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教師之家 > 教學設計

八年級《蠟燭》教學設計

在教學工作者實際的教學活動中,時常需要編寫教學設計,藉助教學設計可使學生在單位時間內能夠學到更多的知識。那麼優秀的教學設計是什麼樣的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八年級《蠟燭》教學設計,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八年級《蠟燭》教學設計

八年級《蠟燭》教學設計1

教學目標

1、把握故事情節,理解文中“蠟燭”的特殊含義。

2、透過分析人物外貌、動作描寫,品味感受人物豐富的情感世界;

3、體會作品中所表現各國人民在戰爭中所凝結的友誼。

教學重難點

品味感受人物豐富的情感世界,理解老婦人的形象。

教學工具

多媒體設備

教學過程

新課匯入

【設計意圖:讓學生明確本節課的學習任務。】

在炮火燒灼了的戰場上,在炸彎了的鐵器和炸死了的樹木中間,一位南斯拉夫母親將珍藏了45年的兩支結婚花燭,點在一位蘇聯紅軍戰士的墳頭。讓我們穿越時空,去目睹那悲壯而崇高的一幕,感受反法西斯陣營裏的軍民用血肉凝結成的情誼。

一、自主探究——預習與交流

【設計意圖:此環節旨在讓學生整體感知文字。】

1、朗讀課文,圈畫文中生字詞。

匍匐(pú fú) 揣(chuāi)在懷裏 衰(shuāi)老 燒灼(zhuó) 瓦礫(lì)

淹沒(mò) 鞠躬(jū gōng) 肅穆(mù) 腋(yè)窩 地窖(jiào)

2、解釋課文中的重點詞語。

名副其實:名稱或名聲與實際相符合。

精疲力竭:形容非常疲勞,一點力氣也沒有。

3、瞭解作者

西蒙諾夫,前蘇聯作家。生於軍官家庭。1934年開始寫作。1939年任軍事記者,以後一直從事戰爭題材的文學創作。曾於1949年10月訪問我國。1950年出版《戰鬥的中國》一書,描寫了中國人民進行的解放戰爭。1957年至1971年發表《生者與死者》三部曲獲1974年列寧獎金。

4、瞭解文體

(一)通訊的特點

通訊與消息比,不僅需要六個新聞要素(人物、時間、地點,事件發生的原因、經過和結果)齊全,還要報道新聞事實的情節、細節。通訊分事件通訊和人物通訊。通訊的表達方式,不僅用敘述,還要較多地採用描寫、議論、抒情等。

(二)通訊與消息的區別

同:用事實說話。

異:1、內容上,消息簡略單純,通訊詳盡、具體、形象。

2、形式上,消息程式性強,通訊創造性強。

從結構上看,消息由標題、導語、主體、結語和背景組成,通訊跟一般記敘文相似,沒有固定格式,每一篇都有自己獨特的結構形式。

在表達方面,消息主要用敘述。通訊表達方式豐富多樣。

在語言上,消息簡潔樸素。通訊具體詳細。

3、時效上,通訊不如消息迅速及時。

二、閱讀課文.合作與探究

【設計意圖:透過自主合作學習,質疑、討論,師生共同解決問題。】

(一)初讀課文,整體感知課文內容

1、速讀課文,用一句話概括出課文的主要內容。

【交流點撥】本文描寫一個南斯拉夫老婦人冒着炮火,掩埋一位蘇聯紅軍的遺體後,將珍藏多年的喜燭點燃在烈士墳頭靜靜陪伴到拂曉的感人故事。

2、讀完全文,說說文中最令你感動的情景是什麼?

