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教師之家 > 教學設計

雷鳴電閃波爾卡教學設計

教材分析: 本課是人音版音樂教材七年級上冊第二單元的內容,本課爲欣賞課。《雷鳴電閃波爾卡》由奧地利作曲家約翰·施特勞斯於1968年爲維也納狂歡節創作的一首管絃樂合奏曲。作者意在表現:一個令人興高采烈的節日裏,人們聚集在一座金碧輝煌的大廳裏舞蹈。這時外面狂風大作,暴雨傾盆,雷鳴電閃。然而,舞廳裏的人們卻舞興正濃,全然不顧外面的雷雨交加,依然翩翩起舞。樂曲爲G大調,採用復三部曲式寫成。樂曲在波爾卡節奏的不斷反覆中,加入一些生動而逼真的造型性音響,以突出樂曲的標題性和描繪性。

雷鳴電閃波爾卡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透過欣賞《雷鳴電閃波爾卡》,感知波爾卡的風格特點,並能夠對管絃樂曲體裁感興趣。

2. 充分聆聽音樂作品,透過親身參與演唱,編創等實踐活動,體驗音樂。

3. 透過欣賞《雷鳴電閃波爾卡》,能夠分辨大軍鼓和大鑔的.音色,並對約翰施特勞斯有所瞭解。

教學重點: 1、 歌曲分段欣賞,分辨各個音樂主題。 2、 引導學生大膽想象,感受體驗音樂要素帶來的聯想。

教學難點: 學生能靜心聆聽管絃樂曲《雷鳴電閃波爾卡》,多種方式體驗音樂,表現音樂。

教學過程:

一、視頻匯入

視頻《波爾卡》匯入,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設計意圖】調動學生的視覺、聽覺,激發學生對波爾卡的瞭解的熱情,爲引出今天的新課做準備。

簡介波爾卡並對波爾卡音樂及舞蹈有初步印象。

波爾卡是19世紀產生於波西米亞,後來在整個歐洲特別流行的一種舞蹈。通常爲二拍子。 師生共同拍一拍波爾卡的典型節奏。

【設計意圖】對波爾卡有初步瞭解。

二、新課學習(總—分—總,欣賞全曲)

(一)聆聽全曲,“畫”音樂圖譜。分辨節拍及音樂結構。

聆聽全曲,“畫”音樂圖譜。聆聽樂曲片段A段,讓學生說出音樂片段所表示的是圖譜中哪一部分?

引導學生說出:引子+A段+B段+A段(再現)+尾聲

【設計意圖】用音樂圖譜形式直觀展示出《雷鳴電閃波爾卡》的曲式結構,幫助學生分析曲式結構。

(二)分段欣賞

聆聽A(a)主題

選擇有代表性的打擊樂器(高音木琴,大鑔,三角鐵,大鼓)進行聽賞,初步認識簡單常見的西洋打擊樂器。

再次聽a主題。

感受力度變化,從而說出漸強及在樂曲中表達出了雷聲越來越近的作用。

拍手創編

體會樂曲在力度上的變化。

聽A(b)主題

比較與上一主題在速度上發生了什麼變化?從而感受樂曲所描繪的場景。A段音樂聽賞結束,讓學生在圖表中指出,A段由哪幾部分構成。並完善曲式結構圖。引子 + A段 + B段 + A段(再現)+尾聲

(a,b)

【設計意圖】引導學生多種形式參與音樂,感受音樂基本要素對作品塑造形象的作用並完善曲式結構圖。

欣賞第二部分B樂段(a)。透過速度發生的變化? 引導學生感受舒展的連音。 唱、打B樂段(a) 節奏型感受波爾卡舞曲特徵,合作創編表演。 聽B(b)主題。重點感受裝飾音記號及休止符表現出的輕巧活潑的音樂特色。並在圖譜中引導學生說出B樂段(a)再現。

B段音樂聽賞結束,讓學生在圖表中指出,B段由哪幾部分構成。繼續完善曲式結構圖。引子 + A段 + B段 + A段(再現)+尾聲

(a,b) (a,b,a) (a,b)

【設計意圖】引導學生體會音樂符號給樂曲帶來的變化。爲平時音樂創編積累素材並完善曲式結構圖。

8. 簡介作者

讓學生交流課前預習成果,培養學生的蒐集處理資訊的能力,語言組織能力以及自信心。

【設計意圖】分段聽賞之後自然而然的引出曲作者,讓學生將對樂曲的興趣轉移到對樂曲作者身上。

(三)復聽全曲

播放視頻引導學生說出樂曲的體裁表現形式爲管絃樂合奏。

【設計意圖】運用視頻直觀的表現形式,讓學生輕鬆體會管絃樂合奏這種表現形式。

三、課堂小結及佈置作業

作曲家選擇了合適的樂器、樂曲的速度以及力度上的變化,帶給我們不一樣的聽覺體驗,這就是美妙的古典音樂,它雖然沒有確切的歌詞,卻能帶給你無限的想象。下這節課我們將欣賞《藍色的探戈》,請同學們課下預習並收集有關資料。

【設計意圖】對下節課內容有簡單瞭解,爲了更好地上好下節課。

四、結束語

希望透過這節課,你們能對古典音樂產生興趣!同學們,美好的時光總是短暫的,期待下次相遇。

水冶鎮二中

侯慧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