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教師之家 > 教學設計

【熱門】教學設計方案彙總四篇

爲了確定工作或事情順利開展,常常要根據具體情況預先制定方案,方案是闡明具體行動的時間,地點,目的,預期效果,預算及方法等的企劃案。那麼應當如何制定方案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教學設計方案5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熱門】教學設計方案彙總四篇

教學設計方案 篇1

[教材解讀]

《普羅米修斯盜火》一文(蘇教版第七冊)是根據古希臘神話故事改編的,它濃縮了《被縛的普羅米修斯》和《解放了的普羅米修斯》的主要情節,按事情的發展順序記敘了普羅米修斯爲了解除人類沒有火種的痛苦,不惜觸犯天規,勇敢地盜取天火,從而給人類帶來光明與智慧,並且與宙斯進行不屈不撓鬥爭的動人傳說,頌揚了普羅米修斯富有同情心、勇敢機智、甘願爲人類受苦的偉大精神。

本文分兩課時教學。第一課時教學重點主要讓學生讀通課文,感知課文。第二課時的教學重點是藉助課文的具體語言材料瞭解普羅米修斯盜火的英雄壯舉,感悟其感人的品質;難點是抓住教材的空白這一教學資源,對學生進行語言文字訓練,培養學生的想象能力與創造能力。

[目標預設]

1、藉助課文的具體語言材料瞭解普羅米修斯盜火的英雄壯舉。

2、品讀課文中重點語句,體會普羅米修斯富有同情心、勇敢機智、甘願爲人類受苦的高大形象。

3、抓住教材空白,學生能想象人們得到火種後欣喜若狂的情景,並寫下來。

[設計思路]

《語文課程標準》明確指出: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爲,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教學中以“(什麼樣的)普羅米修斯?從哪些地方看出來?”的關鍵問題組織教學,讓學生在自主探究中反覆感受文字語言,潛心研讀、品詞析句,感悟普羅米修斯的高大形象,從而巧妙地突破課文重點。

“用教材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在教學中作爲學習活動的組織者、引導者、促進者的教師可抓住文字留有空白的有用資源,適時對學生進行語言文字訓練,在訓練中加深學生的體驗,從而促進學生對普羅米修斯品質的進一步感悟。

[過程展示]

一、複習檢查 適時訓練

1、(媒體)讀難讀的詞語。

普羅米修斯 太陽神阿波羅 主神宙斯

赫剌克勒斯 奧林匹司斯聖山 高加索山

2、(媒體)讀重要的詞語。

驅趕 邁進 折磨 烈焰 後悔 困苦 不遠萬里

觸犯 懲罰 盜取 壯舉 自由 小心翼翼 張弓搭箭

3、(媒體)用上加點詞語說說課文的主要內容。

二、品讀課文 感悟“英雄”

1、同學們速讀課文,完成這樣的練習:

(什麼樣的)普羅米修斯 括號裏的內容可以是書上的有關詞語,也可以是自己讀書中體會到的。

2、交流、板書(富有同情心 勇敢且機智 不屈願受苦)

3、(媒體)自學要求:

①哪些地方寫出了普羅米修斯富有同情心?

②哪些地方寫出了普羅米修斯的勇敢而且機智?

③哪些地方寫出了普羅米修斯的不屈願受苦?

請同學們選擇其中的一個問題小組討論,重要的句子劃劃、重要的詞語圈圈,並加以體會,最後有感情地讀一讀。

4、學生小組合作討論。

5、交流

A感悟“富有同情心”。

[媒體]他看到人類生活在寒冷和黑暗中,決心爲人們盜取天火。

①(過渡)課文哪裏具體寫了人類生活在寒冷和黑暗中?

②學習課文第一自然段

a自由讀,你體會到了什麼?

b們生活困苦僅僅這兩方面嗎?

c練習:沒有▁▁▁只好▁▁▁

d練習:人們生活非常困苦, 沒有▁▁▁只好▁▁▁;沒有▁▁▁只好▁▁▁;沒有▁▁▁只好▁▁▁……

③(過渡)人們生活非常困苦,普羅米修斯看在眼裏,急在心裏,於是下定決心盜火。(板:下定決心)

④引導學生品讀“決心”。

⑤學生有感情地讀好“他看到人類生活在寒冷和黑暗中,決心爲人們盜取天火。”

B感悟“勇敢而機智”。

①[媒體出示]課文第三自然段。

②這是普羅米修斯盜火的經過,從哪些詞語看出勇敢而機智?