【交流點撥】甲生:最令我感動的清醒時當老婦人看到德國人的炮口對準五個紅軍時,決定從地窖裏爬出來招呼他們隱蔽。當她受傷醒來後,發現一位紅軍戰士躺在那裏一動不動,便不顧敵人的炮火在自己周圍爆炸,毅然來到烈士的身邊。

乙生:最令我感動的是年老體衰的老婦人克服一個又一個困難,掩埋烈士的情景。首先尋找彈坑,然後用雙手一捧一捧地往外舀水。最困難的是搬動烈士的屍體,雖然距離不到十步,卻不得不坐下來休息三次,最後總算把烈士拖到了炮坑裏,雖然已是筋疲力盡了,卻仍然虔誠地掩埋了烈士。沒有堅定的決心,堅強的毅力,是無法做到的。

丙生:最令我感動的是老杜人掩埋蘇聯紅軍時的情景,她像是掩埋自己的兒子一樣動情。掩埋前,她跪在死者旁邊,用手在死者身上畫了十字,又吻了死者的嘴脣和前額,多麼真誠。最能體現老婦人對烈士崇高的愛的,是她把自己珍藏了45年的結婚蠟燭點在年輕戰士的墳頭,還有什麼比這更能表達內心的情感呢?爲了這位蘇聯紅軍,老人盡心盡力,無私無我。

(二)再讀課文,分析人物,體會情感

1、這篇通訊主要人物是誰?

【交流點撥】老婦人

2、從文中找出有關老婦人的片段,說說作者採用了哪些描寫手法來刻畫這一人物形象?試舉例加以說明,體會感受人物豐富的情感世界。

【交流點撥】外貌描寫和動作描寫。

(1)外貌描寫如“老婦人對着這燭光,坐在墳邊,一動也不動,兩臂交叉抱在胸前,披着那黑色的大圍巾。”“坐在墳邊,一動也不動”這種神情表現了老人深切的悲痛,這哪裏是對一位戰士,一位來自蘇聯的戰士,儼然是對自己的兒子表現出來的哀傷。

文中多次提到老人的圍巾,並強調了顏色是黑色的。表現了沉痛哀悼的莊重情感,渲染了肅穆的氣氛,表達了老婦人對烈士的哀悼之情。

(2)本文對老婦人的刻畫着重在動作描寫上,動詞的恰當使用,增強了文章的表現力。

①動詞放大了願望與現實的反差,表現了老婦人的無所畏懼。老婦人看到已經犧牲了的蘇聯紅軍戰士“孤零零地躺在那毫無遮掩的方場上”,決心冒着德國人的炮火去掩埋他,文章寫道:“老婦人想了半天,然後,伸手在她那唯一的衣袋裏摸出件什麼東西來,揣在懷裏,慢慢地爬出了地窖。”“她不會匍匐前進,也不能快跑。她乾脆直着身子,一搖一擺,慢慢地向方場上走去。……慢慢地繞過了那段鐵欄杆,走進了方場。”她在“想”什麼呢?一定要保護好紅軍烈士的遺體,向烈士奉獻自己的愛戴和敬意,讓他安息在南斯拉夫土地上!於是老婦人“摸”蠟燭,“揣”蠟燭,毅然決然地將“一直捨不得用,珍藏到今天”的“45年前她結婚的喜燭”拿了出來,表示對紅軍烈士的沉痛哀悼!緊接着的一個“爬”字意蘊極爲豐富,說明老婦人居住條件之差,而居住條件差是法西斯強盜造成的。還有老婦人走向方場時,“乾脆直着身子”,一個“直”字令讀者爲老婦人的安危揪着心!

②動詞凸顯出老婦人的年邁體衰,表現了老婦人對紅軍的敬愛之情。文章這樣寫道:“老婦人跪在那坑裏,用手掌舀出那些水。舀幾下,她就得休息一會兒。到底,她把坑裏的水全舀幹了。”“路並不遠,一共不到十步,可是她太衰老了,不得不坐下來休息了三次。最後,她總算把死者拖到了彈坑裏。她已經精疲力竭了,又坐在那裏休息了好久,也許有一小時。”“她要做一個名副其實的墳堆。又休息了一會,她又捧起土來繼續蓋上去。”這些描述,怎不令人百生情愫,彷彿老婦人的喘息聲都能聽得見!她敢於花數小時的時間“坐”在地上“休息”,說明她忘記了自己的安危,說明老婦人力不從心。“天氣很冷”,老婦人卻“跪”在“積了些水”的坑裏“用手掌舀水”,“跪”字說明彈坑之大,也表明老婦人體力不支、行動吃力。她對所敬愛的烈士也只能“拖”了,蓋墳是“一捧又一捧”地蓋土。

