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教師之家 > 教學設計

一年級數學教學設計範文(精選6篇)

作爲一名人民教師,可能需要進行教學設計編寫工作,教學設計是根據課程標準的要求和教學對象的特點,將教學諸要素有序安排,確定合適的教學方案的設想和計劃。我們應該怎麼寫教學設計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一年級數學教學設計範文(精選6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一年級數學教學設計範文(精選6篇)

一年級數學教學設計1

教學內容:教科書第65頁。

教學目標

1.使學生初步理解連加的含義,掌握連加的計算方法,正確進行計算。

2.培養學生觀察、分析、判斷能力和遷移能力。

3.讓學生體會數學與生活實際的密切聯繫。

教學重點、難點掌握連加的計算方法,能夠正確的進行計算。

教具準備:課件

教學過程設計

一、複習匯入

1、口算

8+2 10-3 8-7 6+4

0+9 5+5 10-8 2+5

3+7 10-2 4+3 7+1

2、情景引入:小明的媽媽帶他回了趟農村老家,小明課高興了。他最喜歡做的事就是喂小雞。這不,他又來餵了(出示課件),剛開始來了幾隻小雞啊?後來又跑來了2只,一共有幾隻小雞?該如何列示?爲什麼用加法計算?一會兒,又跑來了1只,現在一共有多少隻?該如何列示呢?還可以怎樣列?5+2+1,這個算式與以前所學的算式有什麼不同的地方?介紹:有2個加號,是連續的加法的算式叫做連加。

教師板書課題,學生跟讀。

二、探究新知

1、學習讀法

5加2加1

2、學習計算方法

5+2+1怎樣計算呢?請再看一遍小雞圖的演示過程:原來有5只小雞,又跑來2只,所以可以把5和2合起來,先算5+2=7,接着又跑來1只,所以這時候算7加1的得數,就是7+1=8

3、指名再次說計算方法

4、總結連加的計算方法

①先把前兩個數相加,再加第三個數

②從左往右計算

三、鞏固練習

1、小明在餵雞的時候還看到了天空中飛過一羣快樂的燕子。說說你看到了什麼?出示3、4、2,說說數字表示什麼意思?你能提一個問題嗎?試着列出算式3+4+2,指名說說先算什麼,再算什麼?9表示什麼?

2、中午,媽媽把全家的髒衣服洗了洗,晾了起來。出示圖片,你會算一共有幾件衣服嗎?指名列示,說計算方法。

3、在果園裏,小明動手摘了好幾種水果,我們一起去看看,有櫻桃、草莓、桔子,他們一共有多少個呢?在練習本上列示計算,指名板演。

共同交流計算方法。

4、比一比,賽一賽。

3+4+1 4+3+2

2+2+4 5+0+3

7+2+1 6+4+0

5、動腦筋

()+()+4=9

四、小結

小朋友,這節課你學到了什麼?

一年級數學教學設計2

教學目標:

1、透過對具體問題的探索,體會時間與數學的密切聯繫,初步感受集合的思想。

2、透過觀察、比較,尋找各種規律,體會到日曆中包含着豐富的數學問題。

3、經歷探索簡單規律的過程,體驗探索研究的價值和成就感。

4、結合生活實踐,解決與時間相關的簡單問題。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匯入新課:

1、飛飛的生日是9月24日,他很早就透過日曆表查到那天正好是星期六,學校不上課。他非常希望到那一天父母也能同時休息,好陪他去書店看書、去遊樂場遊玩,可是又不知道到那天父母是不是能同時休息。於是想請同學們幫忙提前算一算,大家願意嗎?

2、下面是飛飛提供的一家人9月份的工作休息情況,從中你瞭解到了哪些資訊?

3、根據這些資訊,你能不能想個辦法,推斷出到飛飛生日那天,全家人是否都休息呢?

二、探究規律:

1、從9月1日起,按要求在日曆表中分別標出父親、母親、飛飛各自的休息日。

2、請大家觀察所標記的日曆,你發現了什麼問題?全班交流。

3、對照日曆表中所作標記分別填寫出三人9月份全部的休息日和幾個共同的休息日。

4、綜合以上分析,我們發現在9月份,飛飛全家共同的休息日有幾天?現在你能告訴飛飛,9月24日這一天,全家能共同休息嗎?你想對飛飛說些什麼?猜:飛飛知道這個消息會怎樣?聽生日歌:提前祝飛飛生日快樂。

三、日曆表在生活中的作用可真大。其實在日曆表中的這些數字之間還藏有許多有趣的規律,同學們想不想把它們找出來?

