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教師之家 > 教學設計

卡羅納教學設計(精選3篇)

作爲一位優秀的人民教師,就有可能用到教學設計,教學設計以計劃和佈局安排的形式,對怎樣才能達到教學目標進行創造性的決策,以解決怎樣教的問題。優秀的教學設計都具備一些什麼特點呢?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卡羅納教學設計,歡迎大家分享。

卡羅納教學設計(精選3篇)

卡羅納教學設計1

一、揭示課題

同學們,我們的生活多麼幸福,我們的學習多麼快樂!我們每天都在愛的包圍中,你感受過怎樣的愛?在這麼多愛中,母愛是最最偉大的,我們每個人都因爲擁有它而感到幸福,可一位和我們年紀相仿的外國小朋友卻失去了世界上最最珍貴的母愛,他就是——卡羅納(齊讀指名讀)相信學了課文之後,再讀這個名字時,你會有不同的感受。

二、感受不幸

1、讀過課文沒有,想不想再讀?用你最喜歡的方式讀一讀課文,把生字讀準,把句子讀通。想一想,卡羅納是一個怎樣的孩子?你從哪兒感受到的並在句子旁寫上批註。

2、生讀課文

反饋:

有不會讀的生字詞嗎?(檢查生字認讀情況)

我體會到了一個(怎樣)的卡羅納,是從(讀一讀文中句子)感受到的。(板書:傷心、可憐、痛苦、悲哀…)

預設:

(1)他面容灰白,眼睛哭紅了,兩腿站不穩,好像他自己也大病了一場似的。

讀後說說感受,請你把這種感受讀出來,指名朗讀。

a.你發現什麼?有什麼想說的嗎?

b.是啊,想起從此再也見不到母親的面,再也得不到她的疼愛了,卡羅納怎麼不難過呢?——齊讀

(2)我們從卡羅納的外貌、神態、行動中感受到了他的可憐與不幸。這樣的句子,課文中還有很多很多,請找出來讀一讀,讀出自己的感受。

指名朗讀自己找到的句子。

a.卡羅納的母親病的很厲害,卡羅納很多天沒來上學了。

想像說話:這幾天卡羅納會做些什麼呢?

讀出自己的感受來。

b.卡羅納走進教室,突然放聲大哭起來。他一定是想起了往日的情景。那時侯,母親差不多每天都來接他;要考試了,母親總是俯下身來向他千叮嚀萬囑咐。

讀出自己的感受來。這樣的場面,文中還有一處,找出來讀一讀。

c.卡羅納翻開書,當他看到一幅母親拉着兒子的手的插圖時,突然雙手抱住腦袋,趴在桌子上號啕大哭。

理解“放聲大哭”“號啕大哭”

“號啕大哭”什麼意思?(大聲地哭,傷心地哭,痛苦地哭……)他爲什麼哭?

讀出自己的感受來(指名讀)。

(3)過了一會兒,我發現卡羅納獨自站在一邊端詳着我,他的目光裏充滿着無法形容的悲哀,那神情彷彿在說:“你可以擁抱媽媽,我卻再也不能了。”

好好讀。

小結引讀:是啊,就這樣,卡羅納的母親永遠離開了人間。卡羅納無比悲痛,只見(他面容灰白,眼睛哭紅了,兩腿站不穩,好像他自己也大病了一場似的。)當他走進教室,突然放聲大哭起來。(他一定是想起了往日的情景。那時侯,母親差不多每天都來接他;要考試了,母親總是俯下身來向他千叮嚀萬囑咐。)卡羅納翻開書,當他看到一幅母親拉着兒子的手的插圖時,(突然雙手抱住腦袋,趴在桌子上號啕大哭。)過了一會兒,我發現卡羅納獨自站在一邊端詳着我,(他的目光裏充滿着無法形容的悲哀,那神情彷彿在說:“你可以擁抱媽媽,我卻再也不能了。”)

三、感受幸福

卡羅納失去了母親,遭到了巨大(板書:不幸),心裏承受着的悲哀。他是一個多麼可憐的孩子呀!他失去了母親,今後的生活將會是怎樣?

此時的他,最需要的是什麼?(關愛幸福)周圍的人們又是怎樣表達對卡羅納的愛的?

