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教師之家 > 教學設計

四年級上冊語文第十二單元教學設計範文

教材分析:

四年級上冊語文第十二單元教學設計範文

1、本單元以“風雪”爲題,包括兩篇主題課文和兩篇自讀課文。《瑞雪圖》用優美、生動的語言爲我們勾畫了膠東半島的第一場雪,雪前、雪中和雪後的美景,表達了作者對這場預兆豐年大雪的喜悅之情。《下雪的早晨》寫作者在雪後寧靜的早晨,想起了夏天樹林裏的小孩天真、活潑,抒發了作者喜悅和期盼之情。《深山風雪路》記敘了郵遞員在冬天的風雪裏,仍在古長城旁的荒涼險峻的山間郵路上,爲人民送書報信件的事蹟,讚揚了老呂二十五年如一日,爲郵遞事業任勞任怨、不計個人得失的無私奉獻精神。兩篇主體課文和一篇閱讀課文和諧的唱出了一曲雪瑞人美的頌歌。說明文《雪》,對雪的形狀、重量,雪的形成及雪對農業生產的作用等,做了較詳細的介紹。

2、本單元語文天地中的摘錄筆記和錯別字檢閱,主要是複習以前的內容並進行歸納總結。“讀一讀”介紹了兩句與雪有關的古詩,主要是由今而古,領略雪的意味。

3、口語交際中佈置了說雪或想象中雪景的內容,旨在啓發同學把平時所見、所想與本單元所學結合起來,培養口頭表達能力。

4、筆下生花布置了寫學期總結,既是對總結這種形式的學習,又是同學對自身語文學習的總結,可與金鑰匙的內容結合起來。

學情分析

同學在三年級的語文學習中透過摘抄好詞佳句積累了一定的詞語,口語表達能力有所提高。局部同學與老師的交流較多,口語表達、情感表達較好,還有局部同學卻不善於表達自身的感情。

教學目標:

1、認識13個生字,學寫14個生字。

2、學習一些朗讀技巧,做到有感情的朗讀(朗誦)。

3、領略大自然的美好及給人們帶來的幸福生活。感受詩的`意境,學習聯想與想象。

4、學習整理資料。學習寫個人總結。

5、“開卷有益”讓同學自身品味,培養同學多讀自悟,品詞賞句。

重點難點

學會生字。記準讀音,分清字形,瞭解意思。能夠正確、工整、美觀的進行書寫。

透過課文的學習使同學掌握有條理、有順序的進行觀察、描寫的方法。

教學戰略

先讓同學自讀課文、自同學字, 以讀代講,感悟文章內涵

教學過程:

1《瑞雪圖》

第一課時

一、引入課文。

1、大家喜歡下雪嗎?

2、講述:四十幾年前,在我國的膠東半島上,下過一場大雪。當時,正是自然災害嚴重,農業欠收的時候,這時候下一場雪是多麼的及時啊!著名作家峻青懷着異常高興的心情寫了一篇文章《瑞雪圖》,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

二、整體感知,學習字詞。

(一)、學習字詞

1、師範讀,生邊聽邊劃記生字詞。

2、認讀生字,相機釋義。

瑞雪 膠東半島 驟然 彤雲密佈 簌簌 萬籟俱寂 咯吱 嗬 眺望 粉妝玉砌 投擲

3、給生字擴詞。

4、比較形近字。

瑞 端;眺 挑 逃 桃;擲 鄭

5、默讀課文,推薦好詞語,提出不理解的詞語,師生答疑。

(二)、整體感知課文

1、生默讀課文,說說課文寫了什麼內容。

2、生有感情的自課文,對照金鑰匙考慮課文是按什麼順序記敘的?

3、指名分自然段讀課文,考慮課文可以分爲幾個局部。

4、師總結:課文依照事情發展的順序可以分爲4局部,一、下雪前;二、下雪時;三、下雪後;四、點題,讚揚雪景。

三、再讀課文,要求準確流暢。

1、點名讀,師生評議。主要偏重字音準確,是否流暢等。

2、全班齊讀。

第二課時

一、舊知匯入。

課文是按什麼順序記敘的,可以分爲幾個局部?

二、學習課文,理解課文。

(一)、學習課文第一局部。

1、指名讀課文,考慮:下雪前,天氣有什麼變化?

2、齊讀課文,說說這一段主要寫了什麼?能不能用一個詞語來概括這一段的主要內容?(板書:驟然變冷)

(二)、學習課文第二局部。

1、齊讀課文,考慮:這是一場怎樣的雪?從哪些詞語可以看出來?

2、默讀課文,找出這一段的的象聲詞,說說它們模擬了怎樣的聲音。

3、自瀆課文,想想這一段怎樣才幹讀得更好。

4、總結:“開始的時候,還伴着一陣小雨。”——讀得輕、快。“大片大片”“彤雲密佈”——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