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教師之家 > 教學設計

《七月的天山》教學設計

作爲一名爲他人授業解惑的教育工作者,通常會被要求編寫教學設計,教學設計以計劃和佈局安排的形式,對怎樣才能達到教學目標進行創造性的決策,以解決怎樣教的問題。那麼什麼樣的教學設計纔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七月的天山》教學設計,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七月的天山》教學設計

《七月的天山》教學設計1

教材簡析:天山,我心中一片純潔的淨土,多麼令人心馳神往。冰山、雪峯、溪流、野花、羊羣和牧羊女,飲馬溪邊,策馬奔騰,大氣而不乏精緻,粗獷而不失嫺靜,好一派奇異的北國風光。《七月的天山》選自《天山景物記》,作者碧野。天山是我國西北邊疆的一條大山脈,連綿幾千裏,橫亙塔里木盆地和準噶爾盆地之間,把廣闊的新疆分爲南北兩半。天山終年積雪,盛夏,戈壁灘上雖然炎暑逼人,但一進入天山,便涼爽宜人,則是另一番天地了。作者用抒情的筆調,濃墨重彩描繪了天山夏天的奇異風光。這裏的夏天有着秋天般的涼爽,春天般的魅力。作者正是抓住了天山的地方特色,寫出了獨具丰韻的天山之夏。

設計理念:語文課程標準指出:“閱讀時蒐集處理資訊、認識世界、獲得審美體驗的重要途徑。月底教學使學生、教師、文字之間對話的過程。”“師生共同品讀”是學生、教師、文字之間深層次對話的形式之一。《七月的天山》一文的作者用抒情的筆調爲我們描繪了天山夏天的奇異風光。學習這篇課文,首先應讓學生自主去“品讀”,透過讀,在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在讀中有所感悟的思考,受到情感薰陶,獲得思想啓迪,享受審美樂趣。其次,在各自“品讀”中,讓師生之間展開自由的對話,透過對話,來互相啓發,相互感染,共同提升對文字的理解。

教學目標:

1、讀懂詞句的意思,積累佳句。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能說出天山景物的特點。

3、從課文的字裏行間感受天山的美景,從中受到美的薰陶。

重點難點:透過有感情地朗讀,感受天山之夏的美景,從中受到美的薰陶。

教具準備:

1.天山風景的圖片,《天山景物記》序的音像材料。

2、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匯入新課

同學們,我們先做一個思維小遊戲,(板書:新疆)齊讀,看到這個詞,你想到了什麼?其實,就在同學們的聯想和交流中,我們已經初步感受到了一種獨特的西北風情,並且多少有些嚮往,是嗎?我也一樣,一說起山,我就會想起這樣一座山,板書“天山”,自然,我就會想起一位著名的作家——碧野,他寫了一篇非常有名的散文——《天山景物記》文章一開頭,作者這樣寫道:(播放錄像)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理清層次

1、在我們這兒,七月是最炎熱的夏季,不知道天山怎麼樣。(板書課題:七月的天山)今天我們隨同作家碧野一同走進天山裏去看一看、遊一遊吧!

2、出示:七月的新疆,最理想的是騎馬上天山。(齊讀)

3、這是全文的開場白,簡潔明瞭,卻又總領全文,想一想,你感覺到了什麼?

4、出示有關圖片和文字介紹

【設計意圖】在學生情緒剛剛調動起來的時候,適時插入一些圖文並茂的對天山的介紹,則會激起學生極大的學習熱情,讓他們更投入的在課文中去感受去感受天山的美。

5、難怪作家碧野說:(生接讀……)那就趕緊騎馬上天山吧!請同學們自由地,放鬆地朗讀課文。邊讀邊畫出2、3、4、自然段的第一句話。

6、彙報。出示句子

進入天山,戈壁灘上的炎暑被遠遠地拋在後邊,迎面送來的雪山寒氣,會使你感到像秋天似的涼爽。

再往裏走,天山顯得越來越美。

走進天山深處,山色逐漸變得柔嫩,山形也逐漸變得柔美。

(1)讀一讀,你知道了什麼?

(2)原來,上天山不是登上天山的頂峯,而是騎在馬背上,從天山之外走到天山深處,記下一路上所看到的獨特的風景,你知道,這是什麼體裁的文章嗎?(我們給它取個名字叫“遊記”。進入天山--再往裏走--走進天山深處就是作者遊覽的行蹤。)

7、騎在馬背上,從進入天山,一直到到天山深處,一路上,看到了哪些景物?請同學們再一次默讀課文。用恰當的詞語分別給2、3、4自然段擬一個簡潔的小標題,可以是文中的詞語,也可以是自己概括的詞語。(歸納板書)

三、品讀感悟,欣賞景點

1、每一道風景都在我們心頭留下了獨特的印象。請同學們再次讀課文,抓住某個景點,多讀幾遍。從中你感受到了什麼?

2、彙報交流師相機引導品讀,指導朗讀。

重點指導這些句子

(1)藍天襯着高聳的巨大的雪峯,太陽下,雪峯間的雲影就像白緞上繡了幾朵銀灰色的花。

(2)融化的雪水,從高懸的山澗,從峭壁斷崖上飛瀉下來,像千百條閃耀的銀鏈,在山腳下匯成衝激的溪流,浪花往上拋,形成千萬朵盛開的白蓮。

(3)沿着白皚皚羣峯的雪線以下,是蜿蜒無盡的翠綠的原始森林,密密的塔鬆像撐開的巨傘,重重疊疊的枝丫,漏下斑斑點點的細碎的日影。

(4)在輕輕盪漾着的溪流的兩岸,滿是高過馬頭的野花,五彩繽紛,像織不完的錦緞那麼綿延,像天邊的霞光那麼耀眼,像高空的彩虹那麼絢爛。

……

【設計意圖】:品與讀結合,在反覆讀中品,在品的基礎上進行好朗讀訓練。在這個環節中,引導學生由淺入深的自讀自悟,先讓學生自己去發現,並說出自己的感受,然後根據學生自己的喜好來回報交流,討論對語句的理解,交流自己的看法,充分體現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爲,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薰陶,享受審美樂趣。

