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教師之家 > 教學設計

多角度描寫景物的教學設計

篇一:多角度描寫景物

多角度描寫景物的教學設計

一、學情分析

學生怕寫作文,尤其怕寫寫景類的作文,雖然說觀察了,景物在心中,但美景在心中,筆下難展現,這是普遍現象,這是學生和老師普遍頭疼的問題。於是,教會學生描寫景物的方法在現階段就顯得尤爲重要。

二、訓練目標

1.培養觀察景物的能力,做到細緻觀察。

2.學會抓住景物特徵,層次清晰的進行描寫。

3.學會準確運用詞語和修辭,對景物進行多角度的描寫。

4.學會融情於景,情景交融的寫作手法

三、訓練難點

1.抓住景物特徵,層次清晰的寫景。

2.運用修辭,多角度寫景。

四、訓練流程

(一)故事匯入,激發興趣。

相傳乾隆皇帝遊江南時經過南方一個叫通州的小鎮,想到北方也有個地方叫通州,於是寫出上聯:南通州,北通州,南北通州通南北。隨後,讓臣下對下聯。衆人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甚至有人關起門來翻了大量的資料,但對出的下聯乾隆都不滿意。這時,乾隆手下一個默默無聞的人,在通州的街上轉來轉去,他發現這地方有許多的當鋪,靈機一動,對出下聯:東當鋪,西當鋪,東西當鋪當東西。乾隆聽後,拍手叫好,賞賜了許多珍寶。

其實,這位默默無聞的人之所以能妙對且受賞,就在於他的觀察揣摩,抓住身邊事物的特點。藝術家羅丹曾經說過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美的眼睛。在日常生活中,我們也應該用一雙慧眼觀察身邊的事物、景物。

(二)仔細觀察,抓住特徵。

魯迅先生曾說過:靜觀默察,爛熟於心。在日常生活中,我們要善於觀察。觀察小鳥怎樣飛翔、清晨的小花開放時的姿態、閃動着繁星的靜謐的夜……要注意觀察景物變化的過程,比如樹木什麼時候抽出新芽,什麼時候枝繁葉茂,什麼時候赤裸着樹幹。要善於捕捉景物的顏色和姿態,比如花,有的豔麗多姿,有的清香四溢;比如水,有的洶涌澎湃,有的水平如鏡。觀察是描寫景物的前提。

(三)欣賞圖片,自由描述。

古時有位畫家叫做厲歸真,他酷愛畫老虎,曾住到有虎出沒的山林裏,躲在大樹上仔細觀察虎坐、臥、跑、跳的動作,反覆進行描摹。經過長期觀察,他畫的老虎神態逼真,令人歎服。繪畫需要觀察,寫作也是如此。這裏有一幅山水畫圖片,請你認真觀察。並用這裏的景緻真美,你瞧,……的句式,描寫你觀察到的美景。

1.山水畫圖片欣賞

2.學生自由創寫後交流(學生自由表述)

自然萬物,有難以言傳的美,我們能感受到大自然之美是一種幸福,但不會準確的表達這種美卻是一種遺憾。

3.描寫是指用準確、鮮明、生動的語言文字,對人、事、景、物進行具體描寫和刻畫的一種表達方式。景物描寫是指對自然風景和社會環境的描寫,對景色及周圍陳設的描寫。一般描寫景物有兩種形式,一種是全篇以描寫景物爲主,如《春》《濟南的冬天》等。一種是在寫人、記事、議論中插入景物描寫,如《繁星》《社戲》等。

(四)方法指導,生動描寫。

1.抓住特點,巧用修辭。

描寫景物要抓住特點,巧用修辭手法,生動地描寫景物的特點。景物的特點主要表現在形狀、顏色、質地以及音響、氣味等方面。

示例一:雨是最尋常的,一下就是三兩天。可別惱,看,像牛毛,像花針,像細絲,密密地斜織着,人家屋頂上全籠着一層薄煙。樹葉子卻綠得發亮,小草也青得逼你的眼。傍晚時候,上燈了,一點點黃暈的光,烘托出一片安靜而和平的夜。鄉下去,小路上,石橋邊,撐起傘慢慢走着的人;還有地裏工作的農夫,披着蓑,戴着笠的。他們的草屋,稀稀疏疏的在雨裏靜默着。

(學生賞析、交流)

賞析:朱自清抓住南方的春雨的特點:連綿,運用比喻等修辭手法,形象描繪。看,像牛毛,像花針,像細絲,密密地斜織着,人家屋頂上全籠着一層薄煙。這種雨,使樹葉子綠得發亮,小草也青得逼你的眼。雨夜,一點點黃暈的燈光,烘托出一片安靜而和平的夜。白天,地裏工作的農夫,披着蓑,戴着笠的。給我們呈現的是一幅春雨農耕的圖畫。