③交流,板書(盜火:躲、悄悄插)

④感情朗讀課文第三自然段。

⑤[媒體出示]普羅米修斯盜得火種的圖。

a普羅米修斯高舉着火把把火種送到人間,你們擔心風會把火把吹滅嗎?

b 引導學生品讀“小心翼翼”。

c普羅米修斯小心翼翼地把火種帶到人間。從此……(教師引讀)

d 引導學生聯繫上文理解“人類文明向前邁進了一大步。”

⑥火種來到人間後,人們心情怎樣?又會有什麼表現?

⑦小練筆:火種來到人間後,人們欣喜若狂。男人們▁▁▁▁▁▁;女人們▁▁▁▁▁▁;小孩們▁▁▁▁▁▁。

⑧感情朗讀第四自然段。

C感悟“不屈願受苦”。

①什麼樣的情況下,普羅米修斯不後悔、不屈服?

②[媒體出示]普羅米修斯受罰圖

師:這就是一心爲人類着想的普羅米修斯,而此時的他被鎖在高加索山的懸崖絕壁上,腳下是萬丈深淵,讓人心驚膽顫。他會經受怎樣的痛苦呢?夏日炎炎,太陽像火球似的炙烤着他;(媒體播放狂風聲)狂風來了;(媒體播放雷電聲)雷電來了;(媒體播放鷲鷹聲),同學們,普羅米修斯受罰的情形看到了嗎?

③學生交流,教師板書(鐵鏈緊鎖、烈日暴雨、惡鷹啄食)

④烈日的炙烤、暴雨的抽打、惡鷹的啄食,普羅米修斯的身軀已經血肉模糊,就這樣一天、一年、十幾年……

⑤[媒體出示]第6自然段,並有感情地朗讀。

⑥面對這常人無法忍受的痛苦,他屈服了嗎?動搖了嗎?後悔了嗎?這是爲什麼?

⑦[媒體出示]普羅米修斯忍受着巨大的痛苦,但他不後悔,也不屈服,甘願爲人類而受苦。

a “甘願”什麼意思?

b此時的他會想些什麼?

c有感情地讀好這句話。

⑧普羅米修斯的表現不僅感動了人類,也感動了大英雄赫剌克勒斯。不知過了多少年,(引讀至文章結束)。

三、拓展閱讀 讚美“英雄”

1、普羅米修斯留給我們的不僅僅是物質上的火種,更是精神上的火種。所以此神話傳說傳遍了世界每一個角落。爲此,有好多作家寫了讚美他的詩。

2、[媒體出示]普羅米修斯

是誰?讓漫漫黑夜跳躍希望的火苗?

是誰?讓蠻荒時代沐浴文明的曙光?

是誰?甘願觸犯天條也要救人類於水火?

是誰?身受酷刑卻無怨無悔?

啊!巨人,是你給人類帶來火種,

送來光和熱,

送來人類新的紀元!

儘管上天和你蓄意爲敵---

高山險峻、鐵鏈加身,

烈日如火、暴雨如注......

但沉重的鐵鏈只能鎖住你的軀體,

卻怎能鎖住那顆坦蕩無私的心!

難道是僅僅物質的火種嗎?

不,你給予我們的,

是聲聲不息的精神火種!

勇敢、堅強、博愛、無私,

這就是你---普羅米修斯!

