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教師之家 > 教學設計

《開會啦》公開課教學設計範文

作爲一名教職工,很有必要精心設計一份教學設計,編寫教學設計有利於我們科學、合理地支配課堂時間。如何把教學設計做到重點突出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開會啦》公開課教學設計範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開會啦》公開課教學設計範文

《開會啦》公開課教學設計1

教學目標:

1.結合具體情境,透過擺一擺、畫一畫等操作活動,進一步體會減法的實際意義。

2.理解20以內退位減法的算法,並能正確計算。

3.會用所學知識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理解減法的實際意義。

教學難點:理解20以內退位減法的算法,並能正確計算。

教具:多媒體課件,動物圖片

教學過程

一、談話匯入

師:同學們,你們還記得上學期我們去的麥魯小城嗎,同學們透過自己的勞動獲得了麥魯比,今天吳老師也想讓大家透過學習獲得學習幣,只要你認真聽課,都能獲得老師學習幣,透過這些學習幣,你可以在課下購買吳老師今天所帶來的禮物。(展示禮物和學習幣),現在吳老師想讓大家先熱熱身,爲更好的學習準備準備,願意嗎?(出示口算卡)

9+( )=16 ( )+8=12 8+( )=17 ( )+9=19 ( )+6=14 6+( )=15 全班同學判斷對錯。

師:同學們,植樹節快你們知道是多少號?(3月12日),淘氣他們班正籌備 植樹節的活動呢,快來看呀,他們召開了植樹節動員大會,仔細觀察下,你發現了什麼?

生:有11個小朋友開會,只有7把椅子。

師:椅子夠用嗎?

生:不夠。

師:還缺幾把呢?誰能根據這幅圖,提出一個數學問題呢?

生:有11個小朋友開會,但只有7把椅子,還缺幾把椅子?

那今天我們就來用學習過的知識來解決問題好嗎?(板書課題:解決問題)

二、合作交流,解決問題

師:大家有什麼辦法讓我能快速的看出還差幾把椅子呢?

生:畫圖,我可以用畫圓代表小朋友,畫三角形代表椅子,(老師板書學生畫法)

師:還可以怎麼表示呢?請你用不同的表示方法畫在課本第8頁。

生:我用正方形表示小朋友,再用三角形表示椅子,

師:真是個聰明的孩子,我們除了用以上的圖形,還可以用別的圖形來表示。 那你能用算式解決問題嗎?如何列式呢?

生:11-7=4,

師:你們同意嗎?那怎麼計算這個算式呢?你有什麼方法?請你開啟書本第8頁用你自己喜歡的方法計算出來,請同學彙報交流。

生1:我可以拆分被減數,(教師板書)

11-7=4

1 10

生2:我可以拆分減數

11-7=4

1 6

生3:我可以想加法算減法

7+(4)=11

11- 7 =4

師:還缺多少,還差多少,就是求這兩個數相差幾,只需要用較大的數減去較小的數就可以了。

三、鞏固練習

1、開展植樹,摘取果實

師:小朋友們開完會,制定了詳細的方案,現在他們準備出發去植樹了,快看,他們有幾個小朋友去植樹呢?有幾把植樹的鏟子,如果每個人一把鏟子,夠嗎?

生齊答:不夠。

師:那請你根據這幅圖提出一個數學問題

生:有15個小朋友去植樹,只有7把鏟子,還差幾把鏟子?

師:誰會解答?

生:15-7=8

師:到了收穫的季節了,小朋友,你們想知道他們種的是什麼樹嗎?蘋果樹,快看,小朋友們把蘋果分給小動物們吃,來了多少小動物呢?每個小動物1個蘋果,夠嗎?

生:不夠,還差5個蘋果,12-7=5

師:小朋友們,你們太棒了,仔細觀察下,看看還能提出一個不一樣的數學問題嗎?

生:每個小動物一個盤子,還差幾個盤子?12-9=3

師:不僅僅有蘋果哦,還收穫了梨子,請同學們看看一共有多少個梨子(8個梨子),這些小動物夠分嗎?

12-8=4

2、基礎鞏固,剛纔小朋友們能解決這麼多的數學問題,真不簡單啊,那現在我們來比一比看看誰算的速度快吧。

(1)完成數學書第9頁練習4,引導孩子獨立練習,體會想加求減的計算方法。

(2)完成數學書第9頁練習5,獨立完成,並讓學生找出規律,減數不變,被減數越大,差越大。

3、兌換禮物,體會日常生活中的數學

展示本節課中的禮物,並標註價格,請問同學們你想買哪些禮物,你的學習幣夠嗎?還差多少?多了多少?

四、課堂總結

同學們,這節課,你學到了哪些知識?你還有哪些不明白的問題?

