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教師之家 > 教學設計

《鄉土中國》教學設計

作爲一名教職工,通常需要準備好一份教學設計,藉助教學設計可以促進我們快速成長,使教學工作更加科學化。那要怎麼寫好教學設計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鄉土中國》教學設計,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鄉土中國》教學設計

《鄉土中國》教學設計1

一、教學目標與核心素養

1、閱讀《鄉土中國》品味語言,培養語言建構與運用素養。

2、梳理全書內容,理解《鄉土中國》的主旨,促進思維發展,培養學生思維發展與提升素養。

3、掌握整本閱讀《鄉土中國》的方法,提高鑑賞能力,培養審美鑑賞與創造素養。

4、引導學生認識文學作品的解讀的空間,聯繫現實生活,培養和弘揚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培養文化傳承與理解素養。

二、教學重難點

梳理全書內容,理解《鄉土中國》的主旨。

三、教學過程

1、匯入新課

閱讀整本書,學習不同類型書籍的閱讀方法,積累閱讀整本書的經驗,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不斷拓寬閱讀視野,我們將終身受益。

2、寫作背景

《鄉土中國》是費孝通所著的一部研究中國鄉村社會特點的學術著作。此書的寫作,緣起於20世紀40年代後期作者在西南聯大和雲南大學講授“鄉村社會學”課程的經歷。最初費孝通參考美國的教材授課,上過幾輪後,他利用自己的社會調查成果重起爐竈,以中國基層傳統社會——農村爲對象,邊研究邊授課,並撰寫了14篇文章,之後整理匯成此書。

《鄉土中國》由作者根據自己上世紀四十年代在西南聯大和雲南大學所講“鄉村社會學”課程內容結集而成。在書中,作者用通俗、簡潔的語言對中國基層傳統社會的主要特徵進行了概述和分析,全面展現了鄉土社會面貌和內在精神氣質,需要指出的是,書中講到的鄉土中國,並不是具體的中國社會的素描,而是包含在具體的中國基層傳統社會裏的一種特具的體系,支配着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這本書是瞭解中國與中國人的必讀經典。作爲社會學本土化的重要論著,《鄉土中國》對研究中國鄉土社會的傳統文化、社會結構具有開創性意義;其通俗自然的用語和深人淺出的闡述,大大增強了該書的可讀性。

3、作者介紹

費孝通(1910—2005),江蘇吳江人,著名社會學家、人類學家、民族學家、社會活動家,費孝通從事社會學、人類學研究,寫下了數百萬字的著作,是中國社會學和人類學的奠基人之一。第七、八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副委員長,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六屆全國委員會副主席。

費孝通在其導師馬林諾夫斯基指導下完成了博士論文《江村經濟》,該書被譽爲“人類學實地調查和理論工作發展中的一個里程碑”,成爲國際人類學界的經典之作。費孝通先後對中國黃河三角洲、長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等進行實地調查,提出既符合當地實際,又具有全局意義的重要發展思路與具體策略。同時,開始進行一生學術工作的總結,提出並闡述了“文化自覺”的重大命題,並出版有《行行重行行》、《學術自述與反思》、《從實求知錄》等著作。

5、層次結構

第二篇:中國社會的基層是鄉土性的,靠種地謀生的鄉下人是中國社會的基層。以農爲生形成了中國農民聚村而居的鄉土社會。

第三篇:從時間格局中說明鄉下人沒有文字的需要,進一步爲被指作“愚”的鄉下人辯護。

第四篇:闡明瞭差序格局這一全新的概念,並與西方的團體格局作比較。

五篇:中國差序格局下,缺乏團體道德,難以找到一個籠統的道德觀念,道德依附於差序的人倫存在。

第六篇:區別了“家”與“家族”,並具體論述了它們的性質特點。中國的家族主軸是縱的,而夫妻成了配軸。

第七篇:探討了中國傳統感情定向的基本問題,用兩種文化模式的對比分析了鄉土社會男女隔閡的原因。

第八篇:說明了禮作爲一種行爲規範在鄉土社會中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禮治社會中人們是主動的服從成規。