示例二:小山整把濟南圍了個圈兒,只有北邊缺着點口兒。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別可愛,好像是把濟南放在一個小搖籃裏,它們安靜不動地低聲地說:你們放心吧,這兒準保暖和。真的,濟南的人們在冬天是面上含笑的。他們一看那些小山,心中便覺得有了着落,有了依靠。……

最妙的是下點小雪呀。看吧,山上的矮鬆越發的青黑,樹尖上頂着一兒白花,好像日本看護婦。山尖全白了,給藍天鑲上一道銀邊。山坡上,有的地方雪厚點,有的地方草色還露着;這樣,一道兒白,一道兒暗黃,給山們穿上一件帶水紋的花衣;看着看着,這件花衣好像被風兒吹動,叫你希望看見一點更美的山的肌膚。等到快日落的時候,微黃的陽光斜射在山腰上,那點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點粉色。

(學生賞析、交流)

賞析:作者運用比喻和擬人的寫法,把濟南比作小搖籃;把山坡上小村莊的雪景比作小水墨畫;把整個冬天的濟南比作一塊藍水晶,小巧秀麗。把濟南老城說成是暖和安適地睡着,只等春風來把它們喚醒;把濟南周圍的一圈小山寫得很有溫情,它們安靜不動地低聲地說:‘你們放心吧,這兒準保暖和。’把山坡上斑駁的色彩,說成是給山們穿上一件帶水紋的花衣,秀美動人;把夕陽斜照下粉色的薄雪,比擬爲害羞的少女,情態可掬。這些修辭手法的運用,既形象地描寫濟南的冬景,又流露出作者的讚美之情。

2.調動多種感官,多角度感知景物的特點。

如果我們能從多角度、多側面去描摹景物,那我們的文章就會生動得多。著名作家余光中說過:我們期待的散文,應該有聲、有色、有味、有光。調動多種感官去體味,讓景物呈現出豐富瑰麗的聲、色、味、態;注意動態、靜態的調和,實景(眼前之景)、虛景(聯想想象之景)的互補;注意手法多樣,兼顧正面與側面等,多角度地描寫景物。

示例一:吹面不寒楊柳風,不錯的,像母親的手撫摸着你。風裏帶來些新翻的泥土的氣息,混着青草味,還有各種花的香,都在微微潤溼的空氣裏醞釀。鳥兒將窠巢安在繁花嫩葉當中,高興起來了,呼

朋引伴地賣弄清脆的喉嚨,唱出宛轉的曲子,與輕風流水應和着。牛背上牧童的短笛,這時候也成天在嘹亮地響着。

(學生賞析、交流)

賞析:作者寫春風的柔和,先用南宋志南和尚的吹面不寒楊柳風的詩句,用像母親的手撫摸着你。,從觸覺的角度寫春風的溫暖,柔和。風裏帶來些新翻的泥土的氣息,混着青草味,還有各種花的香,都在微微溼潤的空氣裏醞釀。作者從嗅覺的角度寫春風的傳味的特點。把春鳥的歌唱、牧童的笛音,送入人的耳膜,與輕風流水應和着,從聽覺的角度寫春風的傳聲的特點。作者從多方位描寫春風,把這個本來不易表現的事物也寫得栩栩如生。

示例二:他靠紗窗望出去。滿天的星又密又忙,它們聲息全無,而看來只覺得天上熱鬧。一梳月亮象形容未長成的女孩子,但見人已不羞縮,光明和輪廓都清新刻露,漸漸可烘襯夜景。小園草地裏的小蟲瑣瑣屑屑地在夜談。不知哪裏的蛙羣齊心協力地乾號,象聲浪給火煮得發沸。幾星螢火優遊來去,不象飛行,象在厚密的空氣裏漂浮,月光不到的陰黑處,一點螢火忽明,象夏夜的一隻微綠的小眼睛。(錢鍾書《圍城》)

(學生賞析、交流)

賞析:作者寫夏夜的寧靜,先從視覺的角度寫星忙月殘,如一梳月亮象形容未長成的女孩子,但見人已不羞縮,光明和輪廓都清新刻露。再從聽覺的角度寫蟲聲屑屑、蛙羣齊鳴,以動襯靜,寫出了夏夜的寧靜。

