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教師之家 > 教學設計

《小小一粒米》語文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小小一粒米》語文教學設計

1、瞭解一粒米的來歷。

2、探究農業生產與人們生活的關係,知道人們生活離不開農業。

3、明白“粒粒皆辛苦”的道理,懂得要節約糧食,尊重和珍惜農民的勞動成果。

教學重點、難點:

瞭解一粒米的來歷,探究農業生產與人們生活的關係;教育學生節約糧食,尊重和珍惜農民的勞動成果。

教學準備:

學生:1、準備大米粒若干。

2、蒐集有關農民耕種、施肥、生產、收穫糧食的資料(圖片文字)。探究人們衣食住行與農業生產的關係。

3、蒐集關於珍惜糧食詩句、格言等。

4、調查瞭解生活中節約和浪費糧食的現象。

教師:5、小組名牌:衣、食、住、行、用及繪圖。

教學時間: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小小米粒哪裏來

(一)談話匯入

同學們,每日三餐,你們都吃什麼飯(主食)?(米飯、饅頭……)

1、這又香又好吃的大米飯主要用什麼糧食做的。(大米)

2、出示課件:大米圖(一堆大米),你們想知道這“小小的一粒米”是怎麼來的嗎?這節課我們一起來探究。

板:9 小小一粒米

(二)探究大米的來歷

1、四人小組交流:大米是怎麼來?(按順序,一人介紹,其他人認真傾聽,再修正、補充)

2、指名回答,小組成員補充。

生:播種育苗;插秧:

師:誰見過農民伯伯、阿姨插秧的情景?來學一學(一生)。

同學們試一試,體驗一下農民是怎樣插秧的。

師:採訪插秧好的學生,剛纔體驗了插秧,你插了幾株苗?感覺怎樣?

農民伯伯一天要插秧 畝、 株,想一想他們會感覺怎樣?

師:繼續回答:農民伯伯、阿姨插完秧再幹什麼?

生:田間管理(噴藥、捉蟲、施肥)、收割、脫粒、脫皮——大米。

師:你們知道水稻什麼時候播種,什麼時候成熟?

(北方春種秋收一年一熟;南方氣候適合水稻生長,有的地方一年三熟……)

3、課件:播放水稻生長的全過程(圖片、視頻、音樂

(春天,是播種的好時候,農民伯伯把金黃的稻穀種子一粒粒地撒到水田裏。慢慢的,小種子在水田裏發芽了長大了,長成了一棵棵綠綠的小秧苗。

當小秧苗擠滿了水田時,農民伯伯就開始插秧了。他們要把小秧苗幾棵一把,幾棵一把整整齊齊地插在水田裏。讓小秧苗獲得足夠的空間來長大。

可是,在他們成長的過程中還要遭遇到病蟲害的侵襲。這個時期,農民伯伯要進行田間管理,看,七八月份的太陽多毒辣,可農民伯伯們頭頂烈日,忙着噴灑農藥,施肥、捉蟲,保護這些小秧苗,使他們能夠健康成長。

終於到了收穫的秋天,沉甸甸稻穀笑彎了腰,農名伯伯開始忙着收割了,看,銀色的鐮刀上下揮動,收割下金色的穀穗兒。

收割完畢,這一捆捆的稻穀被送去脫粒,脫粒機的馬達飛塊轉動,飽滿的稻穀粒兒堆成了山。

稻穀還要被送到碾米廠裏。那裏的工人叔叔用機器爲它們脫去金色的`外衣後纔是我們日常見到的大米。最後啊,由一輛輛大卡車,把它們運輸到全國各地,運輸到我們的身邊來。)

(1)此時此刻,你想說些什麼?(體會農民的辛苦、每一粒糧食都來之不易,都是農民用汗水換來)

(2)課件:卡通圖。大米粒也說話了,出示讓學生讀。

我是一粒米

我是一粒米,來自田野裏,

六月種,十月收,吸陽光,

喝汗滴,我的成長不容易,

請你珍惜每粒米。

(三)探究小麥的來歷

(1)剛纔有的同學喜歡吃饅頭,饅頭是用什麼糧食做的?

(2)小麥又是怎麼來的?(生拿資料邊展示邊介紹,起其他學生補充)

什麼季節種,什麼季節收?(秋種夏收)

師:有句諺語:白露早,寒露遲,秋分種麥正適宜。

小結:大米、小麥是是我國最主要的糧食作物,約佔60%,爲我們提供每天所必須的營養和熱量。“民以食爲天”,“手中有糧,心裏不慌”,我們的生存離不開它們。

二、農業產品知多少

1、除了糧食作物外,你還知道哪些農產品?

2、提答:種植業:蔬菜、水果、棉、麻、油、糖、茶……

畜牧業:豬、羊、牛、馬、雞、鴨、鵝……

漁業:水產品:魚、蝦蟹……

林業:種樹……

副業:農產品加工……

小結:剛纔我們說的都是農業。我國是一個農業和人口大國,我國政府歷來十分重視農業發展,始終民生問題放在最重要的位置。用世界上7%的耕地,養活了世界上22%的人口,創造了在人多地少的國情下實現糧食基本自給的奇蹟,是農民撐起了農業的天。

三、衣食住行話農業

1、農業與我們的生活有什麼關係?聯繫生活實際想一想。

(1)臨時分組,小組交流:分衣、食、住、行、用等小組,

(2)提答。舉例具體說。

四、我們應該怎樣珍惜農民的勞動成果?

唐代李紳<<憫農二首>>

鋤禾日當午,

汗滴禾下土。

誰知盤中餐,

粒粒皆辛苦。

春種一粒粟,

秋成萬顆子。

四海無閒田,

農夫猶餓死。

標籤:語文 教學 一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