五、作業佈置

完成數學知識能力訓練第7頁

板書設計:

開會啦

11-7=4 11-7=4 7+(4)=11

11- 7 =4

《開會啦》公開課教學設計2

教學目標

1、結合具體情境,透過擺一擺、畫一畫等操作活動,進一步體會減法的實際意義。

2、理解20以內退位減法的算法,並能正確計算。

2、會用所學知識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2學情分析 評論 .學生對動手操作較感興趣,透過探索操作活動,小組合作與自主探究相結合的學習方式,有助於提高學生觀察能力、自主探究能力,並發展學生的合作學習的能力。

3重點難點 .理解20以內退位減法的算法,並能正確計算。

4教學過程 .4.1 第一學時

4.1.1教學活動 .活動1【匯入】開會啦學習目標:

1、結合具體情境,透過擺一擺、畫一畫等操作活動,進一步體會減法的實際意義。

2、理解20以內退位減法的算法,並能正確計算。

2、會用所學知識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學習重點:理解減法的實際意義。

學習難點:理解20以內退位減法的算法,並能正確計算。

學習過程:

一、情景匯入

老師發現大家都是善於觀察的孩子,今天我們一起來看一下,結合圖片,大家能發現什麼資訊?(有11人開會,才7把椅子)根據你看到的資訊,你想到了什麼?下面老師帶大家去看看班幹部開會的情景。引入新課----開會啦

二、新課講授

1、你能根據資訊提出什麼數學問題?每人坐一把椅子,夠嗎?

你會這個解決問題嗎?並說出你的方法。

2、動手操作。

請你用準備好的圖形來擺一擺。用○表示開會的人數,用△表示椅子的把數。

一一對應,觀察一下所擺的圖形夠嗎?還缺幾把椅子?

指名回答

3、誰能列出算式?說明理由。

11-7=4

指名說一說11、7、4各表示什麼

三、鞏固練習

1、課本第9頁第1、2題。

(考查孩子發現資訊的能力,先讓孩子們觀察說一說,然後再列算式。)

2、課本第9頁第3、4、5題。(讓孩子們更進一步掌握20以內的退位減法,加深印象,並提高孩子們的計算水平。)

3、小活動

同伴互相說一說,有關20以內的退位減法。小組比賽。

四、課堂小結

今天你們學習了什麼?和大家分享一下吧。

板書設計:

開會啦

有11人開會,才7把椅子,每人坐一把椅子,夠嗎?

《開會啦》公開課教學設計3

一、說教材:

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課屬於20以內數減法計算中“比較意義下的減法”的學習,即學習“比較兩個數量的多少”這類問題可以用減法來計算的學習過程。

在本單元“加與減(一)”中,此課正好是在前幾節課認識“從總數中去掉部分”的減法計算後的另一種用減法解決的數量關係的學習。

教學目標:

知識和能力:透過具體情境和實際操作,初步體會“比較兩個數量的多少”可以用減法計算,豐富對減法意義的認識。

過程和方法:透過解決實際問題,小組合作探究、使用各種直觀感受的方法,將學生從已經掌握的“已知總數和其中的一部分,求另一部分” 這種減法,過渡到今天學習的“比較兩個數的多少”也用減法計算的認識上來,同時也鞏固十幾減7,6的退位減法。 情感態度和價值觀:感受數學與日常生活之間的`聯繫,體會數學的應用價值。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是會用減法解決求兩個數相差多少的實際問題。

難點是理解“求兩數相差多少”可以用減法計算。

突破方法是透過直觀的方法,畫一畫、擺一擺、比一比等幫助學生形象的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在小組合作交流下,達到知識的探究發現,並透過練習進行鞏固。

二、說學情:

一(2)班學生48人。學生對學習數學有着一定的興趣,特別是一些動手操作、需要合作完成的學習內容。但是在遇到思考深度較難的問題時,有畏縮情緒。

開學初前幾節課,學生對“從總體中去掉部分”的減法已基本掌握,不過運算速度和準確度還有待提高。

三、說教法學法:

從學生髮現問題中的資訊出發,圍繞如何解決問題展開小組合作及討論探究,運用已學過的知識,共同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再在解決問題的基礎上,進一步透過練習和解決實際問題,對所學知識進行鞏固應用。結合本班學生的學習特點,教法我採用情景引導、問題引導和活動評價。學法主要讓學生透過觀察思考,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同時也應用已有的知識進行引導轉化學習。同時也嘗試四人小組的形式來探究問題和解決問題。

四、說教學過程:

首先我安排的是一(2)班的班幹部們要開會了,出示完情景圖後,讓學生觀察並說說圖中的數學資訊。如有11位同學要開會,現在只有7把椅子。

(板書課題:開會啦)

接着出示問題:

“每人坐一把椅子,夠嗎?”

