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教師之家 > 教學設計

地球教學設計(通用5篇)

作爲一名人民教師,時常需要用到教學設計,藉助教學設計可以促進我們快速成長,使教學工作更加科學化。一份好的教學設計是什麼樣子的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地球教學設計(通用5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地球教學設計(通用5篇)

地球教學設計1

教學目標

1.知道地球的形狀、大小。

2.知道地球是由小部分陸地和大部分水域構成的。

3.瞭解人類對地球形狀認識的歷史。

4.知道地球上水資源的分佈狀況。

5.體驗科學探究中證據、邏輯推理及運用想象建立假設和理解的重要性。

6.能選擇自己擅長的方式表述研究過程和結果。

7.認識到科學是不斷髮展的。

8.培養學生在科學研究中尊重證據、不迷信權威、勇於探索的精神。

9.會查找、收集、分析處理關於地球的資料及資訊。

教學準備

1.查找關於地球形狀和大小、人類探索地球形狀的歷史等相關資料。

2.稍大一點的三夾板,帶桅杆的輪船模型或者地形地球儀。

教學過程

課前師生收集人類認識地球形狀和大小的歷史過程等相關資料。

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提出問題。

1.學生朗讀單元課題,提問:我們居住的星球叫什麼?

2.談話:地球是我們居住的唯一星球,是我們人類美麗的家園。關於地球,你想知道哪些問題呢?

3.學生提出想知道的問題。

4.談話過渡:同學們提出了很多關於地球的問題,這些問題都值得我們去研究。從這節課開始,老師將和同學們一起,共同探索關於地球的這麼多的奧祕。到本學期結束的時候,我們來進行地球知識競賽,大家比一比,看誰知道得最多。對地球知識的學習,還是讓我們從瞭解人類認識地球的歷史開始吧。

二、瞭解人類探索地球奧祕的歷史。

1.談話:同學們在上課之前,收集了不少人類探索地球形狀和大小的歷史資料,同學們分小組分享你們的收集成果吧,交流交流人類特別是古代的人們,在探索地球的歷程中,發生了哪些事情?有哪些主要的觀點?經歷了一個什麼樣的過程?

2.學生分組交流。

3.全班交流。重點放在人類對地球的認識歷程上,梳理出:居住地中心說——天圓地方說——地球說。

4.提問:古人對地球形狀的認識,哪種觀點最接近現在的情況?古希臘人是透過什麼現象提出這種觀點的呢?

5.演示模擬實驗,師生討論。

用一張大一點的三夾板模擬海平面,一個帶桅杆的船的`模型,模擬船在海上的航行,再現古希臘人看到的情形。

6.談話:這個現象激起了科學家的好奇,他們從這種反常的現象中大膽地提出了海平面不是平的,而是弧形的觀點。古希臘人由海平面是弧形的聯想到整個地球是球形的,他們偉大的哲學家亞里士多德先生,首先提出地球是球形的觀點,這是人類對地球認識歷史上的一次偉大的飛躍。他們提出的這個觀點是振奮人心的,但沒有確鑿的證據來證明,因此,在當時還只是一個猜想。他們是怎樣尋找證據的呢?

7.學生閱讀資料,講故事,談感想。感知人類尋找證據,對地球形狀進行的艱險的探索活動

三、觀察圖片,計算數據,構建對地球形狀和大小的認知。

1.談話:現在,科學技術的發展,人類已經能夠從太空遠觀地球了,地球真的是一個“地”球嗎?也就是說是一個以陸地爲主的球體嗎?

2.學生計算地球上陸地和海洋的面積以及它們佔地球表面積的比例,感知陸地和海洋、地球水資源的分佈狀況,得出結論。

3.觀看關於地球的圖片,包括從太空、月球上看地球的照片,地球上一些美麗景色的照片,感知地球的形狀和地球美麗的景象。讓學生建立和舒發對地球的美麗情感。

4.畫“太空中的地球”圖,寫關於地球的解說詞。

四、課堂小結:請學生談一談這節課的學習收穫。

地球教學設計2

活動目標:

1.初步學唱歌曲《畫地球》,唱準15和3。

2.運用圖譜、交流、繪畫等方法理解歌詞內容,創編歌詞“畫上xx”。

3.體驗熱愛美麗的地球和家園的情感。

活動準備:

黑板、歌曲圖譜、展板、紙筆若干、鋼琴伴奏。

活動過程:

1.兒歌複習《國旗紅紅的哩》。

2.猜謎形式匯入,引起幼兒興趣。

師:今天我請你們猜個謎語,猜猜這是什麼?

