婦人爲他堆的,她不忍心紅軍烈士暴屍戰場,她要讓紅軍烈士安息在南斯拉夫國土上。老婦人對一個蘇聯紅軍青年情同母子,他們之間已經沒有國界,這是反法西斯同盟的軍民用血肉凝結的情誼。

四、這篇佔地通訊非常感人,給人留下難忘的印象,學生找出自己最感動的部分,細細品讀,並想想這樣的`藝術效果是怎麼產生的?

學生討論後教師總結:首先當然是題材感人,但是感人的題材要寫得感人,寫作方法也是重要的。探究這篇戰地通訊的寫法,可以悟到,作者在落筆之前,對事件之所以感人的種種因素是作了分析的,在敘述過程中,在感人的因素上就着力描寫。再則,突出蠟燭,突出燭光,更是作品成功的關鍵。

事件感人的因素有哪些呢?分析起來有四點。一是環境危險,炮火連天;二是老婦人年老體弱,掩埋烈士非常吃力;三是老婦人像掩埋親人一樣掩埋烈士;四是點在墳上的蠟燭有特殊意義。作者在敘述過程中,凡是寫到這四點的,都着力描寫,造成了感人的效果。

五、理解課文最後一句話。

最後一句話意味深長,齊讀,體會用意。 

蠟燭的深意: 

a 象徵紅軍戰士的生命之光 

b 象徵兩國人民的深厚情意 

c 象徵他們之間的母子深情 

d象徵和平、希望和勝利 

六、作業

完成課後練習三。

板書

                    什麼樣的?45年前的結婚喜燭

                    怎麼點的?先埋後點

環境險惡  炮火連天

             蠟燭       年老體弱  掩埋吃力

            (線索)    沉痛莊重  情同母子

                    爲什麼點?

                        寄託哀思  兩國軍民情深

 

殷光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