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教師之家 > 教學設計

關於《我的老師》教學設計

作爲一位不辭辛勞的人民教師,通常需要用到教學設計來輔助教學,教學設計要遵循教學過程的基本規律,選擇教學目標,以解決教什麼的問題。那麼問題來了,教學設計應該怎麼寫?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關於《我的老師》教學設計,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關於《我的老師》教學設計

《我的老師》教學設計 篇1

總體構思:

學習此文,應該重視健康的感情、正確的人生態度和價值觀的培養,使學生懂得怎樣對待老師、體會老師的一片愛心,引導他們懂得愛人和怎樣愛人。課堂教學,應該透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引導學生理解課文內容,體會寫人要放到事件中寫,透過人物的外貌、動作、心理、語言寫出人物的特點,引導學生根據上下文並結合自己的生活體驗去理解文中一些含義比較豐富深刻的句子

教法學法:

本文帶有強烈的感情色彩,應該讓學生在反覆誦讀中自然地受到感染,思考作者是一個什麼樣的人,她的特殊性在什麼地方。文章篇幅不長,文字阻礙不大,重在幫助學生理清思路,把握要點,不必詳細分析。輔之以多媒體教學。

教學流程:

(一)匯入新課

同學們,大家在小學學過一篇文章叫做《厄運中的海倫》。在這篇課文裏,提到海倫的老師,她的名字叫——安妮·莎利文。

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海倫·凱勒寫的一篇關於她的老師的文章,看看老師是如何教育它的。

(二)整體感知

1、默讀課文,標好自然段,解釋詞語,並注音。

2、理清文章思路

第一部分(1——3):寫莎利文老師初到“我”家。

第二部分(4——26):寫莎利文老師教育“我”。

第三部分(27):寫“我”對莎利文老師的感激之情。

3、體驗“感覺剝奪”。作爲一個健全的人,我們可能對海倫成長的苦惱和苦難不夠了解。現在,就讓我們體驗一下海倫學習的艱辛。同桌的兩個同學,左邊的同學用布條蒙上眼睛,用耳塞塞住耳朵;右邊的同學在其手掌上寫字讓其辨認,說一個詞,讓其根據口行進行重複。然後,互換角色做一次。活動結束,請大家談談自己的體會。

(三)引導學生討論

問題一:海倫·凱勒爲什麼把莎利文老師來到自己身邊的那一天看成是“一生中最重要的一天”?

問題二:第12段用了一系列動詞,它有什麼作用?

問題三:莎利文老師是怎樣“我”認識具體事物和引導“我”認識“愛”的?

問題四:本文題目是“我的老師”,但是爲什麼要花那麼多筆墨寫自己?

一個小組討論一個問題,教師巡視,師生交流。

要點提示:

1、海倫·凱勒之所以這樣說,是因爲莎利文老師爲“我”開啓了外部世界的大門,並以極大的溫和和耐心,克服種種困難,完成了對“我”的教育。特別是培養了“我”對生活的信心,讓“我”嚐到了在黑暗中尋找出路的激動滋味。莎利文老師教“我”學會了拼寫,增長了知識;教“我”熱愛自然,同時,又讓“我”直接地感受自然,更深刻地瞭解自然。更難能可貴的是老師還教會“我”愛,引導“我”向生命的新境界奮進。

2、第12段用了一系列動詞,包括“騷動、顫抖、抓牢、刮下、怒、搖晃、打斷、跳下、動彈、留、感到、坐、倒下、抓住、扶、摟住、踏”等。這些動詞,使景物、場景的描寫非常生動傳神,既渲染了環境氛圍,又生動寫出了海倫當時感到陌生、無助、非常害怕、非常孤獨的心情。

3、莎利文老師運用理論聯繫實際的教育方法進行啓發式教學。首先讓海倫接觸具體事物,感受特徵。再用手勢教她拼寫這個物體的單詞,讓她“懂得了每樣東西都有名稱”,即物體與名稱相對應,實物與名詞相匹配,這樣就在海倫的大腦中建立了一套語言符號系統,從而使她認識了具體事物。當她認識具體事物之後,總以爲一切東西都是看得見,摸得着的,是有行有色的實物。莎利文老師利用情感體驗法,在她手上拼寫“我愛海倫”,讓她真切體驗“愛”,透過用“雲”來比喻,最終讓海倫認識了“愛”的內涵。