四、深情小結、昇華主題。

普羅米修斯是古代勞動人民傳說的一位英雄,透過普羅米修斯盜火的傳說,讓我們深刻感受到古代勞動人民富有同情心、勇敢而且機智、爲人類不屈甘願受苦的精神,以及他們對美好生活的追求。

[相關連結]

普羅米修斯:古希臘神話傳說中的一個神。他把天上的火盜來給人類,觸怒了宙斯,備手摺磨。這是古希臘人對於原始社會中火的發明的艱辛過程的一種不自覺的加工。古希臘被譽爲“悲劇之父”的埃斯庫羅斯根據這個傳說創作了《普羅米修斯》的悲劇,普羅米修斯成了一個爲人類文明而受到殘酷迫害的英雄,成了馬克思所說的“哲學的日曆中最高尚的聖者和殉道者”。

教學設計方案 篇2

一、教學背景分析

1、教材分析

《明月幾時有》選自初中語文新課標第五冊第六單元的一首詞。本單元詞曲五首形式不同,風格各異。都是千古傳誦膾炙人口的名篇。古代詩詞是我國最寶貴的文化遺產之一,在中學階段對學生進行詩詞學習,可以使學生學習和繼承祖國優秀的文化遺產。並能在這個學習過程中受到愛國主義教育,培養積極樂觀的生活態度。體會詩歌所表達的真摯感情。更能引起他們的共鳴,從而能受到思想教育。蘇軾,北宋中期文學家、書畫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在宋代文學史上享有較高的聲譽。英宗即位任大理寺丞,神宗即位任太常博士,開封府推官。因與王安石政見不和,請求外任。元封二年,御使臺有人摘引其非議新法的詩句,因此入獄,即所謂“烏臺詩案”。出獄後貶爲黃州團練使,寫此詩時年41歲。除政治不得意外,與弟弟分別達七年之久,無緣相見,時值中秋,月圓人不圓加上政治不得意,心情抑鬱寫下此詞。

2、學情分析

本班初三的學生,而且從初一開始我就側重對學生進行古詩文的朗讀積累的訓練,學生對古詩已有一定的積累,朗讀技巧也有掌握。學生已獲得一些讀詞的體驗,對詞中常見的意象有一定的理解,掌握了一些鑑賞詩詞的基本方法。

二、教學目標:

1、透過聯想感悟古代詩詞的意境訓練其聯想和想象能力。能當堂背誦全詞;積累詠月名句。

2、學生的朗讀、教師的引導點撥,讓學生自主學習、合作學習,師生共同鑑賞

3、引導學生走進蘇軾,體會他豪放的詞風,理解作者借詠月表達的人生感觸,學習詞人樂觀曠達的生活態度。培養學生積極健康向上的人生觀。

三、重難點分析

重點:

1、訓練朗讀能力,藉助聯想和想象在古詩詞間運用,培養學生的想象力。

2、積累名句,增強語言感悟能力,豐富語言寶庫逐步提高欣賞品位。

難點:

1、深刻體會作品傳遞的情感,理解詩人胸襟抱負。2、藉助想象感悟意境。

四、設計思路

1、由學生過中秋的活動,引出中秋佳節的習俗、然後引到描寫月亮的詩歌,引入到本課中秋詩詞教學內容

2、 讓音樂繪畫走進課堂培養學生的美感

3、朗讀。詞曲的朗誦和背誦是認識意象、感悟意境的有效方法。4、學法指導:教師點撥,學生勤于思考,自主鑑賞

五、教學方案

一、匯入新課:同學們我們剛剛過完中秋佳節,臉上還洋溢着中秋與親人團聚的喜悅,那麼我們中秋節都參與了哪些活動呢?(學生隨意回答)中秋吃團圓飯,吃月餅,賞月是我們的傳統習俗,中秋節是個月圓人圓的日子。大家能說出我們學過的與月亮有關的詩歌?(學生自由發言)同學們平時對詩歌的積累很好,今天我們還要學習一篇關於中秋的詩詞《水調歌頭》胡仔《苕溪漁隱叢話》:“中秋詞自東坡水調歌頭一出, 餘詞盡廢”既然如此,今天我們就一起走進這“千古絕唱”,來領略蘇軾筆下的中秋的味道。

二、掌握作者?

學生自由說 然後統一屏幕出示寫作背景

三、聽讀課文、朗讀課文

教師範讀,屏幕出示課文聽讀後,學生明確誦讀詩詞的要求。屏幕出示明確朗讀要求學生自由誦讀、學生泛讀、小組朗讀 四、初步感知?