(1)仔細觀察日曆中加框的四個數字,你發現了什麼?再找幾組這樣的數,驗證結論。

(2)小組討論:在日曆表中你還能發現什麼樣的規律?

8、小結:同學們真了不起,在我們大家都非常熟悉的日曆表中找出了這麼多的規律,這說明只要我們學會用數學的眼光看問題,學會用數學的頭腦思考問題,就會發現數學知識就在我們身邊,就會發現許多有趣的數學現象和數學規律。

四、課堂小結:

這節課,我們研究了哪些問題?是怎樣解決的?從中你有什麼體會?

一年級數學教學設計3

教學內容:

人教版一年級下冊教科書第27頁例1及相關練習。

教學目標:

1.從解決問題的角度出發,讓學生初步理解分類的含義,掌握簡單的分類計數的方法。

2.使學生能夠根據給定的標準進行分類,體驗分類結果在單一標準下的一致性。

3.使學生經歷簡單的數據整理過程,能夠用自己的方式(文字,圖畫,表格等)呈現分類的結果,初步體會統計的完整過程。

教學重、難點:

重點:讓學生經歷完整的分類和收集、整理、描述數據的過程。

難點:讓學生體會到分類的含義、方法及目的。

教學具準備:多媒體、吸鐵石、氣球卡片。

教學過程:

一、匯入新授

(課件出示文具店圖片)

同學們,你們去過文具店嗎?這有兩家文具店,一家是小熊文具店,一家是小鹿文具店,你願意去哪家買東西?你是怎麼想的?(指生彙報:小鹿文具店,因爲小鹿文具店更整齊。)

小鹿文具店是怎麼把物品擺放的這樣整齊的?(把相同的物品放在一起)像小鹿文具店這樣,把同類的物品放在一起,就叫做分類。今天我們一起學習分類與整理。(板書課題)

二、探索發現

1.生活中的分類現象

生活中,你還見過哪些分類的現象嗎?(指生彙報:垃圾分類、超市分類。)

2.描述感知分類的標準。

(1)(課件出示氣球圖片)

你能把這些氣球分分類嗎?可以怎麼分?(指生彙報。板書:形狀、顏色。)

(2)操作體會分類過程,嘗試記錄分類結果

老師給同桌同學都準備了跟氣球一樣的圖片,下面就請同桌兩名同學爲一組,把氣球按照形狀分一分,看看每種氣球各有幾個,想一想怎樣讓別人清楚地看出你的分類結果。哪組完成的最好,老師會把你們組擺的拍下來,展示給大家。(教師巡視,將學生作品進行拍照。)

①展示先分再數的方法。

投影展示學生作品(一堆一堆)

師:你分了幾類?每類有幾個?

②展示象形統計圖的方法。

投影展示學生作品

剛纔的同學分成一堆一堆的,你爲什麼要排成一列呢?(學生彙報)

你的方法可真好。現在張老師也把這些氣球按照一列一列地擺分分類。(教師操作,學生說。)

誰還記得,剛纔我們是怎樣擺的?(一列一列地擺,從下往上擺。)爲了讓大家看的更清楚,可以在下面畫一條線,第一列都是圓形氣球,在下面畫個圓形氣球。第二列都是葫蘆形氣球,在下面畫個葫蘆形,第三列畫個心形。像這樣的用象形圖像表示分類結果的圖,就叫做象形統計圖。

從這個象形統計圖中你看到了哪些數學資訊?(指生彙報:圓形氣球有5個,心形氣球偶4個,葫蘆形氣球有3個。)

③展示表格記錄數據的方法

這個同學記錄方式你能看明白嗎?

投影展示學生作品

桃心形狀的氣球有幾個?他用一個數據來表示這一列的數量。(和圖對應)

(3)動手操作,再次體會分類的方法

剛纔我們是將氣球按照形狀分類,現在你能把這些氣球像老師這樣按照顏色分分類嗎?擺好後,說一說你發現了哪些數學資訊?(指生彙報)

出示:紅色的氣球有多少個?黃色的氣球有多少個?藍色的氣球有多少個?哪種顏色的氣球最多?哪種顏色的氣球最少?