3.選好觀察點,有序寫景。

觀察和描寫景物,要注意選擇好觀察點,按一定的.順序進行描寫。隨着觀察點的變換,景緻也有所變換,我們常常採用移步換景的寫法,描寫景物。

示例一:桃樹、杏樹、梨樹,你不讓我,我不讓你,都開滿了花趕趟兒。紅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花裏帶着甜味,閉了眼,樹上彷彿已經滿是桃兒、杏兒、梨兒!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鬧着,大小的蝴蝶飛來飛去。野花遍地是:雜樣兒,有名字的,沒名字的,散在草叢裏,像眼睛,像星星,還眨呀眨的。

(學生賞析、交流)

賞析:作者着力寫春花競相開放的景象,觀察點由上而下,描寫時按照樹上花下遍地的順序,有序寫景。不僅桃花、杏花、梨花爭相鬥妍,而且野花遍地,萬紫千紅。衆花還以其特有的色香,吸引無數的蜜蜂嗡嗡地鬧着,大小蝴蝶翩翩起舞,活現出春意盎然的氣氛。

示例二:我們順着彎彎曲曲的石徑,來到了瀑布對面的觀瀑亭。憑欄眺望,但見巨瀑似布如帛,洶涌澎湃。瀑水由懸崖直瀉牛潭中,氣勢磅礴。濺起的水珠高五六丈,閃銀亮玉,極爲壯觀,彷彿那是無數晶瑩透亮的珍珠在陽光下跳躍。 順着彎彎曲曲的石徑,我門又來到峽谷底。從下往上看,瀑布就像一塊巨大的白紗披在青山少女的肩上;又似老人白雪般的銀髮一落千丈。瀑布那強有力的節奏,如同一支交響在我耳邊迴盪。它的美是無法形容的,它是一顆未經雕琢的鑽石,那樣晶瑩;那樣純樸。

(學生賞析、交流)

賞析:文段運用移步換景的方法寫瀑布的壯美。站在觀瀑亭,遠眺瀑布,似布如帛,洶涌澎湃。站在峽谷底,仰視瀑布,瀑布如青山少女肩上的白紗,如老人的銀髮。

4.融情於景,情景交融。

清代著名的畫家和詩人鄭板橋寫過這樣的詩句:一枝一葉總關情,強調的就是以情帶景。一切景語皆情語。寫景,不僅是作者對自然界景物的肉眼所見,更主要的是作者的心靈的感受。流動着情感的文章才富有感染力。比如《濟南的冬天》,老舍在描寫濟南的冬景時,處處流露出喜愛和讚美之情:濟南真得算個寶地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別可愛那些小山太秀氣!。不能爲寫景而寫景,寫景是爲了抒情達意。

示例一:豬場西側,沿小河飛着越來越多的螢火蟲,閃閃爍爍的,把豬場前的空地布臵得像是真的舞臺。田野上,蛙鼓蟲鳴,一陣陣如潮涌起。月亮這時悄悄爬上了天空,村民們都沐浴在銀輝之中,久久不願散去,把鄉村的夜晚鬧成了我至今難忘的狂歡節。(《鄉村狂歡節》)

(學生賞析、交流)

賞析:作者此段文字追求情景交融,物我統一,無論是閃閃爍爍的螢火蟲的舞陣;還是如潮似水的蛙鼓蟲鳴,都是爲了表情達意所設。與沐浴在月亮的銀輝之下、不願散去的村民,相印成趣,進一步突出了狂歡的主旨。

示例二:大雪過後,萬物潔白,房上,地上,樹上全披上了一層厚厚的玉衣。遠眺天地相連處,太陽正要升起,紅彤彤的彩雲不斷擴散,使這遍野的大雪越發顯得明淨。冬小麥蓋着雪姑娘親手縫製的軟乎乎的大棉被,安安穩穩地睡了,心裏默默唸着:明年的麥穗,一定結得又大又飽滿。雪花無私地滋潤着大地,大地正做着溫馨的夢,構思着春天的絢麗圖景。

我多麼希望這雪景永在,永遠停留在這遼闊無垠的土地上,來裝飾祖國壯麗的山河,給人以美的享受。但這是不可能的。雪花,似乎一出生就是爲了粉身碎骨,裝飾大地那只是它一生中微不足道的一點小事,而更重要的則是犧牲自己,滋潤大地,來孕育一顆顆豐滿的種子,醞釀一個生氣勃勃的象我夢中一樣的豐收場面。

(學生賞析、交流)

賞析:《雪後》的作者便是透過對雪景的描繪,表達自己內心的愛雪之情。但作者不滿足於爲寫景而寫景,寫景是爲了抒情,爲了更好的表達主旨。作者不滿足於對壯麗雪景的描繪的,進一步地挖掘雪的作用,並透過對雪的作用的描寫讚揚一種精神,一種從一出生就是爲了他人粉身碎骨犧牲自己的奉獻精神。