四、形象感知,感情朗讀課文。

1、一路上,我們跟隨作家碧野,從字裏行間裏領略了天山的風景,現在,想不想看一看這些美麗的風光呢?(播放圖片)

2、歸納小結,形成板書

五、拓展延伸,積累優美語句。

1、告訴大家一個好消息:陽光旅行社要招聘一批天山景區的小導遊。招聘條件"熟悉各處景點,普通話標準,舉止文明,待人熱情大方。

2、先在小組內自由練習,再展示。

板書設計:

4七 月 的 天山走進天山雪峯溪流

再往裏走森林

走進天山深處野花

奇異風光天山景生機無限七月情

《七月的天山》教學設計2

一、教學目的

1、培養學生熱愛祖國美麗富饒的大好河山的感情,體會作者透過記敘遊覽天山的見聞所流露出來的熱愛祖國、熱愛新生活的深厚感情。

2、學習抓住景物特點,按照一定的表達順序寫景狀物的方法。

3、體會課文精當、華麗的語言特色,揣摩文中比喻、襯托等修辭方法的表達效果。

二、教學重點

1、掌握組織材料的順序和方法,可以比喻、映襯等表現手法爲講析重點,學習運用貼切、鮮明、生動的語言寫景狀物。

2、培養熱愛祖國邊疆的情感。

三、教學難點

1、學習如何按照一定的順序把材料組織得井井有條;

2、體會並學習使用絢麗多彩的語言風格。

四、課前準備

學生藉助課前閱讀提示充分預習,藉助工具書正字正音和解詞,收集相關資料,初步瞭解課文的寫景狀物順序和特點。

教師製作演示課件,附配樂課文朗誦。

五、課時安排:

1課時

六、學習過程:

(一)用設境式教學導語引入新課

同學們,江南的山水、溶洞真實奇妙無比,引人入勝,每當想到那奔騰咆哮、一瀉千里的長江黃河,那千姿百態、氣勢雄偉的三山五嶽,一股民族自豪感便油然而生。北國的天山又是一番怎樣的景象呢?

唐代大詩人李白有詩云:明月出天山,蒼茫雲海間。清代詩人洪亮吉也有詩云:地脈至此斷,天山已包天。日月何處棲,總掛青松巔。現代散文家汪曾祺也在《早發烏蘇望天山》一詩中讚道:蒼蒼浮紫氣,天山真雄偉。陵谷分陰陽,不假皴擦美。初陽照積雪,色如胭脂水。這些名詩人筆下的天山令人神往。著名作家碧野描寫天山綿亙數千裏,地域廣袤,景物豐美。那就讓我們隨同《七月的天山》的作者碧野一同走進天山裏去看一看、遊一遊吧!

(二)出示課題,明確學習任務

1、讀課題,學生利用資料介紹天山,小結:

天山:亞洲中部的大山系,橫貫新疆中部,西端伸入哈薩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全長2500千米,寬250~300千米。平均海拔約5000米,最高峯托木爾峯海拔爲7435.3米,峯頂白雪皚皚。天山博格達峯上的積雪終年不化,人們叫它雪海。在博格達峯的山腰上,有一個名叫天池的湖泊,海拔1900米,深約90米。池中的水都是冰雪融化而成,清澈透明,像一面大鏡子。潔白的雪峯,翠綠的雲杉倒映湖中,構成了一幅美麗的圖畫。相傳3000多年前周朝的天子來到這裏,王母娘娘就在這裏設蟠桃宴招待他,因而古稱瑤池。現在這裏已成爲著名的旅遊勝地。

2、解題,瞭解作者,明確學習任務:《七月的天山》是一篇以描寫山川景物爲主要內容的遊記散文,選自於《天山景物記》,作者碧野。(簡介作者)

閱讀課文,想想文中主要描寫了哪些景物,它們有什麼特點。如果有興趣,還可以把自己喜歡的優美語句摘抄下來。(學習要求──抓住景物特點,積累語言)。

3、提出學習方法(演示)

(三)根據閱讀提示速讀全文,理清全文所記敘的遊覽順序,引導理解內容

1、學生根據提示自讀課文;

2、引導閱讀:

(1)課文是按照什麼順序來寫的?

(觀察點的移動,由山外到山裏。)讓學生找出課文的脈絡句,即地點變換的句子。(進入天山再往裏走走進天山深處)這些句子表示空間的轉換,順序從山的外圍寫到山的深處。

(2)學生朗讀(或配樂朗誦)課文第二自然段;

課文描寫了哪些景物?主要採用什麼方法寫的?(讓學生議論,然後交流)

(明確:寫了雪峯、雲影、雪水、溪流、森林、野花等美景。描繪方法:A、襯托,如:以藍天和雲影襯托雪峯之高大、靜美;以溪流、游魚的活躍襯托天山的寂靜。B、比喻,如:說白雲在雪峯上留下一朵朵暗花;溪流的浪花似盛開的白蓮。)

(3)第三段集中寫天山的原始森林。

引導學生思考交流:這段抓住森林的哪些特點來寫的?

