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教師之家 > 教學設計

【必備】教學設計方案5篇

爲了確保工作或事情順利進行,常常需要提前進行細緻的方案准備工作,一份好的方案一定會注重受衆的參與性及互動性。寫方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教學設計方案5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必備】教學設計方案5篇

教學設計方案 篇1

一、活動目的:

爲了提高全體數學教師的教材鑽研能力,培養教學骨幹,更深入的開展課題(數學優質課堂中培養學生學習興趣與教學技藝運用的研究)研究,提高數學教學質量,使教師們能一展自己的風采,學校特舉行此次數學教學設計比賽。

二、參賽要求:

1、參賽對象:以個人爲單位,40歲以內青年教師參與。

2、比賽內容:爲做到公平公正,參賽教師將抽取現任年級本冊教學內容作爲參賽內容。內容由評委選擇確定,即從每個年級選擇五至六個教學內容,再由各年級備課組長抽籤確定本年級具體內容。

3、比賽時間定於第八週星期二下午2:00開始,地點階梯教室,比賽時間爲一小時。

三、獎項設定及評審辦法

本次比賽設一等獎2名、二等獎3名、三等獎3名

四、比賽評委名單:

劉名鬆、李青松、廖香煌、王建明

五、評分標準:

見附表。

興國縣洪門小學

教學設計方案 篇2

一、 談話匯入,激發興趣

(1) 師提問,生都去過哪裏旅遊,請生回答

(2) 猜想師怎麼去旅遊的?從而匯入本課,板書《索溪峪的“野”》

二、 教學過程

(一)初讀課文思考問題:①“野”在文章中是什麼意思?

②自學文中生字詞

③文章從哪幾方面講索溪峪的“野”

(二)檢查初讀情況,回答問題,讀準生字詞,理解詞意

(三)分別從山野、水野、動物野、人野四方面來講

(1)索溪峪的山“野”

①出示各個名山圖片,透過與桂林、黃山、廬山等名山比較,思考問題索溪峪的山“野”體現在哪裏?(從書中第二自然段找答案,並請生回答)

②有感情的朗讀文章第二自然段

(2)索溪峪的水“野”

①出示水的圖片,思考問題索溪峪的水“野”體現在哪裏?(從書中第三自然段找答案,並請生回答)

②有感情的朗讀文章第三自然段

(3)索溪峪的動物“野”

①出示動物的圖片,思考問題索溪峪的動物“野”體現在哪裏?(從書中第四自然段找答案,並請生回答)

②有感情的朗讀文章第四自然段

(2)索溪峪的人“野”

①出示水的圖片,思考問題索溪峪的人“野”體現在哪裏?(從書中第三自然段找答案,並請生回答)

②有感情的朗讀文章第五自然段

(3)山野、水野,山水都野,帶動的整個人都野起來了,使人不免的放鬆心情,迴歸自然,所以返璞歸真。思考問題:作者在領略了這一切之後是什麼樣的感受?

(4)小結:課文開頭先概括索溪峪的一個總的 特點是“野”,接着從四個方面具體描述,既山是野的,水是野的,動物是野的,在山水間行走的遊人也是野的,最後總結出索溪峪的“野”,盪滌着我的胸懷!前後照應,首尾連貫。

(5)想一想課文爲了描寫索溪峪的野,運用了怎樣的文章結構?

山野(分)

野(總) 水野 (分)

動物野(分)

人野(分)

三、課堂總結

教學設計方案 篇3

一、教材分析

《爺爺和小樹》是一篇富有童趣的課文。它以孩子的口吻、孩子的視覺、孩子的語言,敘述了爺爺和小樹之間的親密和諧的關係。冬天,熱心、慈愛的爺爺爲小樹禦寒;夏天,懂事、善良的小樹爲爺爺遮陽。這是一幅多麼美麗、動人,富有人情味的圖畫。人與樹的關係是親密的,互相幫助,互相關心的;人與自然也應當是和睦相處的,而我們小朋友與小朋友之間更應當互幫互助。

二、設計意圖

1、小學1——2年級要認讀生字1600——1800個。同時又要讓學生在起始的閱讀教學中,感受到閱讀課文興趣,因此,本課教學中,力求落實好10個生字以及5個偏旁的教學,同時,把認讀生字放在課文中去理解體會;讓學生在整體的朗讀中,鞏固生字的認讀。力圖很好地體現語文教學的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結合。