【設計意圖:在分類的過程中,應引導學生理解分類的實際意義。從解決問題的角度出發,有利於學生認識和體會分類的含義及目的,突出分類的實際意義,爲學生完整地體驗統計的過程做足準備。】

三、鞏固發散

1.完成練習七的第3題

2.完成練習七的第2題

【設計意圖:透過練習加深對分類的理解,進一步體會分類標準與分類結果的關係。】

評價反饋

今天你有什麼新收穫?

【設計意圖:在充分練習的基礎上再次引領學生回顧分類計數的全過程,爲下一課時的教學打好基礎。】

五、板書設計

分類與整理

形狀

象形統計圖

顏色

從下往上

一年級數學教學設計4

教學目標:

1. 能辨認上、下、前、後這些方位,並用這些方位來描述物體的相對位置。

2. 能將自己所學知識運用於生活實際,初步能在同一場所辨認自己或他人所在的位置和方向。

3. 積極主動地參與位置與方向的認知過程,體會位置和方向在生活中的價值,發展學生積極學習情感體驗。

教學重點、難點:

正確辨別上、下、前、後的位置關係,體驗其相對性。

4. 鍛鍊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

教具準備:掛圖、小動物貼圖。

教學過程:

一、聯繫生活,揭示課題

師:誰能告訴大家,在你的課桌上面放的是什麼,桌子下面又有什麼?

學生自由說。

師:誰能幫老師數一數,你前面有幾位小朋友,後面呢?

學生彙報。

板書課題:上下、前後。

二、新課

1. 上、下

出示主題圖,師:這是某個城市的跨江大橋,你們看,多宏偉啊,誰能把自己從圖上看到的情景說一說?

讓學生用自己的話對主題圖進行描述,並側重引導學生用“上”、“下”對物體的位置關係進行準確的描述。

學生獨立完成課本的填空。

聯繫生活實際,學生用“上”、“下”描述身邊事物的.位置關係。

2.前、後

讓一組學生排成一縱隊,指名描述小夥伴的位置,學會用“前”、“後”來準確描述。

在黑板上貼出小動物貼圖,讓學生用“前”、“後”相互說說自己喜歡的小動物的位置,指名說。

三、集體遊戲

1. 一切行動聽指揮

請幾名學生在教室內隨意走動,當教師說“停”時,向全體同學說一說自己所在的位置,要求用上所學的方位詞“上”、“下”、“前”、“後”。

2.畫鼻子

在黑板上畫一動物頭像,讓學生輪流給小動物添上鼻子,做遊戲的學生需

蒙上眼睛,其他學生可用所學方位詞提醒該同學,讓其順利添上鼻子。

四、全課小結

今天學習了什麼內容?

左、右

一年級數學教學設計5

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觀察商場實物的擺放情況,初步感知分類的意義;透過操作學會分類的方法。

2.透過分一分、看一看培養學生的操作能力、觀察能力、判斷能力、語言表達能力。

3.培養學生合作交流的意識。

4.讓學生體會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

教學重、難點:

學會物體進行分類方法。

教學具準備:

學具袋(6袋不同的物品)。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探求新知

1.感知分類。

教師出示書櫃,把手中的書本非常整齊的擺放在書櫃中.

提問:你看到了什麼?發現了什麼?

引導學生說出,老師是把一樣的物品放在了一起。

[從生活引入,創設情境,使學生產生親切感,激發學習興趣。透過看錄像,培養學生觀察能力,透過學生相互敘述,使敘述在觀察、思維、想像、交流中初步感知分類的方法。]

2.明確分類。

揭示概念:像老師這樣,把一樣的東西放在一起就叫分類。(板書課題)

教師再出示一個書櫃,比較亂,書和練習本放在一起了,讓學生談一談觀看這樣的書櫃的感受.進一步明確分類的意義.

[透過學生觀察,進一步體會分類的意義,分類使生活更方便了,同時感受到在我們的生活周圍就有數學。]

二、鞏固發展,體驗分類。

1.擺一擺。

出示書櫃,引導學生以小組爲單位把相應物品分類擺放在櫃檯裏。

學生彙報物品是如何擺放的,教師從而明確分類的必要性──透過分類使每種物品看得更清楚了,也爲我們的生活提供了許多方便。

[調動學生主動參與的積極性,使學生在分類中初步體驗分類的必要性。]

2.分一分,完成做一做。

(1)教師出示很多水果和蔬菜,說明以小組爲單位進行分類活動

[爲學生提供“做”的機會,透過親手操作進一步體驗分類。]

(2)小組活動,組內互相交流是怎樣分的,體驗分類的方法。

透過分一分的活動,使學生進一步體驗分類的作用。

[小組活動,培養學生合作學習的意識。]

(3)彙報交流

教師在巡視中指導,同時注意西紅柿的分法,及時糾正錯誤.

