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教師之家 > 教學設計

《我最好的老師》教學設計(4篇)

作爲一名教職工,通常需要準備好一份教學設計,教學設計以計劃和佈局安排的形式,對怎樣才能達到教學目標進行創造性的決策,以解決怎樣教的問題。那麼什麼樣的教學設計纔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我最好的老師》教學設計,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我最好的老師》教學設計(4篇)

《我最好的老師》教學設計1

教材解讀:

本文是人教版第十二冊第五組的最後一篇課文,是篇略讀課文。略讀課文一般都排在每個單元的最後,這樣編排的目的是透過精讀課文的閱讀方法,來促進學生學法的運用,發揮承上啓下的作用。

課文是美國作家大衛、歐文回憶自己六年級時的科學課老師懷特森先生的故事。課文具體描寫了懷特森老+師一次出乎意料的教學過程。用他獨特的教學方法,培養學生的獨立思考、獨立判斷的能力和科學的懷疑精神。本組教材以“科學精神”爲專題編排。學習這組教材,要把握主要內容,體會科學精神的含義,學習用具體事實說明道理的方法。而這篇課文除了要學生把握課文中獨特的科學精神外,另一個是讓學生學習這篇課文“一事一議”,從一個具體的事例發現一個道理的寫法。

學情分析:

文中所塑造的懷特森老師是個很“另類”的形象。這種“另類”導致了學生對懷特森老師產生了諸多的“意外”。首先是懷特森老師別具一格的教學方式很另類,讓學生耳目一新。其次是他們沒想到懷特森老師會“戲弄”自己的學生,這太出乎意料了。再次是現在的大多數學生還是教師和教材的忠實信徒。他們從未懷疑教師和教科書上說的,因此對他們而言是種挑戰。

設計概說:

以作者爲什麼說懷特森先生是他“最好的老師”爲學習的主線。因此,引導學生圍繞(1)、課文講了一件怎樣的事?(2)、懷特森老師是一位怎樣的老師?(3)、懷特森老師是不是最好的老師?(4)、你喜歡這樣的老師嗎?這四個層次清晰,邏輯嚴密的問題來探究。透過結合語境,轉換句式,來指導朗讀;採用辯論賽來加深對“最好的老師”的理解;設定“實話實說”這個環節讓學生暢所欲言,個性表達;最後體會寫法,拓展運用,學習用具體事實說明道理的寫法。

學習目標:

1、在自主閱讀中正確讀記“編造、破綻、教訓、駁倒、論證、權威、糊弄、出乎意料、目瞪口呆、饒有興趣等詞語。

2、透過自主閱讀、獨立思考、交流討論、劃劃寫寫、指導運用等方法來把握課文大意,並對文中所要表達的科學精神有所感悟。

3、學習文字的“一事一議”的寫作特點。

課前準備:

教師準備重點語句的課件。

教學安排: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談話激趣,匯入新課。

1激趣匯入:在你們的心目中最好的老師是怎樣的?

2、揭示課題。板書:我最好的老師,齊讀課題。(“最好”這個詞突出書寫。)

二、自主閱讀,討論交流。

1、這位老師是誰?(懷特森)課文講了一件怎樣的事?

2、快速瀏覽課文,用“——”劃出課文的中心句。(懷特森先生讓我還有我的同學明白了一個重要的道理:不迷信書本、也不要不迷信權威。)

3、默讀1——5自然段,邊思考邊批註想想:懷特森先生是一個怎樣的老師?劃出感受深的句子

4、師生交流。

生1:他是一個很有個性的人,教學方法獨特,常常有出人意料的舉動。

師:你覺得他是一個怎樣的老師?請學生用一個合適的詞上臺板書。

生2:不用說,我們全都氣炸了,這算什麼測驗?懷特森算哪門子的老師?

師:你認爲他是怎樣的老師?