2、充分發揮學生合作學習的優勢來解讀課文,認讀生字,掌握偏旁。教學設計中,透過讓學生“說、認、讀、找、比”等方法,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透過質疑、討論,來突破“暖和的衣裳”、“綠色的小傘”這兩個閱讀理解的難點。

3、運用想象,延伸課外。小學生是最富想象力的。本課富有童趣,從而設計“假如你是小樹,你會說些什麼?”“爺爺和小樹之間會說些什麼?”來激活學生的思維,充分利用學生平時生活經驗的積累,給小樹加以人物化的想象。本課結束,以樹木對我們人類的作用,作爲課外的延伸,從而激發學生熱愛樹木,珍惜自然的美好情感。

三、教學目標

1、認知目標:

(1)認識10個生字,會寫“不、開、四、五”四個字。認識1筆畫“乚”和五個偏旁“父、刂、冫、人、灬”。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2、情感目標:

(1)培養合作互愛的情感,學會與人共處。

(2)懂得樹木是人類的朋友,人人都要愛護花木。

四、教學流程

一、由圖片引出課題

1、貼“小樹”請學生用“小樹”一詞說一句完整的話。

2、貼“爺爺”出示詞語“爺爺”教學生字“爺”(1)比較爺——爸(2)教“父”字頭

3、在兩幅圖中貼上“和”,齊讀課題。你們想編一個爺爺和小樹之間的故事嗎?

4、出示圖一、二,讓學生說。(什麼時候,誰在幹什麼?)

(1)自由說(2)指名說

看課文是怎麼寫的。

二、讀通課文

1、自由讀,要求讀準字音,把課文讀正確。

2、同桌互讀,檢查。

5、出示詞語(請學生讀準“和”兩種讀音,以及“不”的變調)爺爺和小樹暖和不冷了不熱了

4、齊讀課文。

三、學習生字

1、在課文中找到生字,圈出來,讀讀字音,看看你能記住它嗎?你是怎麼記住的?

2、四人一組合作

(1)拿出生字卡片互相讀。

(2)說說用什麼辦法記住生字

3、教師把生字貼在黑板上,指名上臺說說你認識哪個字?是怎麼記住的?領讀(組詞讀)

4、師隨機出示新偏旁“刂、冫、人、灬”讓學生認認、讀讀、記記

四、再讀課文

1、四人合作一起讀2、比賽,指名小組讀

五、遊戲“當小小啄木鳥”

1、師在黑板上帖一棵“流着淚”的小樹,告訴學生,小樹上有許多蟲子,讓學生當啄木鳥醫生給小樹捉蟲。

2、學生拿出信封裏的畫,樹上的“小蟲”上都有一個生字或偏旁,讀給同桌聽,讀對了,就劃去一條小蟲,看誰捉的小蟲多。

3、最後老師在黑板上貼出“有笑臉”的小樹

教學設計方案 篇4

教學目標:

1、理解課文,感受荷花的美麗,有愛美的情緒和熱愛大自然的感情。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積累優美詞句。

3、文中取法,能寫一篇小練筆。

教學重點:理解課文,感受荷花的美麗,撇楊愛美的情緒和熱愛大自然的感情。

教學重點:理解“一池荷花是一大幅活的花”。

教學流程:

一、 導語

同學們,你們見過荷花嗎?今天我們我們繼續學習第三課《荷花》,

二、解讀學習目標。

首先讀一下學習目標。

三:自讀課文,思考問題,文章主要是寫什麼的?你感覺到作者對荷花是怎樣的感情?

四、每一段具體是怎樣寫荷花的?用看插圖和想象畫面的方法想一想,結合重點詞句說一說,然後讀出作者喜愛的感情。

每段可以結合以下提示說一說。

第一段:看荷花的原因

第二段:挨挨擠擠、冒、有的...... 有的...... 有的......

第三段:活的畫

第四段:結合我的想象,假如我是荷花,我會想什麼?

