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教師之家 > 教學設計

《坐井觀天》的優秀教學設計(通用5篇)

作爲一名教學工作者,就不得不需要編寫教學設計,教學設計是對學業業績問題的解決措施進行策劃的過程。那麼問題來了,教學設計應該怎麼寫?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坐井觀天》的優秀教學設計(通用5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坐井觀天》的優秀教學設計(通用5篇)

《坐井觀天》的優秀教學設計1

教學目的:

1、認識本課中的生字新詞,正確書寫。

2、理解課文內容,懂得坐井觀天字面的意思和它其中的深意,引導學生看問題要全面,不能片面的理解,不要做目光短淺,自以爲是的人。

3、分角色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4、培養學生聯繫生活實際、聯繫上下文以及插圖理解語言文字的能力。

教學重點:

1、解課文內容,引導學生看問題要全面,不能片面的理解,不要做目光短淺,自以爲是的人。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難點:理解課文,懂得看問題要全面、不能目光短淺、自以爲是的道理。

教具準備:教學課件、掛圖

教學過程:

一、談話匯入:

教師出示坐井觀天的掛圖,讓學生仔細觀察,然後說一說圖畫的意思,初步感知這個成語的意思,然後揭示課題: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第12課《坐井觀天》,板書課題。

二、進入新課:

(一)、初讀課文:

1、自由讀課文,不認識的字標上生字的字音,多讀幾遍。

2、在小組內讀課文,數一數,課文共有幾個自然段?標好自然段序號,小組長檢查是否正確。

3、指名讀課文,訂正生字詞的讀音,初步感知課文內容。

(二)、認識生字:

1、教師用課件列出生字,分小組讀一讀,比一比:誰讀的最正確。

2、自己讀一讀詞語,然後教師指讀:

井沿回答口渴喝水別說弄錯

3、結合書上的圖指一指,說說“井沿”指的是哪?(井的邊)

(三)、再讀課文,做到正確、流利:

1、自由讀課文(2——3遍)

2、同桌按自然段讀課文,互查字音。

3、教師指名讀,比一比,誰讀的正確、流利。

(四)、整體感知:指名按自然段讀,說說故事裏都有誰,它們在什麼地方就什麼問題爭論起來。(青蛙和小鳥在一口井處就天到底有多大爭論起來。)

板書:有多大?

青蛙在什麼地方?(井底)

小鳥在什麼地方?(井沿)

(五)、細讀課文,深入理解:

1、天有多大?輕聲讀課文,找一找小鳥用什麼詞來形容天。(無邊無際)請你談一談自己的認識。

2、讀讀這句話,說說你對這個詞怎樣理解。鼓勵學生聯繫生活實際和上文提到的小鳥“飛了一百多裏”等方面來理解。

3、指導學生有語氣的朗讀這句話:小鳥非常自然。

4、青蛙認爲天有多大呢?找到相應的句子讀一讀。

課件出示:上有插圖和青蛙的話:“朋友,別說大話了!天不過井口那麼大,還用飛那麼遠嗎?”

讀一讀,說說你有什麼體會。然後練習朗讀,體會青蛙的語氣:非常自信。

5、青蛙爲什麼會這麼認爲呢?指名讀第六自然段,說一說。

投影片:配有青蛙的圖和它說的話:“朋友,我天天坐在井裏,一擡頭就看見天。我不會弄錯的。”

讀一讀,談談你的理解。青蛙爲什麼會錯了?錯的.原因是什麼?小實驗:捲起圓紙筒看屋頂有多大。(教師要鼓勵學生大膽的談出自己對這個問題的看法,讓學生認真聽,進行相互補充。)

6、讓學生以小組的形式練習分角色朗讀二——七段,做到正確、流利、有語氣。

(六)整體綜合:

1、展開想象,說一說:如果青蛙跳出井口,它會想些什麼,做些什麼?(先自己練習說,組織好語言再回答)

(對自己的無知和自以爲是感到慚愧,

不再只憑自己所見到的一點來片面看問題,……)

2、讓學生自願結合,有語氣的朗讀課文,如果願意,可加上動作進行表演。

三、作業:有語氣的朗讀課文,家長進行評價。

附件1:板書:

13坐井觀天

青蛙(有多大?)小鳥

井口那麼大無邊無際

《坐井觀天》的優秀教學設計2

一、教學目標

1、認讀本課10個生字,拓展“兩翼”教材中的10個生字正確書寫“井、觀”2個生字。

2、能分角色朗讀青蛙和小鳥的對話,培養學生的美讀能力。

二、教學重點、難點

1、認識“一主兩翼”教材中的20個生字,正確書寫“井、觀”2個生字。

2、分角色感情朗讀青蛙和小鳥的對話。

三、教學過程

(一)積累成語,激趣匯入

《坐井觀天》整體識字課

1、齊讀《你讀我誦》中的《成語(一)》、《成語(二)》,不認識的字用“”圈出來,藉助拼音多讀幾遍。

2、男女生對對讀。

3、成語釋義讀。

4、解題引入新課,用“三點圖釋法”指導書寫“井、觀”2個字。

(二)初讀課文,隨文識字。

1、初讀課文,標出自然段序號,瞭解課文主要內容。

《坐井觀天》整體識字課

2、用“”圈出本課生字,同桌合作學習,認識生字。

3、檢測識字。(a字卡檢測、b遊戲闖關、c隨文識字……)

(三)再讀課文,訓練朗讀。

1、批註課文中青蛙和小鳥的幾次對話內容。

2、分角色朗讀對話,訓練不同標點符號句子的讀法。

3、用我們積累的成語評價一下青蛙和小鳥。

(四)背誦成語。

1、多種形式讀成語。

2、挑戰背誦,獎勵評價。

四、板書設計

12坐井觀天

版畫詞卡

五、佈置作業

練習規範書寫生字:“井、觀”。

《坐井觀天》的優秀教學設計3

【教學要求】

1、透過學習,讓學生初步瞭解《坐井觀天》這個寓言故事是比喻眼界狹小,所見有限。

2、理解“說大話”、“無邊無際”等詞語,瞭解反問句的意思,練習讀出反問句的語氣。

3、結合課文中的詞句進行說話訓練。

4、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課前準備】

1、卡片:

小鳥、井沿、回答、弄錯、無邊無際、擡頭、青蛙。

2、實物:

玩具熊貓、蘋果、8開鉛化紙。

3、多媒體課件:

句子:

⑴朋友,別說大話了!天不過井口那麼大,還用飛那麼遠嗎?

⑵天無邊無際,大得很啊!

小節:第6節和第7節的課文內容。

練習:

⑴選擇正確的意思:

青蛙認爲天不過井口那麼大,不用飛那麼遠。

青蛙認爲天不過井口那麼大,要飛那麼遠。

⑵選詞填空,練習說話:

海洋沙漠禮堂森林

()無邊無際,大得很啊!

⑶想想說說:

聽了小鳥和青蛙的話,我忍不住說:“__________________。”

資訊:資訊世界

井:井蓋井口井沿井壁井水井底

成語故事:九種動物圖,點擊後出現有關的故事題目、《成語故事》書。

動畫:小鳥飛過村莊、河流、高山。

4、學具:8開鉛化紙。

【教學過程】

一、複習舊知

1、交代上節課的學習內容:

上節課我們初讀了課文,學習了生字詞語和課文的第一節。

2、讀詞語卡片。

3、用詞語練習說話:青蛙小鳥

二、整體感知

1、練習讀第2節到第7節,要求讀正確、讀流利。

2、指名讀,師生共同評議。

3、從第2節到第7節中挑選自己喜愛的一節讀給同桌聽,同桌點評。

4、學生質疑。

5、小結過渡。

三、學習第2節到第5節

1、青蛙認爲天多大?小鳥認爲天多大?

輕聲讀讀課文,劃出有關的語句。

2、出示:

青蛙圖井口那麼大天有多大

小鳥圖無邊無際大得很哪

3、討論青蛙說的話,進行語言訓練:

⑴出示“天不過井口那麼大,還用飛那麼遠嗎?”聯繫上下文理解句意:

①“那麼遠”是指多遠呢?

出示:“一百多裏”和小鳥飛過村莊、河流和高山的畫面。

②選擇正確的意思:

出示:青蛙認爲天不過井口那麼大,不用飛那麼遠。

青蛙認爲天不過井口那麼大,要飛那麼遠。

③指導讀出語氣。

⑵理解“說大話”的意思:

①過渡:小鳥說自己飛了一百多裏,青蛙卻認爲它在說大話。

②出示:“朋友,別說大話了!”

“說大話”換詞練習。

⑶練習有感情地朗讀。

4、討論小鳥說的話,進行語言訓練:

⑴出示:“天無邊無際,大得很啊!”

⑵複習“無邊無際”的意思,有感情地讀句子。

⑶選詞填空,練習說話:

海洋沙漠禮堂森林

出示:()無邊無際,大得很哪!

⑷依照句式,練習說話:

①出示玩具熊貓和蘋果,練習說話。

②啓發學生說說熟悉的人和物。

5、練習有感情地讀第2節到第5節。

四、學習第6節、第7節

1、過渡:天有多大?青蛙和小鳥的看法完全不一樣,它們又爭了起來。

2、指導讀出爭論的語氣。

3、討論:天究竟有多大?誰說得對?