生:是個無理取鬧的老師。(學生上臺板書“無理取鬧”)

生:是個過分的老師。(學生上臺板書“過分”)

生:是個古怪的老師。(學生上臺板書“古怪”)

……

師:大家再看看課題,這是怎樣的老師?(最好的老師)順勢創設情境:假如你是懷特森先生的學生,把你當時的心情讀出來。

5、指導朗讀:

(1)?(PPT)不用說,我們全都氣炸了,這算什麼測驗?懷特森算哪門子的老師?要求讀出“氣憤”的語氣。

(2)(PPT)這不算測驗,懷特森不算老師。(透過對比閱讀,從字面、反問句感受氣憤到了極點。)

6、默讀5——8自然段,並思考:懷特森老師是不是最好的老師?用“﹏﹏”劃出依據。(這個環節可以組織學生展開辯論,可以是男生當正方,女生當反方;也可以透過分組,一二兩組持正面的觀點,三四兩組持反面的觀點;要是班上的學生都認爲懷特森是最好的老師,那麼由老師來當反方和學生進行辯論。)

出示辯論賽的要求:依據要有說服力,必須得拿出證據。

例如:

反方:懷特森先生說,關於貓猥獸的一切,都是我故意編造出來的。因此他不是最好的老師。

正方:……

反方:懷特森先生似乎根本不理會我們的心情。

正方:……

反方:科學課對於我們來說就成了一種“冒險”。這讓我們每天都提心吊膽。

7、教師帶領着學生齊讀“最好的老師”的依據:(擦去之前學生的板書)

PPT:(1)他希望我們從這個零分中吸取教訓,不要讓自己的腦子睡大覺,一旦發現問題,就應該立刻指出來。

PPT:(2)正是在一個個饒有興趣又充滿刺激的過程中,我們逐漸增長了見識,也逐漸懂得了如何去接近真理。

8、實話實說:你喜歡這樣的老師嗎?

三、回顧舊識,加深對科學精神的認識。

PPT:不要相信書本,也不要迷信權威。(重點理解)

1.古今中外,善於發現問題並研究問題的人往往不迷信書本、不迷信權威,你還知道哪些事例?(二年級學的《畫家和小牧童》中敢於給戴嵩指出錯誤的小牧童;《動手做做看》中伊琳娜用實驗來指出科學家郎志萬的哄騙;四年級學的《兩個鐵球同時着地》中伽利略敢於挑戰權威等。)

2、這句話告訴我們什麼道理?(根據學生的回答板書“獨立思考””科學的懷疑精神”)

四、體會寫法,拓展運用。1、體會課文“一事一議”的寫法。

2、嘗試練筆:用一個事例告訴大家一個道理。

五、總結。

這節課大家收穫頗豐,我們懂得獨立思考、獨立判斷的能力和科學的懷疑精神,還學會了用具體事例說明道理的寫作方法。

板書設計:

我最好的老師

獨立思考科學的懷疑精神

“一事一議”的寫法

《我最好的老師》教學設計2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透過自讀自悟理解課文內容,把握課文的主要內容,理解作者爲什麼認爲懷特森先生是最好的老師。

3.認識到不迷信書本、不迷信權威的科學態度,是現代人必備的素質,是追求真理所需的可貴品質。

教學過程

大家好!我的名字叫熊瑛,我的夢想是成爲一名影響孩子一生的老師。我的學生都喜歡叫我熊貓老師,我一點兒也不生氣,因爲她們這是表示很喜歡我,你們會喜歡我嗎?

一、揭題質疑

1、今天,熊老師和大家一起學習第21課,看老師恭恭敬敬地寫下這個題目《我最好的老師》

(齊讀課題)

2、讀了題目,你想知道什麼?

二、整體感知

1、請大家開啟書114面,如果你用心讀課文,把自己當成文中的“我”,不但可以回答所有的問題,而且會有更多的收穫,現在用心誦讀。

2、課文講了一件什麼事?

(本文講述了“我”六年級時的科學課老師懷特森先生的故事。他教學方法獨特,用出乎意料的方法培養學生獨立思考、獨立判斷的能力和科學的懷疑精神。)

三、分項解讀

(一)“哪門子老師”

1、不過,課文中出現過這樣一段話寫這位最好的老師,我們來讀一讀:不用說,我們全都氣炸了。這算什麼測試?懷特森算哪門子老師?(小黑板出示)

2、話出總有因,在書上找一找,什麼原因讓我們氣炸了。

3、如果你當時在場,你會作何反應?