第五段:結果,從陶醉中回到現實

五、三分鐘背誦。你喜歡哪部分,把背下來。

六、展示背誦

七、總結課文寫作方法

從課文中你學會了怎樣的寫作方法,想一想,說一說。

八、寫小練筆

1、用我們學到的寫作方法寫一種你喜歡的花,五分鐘後展示。

2、當堂反饋所寫內容。

教學設計方案 篇5

教學設計理念: 透過創設“買電器”的.情境,改變學生學習數學的方式,讓學生自己發現問題,提出問題,並把解決問題的過程與學習加減法計算結合起來,讓學生積極主動地探索、解決數學問題、發現數學規律,使學生體會學習計算的必要性,發展數學應用意識,感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繫,同時轉變教師角色,鼓勵與尊重學生的獨立意識,併爲學生提供交流各自算法的機會,成爲真正的組織者、引導者與合作者,關注學生的學習過程,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增強學好數學的信心。

學情分析:我校的學生近期大部分涉及到搬遷到新居,大多數學生都有和家長一起逛家電商場的經歷來創設了陪同學逛商場。這節課是在學生已經掌握了百以內加減法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它也是以後進一步學習萬以內加減法的基礎。對於一些學生來講,整百、整十數的加減口算他們已經能夠正確計算,但是對算理的理解還比較欠缺。所以,這節課教師要注意引導學生自主探索口算的方法和優化方法。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探索並掌握整百、整十數的加減的口算方法,並能正確地計算。

2.初步培養學生探索、合作、交流的能力。

過程與方法:

1.結合具體情境,發展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意識和能力。

2.體會算法多樣化,提高口算能力。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感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關係。

教學重點:

1、掌握整百、整十數的加減的口算方法。

2、對“相同單位的數相加減”這一算理的理解。

教學難點:

掌握整百、整十數加減的口算方法

教學準備:

課件、計數器、人民幣、

教學過程:

一。複習舊知 ,爲新課作鋪墊。

1、口算

二、 創設情境,引入新知。

師: 同學們,今天xxx上課前悄悄告訴謝老師他們家的一件高興的事,你們想聽嗎?那我讓她來告訴大家。同時她也想我們班同學幫他一個忙。我們來聽聽。

生1:我們要搬新家了!要買一些電器,我想請全班同學和謝老師一起先去商場逛逛。

(課件出示情境圖)

三、猜價錢

師:同學們,你們知道每種電器的價錢嗎?誰來猜猜?注意聽老師給的提示哦。(指名學生猜)

1.洗衣機的價錢是個整百數,它在400~600之間。(500元)

2.電冰箱的價錢由9個百和6個十組成。(960元)

3.電視機的價錢剛好是8張人民幣的錢數。(800元)

4.電風扇的價錢也是個整百數,是這幾種電器裏最便宜的,比300元還少。(200元)

四、提出問題,解決問題

1.萬以內數加法

師:同學們,根據這些資訊,你能提出什麼數學問題?

生2:買一臺洗衣機和一臺電視機共花多少錢?

生3:買一臺電冰箱比買一臺電視機貴多少錢?

師:我想要一個提問題的機會。師:貴是什麼意思?

生:就是多用錢的意思。

生4:略

師:謝老師也想買電器,我最想買的是洗衣機和電視機所以我特別想知道生2提出的問題答案是多少?我要帶多少錢去買。誰先來列出算式。

生5:500+800

師:你有什麼好方法能很快算出結果?

生1:5個百加8個百是13個百,也是1300。

生2:從800裏拿500和500相加,得1000,再加300也是1300。生3:從500裏拿200和800相加,得1000,再加300也是1300。

師肯定學生的想法。(體會算法多樣化)

師:小結,500+800,和剛纔我們口算練習的50+80有什麼相同點和不同點?

(讓學生領悟到萬以內數的加減法口算的計算方法和百以內數的計算方法相同只是數的範圍變大了)

2.萬以內數減法

試做生2的問題。用多種方法解答(學生說出算式並說計算方法。)至少用三種方法,做完後說說你的感受。(優化方法)

3.練習

師:這幾種方法都能幫我們解決整百數加減的口算再用你喜歡的方法幫謝老師解決一個問題,請問這裏的最貴的和最便宜的電器相差多少錢?或選者一共多少錢?

師:老師覺得同學們對整百加整百的計算太容易了,我想再提一個更難的問題,你們有信心來解決嗎?