(明確:用蜿蜒無盡,寫森林之廣大。以馬蹄濺水,幾聲鳥鳴來襯它的幽靜。以林間只漏下斑斑點點細碎的日影來襯它的稠密。以林外陽光燦爛和林中閃着菸頭的紅光來襯它的幽深。最後,以這天山上有的是成羣的野羊、草鹿、野牛和野駱駝來突出森林之富饒。)

(4)朗讀四自然段(或放配樂朗誦)

自讀交流:作者抓住野花的哪些特點進行描繪的?(學生用筆在書本上做出標記)

學生邊交流,教師演示。

(紅、黃、藍、白、紫,五彩繽紛描其色;

像織綿彩霞長虹繪其豔;

賽八寸的瑪瑙盤狀其大;

馬走在花海中人浮在花海上顯其多;

用不着離鞍一伸手就可以捧到誇其高。

(四)細品語言文字,小結學習內容

1、課文主要是由外到裏,由高到低。表現方法主要運用襯托和比喻。

2、引導學生從描寫景物形態、描繪聲音、描繪動態、描繪色彩、描繪感覺上去找比喻句、體會精妙之處。

3、積累自己喜歡的字詞和句子。

4、課外閱讀《天山景物記》。

(五)拓展訓練

1、歸納寫作特點、然後進行小練筆:

(1)十分講究寫景的順序,全文從總體上說,以遊蹤爲序,從山的外圍寫到山的深處,或由遠及近,或自上而下,寫出了景物的變化,顯得繁而不雜。

(2)抓住景物的特徵,展開細膩的描寫。作者抓住特徵,用簡練而又形象的筆觸加以描繪,使之活靈活現,躍然紙上,構成一幅幅生動、奇美的畫面。

(3)絢麗多彩的語言,飽含濃郁的生活氣息和邊疆風情,具有感人的魅力。作者精心運用了比喻、映襯、誇張、對偶、排比等多種修辭手法,把景物描繪得淋漓盡致,美不勝收。

2、小練筆:練習寫景狀物作文,要求寫一段特定環境下的景色,如校園的早晨、公園的景物、節日的夜晚等,能抓住景物的特徵,安排明確的線索,採用合理的順序和即景抒情。

《七月的天山》教學設計3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1、認識生字新詞。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3、能聯繫上下文,理解詞句意思,感受優美詞句並積累。

過程與方法:

蒐集資料、思考交流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感受北國天山的美景,培養熱愛大自然的感情。

教學重、難點:

能說出天山景物的特點,能從作者的字裏行間感受天山的美景從中感受到美的薰陶。

教學過程

(一)引入新課

唐代大詩人李白有詩云:“明月出天山,蒼茫雲海間。”詩人筆下的“天山”令人神往。那就讓我們隨同《七月的天山》的作者碧野一同走進天山裏去看一看、遊一遊吧!

(二)出示課題,明確學習任務

1、讀課題,學生利用資料介紹天山

2、解題,瞭解作者:《七月的天山》是一篇以描寫山川景物爲主要內容的遊記散文,選自於《天山景物記》,作者碧野。(簡介作者)

“閱讀課文,想想文中主要描寫了哪些景物,它們有什麼特點。如果有興趣,還可以把自己喜歡的優美語句摘抄下來。”

(三)根據“閱讀提示”速讀全文,理清全文所記敘的遊覽順序,引導理解內容

1、學生根據提示自讀課文;

2、引導閱讀:

(1)課文是按照什麼順序來寫的?讓學生找出地點變換的句子。這些句子表示空間的轉換,順序從山的外圍寫到山的深處。

(2)學生朗讀課文第二自然段;

課文描寫了哪些景物?主要採用什麼方法寫的?(讓學生議論,然後交流)

(明確:寫了雪峯、雲影、雪水、溪流、森林、野花等美景。描繪方法:A、襯托,如:以藍天和雲影襯托雪峯之高大、靜美;以溪流、游魚的活躍襯托天山的寂靜。B、比喻,如:說白雲在雪峯上留下一朵朵“暗花”;溪流的浪花似盛開的“白蓮”。)

(3)第三段集中寫天山的原始森林。

引導學生思考交流:這段抓住森林的哪些特點來寫的?

(4)朗讀四自然段(或放配樂朗誦)

自讀交流:作者抓住野花的哪些特點進行描繪的?(學生用筆在書本上做出標記)

(四)細品語言文字,小結學習內容

1、課文主要是由外到裏,由高到低。表現方法主要運用襯托和比喻。

2、引導學生從描寫景物形態、描繪聲音、描繪動態、描繪色彩、描繪感覺上去找比喻句、體會精妙之處。

3、積累自己喜歡的字詞和句子

4、課外閱讀《天山景物記》

(五)拓展訓練

小練筆:練習寫景狀物作文,要求寫一段特定環境下的景色,如校園的早晨、公園的景物、節日的夜晚等,能抓住景物的特徵。

(課後反思):

《七月的天山》是一篇寫景記敘文,記敘了作者七月騎馬上天山所看到的美麗的自然風光。表達了作者對祖國邊陲天山風景的喜愛之情。課文的寫作思路是:先總述七月的天山是遊人最理想的地方;接着分述了作者騎馬上天山所看到的雪峯、溪流、原始森林和遍地的野花的奇異美景;最後作者抒發了對天山美景的讚美之情。

教學時,我引導學生圍繞“文中主要描寫了哪些景物,抓住景物的哪些特點,作者是怎樣用優美的語言表情達意的”進行自主研讀和交流。學生在朗讀中感受到了詞彙的豐富,風景的優美和修辭手法的巧妙運用。

講課時,我着重引導學生欣賞句子“在輕輕盪漾着的溪流兩岸,滿是高過馬頭的野花,五彩繽紛,像織不完的錦緞那麼綿延,像天邊的霞光那麼耀眼,像高空的彩虹那麼絢爛。”要求學生合理運用比喻、排比的句式對身邊熟悉的景物進行仿寫練筆。

《七月的天山》教學設計4

教學

目標

1.認識8個生字。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聯繫上下文讀懂詞句、積累語言。

3.從作者的字裏行間感受天山夏天獨特的美景,受到美的薰陶和情的感染。

教學重點:

1、掌握組織材料的順序和方法,可以比喻、映襯等表現手法爲講析重點,學習運用貼切、鮮明、生動的語言寫景狀物。

2、培養熱愛祖國邊疆的情感。

教學難點:

1、學習如何按照一定的順序把材料組織得井井有條;

2、體會並學習使用絢麗多彩的語言風格。

課前準備

製作介紹天山美景的多幅圖片及相應文字的多媒體課件。

教學流程

一、課前感悟

1、師:在上課之前,老師先送你們一份禮物,希望你們在欣賞這份禮物的時候仔細觀察,用心感受。請看大屏幕(課件出示)

2、欣賞天山美景(圖片配音樂:x疆好)

3、師:我們一起欣賞了美麗的天山風景圖,你有什麼感受?