4、不用說,我們全都氣炸了。這算什麼測驗?懷特森算哪門子老師?(板書)

(二)“最好的老師”

1、過渡:愛因斯坦說,要得到學生的尊敬,惟一的源泉在於教師的德和才。這樣看來,懷特森先生不論德才都不能受到學生尊敬,可是,作者卻稱他爲“最好的老師”。

2、話出總有因,在書上找一找,讀一讀,想一想,然後扮演懷特森先生教育一下這些目瞪口呆、矇在鼓裏的孩子們。(自讀—指名—交流)

哪位懷先生先來試一試。

3、(出示語段)來,讓我們深深地銘記這句話,背下來——每一個都不能忘記,每一個人都要銘刻每一個人都應該具有獨立思考和獨立判斷事物真僞的能力,同時也應該具有懷疑的能力。

(三)“終身受益”

1、既然如此,懷先生大可不必花樣白出地糊弄我們,直接告訴我們不是一樣嗎?

2、這就叫—終身受益(板書)。他讓他的孩子們明白了一個重要的道理——不要迷信書本,也不要迷信權威。讀三遍,讀進去,想出來,背下來。

3、人們都把老師稱作園丁,實際上,種花容易樹人難,他想的不只是孩子的一時,而是孩子的一世,誰說他不是最好的老師呢?

四、拓展延伸

1、你有最好的老師嗎?讓我們來認識一下吧!他就坐在後面嗎?我們把掌聲送給他好嗎?

2、你們想聽老師的老師的故事嗎?(師講述《我最好的老師》)

3、一位好老師,勝過萬卷書。懷特森先生是作者最好的老師,謝老師是我最好的老師。因爲他們都是讓我們終身受益的老師。

《我最好的老師》教學設計3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理解課文內容,把握課文的主要內容,理解作者爲什麼認爲懷特森先生是最好的老師。

3.學習這篇課文一事一議,從一個具體的事例發現一個道理的寫法。

4.激發學生對懷特森的讚歎和敬佩之情。

5.認識到不迷信書本、不迷信權威的'科學態度,是現代人必備的素質,是追求真理所需的可貴品質。

【教學重難點】

探究懷特森先生是我最好的老師的原因。

【課前準備】

蒐集關於不迷信權威的科學事例。

【教學課時】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回顧前文,匯入新課

在前幾篇課文的學習中,我們認識了一位位不怕困難、苦戰攻關、善於發現、極具科學精神的科學家。今天,我們再來認識一位極有個性的科學課老師──懷特森先生。他是作者心目中最好的老師。(板書課題)

二、整體感知,初步理解“最好”

1.默讀課文,想一想:

①課文講了一件怎樣的事?

②作者爲什麼說懷特森先生是他“最好的老師”?劃出課文的中心句。(懷特森先生讓我還有我的同學明白了一個重要的道理:不迷信書本、也不要不迷信權威。)

三、讀議結合,深刻理解“最好”

1.作者用哪些事實說明懷特森先生是我最好的老師?

2.老師在讀這篇課文時,也不禁被懷特森先生獨特的教學方法所折服,你喜歡這樣的老師嗎?

3.懷特森先生的哪些言行給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讀、劃、議)

四、迴歸整體,加深對科學精神的認識

1.古今中外,善於發現問題並研究問題的人往往不迷信書本、不迷信權威,你知道哪些事例?(二年級學的《畫家和小牧童》中敢於給戴嵩指出錯誤的小牧童;四年級學的《兩個鐵球同時着地》中敢於挑戰權威的伽利略等。)

2.結合本單元前三篇課文,談一談你對科學精神又有了哪些認識?