2.在圖譜的幫助下,學唱歌曲。

(1)出示圖譜,教師完整念歌詞。

(2)幼兒在鋼琴伴奏下,學念歌詞。

(3)教師範唱歌曲兩遍,第一遍清唱,第二遍隨鋼琴伴奏演唱。

(4)幼兒嘗試聽伴奏演唱歌曲。

(5)針對幼兒學唱情況進行重點練習,如有節奏、歌詞不太準確地樂句,老師帶領幼兒進行分句練習。

3.幼兒嘗試繪畫創編歌詞。

(1)幼兒嘗試繪畫創編歌詞。

師:聲音真美,我們的地球在小朋友的歌聲中變得更美麗了!地球上除了大樹小丘還有什麼呢?

師:地球上還有這麼多美麗的事物,請小朋友們轉身從椅背後的布兜

裏拿出紙筆,在小椅子上,每人爲地球畫一樣你想畫的東西。

(2)演唱創編歌曲

師:小朋友們畫了這麼多美麗的事物,我們把它編到歌曲裏,這樣你

會唱嗎?我們來試試看吧。

4.遷移經驗,提升情感。

師:我們的地球只有一個,我們要做地球的小衛士,保護我們的地球,

讓地球變得更加美麗!

地球教學設計3

教學意圖:

地球是我們人類賴以生存的家園,人類在這個星球上繁衍生息,她就像母親一樣,爲我們提供着生存資源和條件。我們是地球的主人,我們要像善待自己一樣去保護她。不斷地用自己的雙手,建設着自己美好的家園。

教學目標:

1讓地球,瞭解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2瞭解地球的基本特徵。

教學準備:

可繪地球儀1個、白板、筆。

教學過程:

1、組建團隊、成員分工(如小組長、器材師、發言人)

出示地球儀。你們知道這是什麼嗎?

地球儀有什麼變化?

幼:他在不停的轉動。

地球是一個適宜人類、動物、植物生活的地方,它是宇宙八大行星中唯一適合人類和生物生存、繁衍的星球。

出示“太陽系八大行星模具”模板,看一看,認一認。

你們知道嗎?我們生活的地球就是太陽系的一顆小行星,它是第五大行星。

宇宙是一個無限大的空間,它沒有邊際,你們想到神祕的宇宙中去探索嗎?現在你們就要好好學習。

2、討論:爲什麼在地球上會有白天、黑夜?

地球它每天都在不停地公轉,它是在圍繞着太陽在不停的轉動。太陽找到的地方就是白天,找不到的地方就是黑夜。

3、分組操作

塗一塗

用白板筆塗出地球上我們中國的形狀,(雄雞)。

看一看

觀察中國的版圖的邊上鄰國的形狀及鄰國的國名。(蒙古、韓國、朝鮮、俄羅斯等國)

小結:地球是一個適宜人類、生物繁衍生存的星球,它是太陽系的八大行星之一,它的特殊就是它是唯一一個有適宜人類及生物存在的氧氣、水、和適宜的溫度。他是一個唯一一個有生命存在的行星。

活動反思

活動應當來源於生活,還原於生活,貼近幼兒的生活。做到教師少動,幼兒多動;教師引導,幼兒實踐;這是活動的目的。在教學中倡導幼兒主動參與、樂於探究、勤於動手,以培養幼兒蒐集和處理資訊的能力、獲取新知識的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交流與合作的能力。激發幼兒學習的興趣,培養幼兒的空間思維能力。在探究中學習,在合作中培養分工意識。這樣的教學過程不僅是一個認知過程,也成爲幼兒學習交往和合作的過程。

地球教學設計4

活動目標:

1、在聽聽、說說、排排中理解歌詞,學唱歌曲《畫地球》。

2、積極參與齊唱、接唱、替換演唱等活動,體驗歌唱活動的樂趣。

3、進一步產生愛地球、愛家園的情感。

4、在感受歌曲的基礎上,理解歌曲意境。

5、對音樂活動感興趣,在唱唱玩玩中感到快樂。

活動準備:

教具:排圖材料

活動過程:

1、在《誇家鄉》的樂曲聲中進入教室,複習歌曲《數高樓》、《看大橋》

2、在聽聽排排中熟悉歌曲內容

⑴引導幼兒瞭解排圖要求

(出示排圖材料)請小朋友邊聽歌邊按歌唱的順序把小圖片排在橫線上。

⑵引導幼兒邊聽歌邊排圖

教師放慢速度演唱歌曲三遍,提醒幼兒在傾聽中排圖,在傾聽中調整圖片位置。

⑶引導幼兒交流和檢查、驗證

⑷教師小結歌詞

3、在唱唱練練中學會演唱

⑴引導幼兒看排圖嘗試學唱歌曲

⑵引導幼兒處理歌曲情緒

這是一首歡快的歌曲,我們應該用什麼樣的聲音表現歌曲歡快的情緒?(在幼兒的交流中進行分句練習,引導幼兒嘗試用跳躍的聲音和開心的表情表現歌曲情緒。)