4、文章寫自己對生活的態度,寫自己識字時的美好感受,寫來到田野中的快樂,寫暴風雨來到時在樹上的恐懼,寫自己對愛的追問……這一切都是從側面寫老師的可愛和可敬,同時,文章還多次運用了反襯的手法。如在老師來之前自己“納悶和痛苦”“疲倦和寂寞”,和後來對生活的樂觀相對照,從反面襯托了老師的耐心與用心良苦。總之,莎利文老師已經成爲海倫生活中的一部分,作者寫自己,實際上也是在寫莎利文老師。

(四)學生質疑

引導學生髮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不了的問題提出來討論,教師加以點撥。主要有以下幾個問題:

問題一:(第八段)“那天晚上睡在牀上,我感到自己是世界上最幸福的孩子,我熱切地盼望着新的一天來臨。”學會了幾個新詞,就能說是“世界上最幸福的孩子”嗎?

(點撥:這實際上反映了海倫具有強烈的好奇心與學而不厭的性格,而這阻擋了她在黑暗中沉淪,讓她對世界有着持續的熱心和愛心。)

問題二(第九段)“她從一開始就這樣使我胸懷大自然,使得自然界成爲我思想的一部分。”這句話應該如何理解?

(點撥:莎利文老師爲了避免僵化的課堂教學方式,把海倫帶到了能夠探索和發現周圍一切事物的廣闊天地之中憑藉隨時得到的經驗組織教學。所以海倫最先掌握的詞彙是大自然種種可觸、可摸、可嗅、可以叫得出名字的動植物。這培養了海倫對大自然的終生熱愛,所以她才這樣說。)

問題三:“愛”看不見、摸不着,既不能稱,有無法斗量,更沒有顏色和味道。然而“雲”雖摸不到卻看得見。所以,“愛”就像雲一樣,比喻得不貼切。對不對?

(點撥:這要根據具體的語言環境來分析,海倫問莎利文老師“愛”是花的.香味嗎?溫暖的陽光是“愛”嗎?作爲一般的比喻,這本沒有什麼不妥。但莎利文老師爲了強調“愛”是一種過程,具有非物質特性,所以才予以否認。“雲”可以帶來“雨”滋潤萬物,“愛”可以帶來“溫情”滋養心田。“雲”和“愛”相似點是摸不到,都可到來甜美。當然,“愛”看不到,而“雲”能看得見,這個比喻又有點勉強,這正應了一句名言“任何補語都是有缺陷的”。)

問題四:課文寫了海倫與莎利文老師初次見面、初次學會拼寫、初次理解單詞意義、初次理解大自然、初次學會理解抽象名詞的意義。她們相處了幾十年,爲什麼只選擇“初次”來寫呢?

(點撥:誠然,作者與莎利文老師相處的歲月裏,有着大大小小許許多多的往事。而所有的“初次”是她記憶猶新、末齒難忘的事情,每次“初次”都有一份獨特的心理感受。文章就是用“我”的心理感受串起了全文情節,是文章不斷向前推進。)

(五)小結

馬克·吐溫說過:“十九世紀最使人感興趣的人物就是拿破倫與海倫·凱勒。”對於又盲又啞的小女孩海倫來說,她真是太不幸了——不得不像一般動物那樣活下去,然而,她又是幸運的,她遇到了一個改變她命運的人——莎利文老師,是她將海倫培養成享譽世界的作家、教育家,在教育領域樹起了一座高大的豐碑。這座豐碑的碑文可寫上這兩句話:“海倫·凱勒具有發奮圖強的精神和堅忍不拔的毅力,莎利文老師具有崇高的獻身精神和科學的教育方法。”

(六)、作業

你從海倫·凱勒的事蹟中得到哪些啓示?

