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教師之家 > 教學設計

《我的老師》教學設計範文

篇一: 《我的老師》教學設計

【學習目標】

《我的老師》教學設計範文

1.朗讀課文,找出文中所寫主要人物及事件。

2.學習本文圍繞中心選材,敘事有詳有略的寫法。

3.感受文中的情感,培養尊重老師、熱愛老師的美好品德。

【學習重點】 1、2、3

【學習方法】 默讀法、勾畫法、討論法

【課時建議】 2課時

【學習過程】

課前預習

1.藉助課文註釋和工具書,理解、識記課後“讀一讀,寫一寫”中的詞語。

2.讀課文2~3遍,初步瞭解文中所寫人物及事件。

3.查閱作者生平及有關文學常識。

課堂學習

一、預習反饋

4.檢查、矯正課前預習第1題。

5.交流作者生平及有關文學常識。

明確:魏巍,原名鴻傑,曾用筆名紅楊樹。作者少年時在極其困難的條件下,讀了平民小學、高 小,勉強讀了簡易鄉村師範。抗日戰爭爆發後,他走上了革命道路。魏巍一直生活在戰士們中間,解放戰爭時,在行軍作戰的間隙寫了大量詩歌。全國解放後,主要作品有散文集《誰是最可愛的人入長篇小說《東方》等。 《我的老師》一文是作者於1956年9月29日爲《教師報》所寫的回憶性散文。課題中的“我”即作者本人。“老師”是作者小學時的教師蔡芸芝先生。

二、讀課文,概括內容

6.聽讀課文(聽朗讀錄音或教師範讀),正音、正字。

7.默讀課文,勾畫出文中所寫人物及事件。

8. 本文寫了哪些人物?其中主要人物是誰?

明確:本文寫了我的老師蔡芸芝、我的母親、我小學時的幾位同學。主要人物是蔡芸芝老師。

9. 本文共記敘了幾件難忘的事情?哪幾件詳寫?哪幾件略寫?這樣安排有什麼好處?

明確:七件事:①蔡老師假裝發怒;②課外教我們跳舞;③帶我們觀察蜜蜂;④教我們讀詩;⑤我們對老師的依戀;⑥正確處理“我”與同學間的糾紛;⑦睡夢中去找老師。這七件小事,後兩件詳寫,前五件略寫。這樣安排,從課內到課外,從校內到校外,既使文章結構疏密相間,更能表現出師生感情的步步加深。

10.記敘性文章常常有一條線索,寫作思路就是圍繞線索展開的。本文除敘事外,還有一條情感線索貫穿其中,請問這條情感線索是什麼?

明確:情感線索是回憶、依戀、思念“我的蔡老師”,以“難忘”貫穿全篇。七件事有詳有略,由課內到課外,由校內到校外,情感步步加深,充分表達了老師愛學生、學生愛老師的真摯感情。

三、品文句,體會情感

11.第三段“僅僅有一次,她的教鞭好像要落下來,我用石板一迎,教鞭輕輕地敲在石板邊上,大夥笑了,她也笑了”,老師是真的要打“我”嗎?大家爲什麼都笑了?

明確:老師並沒有真的要打“我”的意思,教鞭只是輕輕地敲在石板邊上。大家發現老師是愛學生的,老師是似怒實愛,所以都笑了。

12.第三段“我用兒童狡猾的眼光察覺,她愛我們,並沒有存心要打的意思”一句中,“狡猾”本是貶義..

詞,用在這裏合適嗎?

明確:合適,這是貶詞褒用。“狡猾”本來形容人很不老實,這裏是“調皮、機靈”的意思,表現了一個孩子地老師的機敏觀察和自以爲把握了老師心理狀態的得意。

13.第八段“我們見了她不由得就圍上去。即使她寫字的時候,我們也默默地看着她,連握鉛筆的姿勢都.....

急於模仿”句中,“不由得”“默默”“急於模仿”表現了“我們”怎樣的情感? ....

明確:表現了我們愛老師,急於與老師親近的情感。

14.第十段“我不知道你當時是不是察覺,一個孩子站在那裏,對你是多麼的依戀”一句中加點的詞使用..

的是第二人稱,而全篇文章其它地方都是用的第三人稱來稱呼蔡老師,在這裏變換人稱有什麼表達效果? 明確:由第三人稱變爲第二人稱,採用呼告修辭手法,彷彿面對面傾訴情感,更能表達“我”對蔡老師的依戀之情,增強了文章的抒情性和親切感。

四、析主題,拓展延伸

15.學了本文,你認爲蔡老師是一個怎樣的人?文章的主題是什麼?