3、談談你對老婦人這個人物形象的理解,體會人物的思想感情。

【交流點撥】①老婦人飽受德國法西斯強盜侵略之苦,她對侵略者滿懷深仇大恨,她渴望解放,渴望和平,她對蘇聯紅軍滿懷敬意。②年輕的紅軍戰士犧牲在南斯拉夫的國土上,她無比沉痛,她向烈士奉獻自己的愛戴和敬意。③她爲紅軍戰士的英雄氣概所激勵,變得無所畏懼,她不怕艱難,安葬烈士。 ④紅軍烈士獻出了最寶貴的生命,她爲紅軍烈士獻出了最心愛的寶物,把結婚的喜燭點在了烈士的墳頭,並徹夜守在墳頭,陪伴烈士的英靈,表現出深沉而強烈的母愛。

老婦人思想感情概括起來就是“敬愛”和“哀痛”。

(三)探究蠟燭寓意,把握文章主旨

1、齊讀課文最後兩個自然段,說說這兩段在結構上有何作用?

【交流點撥】點明文章主旨。

2、品味結尾“這一點火焰是不會熄滅的。它將永遠燃着,正像一個母親的眼淚,正像一個兒子的英勇,那樣永垂不朽”的含義。

【交流點撥】這兩句話謳歌南斯拉夫母親對蘇聯紅軍烈士最崇高最熱烈最誠摯的感情。這種感情不分國界,情同母子。這種感情建立在正義的反侵略的基礎上,是人類最美好的情感。

3、結合全文說說文章中的蠟燭除了實指“蠟燭”外,還有沒有其他深刻的含義?

【交流點撥】①紅軍烈士生命之光;②寄託着南斯拉夫人民對紅軍烈士的哀思;③兩國人民戰鬥情誼的象徵。

(四)感受藝術魅力

這篇戰地通訊非常感人,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這樣的藝術效果是如何產生的?請談談你的看法。

【交流點撥】首先,作者着力描寫了感人的因素。其次,突出蠟燭,突出燭光,更是作品成功的關鍵。結尾“這一點火焰是不會熄滅的。它將永遠燃着,正像一個母親的'眼淚,正像一個兒子的英勇,那樣永垂不朽。”像抒情詩,讚美燭光,讓人久久不能忘懷。

課後小結

“蠟燭”是光明的象徵,是奉獻的象徵,一支小小的蠟燭將穿透戰爭的陰霾,燃亮在世界和平的前夜。《蠟燭》是一首讚美詩,一曲頌歌,這首頌歌將永遠迴盪在熱愛和平的世界人民的心頭。讓我們爲紅軍烈士致哀,讓我們用行動表達對南斯拉夫母親的崇敬之情吧!我們熱愛和平,我們期盼着世界遠離戰爭,人類遠離罪惡的那一天。

課後習題

文章中的老婦人始終沒有說一句話,豐富的內心活動都是透過她的動作表現出來的,試揣摩文章倒數第四段,設想一下段中表現老婦人的心理活動,並用一、二百字寫下來。

八年級《蠟燭》教學設計2

【教學目標】

1、有感情的朗讀,體會人物思想感情。

2、理清記敘的要素,品味語言,感悟文章意蘊。

3、激發學生愛的情感,培養理解和想像能力。

【教學重點】

事件的起因、經過、結果,蠟燭的特殊意義。

【課前準備】

1、預習課文,查閱資料,瞭解二戰中蘇聯紅軍解放南斯拉夫的情況。

2、多媒體輔助教學。

【教學內容】

這是一篇戰地通訊,寫的是一位南斯拉夫的老婦人將珍藏了45年的兩支結婚喜燭,點在了一位蘇聯紅軍戰士的墳頭。文章讚美了反法西斯同盟各國戰鬥的友誼,歌頌了南斯拉夫人民對蘇聯紅軍的深厚感情。學習這篇文章,要用心感受老婦人對蘇聯戰士情同母子的深情。