《我的老師》教學設計 篇2

學習目標

一、學習本文圍繞中心選取材料、安排詳略的寫法。

二、體會作者在文中蘊含的“依戀、思念老師”的深厚感情。

三、培養學生熱愛老師、尊敬老師的良好品德。

教學重難點

一、本文教學重點:圍繞中心選取典型材料,展現蔡芸芝老師美好的心靈。

二、這篇文章字面並不難懂,但作者流露於筆端的感情不易把握。教學中要抓住關鍵詞、句的分析,以幫助學生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授課過程

一、匯入新課

同學們,在你們未上學以前,你們幼小的心靈中會認爲天下最可親的是爸爸媽媽,或是外公外婆、爺爺奶奶,當你們進入學校在老師無微不至的關懷和循循善誘的教育下成長,這時你們就會認爲老師也是最可親的人。有的老師在你們的心中留下了美好的印象,許多年後你們還會清楚記得他們的音容笑貌,從心底激起對他們的敬愛與感激。可是要讓你表達這樣的感情,許多同學覺得很困難,那麼,讓我們讀讀魏巍同志寫的飽含深情憶恩師的美文《我的老師》,我想大家一定會得到啓發和感悟的。

二、初步研讀

1、自讀課本

2、自主學習

學生速讀課文,按提出的問題,自主學習,在書上做好圈點批註;各小組合作解決這些問題。如小組不能解決的,再全班交流解決。投影思考的問題:

①本文的主要人物是誰?

(蔡芸芝老師)

②本文共記敘了幾件難忘的事情?各用一個小標題概括,寫在書上。

(共記敘了七件事:①蔡老師假裝發怒;②蔡老師課外教我們跳舞;③蔡老師帶我們觀察蜜蜂;④蔡老師教我們讀詩;⑤我們看蔡老師寫字;⑥蔡老師正確處理“我”與同學間的糾紛;⑦我睡夢中去找老師。)

③蔡老師是一個什麼樣的老師?請結合課文具體內容作簡要說明。

(總的來講,蔡老師是一位溫柔慈愛、熱情公正、平易近人、酷愛學生的好老師。像這樣的老師贏得孩子們的熱愛、敬仰、羨慕,是理所當然的。)

三、進一步研讀課文,

1、作者寫蔡芸芝老師,選了七件小事,是不是太多了?請談一下你的看法。

(這七件小事都是小學生的日常生活,讀來使人感到十分熟悉和親切,因爲這些材料不是隨便拾取,而是作了精心選擇。那七件看似平常的瑣事,卻能從不同的角度——或課上,或課外,或校內,或校外,或平時,或假期,全面展現蔡老師愛學生的美好心靈,更表現了學生對老師的愛。)

2、七件小事哪些詳寫,哪些略寫?爲什麼這樣安排?

(這七件小事,後兩件詳寫,前五件略寫。前五件事都是蔡老師和“我們”一起的集體活動,用的是略寫,側重表現她的溫柔可親。第六件事詳寫蔡老師對我的援助,在作者幼小的心靈上永存她光輝的形象,突現她的“慈愛”、“公平”與“偉大”,使作者感情昇華,直到最後詳寫第七件被稱爲“記憶中的珍寶之一”的事——“暑假之夢”,強烈地表達了作者對老師無限的眷念、思慕之情,使每個讀者都深受感染。這樣安排,既使文章結構疏密相間,更表現出師生感情的步步加深,突出了“老師愛學生,學生更愛老師”這一主題。)

教師小結:從以上的討論可以看出,一篇文章選什麼材料,怎樣愛排這些材料,都要圍繞中心來考慮。

四、體悟情感,師生共賞。

1、教師:這篇文章的文字比較淺顯,我相信在座的同學都能讀懂,但就在平平實實的語言裏,充滿了濃郁的感情。可以說這篇美文主要是美在文章的“情”上,它靠一個“情”字打動了一代又一代的讀者。閱讀精美的散文,要反覆品味欣賞。老師特別喜歡下面一段文字,(投影)朗讀:

“每逢放假的時候,我們就更不願意離開她。我還記得,放假前我默默地站在她的身邊,看她收拾這樣那樣東西的情景。蔡老師!我不知道你當時是不是察覺,一個孩子站在那裏,對你是多麼的依戀!至於暑假,對於一個喜歡他的老師的孩子來說,又是多麼漫長!”