明確:蔡老師是一位溫柔慈愛、熱情公正、平易近人、酷愛學生的好老師。文章透過七件小事,表現了蔡老師對“我”和同學們的摯愛,抒發了作者對蔡老師的感激與懷念之情。

16.從你上學以來,哪位老師給你留下的印象最深刻?請用一二個事例,寫寫這位老師。不少於200字。

略。

課後學習

17.你從本文學習到了哪些寫人的方法?對比一下自己的作文,看看自己的習作有哪些不足。

篇二:七年級語文《我的老師》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學習課文中敘事寫人的方法:在敘事時,注意材料的詳略及前後順序安排,並能融進濃烈的感情,在敘事過程中,又畫龍點睛地表達自己的見解,熔敘事、議論、抒情於一爐,在理解分析課文中達到小升初學生寫作能力的銜接。

過程與方法:

透過研讀文章佈局謀篇和遣詞造句兩方面的內容,以閱讀促進寫作,仿寫《我的老師》,實現小升初學生的寫作能力自然順利地過渡。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理解課文內容,依循"回憶—依戀—思念"的感情線索,體味師生之間的美好情誼。培養學生熱愛老師、尊敬老師的良好品德。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

1、學習課文中敘事寫人的方法:在敘事時,注意材料的詳略及前後順序安排,並

能融進濃烈的感情,在敘事過程中,又畫龍點睛地表達自己的見解,熔敘事、議論、抒情於一爐,多種方式並用的抒情是本文的一大寫作特點。

2、圍繞中心選取典型材料,展現蔡芸芝老師美好的心靈。

教學難點:理解課文內容,依循"回憶—依戀—思念"的感情線索,體味師生之間的美好情誼並仿寫文章。

一、匯入新課

作者巍巍,是著名作家,那我們今天就以他的《我的老師》爲例,向他學習如何寫作。請同學們大聲地自由地朗讀課文,用最簡潔的語言概括這篇課文記敘的幾件小事。

二、向巍巍學習佈局謀篇

(一)概括一件事,使用完整的句子,以"什麼人做了什麼事情結果怎麼樣的形式"

學生說完,形成如下板書:

1.老師假裝發怒

2.老師教我們跳舞

3.老師帶我們觀察蜜蜂

4.老師教我們讀詩

5.我們看老師寫字

6.老師爲我排解小糾紛

7.我夢裏尋師

(二)仔細斟酌一下這七件小事的排列,看看其中有什麼內在的邏輯,事件與事件之間可不可以調換順序。

1至5件事情是略寫,6、7件事情是詳寫,這裏體現了詳略得當的原則。

1至5件事情體現了蔡老師愛我們,6、7件事情體現了我愛蔡老師。

1到5件事情寫的是蔡老師對我們大家的愛,而6、7件事情寫的是蔡老師對我一個人的愛。

這樣的安排體現了這在語文裏,用一個專業的詞語來說,就叫點面結合!

(三)感情線索

作者感情由淺入深的變化,前面先寫了我們愛戴蔡老師,接着寫了我們依戀蔡老師,然後寫我思念蔡老師。

三、向巍巍學習遣詞造句

默讀課文,選擇課文中你認爲最能表現老師和學生之間深情的句子或者詞語,說說你的賞析或者感想。

"狡猾""落""敲""急於""勸慰"和"在一個孩子的眼睛裏,他的老師是多麼慈愛,多麼公平,多麼偉大的人啊"等詞語和句子。

四、向魏巍學習銘記師恩

像魏巍一樣寫一篇回憶自己老師的文章

五、小結

六、作業

篇三:七年級語文上冊 《我的老師》教學設計 語文版

教學目的:

1.體會感受文章表達的人世間的美好真情。

2.學會閱讀一篇文章,要從局部到整體,再從整體到局部反覆閱讀,從而把握文章中心思想的方法。

教學時數:1課時

教學過程:

預習指導:

1.指導學生閱讀課文後面的短文,瞭解作者的背景材料,引起學生閱讀的興趣。

2.指導學生從三個層面去把握文章。

①在認識莎利文老師前,作者是憑什麼去接觸世界的?

②在認識莎利文老師後,世界在她的心目中和原來有什麼不同?

③在她認識世界的過程中,誰爲她鋪平了一條道路?作者對莎利文老師的感情是什麼?