第九篇:點明瞭中國在從鄉土社會蛻變的過程中法治秩序與禮治秩序的矛盾,現行的司法制度在鄉下發生了很多副作用。

第十篇:論述了社會衝突中的“橫暴權力”與社會合作中的“同意權力”,但在農業性的鄉土社會中“無爲”的政治是最現實也是最理想的。

第十一篇:指明在中國傳統鄉土社會的權力結構中,與“橫暴權力”與“同意權力”並存的還有教化式的權力,中國政治性質用民主或者不民主形容都是不合適的,於是作者使用了“長老統治”一詞。

第十二篇:說明血緣事身份社會的基礎,而地緣是契約社會的基礎,在親密的血緣社會中契約是很難生存的。

第十三篇:在社會變遷快的情況下,會產生時勢權力;在社會變遷慢的情況下,長老權力繼續發生作用。

第十四篇:詳細區分了慾望和需求,在鄉土社會中自然已經做好選擇,人們只需靠經驗按慾望去行事,而城市卻不然。

6、全文分析

這本書是費孝通根據他所講授的“鄉村社會學”的課程內容,在大量的社會調查與思考的基礎上寫成的。它以其對傳統中國農村社會的經典概括和描述而聞名於世。書中嘗試回答“作爲中國基層社會的鄉土社會究竟是個什麼樣的社會”這個問題。在論述這個問題時還參照了一個“他者”,即西方社會。這本書不是一個具體社會的描寫,這裏講的鄉土中國,並不是具體的中國社會的素描,而是包含在具體的中國基層傳統社會裏的一種特具的體系,支配着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

7、寫作特點

內容短小精悍、言簡意賅。

《鄉土中國》雖然只有七萬多字,並且每一篇的篇幅都不長,但提煉的問題具有高度的概括性,視野宏大,見解精闢,頗多點睛之筆,令人耳目一新,體現出很強的學術氣魄與見識。

語言平實,深入淺出。

文章雖然見解獨到,思想深刻,但文字不以氣勢壓人,反而平易曉暢、簡潔明快、深入淺出。其中除了費孝通卓越的學術能力和高超的寫作功力外,還離不開他對中國鄉土社會的瞭解與情感,以及他在研究期間對中國鄉土社會所做的一系列實地調查。

形散神聚,思路清晰。

全書由14篇文章組成,每篇文章看似主題各不相同,但其實都是圍繞着中國社會“鄉土性”的特點,分別從經濟、文化、社會關係、社會規範、政治等角度展開,形散神聚,思路清晰,結構嚴謹。

《鄉土中國》教學設計2

一、課程分析

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準(20xx年版)提出:“在指定範圍內選擇閱讀一部學術著作。通讀全書,勾畫圈點,爭取讀懂;梳理全書大綱小目及其關聯,做出全書內容提要;把握書中的重要觀點和作者的價值取向。閱讀與本書相關的'資料,瞭解本書的學術思想及學術價值。透過反覆閱讀和思考,探究本書的語言特點和論述邏輯”。本堂課完成的是“勾畫圈點,爭取讀懂”“反覆閱讀,把握”這樣的目的和任務。它以學生預習的初次批註爲前提,以學生的初讀感受作爲教學起點,以批讀的對象、方式作爲抓手指導學生以提要鉤玄的方式把握學術著作的行文思路和閱讀方法,這種閱讀教學符合課程改革新理念,能體現開放而有活力的語文課堂,真正做到把課堂還給學生。

二、教材分析

《鄉土中國》是社會學大師費孝通的代表作,是他根據20世紀40年代在西南聯大和雲南大學所講授的“鄉村社會學”課程內容整理而成,他把中國鄉土社會的特徵與其他社會體系特徵特別是“西洋社會”的特徵加以比較,提出了刻畫中國鄉土社會的概念。這本書由14篇文章構成“論文集”,在五六萬字的規模下容納了一系列富有啓發性的概念。它具有很強的學術性,但又並非嚴格意義上的具有嚴密體系的學術專著。因此需要逐篇精讀,釐清概念,繼而全面、深刻地理解全書觀點,梳理內容體系和邏輯結構。《<鄉土中國>整本書閱讀任務書》透過目標導向、任務描述、批讀提示、原著資訊、核心概念、主要觀念的梳理,閱讀導引、批註﹒心得的啓迪,以及課後思考與探究等各方面幫助學生真正讀懂讀通這本書,具有極高的參考價值。