“默默”兩字,沒有話語只是默默觀察,這是孩子表達依戀的方式,只希望能在老師身邊多呆一會兒,只希望能多看老師一眼,寫出孩子與自己喜愛的老師依依惜別的深情,真是此時無聲勝有聲,無聲的動作,靜態的描寫,濃濃的情意勝過幹言萬語。

“你”:一般的情況下,文章的人稱應前後一致。這裏由於抒發感情的需要,變換人稱,

表示感情激動到了極點,從而抒發了對蔡老師至今仍懷有的思念、崇敬的思想感情。用第二人稱,直接抒情,更加親切。

請同學自己看書,進行品味鑑賞,談你感受最深的一例,可以是一個詞語,一句話,一個事例。學生舉一到兩例即可,在賞析前或賞析後要求他們有感情地進行朗讀。

五、拓展延伸,寫作訓練

教師:非常真摯而感人的師生情誼,成爲文學作品的一個永恆的話題。假如作者在寫

這篇文章以後得知了蔡老師的音迅,而他此時已在文學方面取得了較大的成績,準備給蔡老師寫一張明信片,你能代魏巍寫嗎?

在寫之前我們先了解一下魏巍的成績。請看屏幕,請一學生朗讀或教師讀:

魏巍,從1939年至1949年,主要從事詩歌創作,曾先後寫作發表了《蛔蛔,你喊起他們吧》、《好夫妻歌》及《黎明的風景》、《寄張家口》、《開上前線》等詩歌作品,其中1942年創作的長詩《黎明的風景》因成功地表現了抗日鬥爭的生活而獲晉察冀邊區文學藝術界聯合會頒發的“魯迅文藝獎金”。建國後專事散文及小說的創作,曾在1950年至1958年間三次赴朝鮮,寫下了奠定其文學地位的散文《誰是最可愛的人》及《故士和祖國》、《在漢江南岸的日日夜夜》、《年輕人,讓你的青春更美麗吧》、《依依惜別的深情》等作品,1952年與白艾共同創作出版了中篇小說《長空怒風》後,1956年又與錢小惠合作寫出了電影小說《紅色的風暴》。1963年參加了大型音樂舞蹈史詩《東方紅》的解說詞編寫工作。從1959年始至1978年,歷時22年創作了著名的長篇小說《東方》,以史詩般的筆觸,熱情而又深遠開闊的思想,表現了壯烈的抗美援朝的戰爭生活,因而榮獲1982年中國首屆“茅盾文學獎”(長篇小說創作獎)。

明信片都比較短,要特別注意內容的精要,而蔡老師和“我”已多年不見了,我在文學上已頗有建樹,所以明信片應包含這樣一些基本內容:1透過具體的情節或細節喚起老師對自己的回憶;2得體地表達自己對老師的思念和感激之情;3表達對老師的祝福。60字左右。

學生寫作,然後交流。具體寫法不求一律,有創意的要肯定鼓勵。

教師小結:在剛纔同學的交流中,我聽出了兩點:一是同學們已基本掌握了用具體的情節或細節來表現老師,表達自己的真情實感;二是同學們對老師的感情還是很深的。我相信,在今後的學習生活中,我們的老師會愛我們的學生如自己的孩子,我們的學生會愛他們的老師如自己的父母。

六、出示學習目標(投影)、佈置作業

從這堂課的學習中,我們看到了蔡老師的一顆摯愛學生的美好心靈,體會到了作者對老師的依戀、思念之情,學到了要圍繞中心選取材料、安排詳略的寫法,也再一次的接受了“尊師”這一傳統美德的薰陶。課後請同學模仿本文寫一篇文章:以“以心發現心,以愛博得愛”爲題,精心選材,注意詳略安排,介紹一位你的老師,字數500字左右。

標籤:教學 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