4、討論:青蛙爲什麼會出錯?

⑴學生使用學具,教師演示課件。

⑵練習有感情地讀:

③說話練習:聽了青蛙和小鳥的話,我忍不住說:______________。

五、朗讀全文,拓展延伸

1、配樂分角色讀全文。

2、拓展延伸,出示:

資訊世界

成語故事

⑴透過“井”這個視窗,出示“井口”等詞語。學生讀讀記記。

⑵透過“成語故事”視窗,出示一些與動物有關的成語故事的題目。推薦全注音卡通叢書《成語故事》。

《坐井觀天》的優秀教學設計4

一、課文描述

《坐井觀天》是一篇非常有趣的寓言。文章透過生動有趣的對話,對孩子們講述了一個寓意深刻的故事。透過青蛙和小鳥爭論天空大小的故事,闡明瞭一個深刻的道理:那就是看問題,認識事物,站得要高,看得要全面,不能像青蛙那樣犯了錯誤還自以爲是。

二、教學目標

1、學習並掌握本課生字新詞,會認3個生字,會寫8個生字,積累“無邊無際”等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對話,能分角色讀課文。

3、理解課文內容,發揮想象,理解寓意。

三、教學重難點:

重點:分角色朗讀課文,體會人物形象。

難點:理解課文的寓意。

四、課時劃分

一課時

五、教學流程與設計意圖

(一)組詞匯入,理解課題

1、引導學生用“觀”組詞匯入課題坐井觀天。

2、板書課題,讀課題。

3、引導學生講出“觀”的意思,看着圖片說一說“坐井觀天”是什麼意思?誰坐在井裏看天?

4、告訴學生“坐井觀天”是個成語故事,也是寓言故事,講述寓言的意思。

5、質疑。

【設計意圖】用組詞匯入課題,順理成章,講清寓言的意思的意思,讓學生初步形成概念,爲下文的學習墊定基礎。

(二)明確要求,學生自學。

1、在學這篇課文時,我們進行闖關的遊戲。第一關,要會自學,學好生字詞。第二關,要會讀,讀懂這個故事的內容;第三關,要會想,想一想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一個什麼道理。第四關,會想象,續編青蛙離開井裏的故事。

【設計意圖】課前引入闖關的遊戲,讓學生興趣盎然。也讓學生明確學習寓言與其他課文的區別,對課文學習有條理。

2、學生自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讀通課文。

3、思考:課文講了一件什麼事?

(三)檢查自學情況。

1、出示“沿”字,多樣化認讀,聯繫生活理解“沿”,看圖理解“井沿”。

設計意圖】“沿”字不好理解,聯繫生活去幫助學生理解,學生學得輕鬆,看圖理解“井沿”,更形象直觀。

2、出示文中其他生字,鼓勵學生用多種方法方法識記字形。

3、檢查自然段標序號情況,分段抽讀課文。

(四)品讀課文,領悟內蘊

1、看課文動畫,引導學生口頭填空,說說課文講了什麼事?出示(坐在井底的青蛙認爲天,而小鳥告訴它,天。)

2、引導從課文中找到這兩個句子,把他們劃下來,讀一讀。

【設計意圖】引導學生口頭填空,歸納課文內容,能降低難度,再讓學生從文中找句子,增加與文字對話。

3、出示句子“你弄錯了。天無邊無際,大得很哪!”

4、指導學生抓住感嘆號朗讀,體會感情。

5、理解“無邊無際”的意思,創設學生變成小鳥飛過無邊無際的沙漠、飛過無邊無際的大海、草原的情境。

6、適時指導學生進行句式訓練,無邊無際的

【設計意圖】由朗讀指導自然過渡到語言訓練,又由語言訓練自然過渡到課文內容。同時,在語言訓練過程中,注重與內容感悟、情感激發緊密聯繫,力求工具性與人文性的有機統一,使語言訓練與情感薰陶相得益彰。

7、可是青蛙卻不相信他說的話,他認爲小鳥在說大話,誰知道大話是什麼意思?

8、鼓勵學生分角色加上動作讀好青蛙與小鳥的爭論。

9、點評學生表演

10、引導理解青蛙和小鳥的看法爲什麼不一樣呢?出示句子“青蛙坐在井裏”和“小鳥飛來……,引導品讀。

11、引導學生做小實驗,“就是把書卷成圓筒,舉起圓筒往上看……”從而明白井壁把青蛙的視線擋住了,所以青蛙看到的天就只有井口那麼大。

【設計意圖】透過動手操作,讓學生更清楚管中窺豹的意思,激發學生興趣,讓它們有親臨其境的感覺。

12、出示句子“朋友,我天天坐在井裏,一擡頭就看見天,我不會弄錯的。”品讀讀。

13、引導學生講出故事的道理。

(五)拓展延伸,創讀文字

1、再讀最後一段,想象:青蛙如果離開井口會看到什麼?會說什麼?