請再到課文中去尋找答案,仔細讀課文,用心去體會,在旁邊做上批註,在你感動的地方停下來多讀幾次。然後在小組內與同學交流分享。開始。

預設交流:

1、體會老師的愛

“卡羅納的母親去世了……不許在他面前放聲大笑。”從一個詞,一個標點中你都能感受到這份愛,誰想說?“!”——非常嚴肅、命令(指導朗讀)爲什麼不許、不許什麼?再來讀讀。

“老師把卡羅納拉到自己胸前……孩子,你要堅強喲”聯繫上文讀讀,說說你從哪裏感受到老師對卡羅納的愛?學生說一處,就帶着感受朗讀。老師的哪個動作哪個稱呼讓你彷彿覺得就是母親在身邊?(“拉到”“孩子”)再來讀。

2、體會“我”的愛

“我本想跟他說幾句話……別哭了。”千言萬語化爲一個動作,做這個動作表示什麼?請你來讀,把動作背後隱藏着的東西朗讀出來。千言萬語還化爲一句話——齊讀

3、體會同學的愛

“我心裏不由得泛起一陣陣同情和憐憫,大家屏息凝神地望着他。”

屏息凝神地望着他,什麼話都沒說,其實那一雙雙眼睛裏寫滿了什麼?如果你就是卡羅納的.同學,你要用這目光告訴他什麼?此時的確是無聲勝有聲啊!這樣的場面還有一處,讓我們再來讀讀吧!“放學的時候,大家圍在他身邊,誰都沒有說話,只用關切的目光默默地看着他。”

4、體會“我”母親的愛

學生說我的愛,還會說到後面,再引導孩子讀最後兩段,說說最感動我們的是誰?(讀了老師、同學和我對卡羅納的愛,誰還找出誰也給了卡羅納的愛?)

“母親把我推開了,她目不轉睛地望着卡羅納”母親的用意我最後明白了嗎?從哪個詞知道,母親這個舉動想告訴我什麼?

同學的母親,她也非常理解,同情卡羅納當時的處境。

根據板書小結

這同情、憐憫、關愛……包含着周圍人對卡羅納深深的愛!

這些“愛”卡羅納感受到了嗎?(感受到了)從哪兒看出來?

齊讀(他什麼也沒說,也沒有擡起頭來,只是把他的手放在我的手上。)卡羅納真的沒話說嗎?他似乎說着什麼?是啊,此時的卡羅納已不需要太多的言語來表達他的感受,真是無聲勝有聲啊!

四、總結感悟昇華情感

生活中難免遭到不幸,我們應該正確面對。對於我們周圍那些遭到不幸的人,我們應該給予他們什麼呢?(關愛)這也是這篇課文給我們的啓發。再讀課題。

關愛他人是一種美德,他能給人以春天般的溫暖,他能融化一顆冰冷的心,我們相信,卡羅納在這麼多愛的籠罩下,心頭的悲傷會漸漸消退的。愛讓人間充滿溫馨。同學們,讓我們有空多讀讀《愛的教育》吧,她將提升我們每個人愛的濃度。“心地善良,心中有愛,你就會伸出一千隻手幫助他人;心地善良,心中有愛,社會就會伸出一千隻手幫助你。”(齊讀師打手語)相信卡羅納在這麼多人的關愛下,在自己的堅強面對下,他一定能成爲生活的強者!相信,當週圍的人遭遇不幸時,同學們會向他伸出關愛之手。因爲我們知道“心地善良,心中有愛,你就會伸出一千隻手幫助他人;心地善良,心中有愛,社會就會伸出一千隻手幫助你。”

卡羅納教學設計2

【教學設想】

《卡羅納》一文,情意深厚,散發着濃濃的愛的氣息。打動讀者的是人與人之間深厚的愛,生髮的點是什麼呢?是人物關愛他人時無聲勝有聲的情意,是人物的語言,動作,甚至是一個眼神。找準了“點”,就能設計有效的教學方式,引導學生學習。因此教學設計以“愛”爲線,創設情境,教師引導學生從感知文字,到親近文字,走入文字,在暢所欲言的和諧氛圍中,加深理解和體驗,受到情感薰陶,獲得思想啓迪。其次,就是把課堂還給學生,把大量的時間和機會留給學生,真正體現以學生爲主體,老師只是做精當的點撥和語言表達的示範,使語言文字的訓練落到實處。第三就是使課內課外緊密地結合起來,豐富學生的閱讀量。第四,透過利用課件輔助教學,創設教學情景,激發學生興趣,幫助理解與體驗。

【教學目標】

一、知識能力

1、正確流利地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2、讀懂課文內容,瞭解課文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3、培養獨立閱讀能力。

二、過程方法

在讀中感悟,體會課文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三、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目標

感受人和人之間深厚而真摯的愛。

【教學過程】

一、五分鐘基礎知識訓練

1、讀表示關心、幫助方面的成語或短句。

2、展開想象,把下面的話說具體。

(點擊課件,進入“積累”欄目。)

二、創設情境,匯入新課

1、聽《母親》這首歌。聽過了嗎?大家聽了後想說什麼?

(點擊課件歌曲。)

2、引入:

可是,我們今天要認識的這位小朋友,他,卻失去了自己最親愛的母親,他就是──卡羅納。

(板書課題。)

(點擊課件出示課題。)

3、同學們,你們想想、說說:

失去母親的卡羅納會是怎樣的?