4、學生利用資料介紹天山

二、明確任務

1、讀課題,解題,瞭解作者,明確學習任務:《七月的天山》是一篇以描寫山川景物爲主要內容的遊記散文,選自於《天山景物記》,作者碧野。(簡介作者)

“閱讀課文,想想文中主要描寫了哪些景物,它們有什麼特點。如果有興趣,還可以把自己喜歡的優美語句摘抄下來。”――(學習要求──抓住景物特點,積累語言)。

2、提出學習方法

三、自學課文

1、學生根據提示自讀課文;

2、引導閱讀:

(1)課文是按照什麼順序來寫的

(2)學生朗讀(或配樂朗誦)課文第二自然段;

課文描寫了哪些景物?主要採用什麼方法寫的?

(3)第三段集中寫天山的原始森林。

引導學生思考交流:這段抓住森林的哪些特點來寫的?

(4)朗讀四自然段(或放配樂朗誦)

自讀交流:作者抓住野花的哪些特點進行描繪的?(學生用筆在書本上做出標記)

學生邊交流,教師演示。

四、細品語言

1、課文主要是由外到裏,由高到低。表現方法主要運用襯托和比喻。

2、引導學生從描寫景物形態、描繪聲音、描繪動態、描繪色彩、描繪感覺上去找比喻句、體會精妙之處。

3、積累自己喜歡的字詞和句子

4、課外閱讀《天山景物記》

五、拓展訓練

1、歸納寫作特點、然後進行小練筆:

(1)十分講究寫景的順序,全文從總體上說,以遊蹤爲序,從山的外圍寫到山的深處,或由遠及近,或自上而下,寫出了景物的變化,顯得繁而不雜。

(2)抓住景物的特徵,展開細膩的描寫。作者抓住特徵,用簡練而又形象的筆觸加以描繪,使之活靈活現,躍然紙上,構成一幅幅生動、奇美的畫面。

(3)絢麗多彩的語言,飽含濃郁的生活氣息和邊疆風情,具有感人的魅力。作者精心運用了比喻、映襯、誇張、對偶、排比等多種修辭手法,把景物描繪得淋漓盡致,美不勝收。

《七月的天山》教學設計5

教學目標:

1、學習略讀的方法,能夠透過比較快的閱讀,瞭解文章大意,把握文中描寫的主 要景物,交流景物有何特點。

2、摘抄、默誦文章的優美句段,積累課文語言。

教學重難點:

1、掌握組織材料的順序和方法,可以比喻、映襯等表現手法爲講析重點,學習運用貼切、鮮明、生動的語言寫景狀物。體會並學習使用絢麗多彩的語言風格。

2、培養熱愛祖國邊疆的情感。

教學過程:

一、用情景法教學導語引入新課

同學們,江南的山水、溶洞真實奇妙無比,引人入勝,每當想到那奔騰咆哮、一瀉千里的長江黃河,那千姿百態、氣勢雄偉的三山五嶽,民族自豪感便油然而生。北國的天山又是一番怎樣的景象呢?

唐代大詩人李白有詩云:“明月出天山,蒼茫雲海間。”詩人筆下的“天山”令人神往。著名作家碧野描寫天山綿亙數千裏,地域廣袤,景物豐美。那就讓我們隨同《七月的天山》的作者碧野一同走進天山裏去旅遊一下!

二、出示課題,明確學習任務

1、讀課題,學生利用資料介紹天山,教師演示課件,小結:

(課件演示)天山:亞洲中部的大山系,平均海拔約5000米,最高峯托木爾峯海拔爲7435.3米,峯頂白雪皚皚。天山博格達峯上的積雪終年不化,人們叫它“雪海”。在博格達峯的山腰上,有一個名叫“天池”的湖泊,海拔1900米,深約90米。池中的水都是冰雪融化而成,清澈透明,像一面大鏡子。潔白的雪峯,翠綠的雲杉倒映湖中,構成了一幅美麗的圖畫。相傳3000多年前周朝的天子來到這裏,王母娘娘就在這裏設蟠桃宴招待他,因而古稱“瑤池”。現在這裏已成爲著名的旅遊勝地。

2、解題,瞭解作者,明確學習任務:

《七月的天山》是一篇以描寫山川景物爲主要內容的遊記散文,選自於《天山景物記》,作者碧野。(簡介作者) “閱讀課文,想想文中主要描寫了哪些景物,它們有什麼特點。如果有興趣,

還可以把自己喜歡的優美語句摘抄下來。”——(學習要求──抓住景物特點,積累語言)。

三、根據“閱讀提示”快速瀏覽全文,理清全文所記敘的遊覽順序,理解內容。

 1、學生根據提示自讀課文;

2、引導閱讀:

(1)課文是按照什麼順序來寫的?(觀察點的移動,由山外到山裏。)讓學生找出課文的脈絡句,即地點變換的句子。(“進入天山”“再往裏走”“走進天山深處”)這些句子表示空間的轉換,順序從山的外圍寫到山的深處。

(2)學生朗讀課文第二自然段;

課文描寫了哪些景物?主要採用什麼方法寫的?(讓學生議論,然後交流) (明確:寫了雪峯、雲影、雪水、溪流、森林、野花等美景。描繪方法:A、襯托,如:以藍天和雲影襯托雪峯之高大、靜美;以溪流、游魚的活躍襯托天山的寂靜。B、比喻,如:說白雲在雪峯上留下一朵朵“暗花”;溪流的浪花似盛開的“白蓮”。)

(3)第三段集中寫天山的原始森林。

引導學生思考交流:這段抓住森林的哪些特點來寫的?