明確結構本詞詞共分幾部分?正文前的小字是小序,交代了寫作的原因背景正文部分有兩部分,詞的特點:上闋、下闋(上片、下片)文中有個字和這個字很相似 闕 下面我們五個小組合作朗讀這首詞。1組小序,2、3組上闋,4、5組下闋五、抓住語句? 感受畫面朗讀這首詞,你眼前會有怎樣的畫面?從哪裏發現的?找出相應的句子師:此時你的眼前出現了怎樣一幅畫面? 生1:我從“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中讀出了這樣一幅畫面:月兒轉過硃紅色的樓閣,低低地掛在雕花的窗戶上,照着沒有睡意的人

生2:我從“把酒問青天”讀出了詩人端着酒杯喝酒問天的畫面師:你從哪裏讀出詩人是端着酒杯?生2:從“把酒”上,把是“端起”的意思師:不錯除此外,你還可以讀出怎樣一幅畫面?

生3:從““起舞弄清影””可以讀出,詞人在月下翩翩起舞玩賞着月下的影子。

六、還原背景,感受人物師:

大家把感受到的畫面展現在我們的眼前,這個畫面在這麼一個有月的晚上,詞中的人又在幹什麼呢?你可以找出相關的動詞.找一名學生讀,其他學生聽讀思考,找動詞

生:“欲乘”“歸去”“恐”“起舞”“弄”

師:詞人“欲乘風歸去”,想要到歸到哪裏去?

生:瓊樓玉宇

師:也就是說詞人將自己的歸宿定位在天上,但是他當時的心理又則那樣那個呢?請大家在文字中尋找

生:“恐”

師:這是爲什麼呢?

生:“高處不勝寒”,“何似在人間”

師:“勝”是什麼意思呢?

生:承受、經受 師、不能承擔沉重的負擔此時詞人能做的是什麼?

生:“起舞弄清影” 師:什麼意思呢?

生:意思是月光下的身影也跟着做出各種舞姿 師:那是一種自我欣賞,一種自憐那到底是什麼原因促使他這樣的心理呢?

出示背景:(教師出示並解讀蘇軾的坎坷人生: 既不惟荊(荊國公王安石)是師,也不惟溫(溫國公司馬光)是隨神宗時:他反對王安石變法,先後被貶多處;哲宗時:廢新法,信舊黨,軾被召回,但與司馬光意見不合,不同意盡廢新法,而再次被貶以後新黨再得勢,他被遠謫惠州,瓊州;徽宗即位:蘇軾被赦回,途中病死於常州,終年65歲寫這首詞時,蘇軾政治失意,被貶在密州任太守)

師:大家結合蘇軾的坎坷人生,說說詞中涉及的“高處”“瓊樓玉宇”暗指什麼?

生:皇宮、朝廷

師:是的,詞人想要回到朝廷去,可是爲什麼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呢?請結合詞人的坎坷人生回答

生:因爲詞人被朝廷一貶再貶,所以內心深處雖想回歸朝廷但不免有“恐”,覺得哪裏比得上在人間呢 我們邀請一個學生,結合蘇軾的坎坷人生,朗讀上闋

七、誦讀品味,觸摸情感

師:這是一個帶着愁思的詞人,這是一個懷着矛盾心理的被貶臣子;此時詞人“起舞弄清影”,心情又如何呢?請從文字中尋找詞人的心境,並找出相關的語句 邀請一同學朗讀下闋,我們邊聽讀邊思考從下闋中尋找詞人的心境,並找出相關的詞語。 ? 生:此時詩人心情很難受,我從“照無眠”中讀出詞人現在“也不成眠”

師:此時月光照着沒有睡意的人,暗指詩人自己,也泛指那些政治上失意的人(板書難受、失意)面對這份難受與失意,詩人又是如何面對如何排遣呢?

生:“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詩人繼續把酒問天:“(月兒)你不該(對人們)有什麼怨恨吧,爲什麼偏在人們分離時圓呢?”

師:這是一種指責,對月的指責啊!詩人將滿腔愁緒倒向了月兒於是不禁發出深深的感慨,那是什麼樣的感慨呢?請同學有感情地朗讀

生1: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語速快而輕鬆)

生2: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語調緩而慢,最後用降調並帶拖音)

師:請問這裏的“此事”指的是什麼呢?