從這些問題入手,我們很快會發現,莎利文老師確實是一位令人敬仰的好老師。 自讀程序:

1.教師指出:凱勒之所以能走出黑暗,獲得那麼高的學術成就,除了自己的頑強毅力之外,同她的老師莎利文的'循循教導是分不開的。正如文章標題所標明的,這篇課文主要是寫莎利文的。那麼,課文寫了幾方面的內容?中心思想是什麼呢?下面大家根據自讀提示第2段的要求和指導的方法來閱讀課文,從整體上把握課文。給課文劃分段落。

2.學生閱讀課文。

3.解答問題。

文章分爲三個部分:

一、(1—3)我生命中發生了一件重要的事情——莎利文老師來到我的身邊。

二、(4—26)老師對“我”的教育情況。

1.(4—8)莎利文老師教育“我”認識到每一事物都有個名稱。

2.(9—13)莎利文老師教育“我認識大自然,它有善、美的一面,也有不仁慈,不

友好的一面,使得自然也成爲海倫思想的一部分。

3.(14—26)莎利文老師引導“我”認識“愛”這樣的抽象名詞。

三、寫我對老師的感激之情。

4.引導學生概括文章的中心內容。

教師提示:①把各部分的大意綜合起來,我們就能把握住課文的中心思想了;②常規格式。

5.引導學生品讀文中的重點段落,如第一、第三部分,領會文章局部與整體的關係。 首段“我記得在我一生中最重要的一天,就是安妮·莎利文老師來到我身邊的那一天——一八八七年三月三日。”這段文字三次強調了“某一天”的重要性。它特別強調了“一八八七年三月三日”的特殊內涵:有一位老師要到“我”的身邊來了。作者是一個盲聾啞人,有了老師,就意味着平常的生活將會發生巨大的改變。同時這篇文章是作者後來寫的,她對老師的仁愛之心有了切身感受,她對老師的感激之情溢於言表。因此,短短的一句話卻包含了不同凡響的內容。

最後一段用抒情議論表達方式,熱情洋溢地讚美了老師,抒發了海倫對莎利文老師的熱愛、感激之情。

教師提示:在閱讀課文時,我們若能理解好一些關鍵語段,那麼就能很快地抓住課文的中心。

6.學生閱讀課文第二部分,用自己的語言概括:

①莎利文是怎樣教育“我”認識具體事物的?

②莎利文又是怎樣逐步引導“我”認識“愛”的?透過閱讀,培養學生從課文中準確獲取資訊的能力並且進行語言概括能力的訓練。同時,讓學生學習莎利文崇高的獻身精神和科學的教育方法,體會這一部分與第三部分之間的關係。

7.讓學生再一次品讀課文,找出文中動作描寫、心理描寫的句子,細心體會、理解這些描寫的作用。

(對於海倫來說,她只有靠她有限的“能力”——觸摸去感受世界。除此而外,世界是什麼樣子,她可能就無從知曉了。因而,動作描寫是本文的一個特色。作者對動作的描寫也是十分生動的。如下面一些句子:

①我的老師把我的手放到水裏。清涼的水涌到我的手上時,老師在我的手心中拼了

“W-a-t-e-r”(水)這個字,開始她拼得慢,後來越拼越快??

②她把我拉得更近,用手指着我的心說:“愛就在這裏。”

③我聞着她手上的花,一面講一面打着手勢問:“花的香味是‘愛’嗎?”“不是。”我的老師說。

正是這些句子使我們看到爲了教育海倫,莎利文老師要付出多大的努力與愛心。也讓我們認識到海倫的聰明才智,同時也使我們感受到文章的優美與動人。

出色的心理描寫也是文章的一個特點。因爲作者是一個盲人,她的一切都只能靠觸摸來完成,靠她的心靈去體會和感受,她對世界的感悟是獨特的,心理的感應能力特別強。比如,作者是怎樣知道有人要來到她家的?她是透過“母親的動作”(注意是“示意”的動作,而不是母親的吩咐或通知)“人們進進出出地忙個不停的跡象”等等,“猜到會有不尋常的事發生在我們的家裏。”注意這一個“猜”字,道出了海倫生存和發展的一切根源。因爲除了她的雙手,就只剩下她的慧心了。課文裏的心理描寫相當多,閱讀時要認真體會。)

8.閱讀下面一段文字,將此文和課文進行對比。(略)。(此題作爲課後作業題)

標籤:教學 老師 範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