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教師之家 > 教學設計

《孟子兩章》教學設計

【教學目的】

《孟子兩章》教學設計

1、學習兩篇短文結構嚴謹、層層推進的論證方法及條理清晰、環環相扣的論說語言特色。

2、瞭解並掌握課文中一些古今異義詞,學習課文中的排比、對比等修辭手法。

3、正確理解並認識“天時、地利、人和”、“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及“生於憂患、死於安樂”的含義並從中得到應有的教益──苦難造就人才。

【教學重點】目標2、3。

【教學難點】目標1。

【教學課時】二課時。

【教學過程】第一課時

一、匯入新課

自古以來,統治階級治理國家的方法有的以武治爲主,有的以文治見長,但其效果卻截然不同。古語有云“得民心者得天下”,可見民心所向的重要。今天,我們就來看看古代著名的思想家孟子對這個問題的論述。

二、簡介孟子和《孟子》

孟子,名軻(“孟子”是人們對他的敬稱),我國曆史上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辯論家。是繼孔子以後儒家學派的代表人物。

《孟子》是儒家學派的經典著作之一,也是先秦諸子散文中極有影響的著作。《孟子》一書記述了孟子的言行、政治主張、哲學主張及個人修養。孟子的主要政治主張是“非攻”與“兼愛”,主張和平,反對一切戰爭。

三、初讀理解

1、誦讀全文,正音後齊誦,再由教者範讀課文。

2、對照書下注釋,學生疏通文句。

3、教師釋疑、點撥,重點注意下列詞語及句子

“三裏之城,七裏之郭”:古代城邑有內外城之分,“城”爲內城,“郭”爲外城;“三裏”“七裏”均非實指,說明城邑之小。

“是天時不如地利也”一句中的“是”,作代詞用,即“這(就是)”的意思,與“也”合用,構成判斷,意思是“這就是……的道理”。

“人和”:指人心所向,上下團結等。

“域民”:“域”,界限,可解釋爲“限制”,名詞作動詞用。

“固國”“固”,原爲形容詞,這裏用作動詞,“使國鞏固”。

“威天下”:“威”,原爲形容詞,這裏用作動詞,作“威懾”講。

“寡助之至”:“之”,動詞,作“到”講。

“畔”:“叛”的通假字,背叛。

4、串講課文,師生共同訂正。

5、齊讀課文。

四、整體感知

1、《得道多助,失道寡助》這篇短文的中心論點是什麼?

中心論點即篇首兩句。孟子提出三個概念:天時、地利、人和,並將這三者加以比較,層層推進。用兩個“不如”,強調了“人和”的重要性。三者之間的比較,實質上是重在前二者與後者的比較,強調指出各種客觀條件及諸多的因素在戰爭中都比不上人的主觀條件及“人和”的因素,決定戰爭勝負的是人而不是物。在比較中立論,給人的印象極其深刻。句式亦極相同,語氣十分肯定,斬釘截鐵,不容置疑。

2、中心論點提出後作者是怎樣進行論證的?

2、3兩段圍繞中心論點,連用兩個論據進一步論證。第2段選取攻戰的例子闡明“天時不如地利”,區區小城,四面受圍而不能克,即使有得“天時”者,也不能勝,旨在說明“地利”重於天時;第3段同樣選攻戰的例子,旨在說明即使在佔有“地利”的情況下──“城非不高”“池非不深”“兵革非不堅

利”“米粟非不多”,但有人卻棄城而逃,因爲“地利”亦難比“人和”。這兩個例子均非實際戰例,而是泛指,即除特殊情況外,一般如此。因而使論戰具有普遍的意義和一定的說服力。

歸納:以上三段論證了“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的道理。

3、中心論點既然已得到了論證,爲什麼還要寫第4段?

第4段的作用是在前3段論述的基礎上進一步闡發,將論點的範圍由戰爭推及到治國,從而全面體現了孟子的政治主張,使文章更具有普遍意義,其次,“得道”實際上也可理解爲“得人心”,即“人和”。得人心者,人心歸順,所向披靡;失人心者,人心相悖,不攻自潰。因而,第4段絕非多餘的閒筆。

注意下列詞語的作用:

“故曰”,在文章中起承接作用。“故”一筆概括了上文三段,“曰”總領發起下文議論。

“君子”,即文章中所說“得道者”。

歸納:第4段進一步論證“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道理。

4、這篇短論在論證方法上有什麼特色?

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

⑴逐層論證,層層深入。文章第1段,開門見山提出中心論點,接着運用戰例,分別論證了“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突出了“人和”的重要;第4段進一步闡發,說明,欲得“人和”,必先要“得道”。全文緊緊圍繞得“人和”這一中心,環環相扣,逐層推理,顯示出極其嚴密的論證藝術和極強的邏輯性。

⑵議論中運用排比、對比等手法,使文章氣勢恢宏,筆酣墨暢,結構縝密。

5、應該怎樣看待孟子得“人和”的主張?

