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教師之家 > 教學設計

《童年的泥巴》教學設計

作爲一位傑出的老師,時常需要編寫教學設計,教學設計是對學業業績問題的解決措施進行策劃的過程。那麼教學設計應該怎麼寫才合適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童年的泥巴》教學設計,歡迎大家分享。

《童年的泥巴》教學設計

《童年的泥巴》教學設計1

教學目標:

1、培養學生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的能力。

2、理清課文條理,理解課文內容,學會熱愛生活。開始感受“一切過去的都會成爲美好的回憶”。

3、認識雙線格內的10個字,會寫田字格內的12個生字。

教學重點: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難點:理解“風一樣的日子”的意思。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圖片、音樂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景,匯入新課。

1、展示多彩的兒童生活圖片,並配上歡快的音樂。說說你看到了什麼?孩子們快樂麼?這些圖片爲我們展示了五彩繽紛的童年生活。有一羣孩子,他們的童年過得像風一樣,那又是什麼樣的日子呢?(板書課題)

2、齊讀課題,質疑:看到題目你最想知道的問題是什麼?

二、初讀課文,理清條理。

1、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自由讀課文,要求讀得正確流利,遇到困難的地方用?標出來。

2、同桌或前後桌互讀互聽,指出讀得好的和不足的地方,再讀一讀。

3、再讀課文,理清條理。

★課文講了什麼內容?板書(童年生活)

★討論課文寫了哪兩件事?板書(捏泥人、野餐)應該怎樣分段?

★彙報。

三、品讀課文,理解內容。

1、讀一、二自然段,學生自讀課文後彙報,教師點撥。

A、這風一樣的日子指什麼樣的日子?

B、這句話的修辭。

C、省略號的作用。

2、讀3、4自然段。分小組討論學習

A、捏出了那些泥人、泥物。

B、用什麼詞形容泥人、泥物。討論不懂的詞的意思,說一說用這些詞的好處。

C、用——畫出歌謠,並讀一讀。

D、讀最後一句,畫出“三美”。

E、兩個省略號的作用。

3、分析5自然段。指名讀,孩子們高興麼?你從哪看出來的?

4、齊讀最後一自然段。

討論:課文中有哪兩句話幾乎是一樣的。

動筆畫一畫,讀一讀,想一想:這是不是重複了,說說你的理解。理解課文前後照應的寫法。

四、總結

1、說說你對“風一樣的日子”這句話的理解。

2、全文的結構。

五、拓展延伸

回憶你小時候哪些日子像風一樣,說給大家聽。

《童年的泥巴》教學設計2

教學目標:

1、學習課文,理清課文條理,理解課文內容,學會熱愛生活,開始感受“一切過去的都會成爲美好的回憶”。

2、培養學生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的能力。

3、認識10個字,會寫12個字。

教學重點: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易錯點:“烤”的字形

拓展點:閱讀童謠,提高閱讀能力。

問題預設點:在學習生字時,注意引導學生髮現形聲字特點,提高識記效率。

教學準備:

童謠,課件

教學時間:

2課時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匯入播放歌曲

《童年的泥巴》,學習一篇回憶童年的文章。板書課題。

二、讀文理解內容

初讀課文,瞭解課文的主要內容。

1、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自由讀文。

2、正音。

精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

1、透過引導學生有感情的朗讀課文,想象畫面。

2、質疑、討論。文中有那兩句話幾乎是一樣的?畫、讀、想,說說你的理解。

3、讓學生在讀中體驗,在讀中感悟。

三、識字寫字

1、利用形聲字特點,提高識記效率。

2、重點指導易錯字“鹽”和“烤”的字形。

3、獨立完成“自選詞語”。

四、練習

1、把自己蒐集的童謠與同學交流。

2、結合課文,展開想象,完成仿寫:泥物擺滿了一大片河灘,有的(),有的()、有的()。

資料收集:

童謠是民間文學的一個組成部分,是萬紫千紅的文苑中很有特色的一束瑰麗之花。它經過民間長久流傳,精煉爽口,和諧押韻,同詩歌一樣具有音樂性,它從孩子們的心理、生活、遊戲情趣、童話世界意向,以及兒童語言的`感受出發,口傳而成,比起大人唱的山歌、朗誦的詩歌,要開放自由得多。

童謠的特點:

句式自由;結構多變;比興特多;聲韻活潑;情趣深厚;意境清新;言語平白;順口成章。

《童年的泥巴》教學設計3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理解文章的內容,理清文章的條理,培養學生熱愛生活,感受生活的快樂。

3、結合課文內容,展開合理想像,訓練學生說寫能力。

教學重點: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難點:

標籤:童年 教學 泥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