【教學設計】

一、匯入

有這樣一個故事,夫妻二人都是工人,他們有一個兒子上初中三年級。家裏只有一間房子,約十五六平方米,擺一張雙人牀,一張單人牀,一張學生桌,家裏就塞滿了。爸爸身體不好,經常咳嗽,一咳嗽小屋就跟着震動,兒子寫作業思路就會被打亂,爲了兒子的學習,爸爸嗓子一癢就趕緊躲出去,每天晚飯後兒子要寫作業了,爸爸就躲出去,這幾乎成了一種規律、一種習慣。北方的冬天很早就紛紛揚揚下起鵝毛大雪。有一天,兒子臨近期末考試,在溫暖寧靜的小屋裏不知不覺學習到夜深。作業剛做完,忽然隱約聽到窗外的咳嗽聲,他從窗戶往外望去,大雪中一個穿着棉大衣戴着口罩的人,周身潔白,成了個雪人,兒子像一下子被電擊着了,淚流滿面的跑出去……無聲的雪花蓋住了這對擁抱的父子。這是一個普通的親情故事,但令我們感動。還有一種人類最美好的感情,不分國界,情同母子,給我們震撼。今天我們學習的《蠟燭》一課,就是這樣一個故事。

二、整體感知

1、板書課題並出示學習目標。

2、教師檢查預習(學生交流、鞏固)。

3、教師(或學生)配樂朗讀,學生邊聽邊思考問題。

4、投影思考題:

1、複述課文情節,說說課文表現了什麼主題。

2、自由朗讀課文,說說老婦人是怎樣的一個人。

5、學生小組討論交流,教師參與。

預期達到:

⑴跨越國界,情同母子,戰鬥的友誼。

⑵老婦人渴望解放、和平,對蘇聯紅軍烈士滿懷敬意,奉獻愛意。表現出深沉、強烈的母親般的愛。

三、研讀賞析

教師導學:這篇文章非常感人,給我們留下難忘的印象。那麼,感人的因素有哪些呢?研讀課文,思考問題。

投影思考題:

1、找出令你感動的情節、段落或句子,分析使你感動的原因。

2、試分析蠟燭有什麼特殊意義。

學生默讀,自由討論交流,教師點撥。

預期達到:

1、題材感人,重點描寫老婦人掩埋蘇聯烈士的過程,突出蠟燭、燭光。

感人的原因:環境危險,炮火連天;老婦人年老體弱,掩埋烈士非常吃力;老婦人像掩埋親人一樣掩埋烈士;點在墳上的蠟燭有特殊的意義。

2、蠟燭的珍貴意義:

老婦人珍藏了45年的結婚的喜燭一直捨不得用,現在,把它們拿出來點在烈士的墳頭,陪伴烈士的英靈。特殊的環境裏,燭光顯出了特殊的意義。

四、拓展延伸

教師導學:文章中的老婦人始終沒有說一句話,她豐富的內心世界是透過動作來表現的,給我們留下了難忘的印象。精讀文章倒數第四、五兩段,展開想像,揣摩一下老婦人有哪些心理,回答問題。

投影思考題:

1、老婦人爲什麼不說話,她心裏是怎樣想的?

2、老婦人爲什麼對他們深深一鞠躬?她心裏是怎麼想的?

學生齊讀或分讀,自由討論交流,教師引導學生體會課文意蘊,啓發學生就文句提出一個個問題推想。只要學生的思路開啟了,理解就深刻了。

五、教師小結

文章中的南斯拉夫老婦人不顧生死,不顧年老體衰,滿懷愛意地埋葬蘇聯紅軍烈士的遺體,這種感情,達到了跨越國界,母子情深的境界,使我們每一個人的思想都得到昇華。希望每一個同學都能體會這種美好的感情。

六、佈置作業

把你設想的老婦人的心理寫下來,整理到練習本上,並且用上研讀與練習中的字詞,300字左右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