三、學情分析

本節課面向的是整本書閱讀的第二節導讀課,針對單篇單章節的精讀。學生此前多未接受批讀訓練,沒有形成批讀習慣,批讀較不規範。如果有批讀,也大多呈現爲感悟式批讀,批讀方法和類型較單一,對象不明確。韓愈《進學解》中說“口不絕吟於六藝之文,手不停披於百家之編;記事者必提其要,纂言者必鉤其玄”。本課旨在鍛鍊學生提要鉤玄的能力,並能總結方法,學以致用,達到能力的遷移和保持。

四、教學目標

教學目標:

1.理清文章的行文思路

2.學會如何批註學術文章

教學重點:把握思路,預備批讀;

批註示範,總結批讀;

學以致用,拓展批讀。

教學難點:語料助推,拓展批讀。

五、教學方法

多媒體、合作學習法、探究法

六、教學環境及資源準備

教師材料:《<鄉土中國>整本書閱讀任務書》

《<鄉土中國>整本書閱讀教學指導》

學生材料:《<鄉土中國>整本書閱讀任務書》導學案

教學環境:學生4——6人組成小組

七、教學過程

活動內容活動意圖時間

教學活動一:匯入思考,引出批讀

1.教師活動一:

情感匯入《鄉土中國》,引出本節課要學習的學術著作的閱讀方法——批註式閱讀。韓愈:“記事者必提其要,纂言者必鉤其玄。”提要,要就是提煉文章的結構脈絡。鉤玄,就是探求精深的道理。

教學目標展示

本節課以“鄉土本色”一文爲例

從情感匯入,讓學生從感性認知上更樂於閱讀本文2分鐘

教學活動二:把握思路,預備批讀;

教師活動:

1.全文的中心論點是?

指明“論點”概念,明確中心論點——從基層上看去,中國的社會是鄉土性的。

提要——記事者必提其要

2.佈置任務:向組內同學展示你的思維導圖,推出一份你們認爲最棒的,並說說理由

學生活動一:交流思維導圖,學生互相點評

教師提供自己的思維導圖真正讀懂文章,要做到提要鉤玄,首先要“提要”才能爲後續批註提供理解基礎10分鐘

教學活動三:批註示範,歸納方法;

鉤玄——纂言者必鉤其玄

教師活動:請歸納出導學案中的批註角度

學生活動二:歸納能總結學術文章的批註方法,展示交流。

學生活動:小組討論並展示

教師活動:整理學生回答,總結歸納並板書

讓學生從自學過程中真正感知批註方式5分鐘

教學活動四:學生展示,互相點評

教師活動:請根據剛纔學習的批註方法,結合助推資料,對書中“閱讀導引”涉及的句子及核心概念進行批註。(5分鐘)

學生活動三:批註並展示,互相點評欣賞。

教師活動:點撥評價趁熱打鐵,課上批註並展示,讓學生學以致用15

分鐘

課堂總結

本節課學習了四種學術著作的批註方式,希望同學們能帶着這些方法在今後閱讀更多作品。總結回顧3分鐘

八、任務佈置

1.在兩週時間內完成14篇文章的批註;

2.有選擇地對書中設計的問題進行回答;

3.對自己感興趣、讀有所得之處進行批註(不少於50條);

4.將自己在閱讀中發現的,需要進一步研討的問題列出來(3-5個);

5.同桌之間交換批註文字;

在兩週時間內完成《鄉土中國》批讀記錄單,並就如何批註學術著作進行總結(200字左右)。

《鄉土中國》教學設計3

【教學設想】

《鄉土中國》是社會學家費孝通先生的代表作。全文分爲14章,各章內容關聯密切,又相對獨立。各章內在邏輯關係如何,學界看法不一。筆者根據學者陳心想的觀點,將本書劃分爲六部分,考慮到學生的理解接受水平,本課時截取全書前三章(“鄉土本色”“文字下鄉”“再論文字下鄉”)作爲教學內容來設計。

學術類文字閱讀,重在對學生梳理能力、建構能力和思辨能力的培養。透過課前完成“閱讀記錄表”環節,養成關注學術概念,分析文章層次,概括章節主旨,理清全書大綱小目關聯的習慣;透過繪製思維導圖並向全班同學講解的環節,建構學生自己的知識體系;透過閱讀其他學者質疑問難的文章,考察觀點與理由之間的邏輯合理性,形成自己的判斷,提升思辨能力。