生:指人的“歡”“合”和月的“晴”“圓”

師:句中的“全”應該如何理解呢?

生:成全

師:不錯,也可以理解爲“周全”,大家試着用自己的話來表達詩人的感慨

生:人的“歡”“合”和月的“晴”“圓”自古以來就難以周全啊

師:詞人由月聯想到了人,月的圓缺是自然規律,人也師一樣,由分別就會由相聚,分別之時也是將要相聚的開始,不要爲分別悲傷,應當爲將要相聚而充滿希望、期待。作者幾度被貶的經歷,還能有這樣的化悲傷爲希望,這是什麼胸懷啊? 積極樂觀、豁達、曠達的胸襟(學生回答) 詞到這裏詞人的情感達到最高潮了嗎?

生:沒有,最後的兩句“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可以看出詞人對天下人的美好祝願。

師:你理解這句子的內涵嗎?

生:只希望人長長久久,雖然相隔千里,也能共享這美好的月光

師:你從哪裏讀出是“只希望”

生:“但願”

師:你從哪裏讀出是“共享這美好的月光”呢?

生:共嬋娟;“嬋娟”這裏指“月亮”

師:大家再能說幾個類似的月亮的別名嗎?

生1:玉兔

生2:玉盤

生3::嫦娥……

師:古詩詞中月亮的別名很多,月亮總是與思念聯繫在一起你能從古詩詞中找出與此句意境一致的詩句嗎?

生: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

師:多美的意境啊!請大家深情朗讀最後兩句,將其送給你最想送的人 (學生朗誦)

八、回看板書 教師總結

文章上闕望月寫景,表達自己想回朝廷但又心懷恐懼的矛盾心情,下闕懷人抒情,表達對兄弟子由的思念之情,兩部分採用了借景抒情,想象聯想的'寫作手法,短短的詞中流露出情感起伏變化,苦悶-嚮往、矛盾-自嘲-憂憤-豁達---祝願。情感起伏變化。全詩表達作者對親人的思念之情,作者曠達的胸襟。 再讀此詩歌,感受作者情感的變化。

九、組內互讀 達到背誦

十、作業鞏固 積累詩詞

十一、板書設計

小序:時間 緣由

上闋:望月 欲歸 –恐 舞 弄

下闋:責月 懷人 悟理 樂觀、曠達的胸襟

教學設計方案 篇3

教學目標:練習口語交際,學會拒絕別人。

過程與方法:運用案例,學會表達“拒絕”的方法。

情感態度價值觀:在“拒絕”過程中,體會文明禮貌,表達得體的方法。

教學重點:學會拒絕別人。

教學難點:學會拒絕別人時的語氣要婉轉。

教學方法:創設交際情境,引導學生學習委婉表達拒絕的策略。 學生學法:憑藉師生創設的教學情境,在模擬的情景中學習“拒絕”的表達方法。

教師教學準備:相關的教學設計。

學生準備:課前蒐集有關“拒絕”內容的實際案例。

教學過程:

一、 審題,明確交際要求:

1、 結合口語交際的話題“學會拒絕”做啓發談話。

同學們,當別人對你提出不合理的要求,或者讓你去做力所不能及的事情時,你應該怎麼辦?

是的,我們要學會拒絕。

2、 指名讀本次口語交際的要求。

二、 指導創設練說情境:

1、 學生讀一讀題中所列的三種情況,思考怎樣去拒絕。

2、 教師創設情境,學生分組分問題練說怎樣去拒絕。

3、 每組代表表演,師生評議。

三、 反饋,師生互動評議:

1、 指名上臺分角色表演。

2、 評議小結。

板書設計:

教學總結與反思

在教學“口語交際”時,面對的是一羣小學生,他們在離開現實生活來實現口語交際的有效性幾乎是一句空話,因爲他們在生活中的所說所做讓他們用語言表述出來,還存在着很大的問題。爲此,我在教學中。着重以課本中的三個案例爲突破口,創設交流情境,爲學生的專項訓練奠定了基礎。其次,交給他們方法,也就是常說的“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着重引導學生實現如何委婉地拒絕的方式。第三,在校生討論中明辨道理,並達成共識。學生在如何拒絕的方式方法上也有着激烈的爭辯,這是非常好的教學資源,在我的引導下,學生們明白了“委婉表達”的重要性。透過教學活動,實踐證明教學效果良好。