(明確:用“蜿蜒無盡”,寫森林之廣大。以馬蹄濺水,幾聲鳥鳴襯托它的幽靜。以林間“只漏下斑斑點點細碎的日影”來襯它的稠密。以林外陽光燦爛和林中閃着菸頭的紅光來襯它的幽深。最後,以“這天山上有的是成羣的野羊、草鹿、野牛和野駱駝”來突出森林之富饒。)

(4)朗讀四自然段

自讀交流:作者抓住野花的哪些特點進行描繪的?(學生用筆在書本上做出標記)

學生邊交流,教師演示。

(“紅、黃、藍、白、紫,五彩繽紛”——顏色;

“賽八寸的瑪瑙盤”——面積大;

“馬走在花海中”“人浮在花海上”——花多;

“用不着離鞍”“一伸手”就可以“捧到”——誇其高;)

四、細品語言文字,小結學習內容

1、課文主要是由外到裏,由高到低。表現方法主要運用襯托和比喻。

2、引導學生從描寫景物形態、描繪聲音、描繪動態、描繪色彩、描繪感覺上去找比喻句、體會精妙之處。

3、背誦自己喜歡的字詞和句子。

五、拓展訓練

 1、歸納寫作特點、然後進行小練筆:

(1)十分講究寫景的順序,全文從總體上說,以遊蹤爲序,從山的外圍寫到山的深處,或由遠及近,或自上而下,寫出了景物的變化,顯得繁而不雜。

(2)抓住景物的特徵,展開細膩的描寫。作者抓住特徵,用簡練而又形象的筆觸加以描繪,使之活靈活現,躍然紙上,構成一幅幅生動、奇美的畫面。

(3)絢麗多彩的語言,飽含濃郁的生活氣息和邊疆風情,具有感人的魅力。作者精心運用了比喻、映襯、誇張、對偶、排比等多種修辭手法,把景物描繪得淋漓盡致,美不勝收。

2、小練筆:練習寫景狀物作文,要求寫一段特定環境下的景色,如校園的早晨、公園的景物、節日的夜晚等,能抓住景物的特徵,安排明確的線索,採用合理的順序和即景抒情。

六、總結

天山美麗如卷,大家從文字上就可以欣賞到天山的美,猶如漫步天山,這就是語言的魅力。

七、作業

1.朗讀課文

2.積累優美詞句

教學反思

1、初讀課文,從整體上感受天山之美,透過自由輕聲朗讀課文劃出表示作者遊覽順序的詞語“進入天山----再往裏走----走進天山深處”,充分激發了學生的主動意識,有效促進了學生的自主發展。

2、這節課也存在一些問題:對略讀課教學的把握還有些欠缺。略讀課教學宜在老師的幫助下學生自主學習,在師生或生生的交流中深化理解,提高語文學習能力。我認爲這堂課的教學重點應是讓學生積累語言,將大量的時間放在朗讀和背誦積累上,和文章的寫作方法上。而對於天山景物有什麼特點,可以簡單處理,而不必在景物特點上花費太多時間。這樣做學生和老師都將注意力集中在了一些字上。比如雪峯的特點是高、大、白,溪流的特點是快、清、活,森林則是綠、密、幽,野花是高、多、鮮,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學生從語言文字中感受天山美。從而,激發學生對做過邊疆的熱愛和名族自豪感。

《七月的天山》教學設計6

一、教學要求

1、培養學生熱愛祖國美麗富饒的大好河山的感情,體會作者透過記敘遊覽天山的見聞所流露出來的熱愛祖國、熱愛新生活的深厚感情。

2、學習抓住景物特點,按照一定的表達順序寫景狀物的方法。

3、體會課文精當、華麗的語言特色,揣摩文中比喻、襯托等修辭方法的表達效果。

二、教學重點

1、掌握組織材料的順序和方法,可以比喻、映襯等表現手法爲講析重點,學習運用貼切、鮮明、生動的語言寫景狀物。

2、培養熱愛祖國邊疆的情感。

三、教學難點

1、學習如何按照一定的順序把材料組織得井井有條;

2、體會並學習使用絢麗多彩的語言風格。

四、教學方法:讀書指導法,自學法

五、課前準備

學生藉助課前閱讀提示充分預習,藉助工具書正字正音和解詞,收集相關資料,初步瞭解課文的寫景狀物順序和特點。

教師製作演示課件,附配樂課文朗誦。

五、課時安排:1課時

一、直接揭題

指名讀課文前面的過渡語。

二、學生自學

帶着過渡語提示問題,初讀課文,並讀準生字,找出新詞。

整體感知,提問:文章似乎是個嚮導,帶着你遊覽,能看出導遊線路嗎?(讓學生列出作者的遊覽路線)

教師指導:隨着導遊線路觀看圖像或網頁瀏覽,初步感知新疆天山的美麗風光。

三、引導讀通

結合看畫面,指導讀好課文各個小節,讓學生說說作者分別寫了哪些景物。

同時正音、解詞,通讀句子。如疑難詞有:炎暑、山澗、飲馬、索繞等。

藍天襯着高聳的巨大的雪峯這句,需要結合圖片點撥感受。

四、合作學習

你覺得哪些語段、詞句寫得好?這段話或這一詞語好在哪裏?在四人小組中閱讀交流,說出感受,請同學發表看法,不理解的可以請教老師。

如:寫雪峯、雪水時的確切比喻;密密的塔鬆像撐開的巨傘,重重疊疊的枝椏,漏下斑斑點點細碎的日影一句,用了許多疊詞,讀起來別有韻味,讓人感受到原始森林幽靜的美;還有描寫花海的排比句;人浮在花海上中的浮字等,都是值得研讀的句子。

五、班級交流

各小組派代表在班上彙報討論情況,教師給予肯定和鼓勵,對體會不到位的進行點撥,並結合朗讀加深體會。

六、激發興趣,課外延伸

在學生交流後,問他們是否喜歡讀這樣的遊記,並讓學生在課外

由選擇讀些這方面的書,也可以瀏覽互聯網上的資料,鼓勵學生多和

教師、同學交流,這樣,足不出戶,也可以遊遍千山萬水

七、摘抄優美詞句

有條件的設計專門的摘錄本子,指導摘錄的格式,提醒學生在課外閱讀中也要進行這樣的摘錄。

 八、作業:複習詞語卡

板書設計:

教學反思:

今天上略讀課文《七月的天山》,我就抓住一個問題展開:七月的天山留給你最深的印象是什麼?學生馬上蹦出一個詞:美!自然後面就可以接着問了:美

在哪些字裏行間啊?指名的學生先說到了雪山,自然要體會其中的兩處比喻,從有怎樣的相同點?比喻寫出了什麼?體會了比喻的妙處,再用朗讀體現雪

山的壯麗,雪水的歡快。接着學生找到了花、塔鬆、魚兒三處,都進行了深入理解,並結合句子開展聯想說話,用朗讀表現。學生在理解中感受了美,

而且有大到整體的理解,小到一個句子,一個短語,一個詞語,小到一個字浮的切入理解;還從作者角度去理解他的寫作情感,小到從心愛感受作者對天山

的深情;感悟了作者的寫作方法,理出了寫作順序,討論了作者的詳略安排,知道了一個新的寫作點:略寫中也可以有重點,就像課文中略寫森林,但其中重寫了塔

鬆。這樣有閱讀學習和寫作學習的課我是比較滿意的,何況最後在讚美天山中結束了一節課的學習。一是整體體會天山的寧靜、幽靜。學生明白了這天山美麗卻又大

氣,幽靜卻又生機勃勃。用他們的話說:天山的花有生命力,樹有生命力,魚有生命力,雪山也有生命力,正是雪山上的雪水給了這些花草樹木、魚兒澆灌。水是

這些生命的源頭。他們說:正因爲在這廣闊的天山中能聽見水聲、馬蹄聲,更見天山的寧靜。這樣寧靜的地方,哪怕你帶着多麼煩躁的心情來到這,都會被撫

平,都會平靜下來的。學生的感受已經很深入了,不只是感受到了景色單純的美,已經感受到了景色的薰陶作用與生命作用了。在此基礎上我決定有感情朗讀結束

這次的閱讀旅程。我說:讓我們和作者一起騎馬上天山,讓老師來給大家做導遊。我們用朗讀來進行我們的天山美麗之旅。於是我引讀表示寫作順序的句

子,學生接讀景物描寫的美句,在我們朗朗的讀書聲中迎來了下課聲。

一課時完成是略讀課文的要求,但以前我從沒做到,今天做到了,不僅學生理解深入,朗讀到位,而且體會深刻。能做到這樣我想主問題的把握是非常重要的。看來要

讓課堂緊湊有效,一定要抓好主問題,切中要害,由點及面,由點成線,最後回到一個感情體悟的點,讓課在書聲中結束是比較理想的。

《七月的天山》教學設計7

一、教學目標

1、認識8個生字。能借助字典和聯繫上下文,讀懂詞句的意思,積累佳句。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能說出天山的景物的特點。

3、能從作者的字裏行間感受天山的美景,從中受到美的薰陶。

二、教學重點

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能從作者的字裏行間感受天山的美景,從中受到美的薰陶。

三、教學時間:

一課時

四、教學過程:

一、直接揭題

指名讀課文前面的過渡語。

二、學生自學

帶着過渡語提示問題,初讀課文,並讀準生字,找出新詞。

整體感知,提問:文章似乎是個嚮導,帶着你遊覽,能看出導遊線路嗎?

教師指導:隨着導遊線路觀看圖像或網頁瀏覽,初步感知新疆天山的美麗風光。

三、引導讀通

結合看畫面,指導讀好課文各個小節,讓學生說說作者分別寫了哪些景物。

同時正音、解詞,通讀句子。如疑難詞有:炎暑、山澗、飲馬、縈繞等。

“藍天襯着高聳的巨大的雪峯……”這句,需要結合圖片點撥感受。

四、合作學習

你覺得哪些語段、詞句寫得好?這段話或這一詞語好在哪裏?在四人小組中閱讀交流,說出感受,請同學發表看法,不理解的可以請教老師。

五、班集交流

各小組派代表在班上彙報討論情況,教師給予肯定和鼓勵,對體會不到位的進行點撥,並結合朗讀加深體會。

六、激發興趣,課外延伸

在學生交流後,問他們是否喜歡讀這樣的遊記,並讓學生在課外自由選擇讀些這方面的書,也可以瀏覽互聯網上的資料,鼓勵學生多和老師、同學交流,這樣,“足不出戶,也可以遊遍千山萬水”。

七、摘抄優美詞句

有條件的設計專門的摘錄本子,指導摘錄的格式,提醒學生在課外閱讀中也要進行這樣的摘錄。

《七月的天山》教學設計8

《七月的天山》是以感受大自然的.美爲專題的一篇略讀課文。

小學語文《七月的天山》教學設計由小編整理,僅供參考:

學習目標

1.認識生字新詞。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3.能聯繫上下文,理解詞句意思,感受優美詞句並積累。

4.感受北國天山的美景,培養熱愛大自然的感情。

課前準備

掛圖:畫有導遊線路的小黑板;天山景物課件。

教學重、難點:能說出天山景物的特點,能從作者的字裏行間感受天山的美景從中感受到美的薰陶。

教學過程:

直接揭題:指名讀課文前面的過度語。

學生自學

帶着過度語提示問題,初讀課文,並讀準生字,找出新詞。

整體感知,提問:文章似乎是個嚮導,帶着你遊覽,能看出導遊線路嗎?

