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教師之家 > 教學設計

《把鹽藏起來》教學設計

在教學工作者開展教學活動前,總不可避免地需要編寫教學設計,編寫教學設計有利於我們科學、合理地支配課堂時間。如何把教學設計做到重點突出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把鹽藏起來》教學設計,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把鹽藏起來》教學設計

《把鹽藏起來》教學設計1

教材分析:

《把鹽藏起來》是大象版小學三年級科學下冊第四單元《水和鹽的故事》的第一課。本單元的訓練重點是猜想與假設,實驗。本單元屬於綜合探究的單元,本節課用“小紅軍巧帶鹽”的故事引出教學內容,讓學生充分猜想並深入研究,爲下節課“水落鹽出做好鋪墊”。

教學目標:

1、知溶解的概念。

2、對食鹽溶解的快慢提出猜想與假設,透過設計對比實驗,知道加熱、攪拌、碾碎三種方法可以使鹽溶解得快一些。

能力目標:

能自己設計實驗驗證加快食鹽溶解的方法。經歷“提出問題----猜想與假設----實驗------應用”的科學探究活動的過程。

情感目標:

培養敢於和善於提出猜想與假設、願意合作與交流、持之以恆等科學態度。

法制目標:

透過戰爭年代與現實生活水平做比較,使生能弘揚中華民族勤儉節約的優秀傳統。知在生活中應勤儉節約,反對浪費。

教學重點:

透過對比實驗的過程,使學生理解鹽加快溶解的方法。

教學難點:

對比實驗過程,各種相同條件的控制。

教學準備:

鹽、攪拌棒、冷水、熱水、燒杯、鑰匙、蒸發皿(盛鹽用)、量杯、水槽。

教學過程:

一、影片引入

1、觀看電影《小紅軍巧帶鹽》片段

師:提出問題,小紅軍完成了什麼任務?

生:回答

師:根據學生口述故事情節並引出課題。

設計意圖:

教師準備電影片段,學生進行精彩的觀看,有助於激發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電影片段造成的懸念,有助於學生進行大膽猜想,有助於激發學生強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慾望。

二、學習新知、開始實驗。

1、研究鹽能否藏在水中

師:提出問題,小紅軍是怎樣把鹽藏起來的?

生:在小組內交流自己的想法,並設計實驗驗證。

師:巡視。

生:彙報猜想及實驗方法。

師:發放實驗器材。

生:開始實驗。

師:要求學生觀察並記錄實驗現象。

生:口述實驗現象。

師:引導生知溶解的概念並板書。

設計意圖:

給學生充分的自主權,自主交流設計實驗方法,體現教師是學生學習的引導者,教師是學生學習合作的好夥伴。

2、探究加快鹽溶解的方法

師:小紅軍真聰明,用溶解的知識把鹽成功的帶到山上。可當時的情況非常緊急,稍微慢一點就有可能被敵人發現。那小紅軍是怎樣將塊狀鹽儘快的溶解在水中的?請同學們在小組內交流自己的想法並設計實驗驗證。

生:各組交流想法並設計實驗驗證。

師:巡視。

生:彙報。

(1)、把食鹽放在水裏攪一攪會溶解得快些。

實驗方法:把相同的鹽同時放入相同的冷水中,一個攪拌,另一個不攪拌。

(2)、把食鹽放在熱水中會溶解得快些。

實驗方法:把相同的鹽同時放入相同數量的熱水和冷水中同時攪拌。

(3)、把食鹽碾碎後溶解得快些。

實驗方法:把兩塊大小相同的塊狀鹽一塊碾碎,另一塊不碾碎,同時放在相同的水中攪拌。

師:點評實驗方法併發放各組所需的器材。

生:開始實驗。

師:要求學生記錄實驗現象並寫出實驗結論。

生:各組彙報實驗現象和結論。

師:引導生小結鹽快速溶解的幾種方法。

設計意圖:

在充分探究的基礎上,讓學生說出自己的實驗方法,說出實驗現象,只要學生動手參與、仔細觀察並動腦思考了,就一定有收穫。教師需要給學生足夠的引導與鼓勵,讓學生感受到探究活動獲得成功後的成就感。

三、知識拓展

1、用本節課所學的知識說說怎樣使塊狀的鹽快速溶解?

生:交流後回答。

師:評價並補充。

2、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了溶解?怎樣可以加快他們的溶解?

生:獨立思考後回答。

師:評價。

設計意圖:科學與生活密切聯繫,生活中處處有科學,教師及時把科學與生活進行聯繫,不但增強學生的科學意識,而且也使溶解的知識更加實用,能爲生活服務。

四、滲透法制教育:

師:課的一開始我們觀看了小紅軍巧帶鹽上山的過程,那時他們在戰場上打仗。鹽吃不上,飯也吃不抱,生活怎樣?

生回答:非常艱苦。

師:我們現在的生活怎樣?