五、拓展閱讀,遷移延伸

1.閱讀《嗅蘋果》,讀後交流自己的體會。

2.交流課前蒐集的關於不迷信權威的事例。 六、課堂小結

這篇課文透過具體的一件事,爲我們闡述了不要迷信書本,不要迷信權威,要學會獨立思考、獨立判斷的道理。科學需要懷疑,需要“冒險”,需要挑戰,只有我們纔會擁有善於發現、探求真知的能力。

《我最好的老師》教學設計4

【學情分析】

五年級小學階段的最後一個學期,學生已經具備一定的自學能力。他們有着較爲獨立的個性,在閱讀時,也有自己獨特的體會和感悟。因此,教學時,注重激發學生閱讀的興趣,儘可能讓學生獨立閱讀、思考,放手讓他們討論交流,學會“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法,深刻理解科學知識的文化意蘊,最終形成愛科學、講科學、學科學、用科學的正確態度。

【教材分析】

《我最好的老師》是美國作家大衛歐文的作品,寫的是一個叫懷特森的老師,他在課堂上把錯誤的動物學知識“教”給了學生,讓學生們測驗都得了不及格之後,他才說出真相。以此教育他的學生時刻保持警惕,不要認爲課本和老師就永遠正確。文章短小深刻,充滿哲理。透過本篇課文的學習,要學生把握課文主要內容,體會科學精神的含義,還要學習用具體事實說明道理的寫法。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透過自讀自悟理解課文內容,把握課文的主要內容,理解作者爲什麼認爲懷特森先生是最好的老師。

3.認識到不迷信書本、不迷信權威的科學態度,是現代人必備的素質,是追求真理所需的可貴品質。

【教學重難點】探究懷特森先生是我最好的老師的原因。

【教學準備】教師準備重點語句的課件。

【教學預設】

一、開門見山,匯入新課

這節課我們一起來學習第29課,請同學們齊讀課題——我最好的老師

二、整體感知,把握內容

1、這是一篇獨立閱讀課文,請同學們讀讀課文前面的連結語,看看給我們提出了哪些學習要求?

2、在一分鐘的時間內快速默讀課文,想想課文講了一件什麼事?

三、認識懷特森先生,體會他的“好”

1、作者爲什麼說懷特森先生是他最好的老師呢?要解決這個問題,我們首先要充分地感受懷特森先生到底是一位怎樣的老師?請同學們再一次深入地默讀課文,邊讀邊畫出相關語句,並在句子旁邊寫感受做批註。

(設計說明:用大的“問題情境”作爲主線貫穿課堂教學全過程,避免了面面俱到的情節分析和煩瑣膚淺的提問應答,學生透過自主合作探究瞭解了懷特森先生是一個怎樣的老師,爲後來理解爲什麼懷特森先生是最好的老師打下良好的基礎。)

2、小組交流自己的感受。

3、集體交流,起初你認爲懷特森先生是一位怎樣的老師:

(1)“當他把卷子發下來的時候,我驚得目瞪口呆,因爲在我寫下的每一個答案後面,竟然都被畫上了一個刺眼的紅叉叉。我得的是零分!”

懷特森先生是一位奇怪的、不可思議的老師。因爲“我”的考卷時根據筆記答的,筆記又是根據老師所講而記的,本應得滿分。可爲什麼懷特森先生竟給“我”打零分呢?這太讓“我”吃驚了,所以“我”覺得他是個奇怪、讓我們感到不可思議的老師。

(2)“關於貓蝟獸的一切都是我編造出來的。”

懷特森先生是個不負責任的老師。他竟然在課堂上給我們講授錯誤的知識,我們的老師都是講正確的知識,他太不稱職了。

師過渡:當時作者的心情和我們是一樣的。明明是懷特森先生親口講的知識怎麼能出爾反爾呢?這又怎能不令我們生氣呢!來,同學們讀讀這段話,讀出作者當時生氣的心情。自己讀、指名讀。

(3)課件出示句子:不用說,我們全都氣炸了。這算什麼測驗?懷特森算哪門子老師?

同學們再讀讀這句話,“懷特森算哪門子老師?”這句話裏哪個地方最能表現出當時同學們憤恨的心情?

預設生:我發現少了先生兩個字,我能體會到當時作者對懷特森先生深深的痛恨,他覺得懷特森先生不配當老師,因此直呼老師的名字。

帶着你的感受再來讀讀吧!指名讀、齊讀

4、繼續交流:後來你又覺得懷特森先生是一個怎樣的老師?

(1)“他說,每一個人都應該具有獨立思考和獨立判斷事物真僞的能力,同時也應該具有懷疑的能力。”

懷特森先生真是一個用心良苦的老師啊!他寧願讓同學埋怨責罵,還是大膽的在課堂上傳授虛假的知識,原來全都是爲了培養同學獨立思考、獨立判斷和懷疑的能力,他真是用心良苦啊!