3.練習,練習六1—3題。

(1)第1題

啓發學生在書上圈一圈,並說一說是怎樣圈的?爲什麼這樣圈?

(2)第2題

指導學生獨立完成。訂正時,將學生的作品展示出來。

啓發說出:前、後4輛車是同一類的。

(2)第3題

教師說明題意,學生互相交流,使學生明確其中一個與其它三個不是同類。

[透過學生獨立練習,加深對分類的理解和體驗,同時滲透集合思想。]

4、補充練習

(1)每組一袋物品,明確要求:先議一議怎樣分,哪一組分得又快、又準確。然後彙報說明。

(2)出示很多蔬菜和水果,請小組同學分類.然後派代表彙報.最後對容易出現錯誤的西紅柿要進行指導.

[補充練習是對所學知識的綜合練習,使學生體驗分類的技巧。]

5、拓展練習

出示9張卡片,要求學生分類。學生進行彙報。(可出現兩種分類的標準)。

教師小結:分析事物要從多角度去看。

三、全課小結

這節課我們學習了分類,回家之後自己整理書包和書櫃,看誰整理的最乾淨、整齊。

一年級數學教學設計6

一、教材分析

此教學內容是選自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數學(人教版)一年級下冊中《找規律》的第一課時。本課時讓學生找的都是一些直觀圖形和事物的變化規律,還未抽象到數,所以我在課堂中結合了多媒體來輔助教學,讓學生親自動手畫一畫、擺一擺等活動在直觀、生動的學習環境中找出事物的變化規律。

二、教學目標

1.讓學生透過觀察、猜測、推理等活動,發現圖形簡單的排列規律,會用自己的方式如聲音、動作、圖形符號等來表現不同的規律,並聯系實際感知生活中的一些常見的規律。

2.培養學生初步的觀察、概括、推理和創新的能力,提高學生交流的意識。

3.培養學生髮現和欣賞數學美的意識,讓學生在數學活動中體會數學在生活中的價值,增強學習數學的興趣。

三、教學重、難點:

使學生透過活動發現簡單的圖形規律並能嘗試自己創造一些有規律的組合。

四、設計理念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數學課程標準》指出,數學教學必須注意從學生的生活情境和感興趣的事物出發,爲他們提供參與的機會,使他們體會到數學就在身邊,對數學產生親切感。在教學中就要努力挖掘學生身邊的學習資源,爲他們創建一個發現、探究的思維空間,使學生能更好地去發現,去創造。在這一理念的指導下,透過“找簡單的規律——畫規律——找生活中的規律——動手創造規律”等活動。使學生在自己喜歡的實踐活動中探究、發現事物的規律,培養學生初步的觀察、概括、推理能力,以及提高學生間相互合作的意識。

五、教學過程

(一)情境中感知規律

1、引入情境

“六一”節快到了,羊村裏的大肥羊學校準備開個聯歡會,瞧,這懶羊羊和喜羊羊布臵的教室。(出示電腦圖片)

2、引起爭議

他們倆都認爲自己布臵的漂亮,於是就爭吵起來,小朋友,你們認爲誰布臵的漂亮呢?爲什麼呢?

3、引導交流

4、引出目標

同學們都認爲喜羊羊布臵的教室比較漂亮,爲什麼呢?這正是這節課我們要探討的重要問題。其實剛纔已經有人說到點子上了:有位同學說喜羊羊布臵的小旗是按一紅一黃一紅一黃排列的,象小旗這樣一紅一黃一紅一黃的重複出現至少3次以上的,我們就說小旗的排列是有規律的。下面我們就進一步來找一找、認一認一些簡單圖形的規律,並能運用所學的有關規律的知識進行創造。(揭示課題)

(二)探究中認識規律

1、找一找,認一認

(出示主題圖):大肥羊學校最後決定用喜羊羊布臵的教室來開聯歡會,喜羊羊還邀請了一些小朋友們來參加呢!瞧,現在他們已經高興得又唱又跳了。請仔細觀察圖,同桌一起找一找,看看你還有什麼發現?

指名彙報:誰來說說你的發現?說得真好,誰能把這句話再說一遍。還能找到其他規律嗎?