讓學生透過小組討論後,請代表說一說自己的想法。

學生髮現有11個人,才7把椅子,不夠坐。

同時還可能出現一些學過的知識內容,如數量大小的比較:11>7

讓學生透過小組討論後,請代表說一說自己的想法。

接着,我繼續提出問題:

“還缺幾把椅子呢?”

組織學生交流討論,同時提供部分學具供學生使用,如小棒,圖形等。

待學生討論完畢後,請學生代表進行回答或上臺演示,說一說小組的思考過程和解題方案,同時鼓勵學生用不同的方法來解決問題。

學生可能會用擺小棒或者圖形,也可能會列式計算。只要學生能夠用自己的方法來解決問題,說得合理,都給與肯定和表揚鼓勵。

在用圖形表示的過程中,引導學生說出“一一對應”的比較方法,這個內容是在上一學期中有學習過的,這樣既回顧了已學過的知識,也爲列式計算打下基礎。

在講列式計算的時候,我先引導學生先說一說各個數量表示的是什麼,接着我會提問:這種想法是計算“從一個總體中減去一部分,求還剩下多少”的方法嗎?

繼而再讓學生討論,透過比較和圖形的對比,引導學生髮現這個列式是計算“比較兩個數量的多少”的減法算式,從而突破重點。

如果學生還是不夠很好的理解,那我會安排一個讓學生現場體驗的環節。請11位同學來示範,先全部起立,然後拿7把椅子請其中的的7位同學坐下,看剩下還有幾位同學是沒有椅子的。這樣就把問題轉化爲學生熟悉的“從總數中去掉部分”的數量關係,接着提問:那我們只要再添上幾把椅子就夠呢?

再讓學生說一說,學生可能會先產生“7+?=11”的概念,這時引導學生,我們現在要算的是“其中的一部分”,那用什麼方法可以知道得數?(用減法)這樣學生在掌握數量關係的同時,也能更加清楚的理解這幾個量之間的聯繫,對比後發現這個減法計算是“兩個數量的多少比較”的結果,從而突破教學難點。

在觀察數量時,我還會像前幾節課一樣,提問學生,11-7這個減法算式是一個怎樣的減法算式?讓學生對比被減數和減數後,能正確的說出這是一個20以內數的退位減法。

在發現和掌握以上新授知識後,我馬上安排兩道類似的題目進行鞏固,讓學生從感性認識過渡到理性認識。

同時在第2小題讓學生提一個數學問題時,我要求學生在限定的時間內即在小組內交流,也在班級內交流,培養學生的數學邏輯思維和表達能力。

緊接着用小組比賽的方式進行計算比賽,給學生一定的練習時間,要求用自己最快的速度算出得數,算完後還要和同小組的同學交流結果,看那個小組又快又對。

第5小題還讓個別學生說一說,看能不能發現一些計算中的規律,豐富學生的認識,也培養學生的觀察總結能力。

從這個學期起,我還提出讓學生以小組爲單位在下課前說一說的形式,向全班同學介紹這節課你的收穫,目的也爲提高課堂的學生專注度,培養學生的語言歸納總結能力。

如果時間還有,我還設計了一道拓展的題目,《知識能力訓練》上的“蝸牛爬井”的問題。這設計的目的是爲了增加學生對學習的興趣,也加強學生對今天所學“比較兩個數多少”這類問題的理解與思考,進行進一步的拓展和延伸。

這就是我這節課的板書設計。

五、說教學效果預測:

對於本班的學生,在效果預測方面我當然是希望每個學生都能掌握並熟練運用所學知識。由於學生對減法意義已經初步形成,同時對於20以內數的退位減法計算已經基本掌握,但計算的方法有個別學生還停留在掰手指算等速度較慢的現象,另外從智力開發及能力發展方

面,我的教學設計也從務求從解決實際問題出發,透過學生的發現與理解,逐步形成本節課數學計算的邏輯思維以及計算能力的養成。同時在設計上,務求做到承上啓下,融會貫通,讓學生能夠容易吸收消化的語言和方法去學習新知,達到學習的目的。

六、說教學反思

本節課,我覺得還是挺成功的,時間把握和重難點解決方面,都在我的控制和設想範圍內。學生表達的和解決實際問題的應用上,透過之後的練習課,大部分的學生都能夠達到要求正確的完成練習。不足之處我覺得還是如何吸引學生注意力上的設計和引導,因爲這段時間所學的知識內容都是20以內的退位減法,對於部分學習興趣不足的學生來說,課堂會顯得單調乏味,所以我想以後還是需要更加多的思考課堂的趣味性,以提高課堂效率作爲教學設計的重點來開展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