【教學目標】

1、梳理前三章的內在關聯,總結文章梳理的基本方法。

2、對比閱讀,深入理解“文字下鄉難”多層次原因,建立獨立思考的意識。

【教學重點】

理清前三章的內在關聯。

【教學難點】

評判不同學者針鋒相對的觀點。

【教學準備】

1、閱讀《鄉土中國》前三章,完成“閱讀記錄表”。

2、閱讀陳心想《走出鄉土——對話費孝通〈鄉土中國〉》和鄭也夫《評〈鄉土中國〉與費孝通》“文字下鄉:需求與供應”部分,簡要評述三人相互對立的觀點。

【教學過程】

—、匯入

閱讀學術類文字,有兩條基本路徑:一是“讀進去”,也就是讀懂文字,重點在於梳理文字內在邏輯,理清觀點與理由之間的關係,包括概括主旨,分出文章層次並概括層意,列出主要概念等基本環節;二是“讀出來”,就是跳出文字,用自己的眼光審視文字,考察觀點與理由之間的合理性,對比其他學者不同觀點,做出獨立判斷。讀懂文字,弄清文字內在結構是基礎;透過不同觀點的碰撞和“我”與“他人”的對話,以形成自己的獨立判斷。

二、“讀進去”——梳理文字

1、學生呈現梳理成果

(教師可從學生課前完成的“閱讀記錄表”中選取有代表性的思維導圖,並將學生手繪思維導圖製作成PPT供課上討論。)

請該同學對照PPT講解自己對前三章的理解,其他同學如有疑問,可以當場提問。

明確:本環節是“梳理”活動的切入點,教師選取學生的思維導圖時要考慮其典型性。學術類文字,作者表達的觀點是唯一而清晰的,不像文學類作品那樣主題豐富而多樣,這是兩種文字的區別,因而可以允許學生在表達方式上有創造性和個性化,但是描述文字觀點必須要準確。學生面對全班同學講解並接受提問,既是訓練其口頭表達能力,也是訓練其複述文字、建構新知識的能力。

2、梳理各章內容要點

(教師可以從所選同學的不同表述中,順勢引導學生討論第一部分各章的主旨。)

明確:第一章主要內容是鄉土社會的性質。闡述鄉土社會人口不流動、聚村而居、村與村之間孤立隔膜、村落內部是熟人等特點;第二章從空間格局角度,論述鄉土社會不需要文字;第三章從時間格局角度,論述鄉土社會不需要文字。

3、梳理各章內在關聯

三章之間是怎樣的邏輯關係?

提示:第一章提出的“熟悉”概念,是承上啓下的關鍵詞。鄉土社會爲何人人熟悉?是因爲全村聚村而居;爲何聚村而居?是因爲鄉土社會人口不流動;爲何不流動?是因爲鄉土社會是農業社會,是“直接取資於土地的”,因而只能黏着在土地上:這是承上。“熟悉”,也是啓下。從空間角度講,人們天天見面,是“面對面的社羣”,表情、動作、聲音等溝通語言比文字傳情達意更完全,因而鄉土社會不需要文字;從時間角度講,鄉土社會是定型的社會,一個從幼年到老年,生活方式不變,甚至歷經幾代,生活方式也不變,“個別的經驗,就等於世代的經驗”,個人沒有“今昔之隔”,社會沒有“世代之隔”,因而鄉土社會也不需要文字來記載傳遞世代間的經驗。

明確:三章內容整體上構成總分關係:第一章討論了鄉土社會的性質特點,是二三章的理論基礎;二三兩章之間的關係是並列關係,分別從空間角度和時間角度論證了“沒有用字來幫助他們在社會中生活的需要”的結論。三章之間的關聯,可用下圖表示:

4、小結

關注重要概念,分層次,概括層意,歸納主旨,看似基礎,實則很重要,梳理能力是學術類文字閱讀的基本功。同學們之前閱讀的多爲文學作品,重視文學性鑑賞,不注重梳理;在高中階段,應當多接觸學術類文字和論述類文字,掌握學術類文字的閱讀方法。