教學設計方案 篇4

課前交流一下:

孩子們,上課之前我們做一個遊戲,好嗎?待會兒屏幕上會出現三組詞語,老師只讓大家齊讀一遍,看看只讀一遍,聰明的你能一下子記住幾個詞語?(屏幕出示)同學們表現真棒,相信這節課同學們有更精彩的表現!

一、複習引入課題

1、開學初,我們就學習了一首詞,還記得嗎?請大家一起背一遍。

2、今天這節課我們再學習一首張志和寫的詞——《漁歌子》。(板書課題)“漁歌子”是詞牌名,你還知道有哪些詞牌名嗎?

二、指導朗讀,初步感知。

1、請大家開啟書本,翻到110頁。

出示學路指導:請同學們自由朗讀這首詞。提示:

仔仔細細讀上四遍,前兩遍要注意詞當中的生字和多音字,把詞念得字正腔圓;後兩遍要注意把詞讀通順,讀出節奏,讀出韻味。

2、出示詞語認讀。強調多音字“塞sài”,看插圖理解“箬笠、蓑衣”。

3、詩詞在古時候是用來唱的。讀的時候很注意抑揚頓挫,輕重緩急。誰再來念念?讀出它的節奏,讀出它的韻味。

4、教給大家一個聲音清亮的方法:坐正,挺胸,擡頭看前面??再念一遍。

三、理解句意,感受如畫的江南美景

1、張志和不僅是著名的詞人,還是有名的大畫家。他常常把畫畫的技巧融入到寫詞當中,他的好朋友大書法家顏真卿是這樣誇他的,說他的詞是:詞中有畫,畫中有詞。意思就是說,他寫的詞就像一幅畫。默讀這首詞,看看詞中爲我們描畫了哪些景物?拿上筆,做上記號。

2、數數,有多少景物?整首詞27個字就描寫了9種景物,詩詞就是這麼簡潔。正是應爲簡潔,這些景物的顏色呀、姿態呀都沒有寫進去,那請同學們展開想像,說說這些景物是怎樣的?

師先說:怎樣的西塞山?

生:翠綠的西塞山

生:危峯兀立的西塞山

生:陡峭的西塞山

生:山清水秀的西塞山

師:怎樣的桃花?

生:粉紅的桃花

生:多姿多彩的桃花

生:奼紫嫣紅的桃花

師:怎樣的斜風?

生:微微的斜風

師:細雨?

生:濛濛的,涼涼的

師:流水、白露、鮭魚?選一個說說?

生:鮮美的鮭魚時快時慢的流水

3、這些景物加了顏色、姿態,生動多了。那能不能把這些顏色、姿態送到這首詞中,用自己的語言說說這首詞所描寫的景色?

4、在他們兩個的描述中,你覺得這裏的景色怎樣?(美麗如畫)(板書)

5、張志和把江南寫得多美啊!其實不僅張志和寫江南,還有許多寫江南的詩詞。 (課件出示:白居易《憶江南》、王安石的《泊船瓜洲》)

四、入境如情,體悟心情

1、這首詞中,不僅有這些景物,還有一個不能忽視的人,這個人是怎樣的穿着?怎樣的姿態?

生:悠然自得的漁夫

生:漁夫在斜風細雨中遲遲不想回家,好像沉浸在這美麗的意境中

板書:悠然自得 人

2、此時的漁夫心情如何?