三、自讀課文,感知課文內容──感受“愛”

1、同學們,就讓我們走進卡羅納,走進包含深情的字裏行間,按照自己的閱讀習慣讀課文,把字讀準,把句子讀通。明白嗎?好,開始。

(生閱讀,師巡視。)

讀完了,那我想問問大家:這個故事帶給你怎樣的感受?

2、生暢談感受。

四、深入閱讀──理解“愛”

1、生默讀課文,思考:

面對遭遇不幸的卡羅納,大家是怎麼做的?用筆畫下來。

(點擊課件出示要求1。)

2、學生交流:

(出示句式,幫助表達)當卡羅納……誰怎麼做?

(相機點擊課件出示相關句子。)

3、感情朗讀:

師讀卡羅納表現的句子,生讀大家怎麼做的句子。

(點擊課件出示引讀。)

4、讀了這些句子,從中你能體會到什麼?老師隨機板書。

五、品析、想象──領悟“愛”

1、再次默讀課文,也可以輕聲朗讀,看看哪些詞句觸動了你的心,讓你爲之一動,爲什麼?在書上做批註,寫下自己的感受。

(點擊課件出示要求2。)

2、學生交流想法。

六、愛的延伸

1、師:愛,不需要豪言壯語,愛,不需要驚天動地。愛,是一句真誠的話;愛,是一個輕輕的接觸;愛,是一個深情的眼神;文中的老師,同學,家長,用自己的真誠理解、安慰、關愛遭遇不幸的卡羅納。是的,就是這樸素的愛,讓我們每個同學深受感動。

2、你從大家的言行中受到什麼啓發?

師:同學們,確實關愛他人是一種美德,她能給人以春天般的溫暖,她能融化一顆冰冷的心。在生活中,每個人都會遇到這樣或那樣的不幸,都會需要親人、朋友的關愛,可是愛是一種能力,怎樣去愛,需要我們學習。可以說,這篇課文記錄的不僅是關愛同學的過程,也是“我”學習愛的過程。所以說愛是一種能力,我們大家一──定──要──學會愛。

3、知道這個感人的故事出自何處嗎?對於這本書你知道些什麼?有什麼感受?

4、走近《愛的教育》:

閱讀選自《愛的教育》的另外兩篇文章《我的同學科列帝》和《朱塞佩·瑪志尼》──選自《同步閱讀》)學生自由選擇一篇,靜靜閱讀。

師補充介紹《愛的教育》,激發閱讀興趣。

七、作業佈置

1、閱讀《愛的教育》,在令自己感動的地方做上記號。

2、與父母交流閱讀感受,討論其中的人物。

卡羅納教學設計3

一、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認識五個生字,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在閱讀中體會人物的內心世界,嘗試用“感同身受”的方法深入理解課文內容。

過程與方法:

培養獨立閱讀能力,學會在閱讀中感受作者抓住人物的語言、動作、神情進行細緻描寫的方法。

情感態度價值觀:

在閱讀中體會人物的內心世界,激發關愛他人、幫助他人的情感。

二、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

引導學生了解大家在卡羅納遭到不幸時是怎麼做的並交流各自的閱讀體會和感受。

教學難點:

引導學生了解大家在卡羅納遭到不幸時是怎麼做的並交流各自的閱讀體會和感受。

三、教學策略

《卡羅納》選自亞米契斯《愛的教育》一書。本文講述的是小男孩卡羅納在遭遇失去母親的巨大不幸時,身邊的人真誠地理解他,熱情地安慰他,默默地關愛他的故事。

課文抓住卡羅納失去母親後第一天來上學這樣一個特殊的日子,從他承受的巨大悲痛和身邊人對他的無限關愛這兩方面展開來寫。文章語言生動,描寫細膩,字裏行間透露出其他人對卡羅納的愛,容易引起學生情感上的共鳴。教學時可以採取如下策略:

1.讓學生在閱讀中感受作者抓住人物的語言、動作和神情進行細緻描述的寫作方法,從課文講述的故事中體會到人與人之間要真誠理解、互相關愛。

2.體現學生的主體性作用,即學生是學習的主人。從感知、理解、積累、運用等語言實踐的過程中都應該以學生爲主體,在自主感悟的基礎上有序地展開。

四、教學過程

(一)談話匯入,激發情感

1.深情匯入。

“世上只有媽媽好,有媽的孩子像塊寶……世上只有媽媽好,沒媽的孩子像根草”,正如歌中所唱,母愛是多麼地偉大,有媽的孩子是多麼地幸福。

一個只讀小學三年級的孩子,也有一個疼愛他的母親。在他母親生日那天,獻給了母親一封長達八頁紙的信,來深深表達自己對母親的愛,信的四周還畫上了漂亮的花邊。可是半年後,無限疼愛他的母親竟然生病去世了,他遭到了巨大的不幸。他面容灰白,眼睛哭紅了,連兩腿也站不穩,好像他自己也大病了一場似的,萬分悲痛。

2.聽到這個故事,你的心情怎樣?