(2)“同時他希望我們從這個零分中吸取教訓,不要讓自己的腦子睡大覺,一旦發現問題,就應該立刻指出來。”

懷特森先生是一個培養我們大膽質疑的老師。這個零分能給我們一個深刻的教訓,一看到這個零分我們就會知道在課堂上就應該集中精力、認真動腦,聽出錯誤馬上指出來,否則以後還會得零分的。

(3)“懷特森先生總是想方設法讓我們來接受他的挑戰。”

懷特森先生是一個時刻不忘培養我們懷疑精神的老師。他總是想法設法,就是他在以後的科學課上經常想盡一切辦法讓我們來挑戰他的錯誤。所以我覺得他是一個時刻不忘培養我們懷疑精神的老師。

(4)同學們可以想象一下,作者和他的同學們爲了駁倒懷特森先生一個個貌似正確的論點,課後可能會做些什麼呢?

預設生:到圖書館查資料、檢視科學書、上網查資料、問其他的科學老師、問父母、親自做試驗

師小結:是啊,正是在這一個個的過程中,同學們增長了——見識,提高了對知識的——認識,還懂得了如何去接近——真理。

(5)“這是一個終身受益的教訓。懷特森先生讓我還有我的同學明白了一個重要的道理:不要迷信書本,也不要迷信權威。”

懷特森先生是一個培養我們具有懷疑精神的老師。懷特森先生挖空心思想出那樣一個獨特的教學方法,就是爲了告訴我們一個道理,不要迷信權威和書本。這個道理讓我一生都很有好處。

師小結:懷特森先生用編造貓蝟獸的虛假知識,告訴我們在科學課上——(生接)不要迷信書本,不要迷信權威。

在語文數學等其他學科的課上,我們還是不要——

在生活中,我們依然不要——

在將來的工作中,我們永遠不要——

這就是一個——終身受益的教訓。

5、本文的作者大衛歐文正是在懷特森先生的影響下,才最終成爲美國著名作家,其所寫的《第一家爸爸銀行》風靡全球。

此時我們回到連結語中的第二個問題。我想你一定弄明白了作者爲什麼說懷特森先生是他最好的老師了?誰來說說?

(因爲懷特森先生用一種獨特的教學方法讓我們明白了不要迷信書本和權威,要有獨立思考和獨立判斷的能力,因此作者認爲他是最好的老師。)

師小結:是啊,作者用切身的體驗和滿腔的敬佩表達出了對懷特森先生做法的認同,認爲他就是自己最好的老師!如果有人提出懷特森先生的這種做法是在糊弄學生時,你同意他的觀點嗎?(不同意)讓我們和作者一起大聲地並堅定地告訴他——請同學們齊讀課文最後一句話(課件出示,生接)“不,你的看法錯了。”

四、學習寫作方法,昇華他的“好”

同學們,對這樣一位教學方法獨特的老師,你喜歡嗎?(喜歡)

看得出來,同學們都對這位懷特森老師敬佩得五體投地,喜歡得無與倫比,恨不得馬上就成爲他的學生是嗎?那你知道我們爲什麼會有這樣的感受嗎?作者是運用了怎樣的辦法讓我們跟他一樣喜歡甚至是迷上了這位懷特森老師呢?

師小結:對,作者詳細記敘了自己學習生活中的一件事,而且把自己在這件事過程中的情感體驗、內心感受非常詳細地記錄了下來,用“事實說話”,所以才這樣讓我們深刻地感受到懷特森先生是最好的老師。

五、我手寫我心,記住他的“好”

假如你現在真的成爲了懷特森先生的學生,成爲了作者的同學,你都想對懷特森先生說些什麼呢?請你用筆寫下來,比一比誰寫得最好!

……

總結:從剛纔的交流中可以看出,懷特森先生不但給作者,也給我們今天在座的每一位同學的思想產生了深遠的影響。老師希望這種影響無限延伸,希望我們未來的生活、未來的工作、未來的人生都能因這種影響而精彩!

板書設計:

29我最好的老師

不要迷信書本,也不要迷信權威。

標籤:教學 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