三、“讀出來”——對話碰撞

1、概括陳心想文章觀點

提示:注意表示行文脈絡的關鍵詞,比如“首先”“其次”“最後”“總之”“一方面”“另一方面”等。

明確:陳心想文章的觀點,可以用原文概括:鄉土社會還是需要文字的。

2、概括鄭也夫文章觀點

提示:鄭也夫文章寫在陳心想文章之後,是在陳心想評論費孝通觀點基礎上的再評論,因而既有對陳心想觀點的評論,也有對費孝通觀點的評論。那麼鄭也夫對費孝通、陳心想是支援其一,還是都有肯定否定?這需要仔細分辨。分層次是讓復雜文章清晰的好辦法。

明確:鄭也夫文章內容要點,可以分爲以下幾層:①陳心想說“費孝通是外來者對鄉村人瞭解不夠”,言重了;②費孝通以一個小時空的特徵概括無年代區分的鄉土中國,忽視了歷史,不合理;③費孝通忽略歷史事實的原因可能受其門派一“功能學派”的影響,只從功能角度考慮,而不看歷史的演化;④陳心想提出從“需求與供應”角度討論,有一定進步,但也僅從自己的經驗出發,有偏頗。鄭也夫部分地反對陳心想的觀點,而更深入地反對費孝通的觀點。

3、討論辯駁,形成判斷

關於鄉土社會是否需要文字,費孝通、陳心想、鄭也夫各有不同看法,對於這三位學者針鋒相對的觀點,談談你的看法,並闡述理由。

提示:首先要明確三人的觀點和理由,費孝通從鄉土社會的特性出發認爲不需要文字,陳心想從自己生活經驗出發認爲需要文字,鄭也夫從歷史事實出發認爲鄉土社會是需要文字的。同學評述,可以從三人理由的漏洞出發,也可以從自己的閱讀或生活經驗出發。

預設:同學討論可能會出現以下兩種偏差。

①同學跟隨陳心想、鄭也夫的思路而全盤否定費孝通。(教師應當引導學生認識到二人並未完全否定費孝通的全部觀點,僅僅“在鄉土社會是否需要文字”的問題上提出不同的看法,更要肯定費孝通對鄉土社會的洞見,對審視中國傳統鄉土社會,理解傳統文化,甚至把握當代文化轉型,有着積極意義。)

②同學可能贊成陳心想、鄭也夫的多,贊成費孝通的少。(教師可以從三人考慮問題的社會基礎差異入手予以引導。費孝通討論的是傳統中國社會鄉土性的基層;陳心想生活在改革開放後的新中國,是發生變化後的“中國社會的基層”;鄭也夫所說的蘇州私塾學生,可能主要是鄉村社會的士紳階層,而非費孝通所說的社會基層。陳心想、鄭也夫沒有在費孝通限制的討論範圍——沒有發生變化的“中國社會的基層”——基礎上批駁,是有破綻的。)

明確:本環節不求同學達成一致看法,但求同學在申明自己觀點時要有充足的理由,主要訓練學生的思辨能力。着重引導學生進行兩個層次的對話:第一層次是引導學生與費孝通、心想、鄭也夫等學者對話,學生作爲非專業研究者,對經典著作和專業文章基本上以接受爲主,難以提出有效的質疑,藉助學者的對立性文章,促使學生獨立思考;第二層次是引導學生之間的對話,因每個學生的認知水平、心理機能、知識背景各不相同,認知結果必然是有差異的,透過辯駁,提升學生的認知深度。

4、小結

透過上述分析討論,同學們已懂得跳出作者的邏輯鏈,獨立審視,獨立判斷作品的價值取向,這是批判性思維和獨創性思維的體現,也是閱讀文字深層次的目標。我們還應當注意培養思維的嚴密性,闡述理由時才能保證理由與觀點之間嚴密的關聯性。

四、作業

作爲學術類閱讀,本節課僅僅是個開始。《鄉土中國》還有五部分內容的閱讀交流課,請同學們逐步完成“閱讀記錄表”,依照本次課堂示範的交流模式,深入研讀探究。希望同學們透過接下來的五次課的學習,建立學術類文字的閱讀規範,能夠梳理能力、思辨能力更加出色。

標籤:教學 鄉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