孟子提出的“人和”,是他的“仁義”“非攻”思想體系的一個組成部分,強調指出做任何事情必須要順乎民心,這一觀點,不僅在當時那個歷史時期具有進步性,反映了孟子在那個歷史發展特定階段中的獨見卓識和對人民力量的重視,對於我們今天辦好事情也有借鑑。但也應當看到,孟子提出的“人和”,其根本目的在於維護封建社會的統治,這就不可避免地使他的這一觀點帶有時代的侷限性。

五、教學小結

六、佈置作業

1、完成課後練習一、二。

2、預習《生於憂患,死於安樂》

第二課時

一、複習檢查

1、重點句子的理解。

2、背誦《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二、匯入新課

我們常說“環境造就人”,今天我們就從孟子的《生於憂患,死於安樂》一文來進一步理解這句話的深刻含義。

三、初讀理解

1、範讀課文,正音:

畎畝(quǎn)傅說(yuè)膠鬲(gé)拂士(bì)同“弼”

2、依據書下注釋,試譯第1段。重點講清“發”“舉”等動詞的意義。

發:起,被起用。舉:被舉用,選拔。

發”與“舉”意義不盡相同。“發”與“舉”既表現了人物由低微向顯貴轉換的過程,又暗示了人物身分。“舜”爲君,是聖人,他的成功,固然與“堯”的賞識有關,但主要的還是他自身的才幹與努力的結果,故曰“發”;傅說等人有的是臣,有的是賢人、平民,他們的`成功除了自身的努力之外,主要還取決於明主的知遇,故曰“舉”。

3、師生共同校正、釋疑。

4、試譯第2段:

⑴講析重點詞語及句子:

“故”:承接上文,引起下文。“所以……”

“是”:指示代詞,這。

“苦、勞、餓、空乏”:原來都是形容詞,課文中均用爲動詞。(注意:對初中生不可出現“使動”這一概念)

“拂”:違背、受阻撓。

“亂”:動詞,擾。(注意:讀“行拂亂其所爲”一句時,可以在“行拂”後稍作停頓。)

“所以”:介詞,課文中的“所以”可譯爲“之所以……的原因”

“曾”:與“增”通假。

⑵師生共同校正、釋疑。

5、試譯第3段:

“恆”:常常。“過”:過錯。這裏用作動詞,犯錯誤。

“然後”:這樣以後。“然”,代詞,“這樣”,指有過失。

“衡”:與“橫”通假,梗塞,不順利。

“徵”:觀察到,檢驗。

“入則無法家拂士”:在國內如果沒有善於法的世臣和善於輔佐的賢士的規勸諷諫。“拂”,匡正過失。

6、師生共同校正、釋疑。

四、整體感知

1、第1段文字中,作者一共列舉了幾個人物?這六位人物有什麼共同的特點?

六位。即“舜”“傅說”“膠鬲”“管夷吾”“孫叔敖”“百里奚”。

這六個人出身都卑微。(種田、築牆的、販賣魚鹽的、犯人、隱居者、奴隸),他們都是經過艱苦的磨練,顯露出不同凡人的才幹,後來都被統治者一一委以重任,而且幹出了一番出色的事業。

2、作者列舉這六個人有什麼作用?

爲下文“天將降大任於是人也……曾益其所不能”這一著名論斷作鋪墊。

3、第2段與第1段有什麼關係?

第1段列舉六個特殊的事例,推斷歸納出第2段帶有普遍性的結論。又透過後面的結論,論證前面所舉六個人之所以在事業上能獲得成功的原因:艱險的環境給人以磨練,然而,也正由於經受了這些磨難,堅定、振奮了人們的意志,使人們在迎戰困難、謀求生存的過程中不斷增長了才幹。(可以聯繫現實生活中的一些實例,闡述“自古英雄多磨難,從來紈絝無好男”的道理)

4、第三段主要闡述了作者的什麼觀點?

論述了人常常處在困境,才能不斷奮發;國家常常沒有憂患,則往往會遭至滅亡。即精神上的潰滅必然會導致物質上的滅亡。在論證方法上則運用正反論證,一反一正,爲推斷出中心論點打下基礎。

5、第4段在文中起到了什麼作用?

最後一段是全文的中心論點:常處憂患,多受磨難,可以促使人奮發圖強,從而得“生”;耽於安樂,庸庸碌碌,可以使人腐敗、墮落,從而得“死”。人生是如此,國家的興盛衰敗亦是如此。

6、本文運用了什麼論證方法?

在論證上採用了正反論證。

五、教學小結

六、佈置作業

1、完成課後練習三、四。

2、《魚我所欲也》。

標籤:兩章 孟子 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