教師指導:隨着導遊線路觀看圖象或網頁瀏覽,初步感知新疆天山的美麗風光。

引導讀通

結合看畫面,指導讀好課文各個小節,讓學生說說作者分別寫了哪些景物。

同時正音、解詞、通讀句子。

合作學習

你覺得 哪些語段、詞句寫的好?這段話或這一詞語好在哪裏?在四人小組裏閱讀交流,說出感

受,請同學發表看法,不理解的可以請教老師。

班級交流

各小組派代表在班上彙報討論情況,教師給予肯定和鼓勵,對體會不到位的進行點撥,並結合朗讀加深體會。

激發興趣,課外延伸

在學生交流後,問他們是否喜歡讀這樣的遊記,並讓學生在課外自由選擇讀些這方面的書,也可以瀏覽互聯網上的資料,鼓勵學生多和老師、同學交流。

摘抄優美詞句

有條件的設計專門的摘錄本子,指導摘錄的格式,提醒學生在課外閱讀中也要進行這樣的摘錄。

作業:複習詞語卡。

教後記:沿用上一課的方法,引導學生自學課文,掌握學法。

《語文園地一》教學設計

學習目標

1.能就春遊活動講清楚自己的計劃,並參與商討,培養學生的自主合作參與意識。

2.能具體明白的描寫生活中觀察到的景物或者由此引發的聯想。

3.感性認識排比句的特點及其表達作用。

4.積累描寫景物的古詩詞,激發課外閱讀興趣。

5.學習瀏覽獲取需要的資訊,並交流感受。

教學時間:6課時

第一課時口語交際

導語

不知不覺春天已經來到我們身邊。看窗外,春光多美好。我知道同學們最想去春遊了,記得往年我們去了哪裏?今年我們還要去,不過需要由大家來自己安排。

準備計劃

先讀讀課文裏的這段話,想想需要考慮哪些問題,準備紙筆,稍做記錄。

分組討論

恐怕一個人拿不定主意,咱們分小組進行。看哪一組計劃的周密、妥當,咱們就聽從他們的意見,每人稍做準備,談談自己的計劃,再由小組長統一意見,推選一人作好發言,師生評議。最後,由班長綜合大家意見,制定出一個春遊方案。

第二、三課時習作

啓發談話

我們在校園裏生活了三年,對環境應該很熟悉了,你能說說嗎?你最喜歡哪個地方,比如校園的花壇,有哪些花草等,你經常在那裏做些什麼?(鼓勵學生自由說,放開說,教師做適當補充指點)

小結:有的同學平時能夠留心觀察,說了自己的所見所想,講的很具體,而有的同學疏於觀察,我們要做善於觀察的人。

實地觀察

現在給大家30分鐘時間,去校園裏做一次觀察,把觀察到的景物記錄下來。可以選一處景物來寫,具體寫出你的感受來,或者你想到了曾經在那裏發生過的事情,覺得很有意思,也可以寫下來。注意要仔細觀察。

交流觀察所得

指名說說你已經觀察到什麼,準備怎麼寫,讓學生在相互交流中得到啓發。教師結合學生的交流進行點評。

學生完成習作

同桌互相交流,評改

改通順,指出錯別字及其病句、標點錯誤等;評優點,劃出你認爲的好詞好句或者精彩語段;提建議,提出哪些內容需要具體或補充,哪些可簡單或刪除等等。

第四課時我的發現日積月累

複習匯入

檢查讀詞語卡中的詞語,有選擇的聽寫詞語。

我的發現

分角色讀讀對話,說說小林和小東發現了什麼?讀句子,回到課文中去找這些句子,再讀一讀,說說用這樣的句式有什麼好處。交流後進行摘抄。我們在哪些課文中也學到過類似的句子?

日積月累

自由朗讀詩句,說說自己讀懂意思的詩句,提出難以理解的詩句,教師點評釋疑。比一比,看誰背的多,背的快。

寬帶網

自讀:看圖,讀文,說說從中瞭解的知識。

小組交流:介紹自己瞭解的五嶽和五湖。

拓展知識:蒐集或下載資料,遨遊祖國的山山水水。

集體交流:圖片附文交流,或者就圖片自己口頭介紹,或者直接在多媒體教室開啟網頁介紹。

《七月的天山》教學設計9

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認識8個生字。能借助字典和聯繫上下文,讀懂詞句的意思,積累佳句。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能說出天山景物的特點。

3.能從作者的字裏行間感受天山的美景,從中受到美的薰陶。

教學重難點:

1.掌握組織材料的順序和方法,可以比喻、映襯等表現手法爲講析重點,學習運用貼切、鮮明、生動的語言寫景狀物。

2.學習如何按照一定的順序把材料組織得井井有條。

教學準備:蒐集天山的資料

教學過程

一、匯入:

同學們,上一節課我們跟隨葉聖陶先生到金華的雙龍洞走了一轉,今節課,我們將來到西部,新疆的天山。

指名讀課文前面的過度語。用波浪線劃出今節課的學習內容。

2、默讀課文,理清課文的結構,課文是按照什麼順序寫的?在文中找出有關地點變換的句子,用“——”劃出來。

3、自由讀課文,讀準生字詞。

二、新授

(一)、第1自然段總寫七月的新疆,最理想的是騎馬上天山。

(二)、學習第2自然段。

1、 作者在第2自然段中主要寫了什麼景物?

2、這些景物有什麼特點?讀了後,你覺得天山怎麼樣?

3、指名讀。

師:這一段主要寫了什麼景物?

師:雪峯、雪水和溪流有什麼特點呢?作者用什麼修辭手法把這些景物描寫出來的?

師:你們覺得哪些比喻給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用“————”劃出比喻句。

師出示比喻句。說說把什麼比作什麼,指句讀,齊讀。

師:的確,生動形象的比喻能把所見的景物變得栩栩如生,讓讀者有親臨其境的感覺。除了比喻,這一段話還有哪些地方值得我們去欣賞?

(三)、這篇課文其餘各段中都有很多寫得生動的地方值得我們探究。現在小組合作探究。等一下與大家交流。(出示學習方法,1、作者在第3、4自然段中主要寫了哪些景物?2、這些景物有什麼特點?3、劃出好詞好句。

1、作者在第3自然段中主要寫了哪些景物?2、這些景物有什麼特點?你覺得這裏的天山又怎樣?

