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教師之家 > 教學資料

冀教版二年級語文上冊《窗前的紅氣球》課後反思

    教師的文化素養與教學藝術,是課堂教學成功的關鍵。當我們提出“轉變教師的角色”倡導“以學生爲主體”,主張“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的時候,由於理解上的誤區,課堂教學成了“放任自流”的課堂,教師一時不知道怎麼調控課堂,該講的不敢講了。特別是提出“順學而教”,有的教師成了學生“後綴”。新的理論無疑促進教學質量的提升,培養了學生能力。然而,當我們一味追求花樣翻新的時候,語文教學也變得“千瘡百孔”了,語文成了教師的負累。語文教學一定要正確處理好“繼承與創新的關係,主導與主體的關係”。在靈活地選擇教學方式的同時,教師的導學是萬萬不可忽視的。沒了教師的主體,也就沒了學生的主體。教師應該是課程開發的最重要的資源。教師對教材的解讀,決定着教學方式選擇。

這節課,我很好的發揮了導學的功能,從開始的匯入,到字詞的複習,都體現了對語文教學重點的把握。語文教什麼,不應該成爲教師的困惑了。深入閱讀階段,我採取的由整體到部分再到整體的閱讀策略,中間環節層層遞進的引導學生情感,既關注了學生的多元理解,又關注了詞語的訓練,既關注了學生的學習方式,又關注了知能的拓展。特別對朗讀的訓練體現了語感能力的培養。好的語文課,是教師用智慧點燃學生情感的。這篇課文帶着濃厚的同學情誼,我緊緊抓住這個情感線索,不失時機地點撥,發現和激發學生美好的心靈。

一個飄在窗前的紅氣球,對躺在病牀上的科利亞來說,就是一聲問候,一張笑臉,一陣驚喜。

紅氣球折射出的是教室裏的朗朗書聲,是操場上的奔跑和歡笑。透過這個紅氣球,科利亞的心飛到了窗外,飛到了夥伴們的身邊。傳染病房把科利亞和夥伴們隔開了,但它無法隔開孩子們的心。這窗前的紅氣球,使科利亞的心離開了“真沒意思”的病牀生活,回到了小夥伴身邊。

童心無價。窗前的氣球將激動着孩子們的顆顆童心,淨化着孩子們幼小的心靈,引領着孩子們開啟想象的大門,飛向真情的天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