2、學生續編青蛙離開井口的故事。

【設計意圖】創設合適情境,進行發散思維訓練。提高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

(六)分角色讀課文。

四人小組合作,分角色讀課文。

(六)指導寫字

1、看看要求寫的字有什麼特點。如果讓你來當小老師,你會提醒同學們寫好哪個字的哪一筆?

2、重點引導觀察“際”和“還”。

3、老師範“際”和“還”。生字,引導學生注意字形要點。

4、學生練習寫“信、際、答、還”,其他的回家寫,老師巡視指導,提醒學生注意寫字姿勢和字形要點。

5、作業展示,引導互評。

【設計意圖】在寫字過程中給予學生充分的指導與練習,體現低年級教學也是以識字爲重點。

(七)推薦讀物,佈置作業

1、讀故事《夜郎自大》或其他寓言故事。

2、找夥伴合作表演故事自編的結尾。

【設計意圖】課內學習,課外延伸。

《坐井觀天》的優秀教學設計5

【教學目標】

1、認識“沿、際”等3個生字。會寫“信、沿”等8個字。

2、能正確、流利的分角色朗讀課文,有感情的朗讀對話。

3、發揮想象,初步理解課文寓意。

【教學重點】

朗讀課文,讀寫生字。

【教學難點】

理解課文寓意。

【教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設想】

《坐井觀天》是一篇傳統課文,以青蛙和小鳥的對話展開故事情節。本課設計以新頒佈的《語文課程標準》爲依據,把“對話”作爲教學的主要內容,把“讀”作爲感悟理解“對話”的重要學習方法,讓學生讀中明理,讀中悟趣。在朗讀技巧的運用上,允許學生有不同的個性化朗讀處理,使學生的主體地位得到充分體現。

【教學過程】第一課時

一、匯入

請小朋友認真聽故事,完成貼圖任務。

一隻青蛙,天天坐在井裏,擡頭看着外面的天空,過着清閒的日子。忽然有一天,飛來一隻小鳥,落在井沿上,使它的生活發生了改變。

誰能把青蛙、小鳥貼到黑板上?你爲什麼這樣貼呢?(認識井沿、井口、井壁、井底)

二、釋題

1、請大家齊讀課題。

2、誰知道“觀”是什麼意思?“坐井觀天”呢?

三、朗讀感悟

1、老師引讀:

青蛙問小鳥──小鳥回答說──

青蛙說──小鳥說──

青蛙笑着說──小鳥也笑了,說──

2、想讀誰的話?自己練一練。

3、同桌分角色讀。

4、指名分角色讀。

5、去掉提示語,男女生分角色讀,讀出爭論的語氣,可以配上自己設計的動作。

6、讀課文後,填空:

青蛙坐在()看天,看到的天不過()那麼大。小鳥站在()看天,看到的天()。

7、討論:小鳥和青蛙誰說得對?

集體交流。

四、戴頭飾表演故事

五、揭示寓意

1、交流心得。讀了這篇課文,你有什麼收穫?

2、結束語:

小朋友,《坐井觀天》是一則寓言故事。寓言故事短小幽默。讓人讀後能明白一個個道理。你們喜歡讀寓言故事嗎?請大家課下找幾則寓言故事來讀好嗎?

第二課時

一、複習匯入

分角色朗讀課文。

二、認讀生字,擴詞訓練

課件出示生字:

沿際信

1、學生齊讀,指名讀。

2、誰能用“沿、際、信”這三個字分別來說幾個詞?

3、學生自由讀組的詞。

三、指導書寫生字

課件出示生字:

信沿擡際蛙錯答還

1、指名讀。

2、學生觀察每個字的位置,引導學生書空。

3、教師範寫。

4、學生在田字格里先描紅,再臨寫。

5、小組內評議。

四、讀讀抄抄

課件出示:

小鳥青蛙朋友坐井觀天

看見井沿擡頭無邊無際

1、齊讀,指名讀。

2、學生在書上抄寫詞語。

五、拓展練習

續編故事:青蛙跳出井口一看……

【板書設計】

坐井觀天

小鳥:無邊無際你弄錯了

青蛙:天不過井口那麼大我不會弄錯的

【教學後記】

學生對於這個故事很感興趣,課下早就讀了很多遍,因此,課上經過分角色朗讀,學生很容易能夠了解其中的內容,感悟其中的道理。續編故事時,學生的想象力得到了充分的體現,口語交際能力仍需進一步訓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