2、猜一猜,說一說

①大家真不簡單,圖上的規律都找着了,根據它們各自的規律,你能猜出後一個是什麼嗎?請把書翻到88頁,自已完成例1,比比誰圈得又對又快。

②彙報交流:花有什麼規律?燈籠呢?……指名回答。

③小結:看來同學們已經認識了規律,也就是一組事物依次不斷重複的排列。還能根據規律猜出接下去的應是什麼。

(三)運用中理解規律

1、第一關:塗一塗,畫一畫

①孩子們想不想參加喜羊羊它們的聯歡會呢?那就要闖過喜羊羊設臵的智力關哦,大家有信心嗎?(出示掛圖:例2例3)這就是喜羊羊它們設臵的聯歡會的兩種入場門票,也就是書上的例2、例3,只要你按門票上的要求畫對了、塗對了,就能來參加聯歡會了。同桌合作每人完成一道題,完成後同桌互相檢查,看看你的同桌對了嗎?對了就來參加,如果錯了,你就幫忙教教他好嗎?先看題目要求:例2要求大家接下去擺,你認爲擺什麼就畫在橫線上,例3是接下去該塗什麼顏色。趕快動起來吧!

②交流評價:請一組同學來彙報。

a.門票1:接下去擺什麼呢?爲什麼?你們同意嗎?透過你的檢查,你的同桌可以參加嗎?

b.例3:說說接下去塗什麼?爲什麼?**檢票員,你認爲他塗對了嗎?

c.你們都塗對了嗎?看來難不倒大家,那我們一起去參加聯歡會吧。

2、第二關:塗一塗,擺一擺

①大家已經來到聯歡會上了,喜羊羊想讓我們也表演個節目,可他不知該讓誰來表演呢?於是喜羊羊想出了一個辦法:他出了一道題,誰做錯就要上臺表演。(課件出題:a.例3的做一做:塗一塗,要求塗上合適的顏色,如果塗錯了要爲大家表演一個節目好嗎?)

②交流評價:塗什麼?爲什麼?是什麼規律?塗錯的同學請上臺來。(都對啦,看來大家對新知識規律掌握的不錯)

(四)創造中深化規律

1、排一排

我提議我們來個小組唱吧!先排個好看的隊形。(請5男5女上來,指名一個排隊。)

你還能變一變,排出不同的規律嗎?人數不夠的你再請下面的同學上來。

2、你能用不同的聲音、動作或圖形符號來表現這一隊伍的規律嗎?

3、畫一畫

大家不但能用聲音動作來表現不同的規律了,真是了不起。現在請同學們用手中的紙和筆來畫一畫有規律的圖形。同桌先商量要按什麼規律畫,再動手合作畫在紙上,比一比哪一組在規定的時間內畫的規律多。

①哪個小組最勇敢先來展示你們的作品。你們有什麼問題想問他們組嗎?(他們組真會創造啊)

②還有哪個小組來展示。啊,真美!我們一起來欣賞吧,你能根據自己擺的規律出個問題考考大家嗎?

③請各小組長拿高作品,讓大家欣賞欣賞。你們組完成了嗎?請仔細看,這樣有規律嗎?爲什麼?

④小結:對啊,要一組事物不斷重複的排列至少三次才叫規律。同學們真聰明只用彩筆就畫出這麼多有規律的美麗圖案。課後我們就用這些圖來裝扮教室吧!

(五)生活中欣賞規律

在剛纔的活動中我們一起認識了規律,還創造了一些簡單的規律,在我們的生活中有許多有規律的事物和現象,你能介紹給大家嗎?(課件出示圖片)

大家介紹的真好,只要大家細心觀察肯定還能發現更多有規律的事物。

(六)延伸中體現規律

1、反思:你對這節課的學習有什麼想說的?我們認識了規律,還會創造規律,更是認識了生活中有許多有規律的事物在美化我們的生活。我們要去發現它運用它,將來把我們周圍的環境打扮得更加美麗。

2、延伸:看同學們這節課的表現,老師知道你們特別喜歡聯歡會,眼看六一節就快到了,我們也來開個聯歡會,不過老師希望同學們在聯歡會中都要有所表現,讓規律爲我們的聯歡會服務,請同學們先做好以下準備:如先畫出教室的布臵圖稿,或是在才藝展示中畫一幅有規律的圖案,或是自已設計一些有規律的舞蹈動作,或是編一組有規律的聲音,或是爲小組唱、合唱設計隊形等等。