問題:謝老師今天帶了20xx元錢,想把這些電器每樣都買一個,錢夠嗎?

先估計一下再算一算。

讓學生從不同角度去思考。

方法一:不夠,用20xx-500-960-800-200不夠減。

方法二:500+960+800+200=2140(元)

2140元>20xx元

學生說出結果後,能說計算方法

五、遊戲 :

師說一個數,生說算式,要求結果是老師說的數,可以是減法算式,也可以是加法算式。

六、小結:

師:好了,透過今天的學習,到你們搬新家買電器的進行價格計算的時候,你能用又快又好的方法計算了嗎?那好,現在請同學們爲這節課打分,總分是200分,你的表現是100分,謝老師的表現是100分。

七、教學反思

今天我上了(加與減一)單元第一課〈買電器〉,主要想要達成的教學目標是讓學生掌握“整百、整千數的加減法”, “整千整百數的加減法”是在學習了 “10000以內數的認識”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是在“整十數的加減法”的基礎上的進一步拓展,它們算理相同,因此在本節課的教學中,我力圖讓學生們自主的透過遷移類推的方法來探究整百、整千數的加減法的計算方法。在課堂中,我將爲孩子們提供必要的時間與空間,鼓勵他們積極思考,關注算法多樣化和算法的優化。教材中提供的是“買電器”這樣一個富有現實性的素材,我在設計本課時,透過對這一素材的合理的編排與重組,整節課的設計力圖讓學生們經歷“發現問題”、“提出問題”、“探究問題”、“解決問題”這一完整的過程,其目的是爲了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並切實培養學生的數學應用意識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使學生在情境中深切地體驗到生活與數學的密切聯繫。從而使學生感受到:數學學習不是單純的爲了計算而計算,而是在真正的理解數學,是“經歷與他人交流算法的過程”,並且能靈活運用不同的方法解決生活中簡單的問題。

師:謝老師也想買電器,我最想買的是洗衣機和電視機所以我特別想知道生2提出的問題答案是多少?我要帶多少錢去買。誰先來列出算式。

生5:500+800

師:你有什麼好方法能很快算出結果?自己先想一想,如果有困難的同學,可以用計數器撥一撥,算一算。想好後,就在小組內說說你的想法吧。大家比一比,哪一組想的方法算得比較快,哪一組想的方法最多?

生1:5個百加8個百是13個百,也是1300。

生2:從800裏拿500和500相加,得1000,再加300也是1300。生3:從500裏拿200和800相加,得1000,再加300也是1300。

生3:把500和800末尾的“0”遮住,因爲5+8=13 所以500+800=1300。

師:哪來的5?你把500看成5,這個5應該表示5個——(百),8就表示8個百。

生4:用計數器在百位上先撥出5顆小珠,接着在百位上添上8顆小珠,千位上就有13顆小珠,表示13個百。

生5:用豎式計算。

師肯定學生的想法。(體會算法多樣化)

師:小結,500+800,和剛纔我們口算練習的50+80有什麼相同點和不同點?

師:老師真佩服你們!你們想出了這麼多的方法,了不起!現在能用這些方法都來算一算第二個問題嗎?然後說說你的感受。

反思:在探索過程中,我給予了學生充分的時間與空間,使學生經歷了動手操作的過程,充分展示和交流多種算法。在比較觀察中感受和理解“進位”的含義。對於算法最優化的選擇,我沒有急於評價哪種方法的優與劣,而是透過對比練習、變式練習和拓展練習的活動,讓學生在計算中學會觀察,學會比較,學會遷移運用,體驗到最優的算法。

生3:把500和800末尾的“0”遮住,因爲5+8=13 所以500+800=1300。

師:哪來的5?你把500看成5,這個5應該表示5個——(百),8就表示8個百。

反思:其實學生這樣說是對的,他的想法是根據計數器上的數位對齊,而我還沒理解,就強加給他一個想法,我在教學設計時沒有充分預設到學生的回答想法,而遇到這種回答時,我也沒有認真傾聽,在教學中,要培養學生認真傾聽的習慣,老師也要養成認真傾聽學生髮言的習慣,從中可能發現很多以外的收穫。

標籤:教學 設計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