方法總結:

1.抓住特點,巧用修辭。2.調動多種感官,多角度感知景物的特點。3.選好觀察點,有序寫景。4.融情於景,情景交融。

(五)作文展評

結合本節課所講的觀察和描寫景物特點的方法,閱讀《我漫步在金色的校園》一文,並做簡要評論。

我漫步在金色的校園裏

傍晚,我帶着緊張學習後的疲勞,走出了教學樓,來到佈滿金色陽光的校園。

向西望去,只見水池中的噴泉涌出高高的水柱,周圍的小噴嘴噴出的水柱也都向中間聚攏,形成默契的配合。在夕陽的映照下,水柱披上了金色,遠遠地就給人以清爽的感覺。走到近前,濺出的水霧撲在臉上,彷彿濛濛細雨從天而降。水池周圍繁花盛開,噴紅吐綠,絢麗多姿。球形的麥冬青,樸實莊重;粉紅色的雞冠花昂首挺立;菊花、串紅在晚風中搖來搖去……深深呼吸這涼爽、清新、芳香的空氣,感到沁人肺腑的愜意。水池旁還有幾個辛勤的園丁正在爲花朵修枝葉,正是他們用汗水打扮着我們美麗的校園,滋潤着每個人的心田。

看看南北兩旁,在乳白色的建築上有兩幅巨大的壁畫。北面是一個人蹲在那裏若有所思,誰也猜不透他在想什麼,或許他正思考。南面那幅龐大、複雜的幾何空間圖形,在探求其中奧妙,或許他是在深沉地望着每個人,提示人們要學會運用頭腦 ……

我離開了噴水池,沿着潔淨的大道向東南來到科技樓,這是同學們做實驗,提高動手能力,開闊眼界的地方。樓是曲形的,最引人注目的是東邊樓頂的半圓形頂部的天文臺。往上望去,顯得那麼高大。就是在那裏,同學們的視野擴大到浩瀚無邊的宇宙中,那突出的圓球,仰望藍天,充滿了對知識的渴望,對科學事業的追求……

我登上樓頂,來到寬敞的平臺,輕鬆愉快,彷彿一個沒事人一樣。俯視周圍景緻,只見萬道霞光爲整個校園披上金色,乳白色的建築羣錯落有致,小巧的花壇點綴其間,由六邊形的教室組成的教學樓穩坐對面……樓呀,樹呀,路呀,都沐浴着金色的陽光。走下科技樓,來到圖書館門前的方磚路上,立刻感到一種清爽莊重的美。兩邊是綠茸茸的草坪,周圍是松柏圍成的墨綠色的圍牆,在這紅圍翠繞之中的便是披着乳白色外衣的圖書館。裏面一定有不少同學正在安靜地學習,在知識的海洋中遨遊。

圖書館西面有一條長長的走廊,像一條紐帶把各自南北的樓房連接起來。雨天,它爲師生們擋雨;夏日,它爲師生們遮陽。瞧!不少人正在這兒促膝談心,有的在欣賞景緻,有的在複習功課,真是樂在其中。

走出長廊,頓時讓人感到充滿活力。東邊體育館裏傳出嘭嘭的聲音,那是籃球隊的同學在刻苦訓練。北面是寬闊的操場。400米的跑道上,同學們個個似馬奔馳;球場上,人人如猛虎下山,奔跑跳躍。好一派生機勃勃的景象!

(學生賞析、交流)

評析:

本文采用移步換景以遊蹤爲序進行寫作,緊扣漫步寫文:從教學樓出發,先向西再折向東南,逐個描寫了水池、壁畫、科技樓、樓頂平臺、圖書館、長廊、體育館和操場等景觀;立足點交代清楚:或平視,後仰視,從多角度描繪傍晚時分金色校園的美麗風光。

在寫景的同時,作者還注意描述了人的活動,展現了同學們在美麗的校園裏刻苦學習的精神風貌。文章綜合運用各種表達方式,力求描摹景物形象具體,且特別注意融情於景,尤其是幾處對金色的描寫,較好地體現了作者對校園無比摯愛的情感。

五、才情展示。

請選擇一處你熟悉的景點,細心觀察,抓住景物特點,寫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注意寫景的方法) 參考題目:見教材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包括圖片、視頻、附件等)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用戶僅作參考,並請自行覈實相關內容。轉載作品務請註明出處,機構雲平臺、個人雲空間的建設權、管理權、所有權均歸實名機構和實名師生所有,與世界大學城無關。

着小手,如一個快活的小絨球,滾下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