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教師之家 > 教學設計

《魚游到紙上來了》教學設計

【課 題】:魚游到紙上來了

《魚游到紙上來了》教學設計

【課 型】:精讀課

【總 課 時】:2課時

 【教材分析】:《魚游到了紙上》是人教版小學語文第八冊第七單元的一篇精讀課文。課文記敘的是“我”去玉泉觀魚,認識了一位聾啞青年,發現他畫的魚栩栩如生,就像在紙上游動一樣,讚揚了聾啞青年做事勤奮、專注的品質。

【學習目標】:

1、認識4個生字,會寫11個生字,正確讀寫“花、港、清澈、一壺茶、一絲不苟”等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學習作者觀察和描寫人物的方法。

4、學習聾啞青年忘我的學習態度,培養做事勤奮、專注的品質。

 【學習重點】:引導學生從語言語言文字中體會文章說明的道理,受到啓發。

 【學習難點】:理解“魚游到了紙上”、“魚游到了心裏”的關係。

 【設計理念】:這是一篇精讀課文。在第一課時認識生字、理解新詞、初讀課文的基礎上,本節課力求體現以讀爲主、自讀自悟的教學理念,透過作者對聾啞青年看魚、畫魚的描寫,感悟青年勤於觀察、刻苦練習的優秀品質。讓學生在自主閱讀、自悟表達中提高語文素養。

教學時我從整體入手,瞭解內容;緊扣課題,理清主線題目;精講重點詞句,長文短教體會作者感情變化;把握時機,有機滲透寫法;因勢利導,鼓勵學生要像作者那樣做生活的有心人,只要用心去發現,善於發現,並把觀察的事物記錄下來,注意積累,那麼作文時就有取之不勁用之不竭的材料。

【評價方案】:

1、教學設計中,由魔術引入,由此產生疑問,啓發學生針對課題質疑:讀了課題,你想知道什麼?有什麼疑問?學生會紛紛提出:魚應該在水裏遊,怎麼會游到紙上?是誰使魚游到紙上來的?他是怎樣使魚游到紙上來的?透過對課題的質疑,大大激發了學生學習的興趣。而引導學生去閱讀課文,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把握了全文的中心

思想,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2、透過魚“游到紙上”,“游到心裏”的原因的討論,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和合作探究的能力。

3、站在學生的視角,思考學生學習的疑點、難點。

在此基礎上從教師教學的角度,將課文中值得教又值得學的“精華”篩選出來,作爲教學的“內核”部分,這些內核往往居於牽一髮而動全身的關鍵處,它可以是一個詞、一句話,也可以是一個語段、一個情感點。我抓的是題眼“魚爲什麼會游到紙上?” 課堂上就將此做爲教學的切入點和提高學生語文素養的着力點,引導學生潛心會文,深入研讀,力求成爲學生學習的創新點、發展。當然這一課特殊性,牽一髮而動全身的關鍵點,不止一處,還可以抓“舉止特別”“忘我的境界”“融爲一體”,這些點,都能夠引出本文的重點詞句,但不管抓哪一個,目的就是提煉教材精華,使教學內容更簡約。

4、抓重點詞,經選訓練點,在訓練中得到發展。

教學中,我抓住了表現青年人看魚時的神情“呆呆地”“靜靜地”進行語文字訓練,透過這樣的訓練,學生既感受到青年人的專注和忘我,又感悟到這樣的詞在表情達意方面的作用。不僅讀出詞語表面的意思,還讀懂了詞語背後蘊含的東西。在這樣語言文字訓練過程中實現了三個維度的整體推進。

5、抓重點句,挖掘生成點,在體驗中受到薰陶。

青年人精湛、高超的繪畫技藝引來了圍觀的人,人們讚歎着、議論着,可唯一沒有任何反應的是他自己。我抓住“人們讚歎着、議論着”教材這一生成點,利用文中插圖,播放背景音樂、創設情景,由一個小女孩驚奇的叫起來爲引子,讓學生在情境中體驗不同人物角色,與文中主人公零距離對話,達到師、生、文字、作者的情感共鳴。

本節課孩子學習興趣很濃,回答也很積極但細節方面還有很多不足,比如對於學生的評價還不夠準確豐富,引導學生體會人物的情感,進行朗讀方面還未很好地體現出人物的情感。還需激勵學生在思考上逐層深入。在這一點上要繼續努力。

標籤:教學 魚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