師:作者怎樣把景物寫具體的?(比喻)

2、作者在第4自然段中主要寫了哪些景物?2、這些景物有什麼特點?

3、天山的水給天山增添了無限生機,樹是那麼的密,花是那樣的綿延,要是讓你用一個字來概括七月天山的特點,你會用哪個字呢?(美)所以作者不由得發出讚歎?

1、這句話是什麼句?怎樣改成陳述句?這句話強調節了什麼。

(四)、概括課文內容及中心思想。

三、總結寫作方法:這單元裏我們跟隨作者們來到了相看兩不厭的----敬亭山,白銀一般的----洞庭湖,風景舊曾諳的---江南,山水甲天下的---桂林,有着形狀變化多端、顏色各聲異的石鐘乳和石筍的-----雙龍洞,有着奇異風光的——天山,我們發現,我們的祖國可真是----美!”有空跟爸爸、媽媽一起去暢遊大自然,並學課文的作者把看到的景物寫來。要注意:⑴ 講究寫景的順序。 ⑵ 抓住景物的特徵,展開細膩的描寫。(3)運用比喻、誇張、排比等多種修辭手法,把景物描繪得淋漓盡致,美不勝收。

四、作業:

1、填空。

2、請把你喜歡的優美語句找出來,並抄寫在摘抄部上。

板書:

進入天山:雪峯、雪水、溪流

七月的天山 再往裏走:密林

走進天山深處:野花

教學反思:

《七月的天山》是一篇寫景記敘文,記敘了作者七月騎馬上天山所看到的美麗的自然風光。表達了作者對祖國邊陲天山風景的喜愛之情。課文的寫作思路是:先總述七月的天山是遊人最理想的地方;接着分述了作者騎馬上天山所看到的雪峯、溪流、原始森林和遍地的野花的奇異美景;最後作者抒發了對天山美景的讚美之情。

教學時,我引導學生圍繞“文中主要描寫了哪些景物,抓住景物的哪些特點,作者是怎樣用優美的語言表情達意的”進行自主研讀和交流。學生在朗讀中感受到了詞彙的豐富,風景的優美和修辭手法的巧妙運用。

講課時,我着重引導學生欣賞句子“在輕輕盪漾着的溪流兩岸,滿是高過馬頭的野花,五彩繽紛,像織不完的錦緞那麼綿延,像天邊的霞光那麼耀眼,像高空的彩虹那麼絢爛。”要求學生合理運用比喻、排比的句式對身邊熟悉的景物進行仿寫練筆。

《七月的天山》教學設計10

一、導語

同學們,每當我們想到那奔騰咆哮、一瀉千里的長江黃河,想到那千姿百態、氣勢雄偉的三山五嶽,一股民族自豪感便油然而生。在我國的西北邊疆,還有一道奇特的風景,那就是地域廣袤,景物豐美的天山。天山不但雄奇壯觀,而且天山的夏天更是與衆不同。你在夏天見過雪嗎?天山的夏天你就能見到雪,雖然有雪但是一點都不冷,就象秋天那樣涼爽,而且有着春天一樣的美麗。你們想不想去看看?這節課就讓我們跟隨著名作家碧野一同走進 《七月的天山》。

(板書課題)

二、初讀課文,感知整體

讓我們帶着對天山的嚮往,讀一讀課文,看看七月的天山會給你留下什麼樣的印象?

三、再讀課文,解決字詞

天山的美麗奇特就蘊涵在課文的字裏行間,請大家再讀課文,要求把課文讀準確,遇到不會的字可以,也可以問同學問老師。

檢測生字掌握情況,用大屏幕出示易錯的字詞,指名領讀。

四、精讀課文,理解感悟

請大家快速瀏覽課文,思考課文是按什麼順序來寫的?你是從哪看出來的?

時間的先後順序、遊覽的先後順序、地點變換(進入天山 再往裏走 走進天山深處)

五、彙報交流 ,昇華情感

作者用移步換景的寫法,抒情的筆調,寫出了獨具風韻的天山之夏!下面就讓我們仔細地閱讀課文,看文中都寫了哪些景物,這些景物有哪些特點?

雪峯 溪流 原始森 野花

1、天山的雪峯是什麼樣的?

學生彙報雪峯和溪流的特點。

2、潔白高聳的雪峯,歡快跳躍的魚兒,使得夏季的天山有如秋天般涼爽而又富有生機和活力。隨着作者腳步的移動,我們又將見到另外一副天山美景圖。

學生彙報森林特徵。

3、茂密的森林,細碎的日影和馬蹄濺起的水聲相映成趣,作者用精緻的語言生動地描繪了天山密林幽靜的美景。天山的野花在作者筆下更是美不勝收,別有風韻!學生彙報野花的特點:

例:在輕輕盪漾着的溪流的兩岸,滿是高過馬頭的野花,五彩繽紛,像織不完的錦緞那麼綿延,像天邊的霞光那麼耀眼,像高空的彩虹那麼絢爛。

在悠悠飄浮着的白雲的藍天,全是變幻莫測的圖案,藍白相間,像登不盡的天梯那樣無限,像童話中的仙子那般夢幻,像神話中的宮殿那樣若隱若現。

4、天山深處山色柔嫩,山形柔美。溪流兩岸滿地鮮花,猶如進入了春天的大花園。請大家齊讀最後一個自然段。你能給最後一段換種說法嗎?

作者想要表達一種什麼樣的感情?

六、課堂總結,拓展延伸

作者運用豐富的想象,確切的比喻和恰如其分的形容描繪出了天山之夏的獨特風光。整篇文章的字裏行間流淌着大自然的美,洋溢着作者的讚美之情。作者清晰的寫作順序和抓住事物特點寫作的方法值得我們學習,希望同學們課後仿照 《七月的天山》,寫一篇遊記,來表達你對祖國大好河山的熱愛之情!

標籤:教學 七月 天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