生:高興,有鱖魚釣

生:舒暢

生:興奮,他想,今天的晚餐有着落的

生:平和,笑眯眯的。

師是啊,表情都看到了。

完善板書:

美麗如畫 景

悠然自得 人

興奮舒暢 情

3、詞中沒有一個字寫到人物的心情,那你是怎麼感受到的?(句子所描寫的景物中體會到詩人的心情。)

補充另一首詞《天淨沙 秋思》你再看看,這個人的心情如何?是興奮舒暢的嗎? (悲哀、憂愁)你是從哪裏體會到的?(枯藤,老樹,昏鴉,古道,西風,瘦馬) 雖然沒有學過這首詞,但是聰明的孩子,你們能從作者筆下的景物中可以看到作者的心情

你看,張志和筆下的白鷺、桃花、鱖魚、斜風細雨??你們就是從這些景物中窺伺到作者的心情。這首詞,不僅讓我們看到了一幅江南春時的美麗景色,還透過景物感受到詩人悠閒自得、興奮舒暢的心情。

再讀讀這首詞,請問,這裏的“歸”指的是回到哪裏?(回到自己的家)

五 深探“不須歸”

1 同學們,讓我們聯繫時代背景去感悟張志和“不須歸”的情懷。

詞人張志和年少得志,曾經是朝廷命官,後來因得罪權貴被貶官,他乾脆辭官不做,隱身於大自然,寄情于山水,以遊賞爲樂,以釣魚爲趣,自稱"煙波釣徒",過起了天大地大四處是我家的遊歷生活,以至常年不回家。

所以這裏的不須歸是指回哪裏?後來朝廷派人找張志和回去做官,張志和說斜風細雨不須歸。這裏的歸又是指回哪裏?

他的大哥張鬆齡擔心弟弟在外面受苦,特地寫了一首詞《和答弟志和漁父歌》,勸弟弟回家。(課件出示張鬆齡的《和答弟志和漁父歌》:樂是風波釣是閒,草堂鬆徑已勝攀。太湖水,洞庭山,狂風浪起且須還。)

師:下面,我來當哥哥,你們當張志和,我們一起來對讀兩首詞。

“樂是風波釣是閒,草堂鬆徑已勝攀。太湖水,洞庭山,狂風浪起且須還。” 生:(齊讀)西塞山前白鷺飛,桃花流水鱖魚肥。青箬笠,綠蓑衣,斜風細雨不須歸。

師:太湖水,洞庭山,狂風浪起且須還。

生:(齊讀)青箬笠,綠蓑衣,斜風細雨不須歸。

師:狂風浪起且須還。

生:(齊讀)斜風細雨不須歸。

師:且須還。

生:(齊讀)不須歸。

師:(指生)志和啊,你爲何不歸?

生1:西塞山的風景太美了,我完全沉浸在風景裏,不想回家。

生2:我愛大自然,大自然就是我的家。

生3:春光這麼好,我想多玩會兒。

2 是啊,你們真是張志和的知音。據他的好朋友顏真卿記載:張志和每次垂釣,

他的魚鉤是沒有魚餌的。有魚餌,魚纔會上鉤,沒有魚餌,能釣到魚嗎?師:是啊,世人哪得識深意,此翁取適非取魚!

3 讓我們像張志和那樣,獨坐着,任清風拂面,任桃花的芬芳撲鼻而來,一起

讀——[音樂響起]

4 這首《漁歌子》流傳至今,已上千年。來,讓我們深情地吟誦這首千古絕唱,

讓它在我們的心中定格成一幅清麗自然、醇香久遠的永恆畫卷吧!

6、後來大家都非常喜歡這首詞,裏面有一個句子成爲千古流傳的名句,在大家寫文章的時候常常被用到。你覺得是指哪一句?爲什麼?

:西塞山??因爲景色美麗,一看到美麗的景色,就想起這句詩。

:青箬笠??

7、如果朋友看見我在雨中散步,問我,咦,你怎麼不回家呢?我可以用一句詩回答他——斜風細雨不需歸

如果有一個人遇到了困難,經歷了艱難,他也可以用一句詩安慰自己——斜風細雨不需歸

看來斜鳳細雨不僅指自然界的斜鳳細雨,還可以指生活中遇到的困難。

教師小結:現在,到底詞會流傳哪一句已經不重要了,重要的是這首詩還會千古流傳,一定還會流傳下去,從同學們中間流傳下去。最後我們在這首音樂中結束這堂課。

板書:

美麗如畫 景

悠然自得 人

興奮舒暢 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