3.這個可憐的孩子叫──出示課題:卡羅納,齊讀課題。

這節課,讓我們一起走近卡羅納,一起走進作者飽含深情的字裏行間。

【設計意圖】教師滿懷深情地述說母愛的深沉與博大,創設出情意濃濃的教學情境,叩擊學生的心絃,爲理解卡羅納失去母親的巨大悲痛做好鋪墊。

(二)提示導讀,感悟理解

1.自由讀課文,把生字讀準,把句子讀通。(生閱讀,師巡視)

讀詞語:遭受、憐憫、屏息凝神、俯身、叮嚀、囑咐、號啕大哭、恍然大悟。

2.讀學習提示,畫出要求。

閱讀提示:

默讀課文思考:面對遭遇不幸的卡羅納,大家是怎樣做的?你從大家的言行中受到什麼啓發?

【設計意圖】充分發揮閱讀提示的作用,使學生的閱讀有明確的指向性。梳理閱讀提示的問題並善於藉助這些問題展開閱讀和思考,這是閱讀課文非常重要的方法,它可以達到省時、高效的目的。

3.大家是怎樣做的。

(1)“大家”在文中指誰?

(2)面對不幸的卡羅納,他們是怎樣做的?選擇其中的一個人來清楚地說說。

再讀課文,自己準備→同桌討論→指名交流,師隨機點撥。

引導學生體會老師、同學、“我”和“我”媽媽對卡羅納的關愛。

(3)“大家”就是指文中的這些人嗎?還有誰?他們會怎樣對待可憐的卡羅納?(鄰居、親戚、還有我們,我們也是“大家”中的一份子)

4.受到什麼啓發。

(1)面對遭遇不幸的卡羅納,大家以不同的方式傳遞着一種相同的關愛。這麼多人中,誰的做法讓你最感動、印象最深?

(2)從中你受到什麼啓發?寫下各自的感受。

(3)指名交流。

總結:同學們,在生活中,每個人都會遇到這樣或那樣的不幸,都會需要親人、朋友的關愛。可是愛是一種能力,怎樣去愛,需要我們學習。這則日記記錄的不僅是關愛同學的過程,也是“我”學習愛的過程。愛是一種能力,我們大家一定要──學會愛!

【設計意圖】這一環節的目的在於爲學生創設一個“與文字充分對話”的時空,學生是閱讀的主人,自己選擇、自己品讀、自己發現。教師則扮演組織者、引導者的角色,及時給予肯定、鼓勵,啓發、點撥。讓學生在自讀實踐的過程中運用讀書方法,形成閱讀能力。

5.文中的“大家”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但有一個重要的人我們不能忘,他就是──卡羅納。

(1)你覺得卡羅納是個怎樣的孩子?他的哪些地方最打動你?

(2)交流,師隨機點撥。

【設計意圖】前面部分的學習只是基於教材,而這一環節則是高於教材。

(三)資料連結,推薦閱讀

1.愛,不需要豪言壯語;愛,不需要驚天動地。愛,是一句真誠的話;愛,是一個輕輕的接觸;愛,是一個深情的眼神。文中的老師、同學、家長用自己的真誠、理解、安慰、關愛遭遇不幸的卡羅納。是的,就是這樸素的愛,讓我們每個同學深受感動。你們知道這個感人的故事出自何處嗎?

2.閱讀文後“資料袋”。

3.展示同學們帶來的《愛的教育》。

4.師補充介紹《愛的教育》,激發閱讀興趣。

《愛的教育》這本風行全球,膾炙人口的著作,由意大利作家亞米契斯耗時近十年完成。無論哪一章、哪一節都把“愛”表現得精髓深入、淋漓盡致,大至國家、社會、民族的大我之愛,小至父母、師長、朋友間的小我之愛,處處扣人心絃,感人肺腑,使得全世界各國都公認此書爲最富愛心及教育性的讀物而爭相翻譯出版。

《愛的教育》裏沒有乏味說教,沒有豪言壯語,也沒有轟轟烈烈的英雄事蹟。它所寫的只是一些平凡而善良的人物:賣炭人、小石匠、鐵匠的兒子、少年鼓手、帶病上課的教師以及他們的平凡日常生活。《愛的教育》以娓娓動聽的語言和生動感人的事例,啓迪人們要愛祖國,愛人民,愛父母,愛師長。

【設計意圖】爲學生提供一本相關的拓展性閱讀的書目,目的是想把學生的閱讀視野引向更爲廣闊的世界。

(四)佈置作業,拓展延伸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閱讀《愛的教育》。

【設計意圖】積累語言,拓展閱讀。

標籤:教學 精選 卡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