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教師之家 > 教學設計

《稱象》第二課時教學設計2篇

在教學工作者開展教學活動前,時常需要準備好教學設計,藉助教學設計可以促進我們快速成長,使教學工作更加科學化。那麼你有了解過教學設計嗎?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稱象》第二課時教學設計,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稱象》第二課時教學設計2篇

《稱象》第二課時教學設計1

課時目標:

瞭解稱象的辦法,能正確評價方法的優劣,重點理解曹衝稱象的方法,說清步驟,明白道理。

能進行拓展想像,想出更優的稱象方法。

課前準備:

玻璃皿、小木船、小象等實驗器具及清水;課件。

教學過程:

一、複習匯入

1、齊讀詞語,強調易錯的生字:

官員 秤桿 微笑 稱象 一堵牆 宰割 下沉 搬運 砍樹 (稱 秤)(微)

2、齊讀1、2段,指名說說爲什麼要稱象。

二、學習第3、4自然段:

1、自由朗讀第3、4自然段,思考:課文共介紹了幾種稱象的方法?這些方法都是誰想出來的?出示表格;指名反饋,填表。

誰官員們曹衝

稱象的方法砍樹造秤稱象借用船與石頭來稱

宰割大象稱象

2、集體討論:誰的辦法好,誰的辦法不好?好在哪裏,不好在哪裏?

讀讀課文,體會曹操聽了他們稱象的辦法後,截然不同的態度:

曹操聽了直搖頭。

曹操邊聽邊點頭微笑。

3、學習曹衝的辦法:

1)指名朗讀第四自然段,獨立完成二分冊T7;指名反饋。

2)歸納步驟:

趕象上船──→船身畫線──→趕象上岸──→裝石上船──→搬石稱重

3)實驗演示;

4)朗讀體驗;

5)嘗試複述:指名複述――評議――同桌複述

三、學習第5自然段:

1、指名朗讀,瞭解稱象的結果;

2、評價曹衝,體會“曹衝才7歲。”

四、拓展延伸:

根據當時的條件與環境,你覺得還可以採用什麼更妥當的方法來稱象?

五、課堂作業:完成二分冊T4、5、6。

《稱象》第二課時教學設計2

第二課時

【導學流程】

一、匯入:

1、小朋友,昨天我們上課時同學們都做了實驗,很多同學都能想出曹衝的這個辦法,用它來用小秤稱大物件。小朋友們想不想把這個故事講給別人聽呢?

2、這一節課我們就來繼續讀這個故事,爭取能講給別人聽。

二、朗讀感悟:

1、請小朋友一邊聽課文,一邊想課文中寫了一件什麼事?先小組講,指名講主要故事。

2、學生自由讀課文,要求把課文讀得正確、流利。

3、把你讀得最好的一個自然段讀給大家聽,其他同學評,重點指導第四自然段。組織學生反覆讀,弄清:要稱出大象的重量,第一步怎麼做?(趕象上船,在船身下沉處畫條線)第二步怎麼做?(趕象上岸,裝石頭,裝到畫線處爲止)第三步再怎麼做?(稱船上石頭的重量)第四步怎麼做?(把石頭的重量加起來,就知道大象有多重了。)

4、學生再讀三、四自段,比較一下,官員們提出的方法與曹衝的辦法相比,有什麼不同,曹衝的辦法好在哪裏?(可以稱出大象的重量,又不殺大象。)

5、在讀課文的同時,引導學生認識其餘的四個二類字,“倒、艘、沉、止、微”。使學生結合課文理解。

三、實踐創新:

1、鼓勵學生創新,啓發學和動腦子想一想:曹衝的.辦法在當時的情況下是很好的,你還有什麼比曹衝更好的辦法?請你大膽地說一說。

2、學習講這個故事,講出比曹衝更好的辦法。先在小組內講,再派代表在全班講。

第三課時

【導學流程】

一、匯入:

1、小朋友們,我們知道,我們不但要讀故事,講故事,還要從故事中學會認字,那麼上節課小朋友們們學的字都還記得嗎?出示生字,如果大家全部認識,老師會獎給大家一個故事。

2、師講故事:聰明的徐文長。

3、說說你從這個故事中知道了什麼?啓發學生遇事要動腦子。

二、學習生字:

1、出示生字。組織學生進行觀看,說出自已認爲難寫的、易錯的地方進行彙報。

2、重點指導:“點、照”二字的四點底。“象、像”二字,指導下面的彎鉤,要寫正。“再”字要下橫長,後三筆是:豎、橫、橫。並注意“在”與“再”二字的不同。

3、學生自已練寫。師檢查,並單個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