⑶引導幼兒完整演唱,表現出歌曲歡快的情緒。

4、在齊唱、接唱和替換演唱中進一步體驗歌唱活動的樂趣

⑴引導幼兒進行接唱和齊唱

⑵教師和幼兒接唱,教師唱歌曲中的“畫上”,幼兒接唱“畫上”後面的一部分,最後兩句進行齊唱。

⑶幼兒分成二組進行接唱和齊唱,方法同上。

⑷引導幼兒進行替換演唱(教師拿掉大樹、小丘、青山和綠水的圖片,提出。)地球上除了畫上大樹小丘等,還可以畫上什麼?(根據孩子的交流替換四張圖片,並引導幼兒進行歌唱。)

活動反思:

音樂活動的目的就是培養孩子的音樂感受,體驗音樂帶來的快樂。讓幼兒在輕鬆、愉悅的氣氛中參加到音樂活動中,提高幼兒感受、表現、創造美的能力。我們班的孩子很喜歡唱歌,都願意大膽地唱、大膽地表現自己。

地球教學設計5

設計思路:

由於假期裏,孩子們在家觀看了雅典奧運會,看到了許多升中國國旗和外國國旗的場面,很顯然僅僅瞭解中國的國旗是不能滿足他們的好奇心的,在老師的鼓勵下和家長的幫助下,孩子們開始收集各國國旗的圖案,有的小朋友家裏買了世界地圖,有的買了插國旗的玩具,有的在書店找到了《世界國旗地圖冊》,還有的孩子和爸爸媽媽一起上網下載了許多彩色的國旗,透過收集國旗,孩子漸漸對國家、對七大洲、對地球的概況也有了一定的瞭解,於是這樣一節關於地球的活動產生了,透過這個活動,旨在讓幼兒瞭解:國旗→國家→七大洲→陸地(海洋)→地球這樣一種從屬關係。

綜合活動(一):地球的故事

一、活動的目的:

1、瞭解地球的大致概況,知道地球是由陸地和海洋組成,認識七大洲。

2、知道國旗代表一個國家,知道七大洲各代表國家。

3、培養幼兒探索問題、獨立思考和動手操作的能力。

二、教學準備:

(一)知識經驗準備:幼兒對世界上一些常見的國旗、國家已經有了一定的瞭解,如中國、美國、加拿大、英國、俄羅斯、巴西、澳大利亞。

(二)物質材料準備:

1、環境準備:主題牆面:《世界各國國旗》;幼兒繪畫塗色作品《各國國旗》;教室裏懸掛各國國旗卡片。

2、材料準備:立體世界地圖;課件《地球板塊變化圖》;自制橡皮泥(麪粉、油、水)若干;盤子;水;中國、美國、加拿大、英國、俄羅斯、巴西、澳大利亞這些國家的小國旗插件。

三、教學過程:

(一)、運用中國國旗引出話題:

1、這是什麼?你們還見過哪些國旗?在哪裏見到的?

2、爲什麼這些地方要掛國旗?是什麼意思?(國旗代表國家)

3、你們還知道哪些國家?

4、在我們的地球上有許許多多的國家,這些國家在什麼地方呢?

(二)、瞭解地球的概況。

1、出示立體世界地圖,幼兒觀察並說出,地球由陸地和海洋組成。

2、嘗試說出這些陸地的名稱。(七大洲)

(三)、認識七大洲,知道七大洲與代表國家的關係(從屬關係)。

1、演示課件《地球板塊變化圖》,用講故事的形式幫幼兒理解七大洲與地球的關係。(七大洲從屬於陸地,陸地從屬於地球)故事梗概:地球有七個孩子,其中歐洲和亞洲是一對雙胞胎兄妹,大家親密地住在一起,有一天,七個孩子決定分家,歐洲和亞洲首先分開,然後是非洲、北美洲、南美洲、澳洲和南極洲。然後這些洲都有了自己的孩子——國家,但是因爲南極洲太冷,所以沒有國家。

2、看後提問:地球有幾個孩子?他們的名字各是什麼?這些洲有沒有自己的孩子?嘗試說說這些洲有那些孩子?

(四)、啓發幼兒運用自制橡皮泥和水製作地球的七個孩子和海洋,並將小國旗插件放入正確的洲。

延伸活動:

瞭解陸地的概況(高山、湖泊等)和海洋的概況(海島、火山等),嘗試用橡皮泥表示。

標籤:教學 地球 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