生回答:非常好。

師:可沒有他們的艱苦戰鬥我們現在的生活就沒這麼美好。在生活中我們應大力弘揚中華民族勤儉節約的優秀傳統。並大力宣傳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節約光榮,浪費可恥的思想觀念。我們從小要養成不浪費,勤儉節約的好習慣,力爭做一個勤儉節約的好學生。

設計意圖:

透過比較,使學生知現在的生活來之不易,在生活中應養成良好的習慣,力爭做到不浪費,弘揚中華民族勤儉節約的優秀傳統。

五、課堂小節

透過本節課的學習,你知道了什麼?

1、像鹽這樣“消失”在水中的現象叫溶解。

2、加快食鹽的溶解方法有加熱、攪拌、碾碎三種方法。

3、透過今天的學習你們能否把溶解知識應用到生活中去?

4、我們從小要養成不浪費,勤儉節約的好習慣,力爭做一個勤儉節約的好學生。

《把鹽藏起來》教學設計2

教學目標:

1、對鹽溶解的快慢提出假設,設計對比實驗。

2、知道水能溶解一些物質。

3、培養敢於、善於提出猜想與假設,願意合作與交流,持之以恆的科學態度。

教學重點:對鹽溶解的快慢提出假設,設計對比實驗。

教學難點:對鹽溶解的快慢提出假設,設計對比實驗。

教學準備:食鹽、燒杯、筷子、熱水等。

教學課時: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激趣匯入

播放視頻《閃閃的紅星》中小紅軍帶鹽的故事,請大家開動腦筋猜猜看,小紅軍是怎樣把鹽藏起來的?(板書課題:《把鹽藏起來》)

二、自主探究

1、學生交流自己的猜想

請大家分組討論,選出我們的最佳方案(學生選擇,並簡單的'說出理由)……

看來大家一致認爲,鹽能消失在水中,到底猜得對不對呢?想不想透過實驗來驗證?那麼,要做這個實驗需要什麼器材呢?(生交流)

請各組組長來材料超市選擇你們需要的材料。

2、實驗揭祕。

哪個小組願意彙報一下你們的實驗結果?……對,鹽真的能化在水中,那麼像鹽這樣消失在水中的現象叫溶解。(板書:溶解)同學們,你們太棒了。

3、探究加快食鹽溶解的方法

小紅軍很聰明,把鹽溶解在水中,但當時處境一定非常危急,請大家分組討論一下,怎樣能幫小紅軍將鹽儘快的溶解在水中?(生分組討論,交流彙報)

想法非常好,這些方法到底行不行呢?得透過實驗來驗證,現在請個小組設計自己的實驗方案。……

大家真了不起,設計好了自己的實驗,老師很佩服你們!在做實驗之前老師有幾點要求:

(1)、實驗用品要輕拿輕放,注意安全。

(2)、分工合作。

(3)、用簡單的語言填寫實驗報告單。

4、彙報交流。

誰能根據以上小組的彙報,對加快食鹽溶解的條件總結一下?

剛纔大家參與得非常積極,實驗做得很認真,還提出了不少有價值的問題,真是太棒了,下面讓我們看誰想得多!

5、聯繫實際學科學。

其實,溶解在我們生活中用途特別廣,現在請大家想一想: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了溶解?怎樣加快溶解?……

三、拓展探究。

看來,我們大家都是生活中的有心人,不僅心細,而且聰明。故事中的小紅軍也很聰明,他把鹽化成水藏在棉衣裏帶上山。那麼,鹽該怎樣取出來呢?想知道嗎?請大家課下先進行猜想,試着探究,並記錄下來,相信大家一定會有所發現。

教學反思

本課是以一個故事“小紅軍巧帶鹽”而引出教學內容的。這個故事有許多值得我們去猜想並深入拓展的教學內涵。

首先,小紅軍急中生智,到農民家裏把鹽倒在鍋裏,然後怎麼辦?要讓學生充分猜想:有的可能猜想小紅軍在鍋里加很多水把鹽藏在水中,這就是溶解;有的可能猜想小紅軍在鍋里加適量的水,使鹽最大限度的藏在水中,這就是飽和溶液,因爲只有製成飽和溶液,才能在水中藏最多的鹽。

其次,透過封鎖線時,敵人沒搜查出什麼東西,就放他過去了,小紅軍是怎樣把鹽帶上山順利完成了任務的?也要讓學生充分猜想:有的可能猜想小紅軍把棉衣浸在鍋裏的鹽水中。讓鹽水完全滲透到棉衣裏,然後把棉衣穿在外面透過敵人封鎖線;有的可能猜想小紅軍把棉衣穿在裏面透過敵人封鎖線。

猜想之後,再讓學生充分討論交流,幫小紅軍選擇藏鹽的正確方法。

《把鹽藏起來》一課的教學過程以學生的探究活動爲主線,使學生親身經歷“問題——假設——驗證——總結——應用”的活動過程,在引導學生探究活動中,不斷的提出新的問題,促使學生的探究活動步步推進,提高了科學探究活動的有效性。

標籤: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